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兄子修卒于宛城,据说最伤心的要数曹公夫人与你。”
贾诩沉暗的眸子转向他,无比精明地打量面前的少年。
“我继阿兄遗志,唯有发奋,其余之事无暇去想。”
他不慌不忙地回答。
匕首已在袖中出鞘!
贾诩微微点头。
“这全都拜先生所赐啊!”
他刚要冲过去,却听周围叫嚷声连连,连他刚说的这句话都被淹没在嘈杂中。原来是军祭酒、荀大人和长文先生三个人挤在一起吵吵闹闹,把路都堵了。再看贾诩已被人用酒邀至远处,那个人的背影他竟然认得!
他吃惊得合不拢嘴,手还在袖中徒然地握着匕首。
那个人转过头看了他一眼,勾起嘴角轻蔑一笑。
☆、祸起伊香
荀彧酒喝多了有些飘飘然。都说喝酒误事,对于酒他一向自律有节,但今日不得不破戒一回。
昨晚张绣再次来投的信使到访,连夜商讨该如何应对此事,意见分歧严重。大半数人支持假作接纳实则诛杀,以雪前耻。少数人认为张绣气数已尽,或不予理睬或起兵攻之。曹操笑而不语。郭嘉和荀彧同时亮出类似的建议,既来之则安之。明知有仇在先,还敢来投,想必定又是那谋士的主意,像这样有胆识有谋略的人才不可拒之门外啊。一方面应当礼贤下士,另一方面也是避免其继续为敌兵出谋划策。
曹操笑说:“你们都没看出来么?这是谋士贾诩送给我的一个天大的好机会啊!”
众人皆问:“什么机会?”
“收纳仇人,不计前嫌,得以彰显我是真正能够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连仇人都能公正地任用,天下的人才还有谁不敢前来投奔的呢?”
荀彧无比佩服,两人默契地对视一笑,宛如万缕春风吹拂心头。曹操早就是他由衷欣赏的英雄,听其言论周密而不失豪气,多计而不乏决断,活脱脱天生的将才。不得不承认,他被这样的大英雄深深吸引。
对应张绣采取的态度定下来后,讨论了实际的策略。明日大开酒宴,规定将领级的军士们全都参加,重要的谋士也一个都不能少,并且所有参与酒宴的文臣武将全都要尽兴喝醉,否则军法处置!贾诩那是聪明绝顶的人啊,若有风吹草动,恐怕逃不过贾诩的眼睛。再者此次来降就算贾诩不怕,那张绣虽听从贾诩之计,心里总是防着的,杀了别人的家人还硬是要进去攀亲戚,哪有不怕的?若有任何不愿接纳的蛛丝马迹,张绣定是会狗急了跳墙,人被逼急了拼命的啊。这样一来,失个武将事小,搞得事与愿违,传出去变成曹操记仇斩杀降将,或是贾诩卖主求荣等等岂非自寻难堪。
荀彧依计行事,努力把自己灌醉。偌大的酒宴,他如今只担心一人会出纰漏,那就是曹家二公子曹丕。原本提议不让其参与,但后来拗不过丕公子的再三请求。既然来了,也只能尽力看好这危险的问题少年了。虽然曹丕自从前去曹昂灵堂祭拜以来,变得奋发向上,人也精神起来,但这种场合曹丕越是表现得波澜不惊,熟悉的人越是担心。看到贾诩和曹丕会面,一旁的卞夫人立即丢来个眼色。荀彧其实早就暗中关注,马上会了卞夫人的意,来不及知会一同痛饮的郭嘉、陈群,三步并作两步匆匆往曹丕那里赶去。途中荀彧好似已感受到剑拔弩张的气氛而额头冒汗,眼看就要赶到,突然跟人重重地撞在一起。
一看竟然就是郭嘉和陈群!他们俩本以为荀彧畏酒而逃,便手拉手前来围堵,两个聪明人没走几步便从荀彧前去的方向猜到他的意图,于是抄了近路急趋,结果就是三只蠢蛋撞到了一起!
眼见可能就要出大事的时候,有人如天降神兵,不动声色地带着贾诩走开了。
荀彧这才松了口气。
“那是谁?”两人异口同声地问。
荀彧笑道:“没想到啊,司马仲达竟然会来。这下好了,我们继续喝!”
三人重归酒桌。
“哈哈哈,论战到现在,我最爱今日之计!”郭嘉喝了口酒轻声道。
“曹公英明!”陈群赞道,然后眼中带笑数落郭嘉,“你不就是个十足的酒鬼么!”
荀彧看了眼正在和张绣互敬的曹操,面对弑子的仇人居然能够笑得那样坦然,叹道:“唉!此乃当世之真英雄!”
而且因为熟悉,这个英雄不是来自传说的脸谱化形象,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立体的身边人物。荀彧认为,真正的英雄不是神话中的不败,曹操胜过也败过,却并不影响其继续做英雄。想起宛城事端,荀彧随口加了一句挖苦:“这个英雄,倒是胆色与色胆并俱!”
“我看不见得。”郭嘉眨眨眼,想说什么却欲言而止。
荀彧想到之前曹操曾对他说过莫名其妙的话,说宛城事端因他而起,便借着酒劲追问。
郭嘉本不愿说,怎奈荀彧发动了陈群一同威逼利诱——或许再加一点点的色诱——,郭嘉想了想终于开口。
“我觉得,你一直不知道也不是什么好事,只是奇怪为何明公不自己说。唉!我且问你,从认识明公起,他有没有勉强过你?”
“没有。”荀彧老实地回答。
“那是因为明公在勉强自己!”
荀彧震惊。身边的陈群也明显吃了一惊。
“宛城之变因为明公强纳邹氏而起,可是你有没有想过,明公为何会强纳邹氏?”
“我…未曾赶赴宛城…不知道…个中缘由…”荀彧惊讶自己竟然结结巴巴。
“如果我未猜错的话,只因邹氏有一点和文若你相同。”
荀彧心中已是百感交集,颤声问道:“是……何?”
“熏香之味。”
是夜,荀彧翻来覆去难以入眠。
有些事一旦知晓后,就无法佯装不知。荀彧是个死脑筋,难免前思后想,心中一片阴郁。
今晚铁定是睡不着了。
他今天虽然喝了很多,但心智尚清,闻郭嘉之言如冷水相激,归来后饮浓茶解酒。
他重新披上外衣,决定去找曹操。
三更半夜,曹操应该早已醉得不省人事,荀彧心里乱着,轿子一直到司空府才想到这点。
正踌躇进还是不进,门口的守卫看清是尚书令的轿子便禀告,曹司空未归。
荀彧刚觉得奇怪,那守卫怕误军情急忙说,大人若有急事,可去皇上那边找。
荀彧愣着。
抬轿的下人因深夜被叫醒,声音中带着困意:“主子,倒是吩咐一句,是去还是不去啊?”
“……去!”
当年因洛阳烧毁,遂迎驾圣上至许昌。曹操让出自己的府宅,改建成简约的皇宫,自己则借住到隔壁的亲族家中。随后曹操被加封,在皇宫旁盖了司空府。所以,既然司空府都到了,转去皇宫也实在近的很。
就算见到曹操,荀彧也理不清自己到底能说些什么话。
因尚书令身份特殊,轿子被一路放行,直至皇上寝宫。
寝宫的灯还微微亮着。
“荀大人……不知有何要事……”常侍姗姗而来,支支吾吾地问。
这么晚了,不知道曹公有什么紧急国事,竟然正和皇上连夜商讨。荀彧站在门口,一阵熟悉的香味幽幽飘来。
宫内,□□满屋。
刘协被曹操压在身下,龙袍褪去半个肩头,露出光滑如玉的肌肤。熏香萦绕中挑逗醉酒的曹操,如今刘协正深深沉醉于曹操的爱抚中。
听到门口的声音,似乎是有人前来,刘协皱了皱眉头。
常侍自然是顾及宫内的情况,不会擅自放来人进来,只是似乎来人仍然不明所以,常侍又不敢多嘴,两人对话一来一去僵持在门口。
“门外者何人?”
曹操虽然醉眼朦胧,但多疑的性子始终没变。
“臣荀彧。”在畏畏缩缩的常侍开口前,荀彧回答。
刘协心道,不好。
果然曹操倏地停止了手指的动作。
“退下吧!有事待明日再议。”刘协一边向门外吩咐道,一边坐起抱紧曹操。
曹操的手重新在刘协滚烫的身上游走,突然加大手指的力道,刘协痛得叫出声来。
“啊……嗯啊……”
荀彧在门口等候,嗅得与自己平日相同的熏香。他本就喜好熏香,对熏香的味道自是比一般人敏感。
常侍神情复杂,畏头畏尾地就没能说出句完整的话,迟迟不愿进去通报。
曹公明明就在里面,却不愿召见,皇上也让他回去。
夜深人静,突然从宫内传来隐忍的□□声。
荀彧连贯着思忖,冷汗层出。
究竟来这里作甚啊!
他的心中后悔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