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笑着轻蔑道:“一样东西但凡多了起来,便是再好也是被丢弃的命。就像你,也像我,我好容易因为你有了些宠爱,自是不能叫别的人分了一杯羹去。那些没了的公主不能生了病死,而是要不同地,接连地死去,要你父皇死了一个,发现另一个也死了,死到最后就剩下你,但你也要是奄奄一息,只有你是从鬼门关回来的唯一的公主,从此刻起你便不一样了,你的父皇失去了那么多,好容易抓住你一个,自然千宠万宠。”
“我的那些妹妹,是母后你杀的吗……我那年吃了□□差点没救回来也是母后亲自下的毒吗?”
“是啊,我有解药,看你死得差不多,够在你父皇心里留下你的人,就给你吃了。”
“所以从那时起,母后从中获利,位份高升了?”
太后看她,说起一些往事来,总是叫人怀念而快乐,她不喜欢孩子,男孩将来有继承大统的可能,因此便生了,女孩却实在没用,但太后又是极有心计之人,无用有用皆在一寸之间,不存在本就无用之物,有也只是利用到了某步,挖空了一切可能后被丢弃的无用。
阳城便是此类,是无用的女儿,也是作为得到尊贵地位的垫脚石。
阳城在这些话里似乎明白她自个是何物,太后告诉她柳白月会与她和离,既然心已不再你身上,你就放了他,大家都有个体面。
阳城不答应,太后耐着性子道:“你怨我我也明白,但走了柳白月还有别的人,譬如冯兆如,他是我的侄儿,知根知底,又对你有心意,常来看你,不像柳白月对你十分冷淡。”
“我是不是又有用了?”阳城发笑,“怪道他回来后总是寻着各种理由要见我,原来我是被卖了,是您早就打算好了的,那时候他便与你在一起了罢?”
“是又如何?”
阳城摇摇晃晃站起身,她觉得头晕,许多事听来可笑,“您就不怕这丑事叫外面人知道,让您不安宁吗?”
“你在威胁我?”
太后冷笑几声:“我告诉你,只要我一声,谁敢活着出去?女儿啊女儿,你不懂,有些事我要告诉你,瞒着你也不好,你父皇和你兄长中的都是同一种毒,是你小时候吃的那种毒。”
“你说什么?”阳城瞪大眼,短促剧烈地呼吸,太后还告诉她是她亲手端的药,“你啊,罪大恶极,两任天子死在你手上,是你父兄,枉为人伦呐。”
“不可能……但凡是他们吃的喝的皆要测过毒才行……”阳城恍然大悟,更是不可置信,质问:“是你做的?你收买了宫里的人?你早就要杀他们了?你说我枉为人伦,可你呢?他们是你夫君,你的儿子,不是别人!”
“谁证明是我下的毒?这药只经过你一人的手。我告诉你,人啊,一生啊太短,有时什么都有,但立马又什么都没了,没有确切的虚实的,今日你是公主,明儿你就是杀了两人天子的罪魁祸首,朝堂骂你,百姓骂你,史书也骂你。但是,你乖乖地嫁给冯兆如,你还是最尊贵的阳城长公主,谁也动不了你。”
太后走近阳城身边,抬手给她拍拍,阳城立马往后撤了一步,太后笑话她:“你看看你,多怕我,连质问我都只敢吃了许多酒壮胆才闯到这来。”
阳城紧抿着嘴,抬着下巴看着太后:“母后,您爱我吗?有将我作为你亲生骨肉,真心实意爱过吗?我真心敬重母后您,爱您,我小时不在你身边,是在病秧子夫人身边,可我知道您是我的母亲后,我没有一天不想着见您,宫里人碰见我就跟我说您身体也不好,说是生了我后就不好的,因此从小我就愧疚,到了您身边,您说什么我就听什么,怕您不喜欢我,我十二岁将我嫁给大我十几的人,他已有了妻,因为我来了,他的妻就成了妾,你教我我是公主,不该和妾分享同一个男人,我其实是不喜欢这个人的,只是心里嫉妒,终于忍不住叫那个妾死了,他也伤心地死了,我愧疚,想求他原谅,但您说我是公主,打骂杀人是我的权力,母后,当时叫我嫁给那个男人,是不是要拉拢他?后来拉拢失败了,你就不管我了,觉得我变成什么样也无所谓?后来柳白月还有陆旦,是你又看到了希望,利用我与日俱增的嫉妒心,去害陆旦,因此我又有用了,你对我嘘寒问暖,说一定会帮我得到柳白月,说作为公主,世界上没什么东西是不能得到的。第三次,就是这次,是安抚冯兆如罢?将来也可一用是么?”
阳城不需要太后回答,终究是这些答案,她一会哭一会笑,疯疯癫癫,话已至此,太后也不与她弄母女情深的戏码。
“送她出去,就说长公主有些失心疯,突然犯了毛病,回府修养,不准她离开房间半步,你们也都跟着去,看着她,择日将完婚,有什么风吹草动皆拿你们试问!”
☆、105
柳白月第二日便走了,怪的是长公主不见任何反应,府中上下不知其中缘由,私底下就这事不知说了多少,最后一纸和离书将人打了个措手不及。
自玉然死了,再没人敢当面劝说阳城,后来实是见她枯坐房中,饭食不进,这才有个叫珍珠的丫头抱着孩子求见阳城一面。
阳城本不想听,但珍珠长跪不起,怀中婴孩啼哭不止,珍珠狠心不哄,任由襁褓的孩子闹,奶母受不住想将孩子抢过来,珍珠不给,厉声道:“你退下!就这一次机会,倘若连孩子都没法叫殿下振作起来,往后咱们还有什么法子?”
“可你也不能这般对孩子啊!若是又病了难道你担了去!”
“我担就我担!”
正吵闹间,阳城开了门,奶母连忙跪下,珍珠见此向前膝行几步,抱着孩子磕头:“殿下,殿下!您来看看小郎君罢!您是他的母亲,见不到您他就一直哭!知道您伤心,他也难过,府中上下的人都难过,死去的玉然姐姐也难过,可是殿下,您虽然伤心,但总还有盼头,您忘了当初带回孩子后说的,要将这孩子抚养成人,让他读书识字,明事理,将来长成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保家卫国,您会像一名母亲,好好爱惜他,教导他!您难道全忘了吗?”
“你闭嘴!”阳城向后撤了一步,珍珠又上前,微微托起孩子让她看个真切,“殿下,您抱抱他罢!您抱抱他他就不哭了”
珍珠高高举着手,孩子重,单托着有些受不了,但珍珠依旧热切地望着阳城,阳城想起了玉然,终于上前抱起了孩子,巧的是这孩子到了阳城怀里果真不哭了,这又换作阳城哭了,不顾着仪态就坐在了台阶上,她问珍珠:“你叫什么名字。”
“奴婢叫珍珠。”
“是你啊。”阳城记了起来,“我记得你有个很小的弟弟,因为快死了,你还在宫里哭了。”
“是,是玉然姐姐看到了,奴婢以为要被赶出宫去,没想到殿下您不罚奴婢,还给奴婢许多钱,这才救了弟弟的命,如今有七八岁了,能跑能跳了!”
阳城点头,此后珍珠替了玉然的位置,只是好景不长,一道旨意进了府门,许了阳城的婚配,只与和离隔了这么小段日子,上下哗然,只是阳城收了旨意并未多说,她不说底下的人也不敢再说,这多嘴外人也突然明白这冯兆如丢了官却整日的游手好闲,原是还有这层富贵,比艰苦煎熬中爬上去,这倒是条不错的捷径。
婚事急切,不说这繁琐的仪式如何如何的,倒不像是嫁女儿,反倒像是脱手一样东西,就连嫁衣也不过是某年翻找出来的旧物,不知是当年谁穿过用过的。
珍珠一边给她梳头一边哭,阳城叫她不要哭,后来她叫珍珠给她找样东西,是玉然的匕首,如今阳城常常贴身带着,珍珠给她别在腰间,倘若不靠近别的人注意不到。
冯兆如尚公主,当夜喝了个酩酊大醉,多年夙愿得以实现,若不是当初太后答应他,必定会让他得到公主,那西北苦寒之地他便是死也不去那种地方。
只一想高高在上的长公主过了今夜便成了他的妻,总是心痒难耐,吃了一杯接上一杯,也按压不下火气,反倒是更烈更旺的势头。
他靠近阳城,却有个薄扇挡着,不想阳城先出了声叫他转过去,冯兆如立马转了身,背对着阳城,阳城叫他不要动,有样东西给他看。
冯兆如哪里听过这软绵的声音,当即使劲点头,喜滋滋地闭上了眼。
不料阳城猛地将绳子绕在冯兆如脖子,冯兆如毫无防备落了下乘,但仅靠阳城一人尚无可能,到会让阳城先没了气力,不想并非是阳城一人要杀冯兆如,珍珠不知从哪里蹿了出来扎了冯兆如一刀,阳城得了空赶紧抽出腰间的匕首扎进了冯兆如的脖子,主仆二人死命压着他,不消一刻,冯兆如便咽了气。
阳城与珍珠一时脱力,阳城伏在床边哭笑,珍珠不得不打起精神,让阳城赶紧将冯兆如处理了。
阳城擦净了匕首,好好放了起来,趁着夜色浓重,与珍珠将冯兆如裹在了一层白布中,运到了后院一口井旁,再将冯兆如扔至了井中,只听得一声,捶在心口处,阳城不愿再待在这,珍珠扶着她。
冯兆如新婚之夜吃多了酒,摔进了井中淹死了成了十足的笑料,说他是乐极生悲,这辈子指不定就没这命,只叫他来生投个好胎再享这个福。
外头是这么传,可太后却突然驾临公主府,才一进门便将阳城扇倒在地,另叫了公主府的丫头架住阳城,宫里来的教养嬷嬷奉太后之命,手执一方长扁木板,道:“多有得罪。”
话音刚落便将板子抽向阳城的面颊,只一会便鲜血四漓,珍珠扑上前争抢板子,被人拉了踹倒在地,珍珠哭着爬向太后磕头,掌了二十上下,阳城受不住晕倒,太后方叫停,命人泼醒她。
珍珠让阳城靠着自个,太后冷眼看着主仆戏码,转身传令:“着我令,阳城长公主日渐疯癫,已有失心之症,无药可医,恐伤及他人,即日移居罗刹寺,严加看管,无诏不得进出。”
“至于这公主府——”太后看了两眼,“撤了罢。”
至此阳城长公主完全被厌弃,上下一阵唏嘘,唏嘘了一阵,便忘了罗刹寺关着个传言已疯的阳城长公主。
下着冰凌子般的雨,又夹着雪,殿中却暖似春日,竟还有些淌汗,近来太后多有头疾,想来多是因博南王的事,柳白月和离,便往她这来得更勤,有一手好按摩,太后头疼只要柳白月来。
柳白月在这事上多有殷勤贴心,将太后哄得没了魂,可他又不只是献媚,还与往日一样,有时多有捉摸不透之处,若即若离,像极了先帝,先帝对她也如柳白月对她,好时好,冷下来也从不在意。
太后有了权,自然厌了小心小意的人,正如柳白月这般,才叫她提起些意趣,阳城走了后,一日三次都要唤他进宫来服侍,再是迟钝之人也看出这其中不可言说,两人更是亲密了,此前还未有人能这般亲近,有着旁心的个个艳羡,可柳白月却对着几近逼紧的亲近仍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因此太后总有不满足,到后来还有不甘心,一时将柳白月恨得牙痒痒。
更有诸多烦心事,当年傅戴林心软导致的放虎归山仍是心头大患,太后阴晴不定,便将柳白月赶了出去,没过几日头疼得厉害,又叫他回来。
“你这受辱了,面上却不动分毫,还来见我,是你骨头贱还是真不在意?”
“太后拿臣下撒气,臣下又能怎么办呢?”
柳白月状似无奈,却有种亲近与放松,太后听了并不气,反倒笑起来,搭在柳白月的手上,柳白月见状轻轻收拢,众人转过了头。
第一战大捷,傅家老将军得了胜,旗下还有位新鲜人物——邹氏郎君,博南王被打得节节败退,大有被镇压之势,太后道他们家死了个傅戴林,也就傅老将军能拖这些个傅家子孙,可惜,年岁大了,此次重新出山,到了下次可不知他家还有没有人了。又说道那邹家郎君,又拿来取笑,想来还是为了他妹妹。
说了这些刻薄话,柳白月建议太后宫内行宴,虽说傅老将军不在,可傅家还有诸多年轻子弟,不若请了他们来,作鼓励,傅家的人也会安心。
太后无疑,交予了柳白月。
宴请当日,傅家子弟满满当当,倒不如说是太后请的私宴,只是傅家子弟娇生惯养久了,外头还有威风,内里却空了,见傅戴林死了,可太后还对他们家恭敬,心底里都不将太后放眼里。
起先还压着,待太后吃了酒,离了席,这些人便黄汤下肚,醉醺醺满面,满肚子的粗言粗语,手拉着服侍的美艳宫婢,竟将此处偏殿作了欢乐场。
太后又是头疼,柳白月跟着她服侍,只是今晚疼得个厉害,便是柳白月亲自揉按也不见得好,太后歪在他身上,意识朦朦胧胧,只听柳白月说要吃点药方行,她浑身没力气,任凭人搬动,没一会口中便送入一股难闻的药,有些撒在衣襟上,大部分都送入了太后的口中,由不得她吐。
刚吃下去,神志似清醒了些,太后推开柳白月,厉声质问:“你给我吃了什么!”
柳白月神色莫辨地看着她,太后直觉鼻间一热,竟流了黑乌的鼻血,一时刚恢复的气力又被抽光,伏倒在地,除了鼻血,口中又闷了几口乌血,叫她实无法作个身担重权的野心女子。
柳白月蹲下身看她,“傅家总催我要杀了你,我叫他们不要急,自然有办法杀了你,你要杀傅戴林,实际上那日我给你的□□本不会让傅戴林毒发身亡,有件事你污蔑的对,真正让傅戴林死的药是傅家下的,你抓的人确实不知道,这种腌臜事也只能两三个人知道,毕竟傅家子弟多是扶不上墙的烂泥。”
他上前拿着白色的帕子给太后擦嘴边的污血,可血太多,擦不净,柳白月便放弃地将帕子扔在一边,叹气地可怜她:“虽说想跟你说话,只是如今你快死了,我说什么也不重要了。”
他伸手覆在太后的眼睛上,她的眼睛因为毒变作别的扭曲的东西,像一种没什么意义的东西,柳白月告诉她叫你与傅戴林吃同一种毒,傅戴林会很开心。
太后没说话,她死了,眼睛还睁着,柳白月无意将这双眼睛合上,这是件体贴的事,柳白月不会去做。
因此太后始终睁着一双死不瞑目的眼睛,无人明白这女人怎么就死了,就好像跌进井里的冯兆如,她家的人总是一下子便没了。
我们说这个女人,这辈子不爱孩子,不爱傅戴林,不爱所有对她好的人,却对柳白月有种纵容的迟暮之爱,但说到底柳白月不管是像还是有心模仿先帝,那一刻她的精明不可能觉察不出,只是谁会觉得太后是不是以前有真的在意过先帝呢?因此也不知她死前想了什么,她比别人强的兴许她这样一个女人在百年后,仍为民间不可多得的戏谈,到那时人们就不怕她了,而是轻松地像是看着别的一切说起她,而在史书上写她曾得到的,失去的,就像她利用抛弃的那些人,到底让后世的人看,谁也不明白她。
这才是她一生最为失败的一刻。
倘若,以后有史官记得这样一个人的话。
偏殿夜里走水,烧死了一干傅家子弟,况且偏殿未锁,竟无一人逃出来,后来才知当夜吃了许多酒,大半都醉死在了其中,因此便被活活烧死了。
太后也死了,死于头疾,她死了没人怀疑,都盼着她死,她最小的孩子是陛下,最为年幼,到这会儿柳白月牵着小陛下的手,叫他和母亲道别。
陛下懦弱,什么也不懂,柳白月叫他做什么他便做什么,太后的丧事大操大办,只是她名不正言不顺,是没法和先帝葬在一起,已有了傅皇后,她算什么呢?
柳白月又是可怜地叹了口气。
他去见了阳城,亲口告诉她你母亲死了。
阳城问:“你杀的?”
柳白月笑着答:“怎么会,自然还有傅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