书名:末穿古之夫父有为

分卷阅读65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唐景云的话到底没能说完,就在武成帝突然的动作下不得不中断了。唐景云也是个正常的男人,又是在武成帝的刻意讨好下,很快就情动起来,想停也停不下来了。

    好在武成帝这次极有分寸的克制住了,没有将唐景云折腾地太过厉害,至少第二天唐景云虽然身体依旧有些酸软,但到底还是能到按时起床的。只是他到底还是恼了武成帝出尔反尔,所以便说既然昨晚依旧做了,那今明两晚就不需要了。

    武成帝瞬间一脸懊恼,只不过他后悔的不是昨晚没忍住还是做了,而是没能就此做个痛快,如今还是自己吃亏了,不禁连连哀声叹气。

    唐景云却不理会他,由宫人侍奉着穿戴好,又用了早膳之后,看着时辰估计阮堂他们应该也已经起来并吃过早膳了,便再也按捺不住地派了人去靖国公府里,要将阮堂他们接来。

    武成帝见他这么急切的样子,不由有些吃味,道:“他们又不会跑,以后天天都能见着了,何必如此着急。”

    唐景云却叹了口气,摇了摇头道:“哪里就能天天见到。元儿如今已经嫁人,有夫君有子嗣,以后也自当会以夫君子嗣为重,怎么可能能一直留在我身边。现在不过是趁着屠林上任期限未到,让他们进宫暂住一段时间罢了,等过一阵,元儿还是要随屠林一起南下离开的。”

    他是舍不得阮堂,但他也不能让阮堂和屠林夫妻分离,所以他才会明知不合规矩,还是同意让阮堂一家搬到宫里来居住,只是想着,趁阮堂离开前,可以和他好好相处一段时间。

    “这件事是我疏忽了,”屠林的官是武成帝亲自封的,才过去不过两日,他自然记得,只是一时忘了这件事,此时便道:“你不用担心,又不是什么大事,回头我给他换个京中的差事就是了。皇城有二十三卫亲军,京郊有三大营,还愁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位置给他吗?”

    唐景云却皱眉,有些不赞同地道:“你这样,别人都会知道是因为我的缘故,必会引得他人的非议,我自己倒无所谓,但却不能让元儿和屠林因此被人诟病。”

    武成帝向来是有些唯我独尊的性子,从来不在意旁人的看法,但唐景云却不在这个旁人里,见唐景云不同意自己如此安排,也没有再坚持,只是也不想唐景云再因为父子分离而不开心,便道:“那就等阮堂他们来了,让他们自己决定吧。”

    说到底走也好留也好的都是他们,也该是他们自己做决定,无论是唐景云还是武成帝,也都不能替他们做决定。唐景云私心里还是希望阮堂能够留在自己身边的,所以他迟疑了一会儿,最终还是点点头,同意了武成帝的这个决定。若是阮堂和屠林自己在知道可能会发生什么后,还是愿意留在京里,他自然是最高兴的。

    就在唐景云派去的人到了靖国公的时候,屠林和阮堂已经吃过了早饭,收拾好了东西在等着了。见接他们的人到了,就没再多耽搁,带着两个孩子,同唐景亭等人告别后,就上了皇辇,往皇宫去了。辇车一路不停,直接将屠林一家送至了昭庆殿正门前,阮堂他们还未下辇车,就见唐景云已经在门前已不知等候了他们多久,至于武成帝此刻则是已经去上朝了,便没有见到。

    第112章

    唐景云原是在自己住的紫宸殿里等着的, 但阮堂他们一进内宫, 便已有宫人前来给他通禀, 他才来到了昭庆殿门前等着,此时见人来了, 面上立时浮现出了真切的笑容,朝因也看了他, 便忙喊停了辇车,正要下来的阮堂等人而去。

    “慢着些, 不急。”见辇车还未停稳,阮堂便要从车上下来,唐景云口中嘱咐着,脚下快走了两步就要去扶。

    好在他派去接阮堂他们的宫人都是极稳妥的,没等他走到阮堂身前, 就眼疾手快的扶住了阮堂,让阮堂安稳的落了地。

    “爹, 你怎么在这站着, 天气冷, 小心着凉。”阮堂微微皱眉,眼下已经入了秋, 北地又一向冷的早,他走到唐景云身前一握唐景云的手, 果然已经有些凉了。

    “不妨的,我也是才出来。”唐景云看着阮堂就心中欢喜又熨帖,心里暖和了, 身上也就不觉得冷。

    父子俩正说着,屠林从辇车上抱下来了屠娇娇,带着屠安,也来到了两人身前。屠娇娇和屠安都地唐景云叫祖父,屠林则时叫了皇后,又要行礼,被唐景云拦下,道:“好了,有没有外人在,不讲这些虚礼。”

    说完他又去牵屠娇娇的手,笑着道:“这里就是昭庆殿,随我进去看看吧,也不知道我布置得你们喜欢不喜欢?”

    若是问他四岁之前的阮堂喜欢什么,爱吃什么,他立刻就能如数家珍,但分离了二十多年,现在的他对阮堂却是一无所知,于是就只能是按着自己的喜好,挑了些精巧雅致器具摆设布置了一番。

    “怎么会不喜欢?爹的眼光肯定不会错。”阮堂本没什么特殊的喜恶,又是唐景云一番心意,他心中自然是除了喜欢再无其他。

    阮堂虽是这么说,但唐景云还是等带着阮堂他们进到了昭庆殿里头,在阮堂一家见到了在他的细心布置下,让本就处处雕梁画栋富丽堂皇的昭庆殿更加显得雅致温馨时而齐齐露出了惊讶赞叹的模样后,才彻底安了心。

    “这里是正殿,寝殿在后头,元儿和屠林住在那里。东西配殿也都布置好了,东配殿是小安的,西配殿给秋秋,走,祖父带你们去看看。”唐景云见阮堂他们喜欢,心里再高兴不过,领着阮堂他们在正殿转了一圈,就又往安排为屠安和屠娇娇居住的配殿去。

    等看完了配殿,他们才又回到了正殿里,然后就将安排在昭庆殿内侍奉的宫人都召了来,让阮堂他们认认。等都认完了,又将宫人各自分配给了屠林和阮堂还有两个孩子。

    都熟悉的也都熟悉过了,该安排的也都安排好了,再没什么要说得了,唐景云才挥了挥了手,让众人退下,随后便一个侍奉的人都不让跟着,同阮堂他们进了正殿的暖阁里,一家人清清静静地说话。

    阮堂他们进宫时已是巳时,后来又在昭庆殿里参观了一圈,还见了不少的宫人,花了不少的功夫,所以再暖阁里没有待太长的时间,就进了午时,到了该用午膳的时候。武成帝虽已下了朝,但派了人来传话,说今日政务繁忙,便在太极殿用膳,让唐景云不用等他了。

    唐景云心知,以武成帝的性子,若真是政务繁忙到这种程度,早就将他拉去太极殿,将事情都推给他了。如今让人这般来说,不过是知道他在会让阮堂他们不自在,便特意避开,让自己能和阮堂他们轻轻松松的吃上一顿午饭。

    武成帝如此体贴心意,唐景云嘴上没说什么,但心中十分的感念,便想着今晚回去定要好好谢谢他。不过这都是他和武成帝的事了,自然不会同阮堂他们说,只招了守在门口的内侍进来,让他们去膳房传膳,期间唐景云还不忘特意点了之前阮堂在庆功宴上吃到的那道银丝玉酿羹。

    等膳食被送来一一摆好后,唐景云也没管什么宫中的规矩,就和阮堂还有屠林他们向民间的寻常人家一般,一起围着一张云石面的楠木圆桌坐了下来。吃的时候,唐景云更是时不时的给阮堂还有屠安和屠娇娇两个孩子夹菜,自己倒是没有吃多少。不过看着阮堂他们吃的开心,他自己也是开心满足的。

    饭后要消消食,不然对肠胃不好,所以唐景云便带着阮堂他们去了御花园里。唐景云成了皇后之后,便不能轻易出宫,为了给他解闷,武成帝便命人将御花园重新翻建了一番,更是推了周围不少的宫室,将御花园的面积扩大了不少。

    整个御花园里遍种奇花异草不说,更是有不少的珍禽瑞兽散养在其中,亭台楼阁、轩廊水榭也是无一不别致秀丽,可以说是步步一景美不胜收,让阮堂他们看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的。

    御花园面积不小,阮堂他们一边赏景,一边散步,走了小半个时辰,都还未逛完,好在园子里每隔一段距离就设有精致的石凳木椅等,可让他们坐着暂歇,又有宫人适时的奉上了茶水,供他们解渴润喉。

    今日没有什么风,初秋午后的阳光温煦而不炙热,照的人身上暖暖的,十分舒服,几人正坐着说话,就见一个内侍躬身上了前来,说是宁王嫡次子赵维、惠王三子赵琦、端亲王嫡长孙赵续三人,来给皇后唐景云请安。

    赵维三人虽然不是唐景云和武成帝的子嗣,但也是他们的晚辈,为了表示对唐景云和武成帝的恭敬孝顺,便几乎日日晨起都会来给他和武成帝请安,而今早的时候唐景云惦记着阮堂他们,就派人去告知他们免了今日的请安,不想这时候就又来了。不过唐景云也知道,赵维他们说是给他请安,但真正的来意却应是阮堂他们。

    阮堂的身份还有他们一家人进宫的事,唐景云虽然没有郑重其事昭告天下,但昨日他大张旗鼓的开了昭庆殿的大门,又往里头送了不少的奇珍异宝,赵维三人就在宫中居住,自然不会不知道,他也没有刻意要隐瞒的意思,只要随便问个宫人,便能知晓原因。如此,他们自然是要前来拜会恭贺一番的。

    屠林与赵维三人有过两面之缘,倒并不陌生,阮堂却是同他们没什么接触,但屠林和唐景云都在,他也就没什么好紧张的。将他们的来意告知了阮堂和屠林后,唐景云便让内侍传赵维三人前来。

    赵维三人果然是来恭贺唐景云和阮堂父子团聚的,他们还不是空手来的,身后还各自带了几个宫人,捧着不少的礼物。唐景云不缺好东西,武成帝为了讨他的欢心,从全国甚至是海外搜罗了不少的奇珍异宝,这么多年下来,差不多装满了几十间的屋子,这些赵维等人也都是知道的,所以他们带来的这些东西,就都是送给阮堂他们的。

    凭白收了不少礼,阮堂很是不好意思,但见唐景云对他点了点头,便还是谢过接下了。能在诸多宗室子中留在宫中至今,赵维三人自是有些本领的。他们虽是皇亲贵胄,但面对阮堂他们身上却丝毫没有骄矜之气,更兼之谈吐不俗又风趣爽朗,很容易让人心生好感。

    而除了会说话外,他们也都是极有眼色的人,只略坐了坐,说了几句话后,就很有分寸的起身告辞,留给唐景云和阮堂他们私下继续独处的时间。

    赵维三人虽然对屠林和阮堂十分的和善,甚至是有些恭维的,但他们都知道这不过是因着唐景云的关系,所以他们便也不曾真的往心里去。这个小插曲过后,一行人也歇得差不多了,就起身接着逛了起来。

    又过了半个时辰后,他们才堪堪将御花园里走了一圈,虽然还有不少景致错过了没能看到,但今日已经走了不少路,屠林和阮堂倒还好,屠娇娇却是已经有些累了,人也不像一开始时那么欢快精神,左右以后时日还长,什么时候玩赏都可以,一行人便先回了昭庆殿里。

    唐景云今天已经赔了阮堂他们一整天,也将武成帝抛到了一旁一整天,他深知武成帝霸道的性子,于是晚膳前,没等武成帝忍无可忍的前来抓人,他便先一步回到了紫宸殿,吩咐宫人去传膳,等着武成帝回来同他一起吃。阮堂他们中午已经一起吃了一顿,倒也不必每顿都在一起吃。

    唐景云离开昭庆殿后,趁着晚膳还没送过来,阮堂让侍奉的人退下,他和屠林还有两个孩子便进了内室里,打算商量一下唐景云走之前才同他们说得,关于他们是否要用远留在京城的事。

    屠林第一个表了态,道:“在边关也好,京城也罢,都是带兵的,对我来说没什么区别,至于别人的议论,我也不所谓,谁若是不服,找我的不痛快,我的拳头可不是摆设。所以阿堂,你不必顾忌我,我一切都以你为主,你决定就好。”说着,还安抚地拍拍阮堂的手。

    屠林一番话,让阮堂心中一阵暖意涌动,但两人虽然多年夫妻,若说什么谢谢反倒显得生分,所以阮堂便反手握住了屠林的手,笑着点了点头,道:“好,我知道了。”

    屠林和阮堂都是开明的家长,屠安和屠娇娇又已经长大,是懂事的年纪,事关一家的大事,自然也是要问过他们的意思的。屠娇娇人小心思简单,她见京城里繁华热闹,比之凤阳要远远有趣的多,又见唐景云这个祖父极为和蔼可亲,已有不舍之意,而最重要的是,她们若是留在京城,那屠林也就不用再去边关,她也就可以日日都见着爹了,所以阮堂才一问,她就忙不迭的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见屠娇娇也愿意留在京城里,阮堂点点头,他面上看不出什么,而后就看向了自唐景云走后,就一直不曾说话的屠安,问道:“小安,你呢?”

    阮堂一家若是留在京城,除了屠林外,正在读书的屠安也是要有所安排的,而唐景云的打算就是让屠安入大周的最高学府国子监,那里有着最好的名师大儒,往来的同窗也无一不是京中权贵人家。屠安若是入那里读书,将来不论是做学问,还是出仕为官,都能得到不少的助力。

    崇文学院虽然在凤阳和阆洲是数一数二的学府,但却远不能同国子监相比,屠安一心向学,自然也是心中向往,只是这样直接进入国子监,未免有些不名正言顺,屠安还是希望能通过自己的真凭实力得到进入国子监的资格,所以他打算明年下场参考。

    只是按着律法,他需得回到户籍所在地,也就是凤阳参加考试。若是他考过得中秀才,便可进入县学,若是他在县学里成绩优异,就有资格参选贡士,到时便可名正言顺的进入国子监。

    屠安心有志向,屠林和阮堂自然都是高兴的,虽然以后可能会分开一段时间,但最后也都尊重了他自己的决定。屠林没有意见,屠娇娇和屠安也都是愿意的,阮堂本就不舍离开亲父,再者他也有些其他的打算,所以留京之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作者有话要说:  最近天气开始变冷了,大家要注意添衣服啊,别嫌麻烦,宁可热一点,也别冷着,在家里也要注意,千万别冻感冒了,不然就会头昏脑胀,浑身乏力,鼻塞喉咙痛,好难受的————来自裹着小被儿一边吸鼻子一边打字的蠢作者

    第113章

    晚膳过后, 因着唐景云走之前说了待明日再来看他们, 阮堂也多少猜到唐景云是回去陪武成帝了, 所以就没有立刻去告诉他自己的决定,直到第二天早上, 他们在昭庆殿用过了早膳,没等唐景云亲自来找他们, 问过侍奉的人,说武成帝已经上朝去了, 便主动去了紫宸殿看望唐景云。

    唐景云原本是不确定阮堂是否愿意留在京城里的,心中便有些没有着落,一晚上都心不在焉的,直到此刻再次见到了阮堂,听到了他说他们一家都决定留在京城里, 才终于安定了下来,也自然是再高兴欣喜不过了。

    武成帝是下朝后知道的这件事, 阮堂一家留不留在京城, 对他其实没什么所谓, 但唐景云高兴他就高兴,所以也是很满意阮堂他们如此的决定, 于是他当即下旨,封屠林为卫戍皇城的二十三卫亲军其中之一御龙卫的指挥使。

    虽未这个御龙卫的指挥使也是正三品官, 麾下五千余人马,和原本给予屠林的官职看起来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但屠林却很清楚,外放的武官和京城的武官哪怕品级相同, 实际的地位却是大有差别,更不要说御龙卫等其他的二十二卫直接由皇帝统属,又都是由皇帝亲自任命的指挥使,是真正的天子近臣,可以说是炙手可热前途无量。

    不过对于屠林来说,当这个御龙卫的指挥使最好的地方,便是可以日日见到阮堂和孩子,这却是比在边关要强的多。

    因着屠安打算明年回凤阳参考,想要凭自己的实力进入国子监,所以如今就不需要唐景云安排他进国子监里,而在明天返乡参试之前,屠安便留在宫里,由唐景云为他指点功课学问。虽然屠安拒绝了自己为他做的安排,但唐景云却很欣赏屠安的志向,他自己当年又曾得中过探花,学问较之屠安在崇文书院里的先生无疑要强上许多,屠安自然是很高兴能够得到他的指点。

    屠林和屠安都安排好,还剩下阮堂和屠娇娇。阮堂倒好说,因着家里的生意在过去几年已经在阮堂的主持和苏白的协助下,有了极大的发展,除了阆洲外,周边的几个州府里也都有了他们家的铺子,商业版图几乎涵盖了整个南地,但阮堂却并没有因此而满足。

    在来京之前,他就打算趁着这次机会在京城好好考察一下,为将来家里生意向北边扩张做准备,还从家里带来了好几个经验丰富的管事和掌柜。

    在屠林随着他在京城里寻找记忆的时候,那些管事和掌柜也没有闲着,按着他的吩咐在京城里到处查探,搜集京城的行市、物价等等,就在庆功宴的前一日,便以有了不少的收获。

    原本阮堂是打算将管事和掌柜留下,筹备在京中开新的分店,再根据店铺的销售情况,来决定是否要扩大规模,并在京城附近建新的作坊,但如今既然已经决定长留京城,那这些事自然都要由阮堂来打理。

    至于屠娇娇她在凤阳的时候都是在唐家学院里上学的,但京中却是没有什么能够允许女孩入学的学堂,哪怕是唐景云皇后之尊,也不能强令国子监或是其他的学院接收屠娇娇,这样对屠娇娇也是不好。

    本来唐景云是想着,便干脆如同屠安一般,由自己亲自来教导屠娇娇,但是在知晓了阮堂曾在凤阳建了一所可以让不论是男孩、双儿还是女孩都能一起读书的学院,不禁大感兴趣,更是想着要在京城里也修建一座这样的学院,这样将来屠娇娇也就能在里面上学了,也免得一个人久在宫中寂寞。

    唐景云是个想到就说,说完就干极有行动力的性子,上午才同阮堂他们说了打算建一间新式学院,下午便有宫人给他送来了他名下在京中的各处产业以及京中可供买卖的房产宅邸,让唐景云可以用来挑选成为学院的院址。

    只是学院的院址好定,教导学生的先生却不好找,因为这学院既然叫做新式学院,那和一般的学院必是有所不同,除了能够接收女孩入学外,对学生的安排和学习的课程同一般的学院也很是不同。

    阮堂当初开屠家学院的时候一不为赚钱,二不为扬名,只是想让女儿和其他的女孩们也都有给能读书识字的机会。只是这个时代到底男女有别,也是为了学生们,尤其是女孩的名誉着想,他便将学院分为了两个学部,分别是初级部以及高级部。

    其中初级部便是蒙学班,接收四岁以上的孩子,学期三年,男孩、女孩还有双儿混合教学,不做区分。待学生从初级部毕业后,便可升入高级部。高级部则是分为了乾院和坤院,可由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性别和志向,自行选择入哪所学院。不过因着教导的学生不同,课业自然也是有所不同。比如乾院里的体能训练课的强度就比坤院里要强上许多,而坤院里的刺绣课,乾院里则是没有的。

    同时阮堂又吸收了从屠林那里得来了另一个世界的教育经验,再结合他们这里的实情,对课程做了极大的创新,除了基本的四书五经以及琴棋书画外,还增加了比如体健、地理、经算等课程。虽然这很是与众不同,但阮堂收取的束脩很低,便还是吸引了不少学生来入学。

    因着唐景云是想要建一所同屠家一模一样的新式学院,课业自然也都是要一样的,如此一来有些特殊的课程的先生便有些不好找,需要花些时间。好在京城里人才济济,远非小小凤阳能比,早晚应是能够找到的,而在这期间,便可进行学院的其他准备工作。

    这所京中的新式学院虽然是唐景云牵头建的,但因着学院里的种种安排和流程都是从阮堂处得来的,所以最好唐景云还是让阮堂当了学院的院长,也免得因为自己皇后的名头,对学院产生不必要的影响。对此,阮堂倒是并没有什么意见,又不是什么大事,便一切都随了唐景云的意思。

    在唐景云一边教导屠安和屠娇娇读书,一边忙活建学院的事的时候,屠林已经走马上任,成了新的御龙卫指挥使。有唐皇后儿婿这个身份,又是武成帝亲自任命,再加上屠林也是有实在功劳在身,本身也很是厉害,所以很快就在御龙卫里站稳了脚跟,让阮堂安心的同时,也得了武成帝几分另眼相待。

    武成帝重视唐景云,而唐景云重视阮堂,屠林又是阮堂的夫君,武成帝为了唐景云,对阮堂和屠林自然也是要有几分注意的。他也不求阮堂和屠林能有多出色,只要能老老实实的,让唐景云开心就够了。但屠林真的表现出自己的能力的时候,本就对屠林有几分欣赏,才封了他为御龙卫指挥使的武成帝也是高兴的,觉得自己没有看错人。不过到底时日还短,是否还要继续扶持提拔,还是要再看以后。

    一家子包括刚认的亲爹都各自有自己的事情要忙,阮堂自然也不会闲着。他虽在宫中住着,但皇宫里可以说完全是唐景云说了算,阮堂想去哪想见什么人,都是不受约束的,所以他便招了还在租住的院子里等候的那些管事和掌柜,开始商讨在京中开新铺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