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他心里有气,打这一架正好用作发泄。
于是下一瞬,场地里的人就变成了魏拾遗和周侗两个,周赟则变成了在一边观看的人。
拿着长枪,魏拾遗就朝着周侗打了过去,虽说因为身体不好学得不怎么厉害,而且也学不了内劲,但他学的长枪的那些技巧,却是一点不落,非常的精确。
戳,挑,挽花,回转,都用得比较纯熟,虽说匠气还在,但多耍几年,那枪就会变作他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了。
周侗手里没枪,他擅长用拳,只一双拳头就把魏拾遗的攻击给卸了下来。
魏拾遗挑,他就侧身避过,然后拳头捏紧,双臂交叉,就牢牢的把枪头缩在手臂之间。魏拾遗戳,他便快步后退,然后一个鹞子翻身,就落到他的身后,掌推枪杆,魏拾遗手里的长枪便从手里脱落。
魏拾遗败了,便再来。第二次要比第一次好上一些,坚持的时间更久,可见他的进步还是很大的。
几个回合耍下来,魏拾遗便脱力了,周侗满意一笑,他不是嘲讽魏拾遗不行,而是很满意魏拾遗的进步,尽显大家风范。
再然后,他才对周赟道:“周虞候,你看我还教得可以?”
“周教头教的自然是很好的。”周赟说道,虽然脸上没什么表情,但却很肯定了周侗的能力。
“行了,我看拾哥儿今天来找你好像是有事,那我就不在这里耽搁了,你们先说着,要有需要一会儿再来找我。”
然后,周侗就走了。
魏拾遗深吸了口气,走到了周赟的身边。
周赟让魏拾遗坐下来,然后站到他的身后,双手放在他的胳膊上,轻轻揉捏。魏拾遗双臂酸得厉害,被周赟这么一捏,便忍不住呻吟了声。
当即,周赟的眼神就暗了一瞬。然后,他的心思便又多了一分。
把他们见面的地点改在御拳馆,一来是可以长久的和魏拾遗相处,二来就是这个了。
他可以利用教导魏拾遗枪法的时机接触他,也可以帮他松散筋骨,这种做法,即使他心里有着那些心思,也不会让人轻易知道。
下次要不教一教魏拾遗拳法吧,长枪太长了,他和魏拾遗的距离太远了,不好亲近。
周赟心里转着其他可以亲近魏拾遗的想法,却冷不丁的听到魏拾遗在说话。刚才他失神没有听见,于是就委婉的换了个方式再问一遍。
果然魏拾遗没有发现他在走神,只是魏拾遗却是没有再说,而是拉了他的手,在御拳馆里找了一个僻静的地方,看着周围没有人这才再次开口。
“青苗法已经颁布了,你知道效果如何吗?”魏拾遗道。
周赟皱了皱眉,然后说道:“青苗法的效果出现得不如均输法,但通过打听,以及其他州府传来的消息,似乎还算不错,许多没有粮食的村民都借了钱粮,待到来年,村民不仅度过了灾荒,大宋的粮仓也会充盈起来。”
青苗法的目的就是这样,如果正确实施下去结果也正是这样,因此,按照那些人明面上给出来的‘成效’,周赟推测出来的结果便是这样了。
可是,这一切都是假的,就算有真的,但真的有几分,假的又有几分?
魏拾遗决定了要把那件事说出来,就不会迟疑。因此,他当即就对周赟说道:“要是下面的那些官员按着政策实施,待到来年自然是这样的结果,但如果那些官员中饱私囊,那么待到来年,迎接的就不会是这种欣欣向荣之态,反而是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果不其然,就如同魏拾遗之前所想象的那样,周赟的脸色立刻就变了。
沉着一张脸,周赟问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此时他也顾不上打魏拾遗的主意。
接着,魏拾遗就把林晨告诉他的事情没有错漏的告诉了周赟,见微知著,登州有吴家村那种事,那么其他州会不会也有那种事?
“虞候,我只是个普通人,也不能奈那些官员如何,但是,即使是普通人我也不能眼睁睁看着那种事情发生。”魏拾遗道,“现下是律令推出来的关键时刻,要是这种事频繁发生,变法必定……不能成功!”
都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变法自然也是如此,人民不支持,又有反对派动手脚,王安石变法怎么可能会成功。
要是前面的话是魏拾遗说的官员中饱私囊的小事,那么后面的话那就是关于大宋的未来了,当即,周赟的脸色巨变,也极度阴沉。
他作为皇帝的心腹,坐在殿都虞候这个位置上,他一来是保卫皇宫,二来就还担任着给皇帝打探消息的职责。
皇帝不能轻易出宫,民间的情况便只能由人带进去才知道。虽说有皇城司打探消息,但是和皇帝从小一起长大的周赟,也担任了这个职责。
变法开始,皇帝就给了周赟这个任务,让他把外面的情况告知给他。
之前均输法的效果不错,周赟也就照实说了,现在青苗法因为效果出来不能那么快,由官员传到皇帝那里则是说借贷的人多,看起来还行,周赟也就以为真是这样,现在他却得知完全不同。
那些人竟敢如此蒙骗官家,真是罪该万死!
周赟浑身肌肉绷紧,嘴角更是抿成了一条直线,他对魏拾遗勉强语气温和的道:“今天我可能不能陪你练武了,现下我得进宫一趟,你自己在这里好好练着。”
魏拾遗当然知道周赟要去哪儿,他立刻点头,说道:“没事,你忙你的去吧。”
然后,周赟就走了。但魏拾遗却没在这里呆着,他则是也出了御拳馆,然后朝着王宅去了。
王安石变法失败有很多原因,但其中一个原因必定有急于求成。若是让他的速度慢下来,把隐患解决了再颁布吓一跳律令,那么变法成功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
眼下吴家村的事情就是一个契机,让王安石慢下来的契机。
第68章 068 说服
魏拾遗很快就到了王宅, 他去的时候是王老夫人开的门,见到魏拾遗来,知晓他是来找王老先生的, 便对魏拾遗道:“拾哥儿,你先在外面坐一会儿, 老头子现在在书房里写东西, 我去叫他。”
魏拾遗自然答应, 就在外面坐着等王老先生。
王老夫人进去书房, 魏拾遗在外面等了好一会儿才看见她才出来, 王老夫人出来之后就让魏拾遗进书房里去。王老先生在里面做事, 他做起事来就没有旁的心思做别的, 也是魏拾遗来了,他才让他进去说一说。
进了书房,魏拾遗就看到王老先生正在伏案写文, 他朝王老先生走过去, 视线晃过, 粗略看了看,就知道他写的不是别的,正是关于变革律令的内容。
当然,魏拾遗没细看。然后,他就站在一边,安静的等王老先生说话。
手里的东西写得差不多了,王安石就放了笔, 问魏拾遗今天怎么到他这里来了。
王安石知道魏拾遗考核通过了,那么就该忙着经营医馆, 他做的事情应该挺多,怎么会有时间来找他。
还有监造局那边他也得去, 所以王安石已经做好了魏拾遗不会经常过来的准备,不仅如此,就是他自己现在也忙了起来,所以他就算是对魏拾遗那些新奇的想法感兴趣,他们也不能像之前那样畅快交谈。
魏拾遗也算是了解王安石的脾性,知道他不愿意浪费时间在其他的事情上,在他不感兴趣的事情上,所以他也不绕弯子,直接说起了新颁布的律令的事。
“前段时间汴梁出现了许多新的水果,价钱比之往年便宜了好多,我看到好多人都去买了,朝廷颁布的这均输法效果还真不错啊。”
魏拾遗用均输法挑起话题,果然王老先生的表情就变了。因为心里的想法太多,操心的事情太多,他脸上必不可免的就看着有些苍老,但此时王老先生那苍老的脸上却是浮现出了一些笑容。
他满意的抚着下巴的花白长须,道:“这是朝廷之功,往年其他郡县就有因为粮食短缺,导致价格攀升,民不聊生的情况发生,现在做了改变,自然是有一些效果的。”
魏拾遗听了,笑了笑,也适当的表现出对他的崇敬。
他早已经知道了一些王老先生的经历,早年在王老先生没有入京为官,在其他郡县州府当县令的时候,就做过这些措施,他把这些措施做好,也在那些郡县州府做出了一番政绩,也让当地的老百姓对他很是推崇。
那会儿就有均输法的前身,现在大宋许多区域都实行这均输法,因为执行的还行,所以效果看起来就不错。但是青苗法,却没有那么顺利了。
于是,魏拾遗叹了口气,将脸上的喜悦唤作愤怒和沉郁,他沉沉的说道:“王老先生,朝廷为了人民安居乐业做了许多努力,我们这些普通人也很高兴,可是前几天我听到了一个消息,让我心里的欢喜一下子就磨灭完了。”
“什么事?”王安石现在心情好,也有些好奇。
魏拾遗就叹着气把林晨说的那些话就把王安石说了一遍,他之前和周赟讲过一次,所以这次再讲,就没有遗漏的,不仅是没有遗漏,他还把一些情况故意往坏处讲了一些。
说完,魏拾遗一脸失望,“朝廷在这里颁布律令,下面的人却枉顾法令,为了一己之私剥削人民,这样一来,王老先生,朝廷新颁布的这些律令非但没有解决人民的困难,反而是让他们生活更是艰难,真的是和朝廷的初心相背驰。”
王安石足足愣了一秒,却是没想到魏拾遗说的事情竟然和律令有关。
“这真的是……律令颁布本来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生活,可是现在,他们没有过上好生活就算了,居然还活不下去。再这样下去,就算是律令改变了,国家的变化不说往好的走,反而还会变得更加不堪。”
魏拾遗这次说完,王安石没有沉默了,他想了想,说道:“那你有什么想法?”
魏拾遗没想到王老先生居然这么直接,王安石却是继续道:“拾哥儿,我也算是了解你,一般你做事,都有自己的目的和章程,这件事你要是不跟我说,那么我肯定是不知道的。但你把这件事告诉我,那么就是想让我把这件事给解决了,是也不是?”
“是。”魏拾遗顿了顿,也干脆的说。
“哼!”见魏拾遗承认了,王安石脸上有一丝不悦,“再怎么说我也算是你的先生,也能当你的先生,也教导了你一些东西,结果你和我说话居然还拐弯抹角,真是磨叽得很。”
魏拾遗听了,有些尴尬。
他哪里不晓得自己说的那些话非常磨叽,不仅磨叽,而且还文绉绉的。作为一个现代人,大白话说惯了,说不来古代人的这些话,就算是说了,也是文不文,白不白,他也觉得不习惯。
但是他这是有目的来的,总得委婉一点,不引起王老先生的排斥啊。
好吧,现在王老先生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魏拾遗也就不委婉了,他直接说道:“先生,我想问一问,你能不能缓和一下律令的改革,等这些腌臜事情解决了再继续颁布新的律令?”
魏拾遗想好了,要是王安石变法颁布的时间慢一点,一条律令下来,把那条律令引起的坏的影响给尽力去除了,然后才颁布下一条,那么不同律令引起的坏影响就不会积累在一起,变法成功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
王安石变法现在已经不是什么隐秘的事,朝廷内外的人都知道,所以他并不担心王安石是怎么知道他知道变法这件事的。
只是当魏拾遗说完了他的想法之后,王安石却没有给他回答,而是沉默了会儿,然后从位置上站起来,看着窗外。
“拾哥儿,你看着大宋江山,觉得安不安稳?”
魏拾遗站起来,几乎是没怎么思考就回道:“不安稳。”
“大宋不安稳,究其根本就是以往的治国之策出了问题,现在周围的大小国家虎视眈眈,如果我们继续用以前的律令,大宋会变得更加羸弱。所以,想要拯救大宋,唯一的办法就是变法。”
“如今时间已经不够用,我怎么能慢下脚步?变法之初,有损失和牺牲是不可避免的,但我相信,只要大宋变得好了,那些小问题都可以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