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卫国战争同人)断章

分卷阅读10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kulik突然问:“你吃饭了吗?我这儿有军用罐头,牛肉和刀豆。”

    “……呃?”sasha含糊的表示疑问,不知道是不想吃还是没听清。

    Kulik说:“那就是没吃?那么就一起吃点,开盖就行了,一点不麻烦。你室友呢?”

    “zhenya——我是说我室友,他今晚值班。”

    “那么也就是说,”kulik按住sasha要抬起来的手,他的语速突然慢了下来,一字一句的说,“我们可以慢慢谈。”

    ……

    Sasha坐在床尾的椅子里,kulik还在睡。

    Sasha相信自己在这一刻的情绪是平稳的,Ilia也一样;他们昨晚平静的谈论了很多事情,虽然后来Ilia在酒量上表现得有点失水准。

    他们谈了好多在远东时候的事情,但Kulik并不是为了叙旧;他异常详细的问sasha那时每一级长官的名字,打听他们的去向;他还问:“在列宁格勒还有我们在伏龙芝的什么老师或者同学吗?”

    “Viktor Kudriavtsev在这儿,”sasha想了一会儿说,“当年我们的系主任,他前几年退休了。”

    “你和他有联系吗?或许可以通过他联系到Sergey Volkov。”

    “Volkov?我毕业之后和他几乎没有再联系过了,你找他干什么?”

    “他是你的辅导教官,没人敢说比他更了解你在伏龙芝的表现。”

    Sasha带着一点疑惑的问:“Ilia,你究竟想干嘛?”

    Kulik停顿了一下说:“你不想恢复军职吗?”

    Sasha低头喝酒,等他抬起头时发现kulik正盯着他,那眼神在酒精的作用下显得格外明亮灼人,像西伯利亚的独狼。“咳……他轻轻笑了一声,用柔和的笑意对上那双眼睛,“我没听清。”

    Kulik慢慢靠回椅背,他的眼神已经恢复了冷静,他淡淡的像自言自语的说:“唔,没关系……”

    之后的一段时间他们都没怎么说话,喝着闷酒,Sasha觉得kulik就是从那时段开始慢慢有了醉意。

    “盥洗室在哪儿?”他边问边站起身来,接着就脚下不稳的晃了一下。

    Sasha拉着他走到盥洗室外,他有点不放心的问:“还好吧?”

    Kulik笑着摆了摆手,走进去并且关上了门。

    Sasha站在门外,里面哗哗的水声停下来之后,很久再没动静。Sasha轻轻拉开门,却没有料到里面的人一头栽到他身上。

    “抱歉……”kulik口齿不太清楚的说着,下意识的扶着sasha的肩头,似乎很想站直。他的脸庞发烫,手却是冷的。

    他们靠的如此之近,甚至可以感受到彼此胸腔中心脏的跳动;空气中弥漫着伏特加腥甜的气味,他们的呼吸一瞬间都有点紊乱。

    “傻瓜,别挣了。”sasha轻声说着,并且竭力把kulik拖到床边。Kulik倒在床上,呼吸似乎渐渐平顺下去。

    “他睡着了……”sasha想着,刚才慌乱的心情好像平静了一点。就在这时,却突然听见Kulik像是梦呓般的说:“如果当时你没意外受伤,调去装甲师的本来是你……”他艰难的睁着眼睛,栗色的眼睛蒙在一层迷雾之中,sasha愣了一下,随即他抬起手拂过Kulik的额头和眼睛:“睡吧Ilia,别说这些傻话……”

    “如果没有意外受伤……”他此刻坐在椅子里,脑子里不由自主的回想着这句话,他轻轻叹了口气,“可惜不存在这种如果……”

    等到后来Kulik摇摇晃晃的坐起来,他把脸埋进手掌里缓了好一会儿,再抬起头来时似乎有一点发窘:“抱歉,我好像喝多了……”

    “我没弄脏什么吧?”他继而脸色发红的补充问道。

    “没有,”sasha突然开朗的笑起来,“别担心,你什么也没搞糟,连自己的衣服都是干干净净的。”

    那天早上,sasha始终精神愉快的说着笑着,直到把kulik送出门外;在房门关上之后,他脸上的笑容渐渐被寥落代替。他失神地站在那儿好一会儿,才慢慢踱回屋里。

    从半开的窗户吹进来的风鼓着还挂在那儿的窗帘哗啦啦的响,sasha走过去拉开了窗子,明亮的阳光一下照在他脸上,晃了他的眼。等他适应了光线,不经意的向外看去时,突然发现kulik正站在楼下。

    在阳光下,青年军官面孔上看不出什么宿醉未醒的憔悴痕迹,决心和意志的力量似乎已经迅速回他身上。他仰头看着窗口,幅度很小的同sasha招了招手,之后转身走了。

    作者有话要说:  sasha美人的牢狱之灾,差不多是照罗科索夫斯基元帅的经历写的。罗帅在狱里,挨揍是肯定的了,还是被假枪毙过。但他是种没有乱咬人,加上骑兵出身、人缘又好,铁木耳辛哥帮他说了不少好话。到苏芬战争不太顺利的时候,斯大林就把他放出来了。后来斯大林还当面问罗帅有没挨过揍,罗帅只说“我在那见到了很多真正的布尔什维克”。他出狱的时候,还是顶着枪决宣判的,意思是要他“戴罪立功”。后来这是斯大林也忘了,这道死刑宣判到罗帅去世也没撤销。罗帅号称苏军第一美男,从照片看的确非常英俊,而且身材高大,性格也是毛熊里难得的温和讲理。有说法是说,朱可夫、罗帅、科涅夫是苏联陆军的三驾马车;可有人把他们仨,加上总长华西列夫斯基、后来管远东的马林诺夫斯基,合称斯大林的“青铜五小强”。战争结束之后的胜利阅兵式上,朱可夫是阅兵首长、骑白马,他是总指挥、骑黑马,可见他在苏军里的地位。西方军史界有好多罗帅的粉儿,甚至评价说“他有朱可夫的优点,而没有朱可夫的缺点”。但事实上,罗帅单独指挥方面军比朱可夫晚很多。从风格上,罗帅重战术,朱可夫重战略;而从意志和勇气上,我也认为朱可夫的作用还是不可替代的。罗帅有一本回忆录,叫“军人的天职”,基本就是二战回忆录。写得简洁清楚不失趣味,尤其在里面夸人的时候不吝赞美、却不施微词于人,让人感到的确是一个很有修养的职业军人。

    ☆、10.26

    1941年10月,希特勒在柏林体育馆讲演:

    ……在我们的军队后方已经有了一块领土,比1933年的德国大一倍。今天我可以毫无保留地宣告,东方的敌人已经被打倒,再也站不起来了。

    1941年10月中旬,德军总参谋部电令:

    ……鉴于目前战况,应重点向季赫温实施突击,前出斯维里河,由此与芬军会合,以完全封锁列宁格勒。

    -------------------------------------------------------------------

    1941年10月,在朱可夫大将离开后,费久宁斯基担任了20天列宁格勒方面军司令员,才将这一职务移交给霍津中将。

    这件事在朱可夫本人回忆中的记载中语焉不详,但根据费久宁斯基的回忆,朱可夫给他打电话说:“你没忘记是我的副手吧?马上到斯莫尼尔宫来一趟。”而他到达以后,朱可夫对他说:“你指挥这个方面军吧。用不着再向你介绍情况,因为你都清楚。他们要我立即到最高统帅部去。”

    当事人都不曾解释朱可夫为什么没有按照斯大林的指示直接把指挥权交给霍津中将而是选择由费久宁斯基作短暂的过渡,他只在向霍津中将本人传达了斯大林的意思后就离开了列宁格勒。

    费久宁斯基接任第54集团军司令员,这一职务原本由库里克元帅担任,而由于与朱可夫的争执,库利克被免职调离。10月26日,新任司令走马上任。

    同一天里,Ilia kulik接到电话,叫他到54集团军部去一趟。

    几天前他已经接到通知,他原在第42集团军的师长职务已经被撤销,“在参谋部待命。”事实上当时没什么合适的职位给他,同来的参谋人员都跟着朱可夫回莫斯科了。

    “来集团军部吧,老库里克把他的参谋人员都带走了。”kulik进门喊了“报告”之后,费久宁斯基头也没抬的说,他没带军帽,露着前额上方亮光光的脑门。

    Kulik低声答道:“是。”

    “好像兴致不高?”费久宁斯基抬起头说,随手在周围比划了一下,“怎么样,没人再搭理你了。后悔没跟回莫斯科了?”

    Kulik没有回应。

    “你是老库里克的什么人吗?”

    “不是——您不是第一个这么问的人。”

    “我只是好奇,”费久宁斯基笑了笑,不知道是不是在开玩笑的说,“我曾经突然想你是不是因为这个才不愿意跟着朱可夫大将了。”

    Kulik严肃的说:“这只是巧合,我跟元帅没任何亲属关系。而且,”他下意识的站得更直一些,“朱可夫大将是非常优秀的指挥员,我对他的做法没有任何异议。”

    “行了,”少将挥了挥手,“别紧张兮兮的,其实这些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我得网罗点有脑子的人,我不能当光杆司令;明天来报到吧。”

    kulik站在那里似乎想到了什么似的踟蹰了一下,但随即他打了个立正走了出去。

    在带上门的的一瞬间他咬了咬嘴唇,他要再去找找zhulin。

    ----------------------------------------------------------------------------

    《德国陆军最高司令部总多谋长弗朗茨·哈尔德上将私人战时日记》,1941年10月(节选):

    列宁格勒周围的包围圈还没有收紧到期望的程度……敌人在列宁格勒集中了庞大的兵力和大量的物资,考虑到我们力量在列宁格勒前的消耗,局势将继续紧张,直到饥饿配合我们发挥作用的时候。

    --------------------------------------------------------------------------------

    雨断断续续的下到第二天傍晚,雨丝里开始杂夹着冰晶;雨水混合着雪落在地面上又很快融化掉,被来往行人踩着,一地泥泞。Zhulin一边在台阶上蹭着鞋底的泥水,一边敲响了门。

    “快请进来,”开门的老妇人说,“Viktor刚还在念叨。”她伸手去接zhulin拎来的一个布袋子,zhulin轻轻抬手拦了一下:“我自己拿着吧。”

    他跟在老妇人身后走进屋子,Viktor Kudriavtsev从里面走出来。他披着件骑兵部队里常见的大氅,头上没戴帽子,露着几乎已经全部白了的头发,满是皱纹的面孔上神色温和,但目光练达而敏锐,丝毫不像快70岁的老人。

    “进来坐吧,”他说,声音因为上了年纪而显得沙哑,“你拿的是什么?”

    “是一些炭块,您留着烧烧炉子。”

    随着天气越来越冷,取暖逐渐成为市民生活里一个严重的问题,“这可是稀缺物资啊。” Kudriavtsev故意拖着一点长音。

    Zhulin并不介意那语气里的淡淡嘲讽,他笑了笑说:“您看,我还是有点特权的。”

    他把袋子放在门边,掸着大衣上的水滴;Viktor抬手敲了敲墙壁说:“这东西拿来的正好,可以煮咖啡给你喝了。”

    Zhulin赶紧弯腰对着炭块做了个保护的动作:“别、别,用不着这样奢侈,”他想了一下又说,“烧点开水泡杯茶就行了。”

    Kudriavtseva太太去烧水,两个人窄小的书房的藤椅里坐下。老Viktor把手伸在背后把棉靠垫整得平整一点,却听见zhulin说:“对了,我还没跟您说过吧,kulik现在列宁格勒。”

    Kudriavtsev的手停滞了一下,他直起腰问:“他什么时候来的?”

    “他跟朱可夫一起来的,随行参谋。”

    “可朱可夫已经回莫斯科了,他为什么还留在这里?”

    Zhulin轻轻摇了摇头:“他现在跟着费久宁斯基,54集团军的参谋班底叫库里克元帅带走了——把参谋划归成自己的人,这好像已经成了一种惯例。”

    Kudriavtsev 摇着头说:“我早对Ilia说过,他适合野战部队,哪怕是从连长干起;我当年就不赞成他走参谋路线,从去西伯利亚开始,直到后来调到大本营,我都是不赞成的。”

    Zhulin说:“可他当年要是不去西伯利亚,就得回骑兵军。”

    Kudriavtsev的感情像是受到了伤害,他皱了皱眉头说:“骑兵,可那又怎么了?别忘了他就是骑兵出身,也幸亏这个出身。”他低声念叨着,“他在伏龙芝可是给洗了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