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着前期考察已经完成了,如今便可寻摸店面,雇佣工人等,直接准备开张的。而在开新埔子之前,还有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要办,那就是派人回凤阳,告知苏白和屠新梅一家他们在京中的事情,以及对凤阳的家和产业进行安排。
因着此事事关重大,阮堂不放心别人,虽然刘宝是他的得力助手左膀右臂,但还是派了他回去凤阳,送去自己和屠林给苏白还有屠新梅的亲手信,并协助苏白,处理家中事务。
阮堂他们到京城的时候已是初秋,待刘宝办完了事情从凤阳再次回到京城的时候,却是已经入冬,到了十一月份。在刘宝不在的几个月里,阮堂的生意经营的十分的顺利,他虽是在京中初来乍到,但有靖国公唐家和唐景云为靠山,也就没人敢去捣乱使坏,另外京中的新式学院已经修建完成,招生的消息也送了出去,只是如今天气寒冷,便等到来年春暖花开之际,才正式开院入学。
阮堂如今既然已经找到了亲生父亲,自然是要认祖归宗的,所以他同唐景云相认后不过半个月,唐景亭便以唐家族长之名,召集了唐家的族人开启了祠堂,又正式见过了族人,拜过了列祖列宗。不过因着他已经嫁人,便无需再将名字也写上族谱。
另外因着收养抚育阮堂长大的阮氏夫妻只有阮堂一个孩子,也不能让他们后继无人,也是为了感激他们对阮堂的救命抚养恩情,所以阮堂便未曾改回阮姓,只是将原本名字里的‘堂’字改成了唐家的‘堂’,以示自己唐家人的身份。可以说,虽然阮唐认回了亲生父亲,并多了舅舅、舅妈、堂弟等许多至亲,但他们自己一家,却是未曾有什么太大的改变。
还有就是,既然已经决定了要久留京城,家里的下人也不能总是租房子住,便要寻摸铺子的时候,也一起买了一处十分宽敞的宅院。而见他们买了宅院,唐景云便建议他们一家将户籍也迁入到京城里来,这样屠安明年也就不用再跋山涉水的回凤阳参考,只在京城就可了。
唐景云说得很有道理,迁户籍之事也是之前阮唐没能想到的,他又问过了屠林和两个孩子,见他们都没有意见后,便就这么定了下来。若是常人想在京城落籍自是不易,但他们却不同,都无需他们出面,只唐景云给身边人吩咐一声,自然回有人去帮他们妥善办理。
之前在凤阳的时候,因着嫌麻烦,所以屠林将户籍从李家沟迁到竹溪村的时候,就直接落在了在竹溪村有房产的阮唐的户头上。如今他们一家迁籍入京,也是一家人一起迁,便依旧还是阮唐为户主,屠林倒是如同入赘了一般。不过因着他们从没有这么想过,自然也不曾对外说,再加上家里的两个孩子都是跟屠林姓,便也无人知晓此事。
刘宝从凤阳回来后又过了半个月左右,就进到了腊月里,这时原在北地燕州驻守的肃亲王携妻儿返回了京中,阮唐便才终于得见了他的亲姑姑,唐景云的胞妹,双亲王妃唐宛宜。虽然早在阮唐刚刚同唐景云相认时,唐景亭就给唐宛宜去了信,告知了此事。
那时唐宛宜便想立刻回京见自己这个丢了二十多年的侄子,但不想临行前自己突然被诊出有了身孕。因着头三个月最是不稳,不宜舟车劳顿,肃亲王也不放心,便一直到了年下,才终于在肃亲王的陪同下回到了京中。
阮唐对唐宛宜这个姑姑也还是有些印象的,只是多年不见到底有些生疏,但到底血脉相连,很快也就熟悉亲近了起来,屠安和屠娇娇也又多了一个疼爱他们的长辈。
进了腊月里便要开始准备过年了,阮唐他们在宫中倒很是轻闲,一切都有宫人来准备,他们就只需要吩咐下去便可。而相较于阮唐他们的轻闲,唐景云身为皇后职责在身,却是不能像他们一般。
年下回京述职的文武官员颇多,在加上京中进宫请安问候的内眷命妇还有宗亲晚辈等,都是要唐景云亲自一一接见的,另外还要安排给各人的赏赐,以及筹备宴会、祭礼等等,委实是十分的忙碌,只偶尔才能来阮唐他们的昭庆殿一趟,却也是坐不了多久,也说不上几句话,就时不时的有宫人前来问问这问问那,偶尔还会有宫人来禀报,说谁谁家的夫人和小姐来请安了,只得又得回去紫宸殿。
阮唐见唐景云这般辛苦,便有些心疼,但这是唐景云身为皇后的责任,便也不好多说什么,只得是将昭庆殿里的事情自己打理利落,不给唐景云添负担。但不想有一次竟有一个宫人因着唐景云在午睡,武成帝特意下了旨意,不许任何人打搅,那宫人正着急着没办法,最好竟是求到了阮唐这里。
阮唐也是不想打扰唐景云午睡的,又见那宫人要禀报的不是什么大事,便直接吩咐了那宫人。宫人本就是怕事情耽搁了自己落了罪,本想求阮唐去叫醒唐景云,不想阮唐却直接给了他吩咐了他,他只考虑了一瞬,便应声退下了。阮唐虽然没有什么品阶在身,但只凭皇后之子这一身份,便容不得他拒绝了。
这件事阮唐并没有放在心上,却不想之后唐景云像是突然从这件事上得到了灵感,竟是让阮唐来帮助他处理宫中的事务。当然接近宗亲命妇这事还是要唐景云来的,但安排宫宴,整理账目,分发年节赏赐等事,却是一股脑的都交给了阮唐。
当然,唐景云也不是让阮唐一个人做这些事,还把负责这些事的内侍官和女官等都交给了阮唐指派。这些事都不是什么难事,也都有旧例可循,阮唐本就有心未唐景云分担,又见都不是什么要紧的事,便也都应了下来。他这些时日看着唐景云处理宫中事务,已经有所了解,又经营家中生意多年,这些事于他来说,也算不得是什么麻烦事,只是十分的琐碎,有些费精神罢了。
阮唐就此便忙了起来,不过相对的,唐景云就轻松了不少,但也只是相较于他之前,和平时的时候还是远远不能相比的。忙忙碌碌着,很快就到了三十这一天,晚膳前,阮唐和屠林带着两个孩子去了紫宸殿,同唐景云和武成帝一起吃了一顿团圆的年夜饭。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太晚了,来不及检查,有错字明天改~
第114章
往年的时候, 因为唐景云的弟妹已都各自有了家庭, 自然要留在家里陪伴家人过年, 而皇室的那些宗亲,包括选进宫里来的那些宗室子, 武成帝不愿他们打搅了自己和唐景云,便都统统赶回了家里, 所以年夜饭便都只有唐景云和武成帝两个人。
但今天因为阮唐一家的存在,无疑便热闹了许多, 唐景云也更加开心了许多,饭都比平日多吃了半碗,很是开怀满足的样子,让武成帝面上喜欢,心中却暗自懊恼, 没能更早的将阮唐给唐景云找回来。
年夜饭是家宴,在座的都是至亲的家人, 武成帝也放下的皇帝的架子, 很是亲近随和, 一顿饭便吃的温馨而融洽,但次日初一的国宴却是迥然不同的。因着来参席的极有朝中的文武官员和宗亲贵胄, 还有各地的附属藩王以及邻国使节,代表着大周皇室的威严和气魄, 自然是极为的盛大而隆重,丝毫得马虎不得。
所以,虽然唐景云将此事交给了阮唐, 但阮唐还是将事事都又问过了唐景云一遍,确定完全无误后才执行了下去,更是事情无论大小都一一亲自查看,力求将这次国宴办的周全完美,不辜负唐景云的信任。
阮唐本就是给十分细心稳妥的人,手下又有唐景云给他的经验丰富的宫人帮忙,在加上唐景云在背后支持,所以国宴便进行的十分顺利,没有出任何的岔子。期间阮唐一家自然也是要参宴,只是这一次他们不是以有战功在身的有功之臣和家眷的身份出现在京中权贵以及四方来客面前,而是被唐景云以自己爱子的名义正式的介绍给了众人。
唐景云那曾经丢了,后来找回来却是已经死去了的的孩子,在二十年后竟又突然出现了?这个消息早已在阮唐他们一家搬进皇宫中时就已经在短短几日席卷了京城,惹得人们议论纷纷。而今,曾经听到的传言得到了证实,众人不管心中如何想,面上却都是一致的向唐景云和阮唐恭贺道喜。
宴会上觥筹交错歌舞升平,一派祥和安乐,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到了尾声,然而在宴会彻底结束之前,还发生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小插曲,那就是唐景云身边的一个小宫女在给阮唐斟酒的时候,不小心碰到了腰间系着的荷包,而落在地上的荷包里还滚出来了一开雕着并蒂荷花的玉佩。
本来这也没什么,宫女在宫中偶尔会得到赏赐,自然会有些私人物品,若是有十分喜欢的,就时时带在身上,也算是一种荣光。只是这次却有些与众不同,那小宫女一见那玉佩先是意外的一惊,随后就露出了惊慌失措的模样,手里的酒壶都摔了,之后更是都顾不得对阮唐谢罪,急惶惶的就要去将玉佩捡起来。
彼时阮唐和屠林正在同赵维、赵琦和赵续三人说话,见此情景还没来得及说什么,一旁的赵续突然仿佛发生了什么,开口道:“咦,那玉佩怎么看着有点眼熟?”
赵琦原本没有把那宫女当回事,但见赵维一听赵续的话,脸色立时就变了,不由也看向了那宫女手里的玉佩,随即便眼睛一亮,更是将玉佩从那宫女的手里夺了过来,细看了又看,也道:“没错,是很眼熟,好像……好像曾在维堂兄的书房里见过?”
赵琦此话一出,众人立时一静,但目光却是在已经有些挂不住笑的赵维和那此刻已经吓得脸色发白,但依稀也能瞧出几分姿色的小宫女身上游移。他们也都看到了,那玉佩雕着并蒂荷花的纹样,寓意再明白不过,而这个小宫女也不是一般的宫婢,乃是皇后唐景云身边的人。
“琦堂弟说笑了,这玉佩……不过是寻常之物,许是你在别的地方见到的,记错了,我却是不曾有过这种东西。”赵维面色镇定,微微笑着,否了赵琦的话。
赵维话音一落,那小宫女不由抬眼看了他一眼,但却对上了赵维暗含威胁冷意的眸光,心中一颤,咬了咬牙,到底没有出声。
“哦?”赵琦似笑非笑的看了眼赵维,而后像信了他的话,道:“这玉佩质地上乘雕工精湛,非是凡品,她一个小小的宫女竟能有如此宝物,既非是维堂兄所赠,那莫不是陛下或皇后殿下赏赐所得?”
“是是,”那小宫女闻言立时忙不迭的点头,道:“这玉佩是皇后殿下赏赐奴婢的,是皇后殿下赏的。”说着,她还忙伸出手想要拿会玉佩。
不想赵维不但没有还给她,反而还一下子冷了脸,对她喝道:“大胆,即是皇后殿下所赐,你怎敢如此粗心大意,令这玉佩遗落在地,此乃大不敬,你可知罪?”
小宫女扑通一声就跪了下来,眼泪也如串了线的珠子一般滚落脸颊,她知道赵维说得并无错处,自是让她没有什么能够辩解的,只求助的目光看向了赵维的方向。
赵维眉头微皱,到底还是道:“琦弟,这小宫女也是无心之失,且今日国宴,还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为好,不要惹出乱子来。”
赵续此时也道:“是啊琦堂兄,维堂兄说得有道理,再者这宫女到底是皇后殿下的人,该如何处置还要看皇后殿下的意思。”
赵维拦他的时候,赵琦是不满的,虽然赵维不承认,但他很清楚赵维同那小宫女绝对有关系,他又怎么能就此放过这一个大把柄,只是眼下也的确不是合适发作的时机,否则自己在武成帝那里也会落一个不知轻重惹事生非的印象。
而赵续的话却是让赵琦想到了一个既可以将此事闹开,又不会将自己牵扯进去的法子,于是他就对阮唐道:“是我逾矩了,这件事还是应通禀皇后殿下才是,那就劳烦唐表弟了。”说完就不由分说将玉佩塞给了阮唐。
阮唐是唐景云的孩子,而唐景云也是赵维等人的长辈,按辈分,便都唤了阮唐一声表弟。
阮唐来宫里时间不短了,对于赵维几个的明争暗斗也有所了解,但这些不与他相干,也从来不曾掺和什么,但不想今日竟涉及到了唐景云身边的宫女,这就让他不能再置身事外了,所以他也就接下来玉佩,应下了此事。
随后他让人将那已吓瘫了的小宫女带了下去,待宫宴结束,才去了紫宸宫里,将玉佩交给了唐景云,同时也说了前后经过。唐景云听完,却是瞬间就沉下了脸来。
他虽然对宫人出手大方,也多是寻常的金银首饰和绸缎不料等,而这玉佩质地上乘雕工精湛,更是刻着有特殊寓意的并蒂莲花纹,却是他绝不会轻易赏赐的东西。
不过为了以防万一冤枉了好人,唐景云还是让身边的掌事宫女取来了登记赏赐之物的册子查看了一番,结果最好果然没有发现有赏赐过那小宫女此物的记录,也就是说这玉佩乃是那宫女从别处得来。宫女深处禁宫之中,而那玉佩也不是俗物,在联想赵续和赵琦的话,从何处得来便已立时可知。而随后在对宫女的审问中,也证实了这一点。
对于赵维私下接触这给小宫女,还赠予贵重玉佩这件事,武成帝和唐景云都是很生气,但两人生气的原因却有所不同。武成帝是因赵维竟然敢将手伸到了唐景云的身边,勾结唐景云身边等人,而唐景云则是恼怒于赵维等人的争斗竟将阮唐给牵扯了进来。因此,在武成帝以此事对赵维严词训斥了一番,更是将其赶出来宫去后,他没有拦着,也什么都没说。
赵维私通唐景云身边的宫女,令其为自己传递打探消息是事实,武成帝也不算冤了他。虽说被赶出皇宫也就意味着彻底的失去了争储的资格,但到底是皇室的宗亲,一辈子荣华富贵还是不愁的,而且同之前或是因病,或是伤残,甚至是丢了性命的几人相比,能够全身周全的离开皇宫,已是十分幸运的了。
除了处置了赵维外,武成帝又将唐景云身边的宫人全部清查了一遍,同时还将赵琦和赵续两人告诫敲打了一番,让他们不要重蹈赵维的覆辙,同时唐景云也嫌少的对他们露出了严肃的一面,言辞隐晦却也让两人听得分明的知道了唐景云因他们将阮唐牵扯进来的不满。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忙忘了,今天补上一句,祝伟大的祖国爸爸,六十九周岁零一天快乐富强~
第115章
赵维之事了解后, 因着帝后同时的震怒, 赵琦和赵续都老实了许久, 皇宫内也仿佛恢复了往日的平和,然而, 无论时唐景云还是阮唐都很清楚,这种平和之下暗藏的争斗涌动, 从未有一刻的停歇。
很快,出了正月, 万物复苏大地回暖,唐景云和阮唐在京开的新式学院到了正式开学的日子。本来这种毫无名气,也没有什么名师大儒,更还是违背习俗常理男女双儿混合教学的学院,在京城的权贵阶层时完全不被接受的。
但这学院背后站着皇后唐景云, 又有靖国公、肃亲王等一众交好的人家支持,主动将家中的女孩送来了学院, 因此其他的权贵便也不敢再多说什么, 除了一些刻板守旧的老学究外, 更还有一些也将家中的子女送了来。因此到了开学之日,学院门前便是涉水马龙十分的热闹。自然的, 这来送学生的人了也包括阮唐。
屠娇娇在宫里虽是得唐景云亲自教导,但宫里却是没有和她差不多大的孩子, 而御花园里虽然景致极好,又有不少珍禽走兽可以赏玩,但到底也是不能代替真人的, 所以时间久了难免寂寞。如今新学院建好,来入学的有不少同龄的女孩,她也正好可以再交些新朋友。
好在新学院的院址所在离皇宫不远,也在内城之中,来往一趟不过半个时辰,便日日接送也没什么麻烦。屠娇娇性子活泼外向,又懂事知礼,再加上出身不一般,也没人敢欺负,所以在学院里很快就交到了不少新朋友,过的十分惬意。
与此同时,屠安也开始准备参加今年的县试。因着是第一次参考,虽然唐景云对屠安十分的有信心,但屠林和阮唐却不想给屠安太大的压力,只让他放轻松,重在参与,不要过分执着,给屠安好好的进行了一场考前疏导。
不过,屠安的心里素质和才学功底明显十分的过硬,在京城这种人才济济的地方,又还是第一次参试,竟就考中了头名,让屠林和阮唐又是高兴又是自豪。
这还不止,童声试原是有三试,分别为县试、府试和院试,自然的,一试也比一试更难,而屠安竟是遇强则强,在其后的府试和院试里竟也都拿到了第一的名次,拥有了小三元的名头。这样一来,他也就当之无愧理所应当的得到了进入国子监的名额。
这样大的喜事,自然是要好好庆贺一下。若是在凤阳的家里,必是要摆上一天的流水席,好好热闹热闹,但在宫里却是无法如此,就只一家人坐在一起好好的吃了一顿便罢了。
屠安考试过后就进入了国子监里,屠娇娇也明日去新式学堂读书,屠林也有自己的差事,阮唐虽然一开始忙着在京种的生意,但小半年下来,铺子里面早已稳定了下来,只管事和掌柜足以应付,他只每月底查一次帐便可,很是轻闲。好在还有同样轻闲的唐景云的在,父子两个倒是终于有了许多独处的时间。
这一日中午,屠安和屠娇娇不在,屠林也要巡逻值守不回来吃饭,唐景云也要陪着武成帝,而阮唐知晓武成帝不喜欢自己打扰他和唐景云的二人时光,所以拒了唐景云派人请他去紫宸殿里,只一个人留在昭庆殿里用午膳。
或许是如今夏天气炎热,阮唐最近总觉得身上有些疲累,也没有什么胃口。等午膳摆上来了,他闻着桌上那些荤腥肉菜,更是隐隐觉得反胃,所以便让人将那些菜都撤了下去,只留下了一碗绿豆百合粥,一盘金丝卷子和几碟爽口味淡的素菜。
宫人很快就按阮唐的吩咐撤去了他跳出来的菜,阮唐又等了一会儿,等鼻翼间闻不到油腻的气味,胃里的不适也消散了一些,才开始吃了起来,只是到底影响了胃口,只堪堪喝了碗粥,就吃不下去了。
用完饭,阮唐本来打算看会书,不想书拿在手里还没有五分钟,眼皮就开始发沉,最后困得厉害,就放下书,躺倒在了凉榻上,打算睡个午觉。然而阮唐闭上眼睛没多久,及听到外头传来一阵嘈杂的声响。
“碧玺,外头出什么事了?”阮唐睁开眼睛,对站在门外随侯的大宫女碧玺问道。唐景云派来他这里的宫人都是最为规矩妥帖的,还是头一次,昭庆殿里有了这样的动静。
大宫女碧玺听到阮唐传问,便进了来,对阮唐福了福身,道:“回公子,奴婢也不晓得,奴婢这就去看看。”阮唐虽是屠林的夫郎,但更是皇后唐景云的儿子,只是他没有爵位在身,所以宫人们便都以公子相称。
阮唐对碧玺点了点头,碧玺再次福身行礼后,就退出了内室。过了会儿,碧玺就回来了,却是脚步有些急促,脸上也显出些担忧之色来。
“怎么?”阮唐见此不由也皱了皱眉,问道。
碧玺就给阮唐跪下了,道:“公子,是小江子,他不知何故突然咯血不止,人……像是快不行了的样子。还请公子开恩,让奴婢去请太医来为小江子诊治。”
小江子也是昭庆殿里侍奉的宫人,本来若是寻常的小毛病,他们大多都会自己去太医院找太医诊治讨药吃,但眼下小江子病重,都已经起不来身,只能是将太医请到昭庆殿来,只是如此就必须得到昭庆殿主人也就是阮唐的应允。
人命关天,阮唐自然不会不允,当即道:“救人要紧,快去请太医来。”说罢他也起身下了榻,要去看一看小江子。
宫人们休息的地方在昭庆殿的后头,阮唐到了之后,就见果然如碧玺所说,小江子脸色惨白气若游丝,嘴角还挂着血迹,更是时不时的闷咳不已,而每一刻咳嗽,都会呕出鲜血来,让人触目惊心。
太医院离昭庆殿并不远,很快碧玺就气喘吁吁的带着一位背着药箱同样不住喘气的太医回了来。太医自然也是知道阮唐的,当即就要给他行礼,但救人要紧,阮唐忙拦下了他,让他先给小江子治病。
阮唐吩咐,太医自然不敢不从,当即便上前给小江子诊脉,随后他又对小江子进行了一番的检查,还用银针沾了小江子吐出来的血,然后屋里的众人就都清楚的看到,银针在接触到小江子的血没多久后,就变成了黑色。
银针的变化再明显不过,不用太医说众人也都知道,小江子是中了毒。虽然不知道是什么毒,也不知道小江子是如何中毒的,但查明的原因,就可以经行救治了。很快,在太医又是喂药,又是施针放血后,小江子的情况稳定了下来,已无性命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