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医生的要求,一个一个病房检查过,小刘在路过手术室时被一位副主任医师叫住了。
往常乐呵呵,刺羊水要被弄的洗好几次澡的都任劳任怨的医生,今天脸上没了笑容,取而代之的是紧张和不安,干了十几年,这样的情况,对于绝大部分人都是头一遭。
“刘侑,去找7床和23床的家属,产妇要生了。都去买饭了,你去下边找找说一下情况,咱们的楼能扛得住,让他们放心。”
“她们不是还有几天么?”23床的病人小刘知道,他负责看管的。
“被吓的。”医生吼了一句,就跑到手术室去做无菌准备了。
小刘愣了一下马上掉头往楼下跑。中途楼又晃了一下,小刘跌在地上。
“太遭罪了。”最快速的爬起来继续往楼下走,小刘一直在担心那几个即将当母亲的产妇。
如果不是自己是医生,如果不是家有产妇,有几个人能想到在这种天灾时还有人要生孩子。
“7床,23床的病人家属?有人在么?”
楼下,保安和医护人员拦着人头攒动的病人和家属,看这自己医院的大楼,每根神经都绷紧了。
“我是23的,我妻子……”
“快生了,没事,医生在那里,7床的呢?”
喊了几次没人应答。本来只是通知家属一切都好后就准备回去,小刘却发现23床的产妇丈夫执意要跟着上楼。
“医生都在那里应该没事,我……我不会捣乱就在外边陪着。”23床的丈夫,人高马大,比185的小刘高了大半个头。一身肌肉,花臂纹身,脖子挂着金链子,身上有几道道疤,每次跟小刘说话,小刘都有点发怵,对于太太非常温柔,这样的反差让人印象很深。
跟保安和医生沟通后,23床的丈夫被允许上楼在手术室外陪同。而7床的丈夫,始终没出现过。
安顿好了丈夫,小刘总与松了口气,靠在座椅上终于得到了短暂的休息。
拿出手机想给小汪打个电话,手机竟然没有信号。
一声叹息。闭上眼睛,眼前无数的身影飞过,小汪,昭昭,小黄,干舅,白夜,小冯,舞象,黄三、温存……都平安么。
“小刘你走吧,这里我守着。”随着昨天晚上带着小刘值班的主任出现,小刘和大花臂都感觉到一阵安心。
医生,大灾大难时刻见到比亲人还要放人安心的人。
“我去其他科室看一下…马上……”
马上还没说完,站起来的小刘感觉头一晕,幸好被打花臂服了一下,不至于倒下去。
“又地震了?”
“没有,医生你太累了,您昨天值的夜班吧,吃饭了么?不嫌弃你吃吧,我给老婆买的粥和煎饺,应该也没啥用了。”
几番推脱,小刘败下阵来。拿着煎饺一边啃一边跑,小刘冲到了靳初一的办公室,没人。想了一下跑到设备室,小刘看到黄三还在拍摄,靳初一在和几个医生一起在进行器械打包。
看到小刘,靳初一挥了挥手示意小刘过来帮忙。
这时小刘才知道,靳初一被选为了第一批支援力量即将前往灾区。把设备和药品装上车,第一批准备支援十三位医生都到齐了。齐刷刷的科室骨干带头人,有的医生来不及拿自己的军装外套,抓着老婆的衣服就来了。
手术室称外科、急诊、产科、骨科为“四大恶人”,因为手术多,工作量大还不讨好,可关键时刻,被派出去的正是这几类医生。
“文x地震了,我们要过去支援。”靳初一非常冷静,似乎就在说“我出去吃个便饭”,可跟吃便饭完全不同,因为吃饭不会说:“如果我回不来了,书稿你跟小十五联系。”
随着黄三上了第二辆客车,地震发生的一个小时后,救援队伍出发了。没有仪式,没有送别,甚至没有来得及跟家人打招呼,医生们就去了需要他们的地方。
送走了靳初一,小刘继续回到了实习的科室帮忙,医生护士们实习生们都回来了,各自忙碌着。
傍晚的时候,俞市对外的通讯恢复了,但是为了避免占用线路,小刘没有给小汪打电话。
某都的信号依然半瘫痪,联系不上昭昭的小刘心急如焚,直到新闻联播开始,收到了小汪“昭昭没事”的短信,小刘心里的石头落到了地上。
在自动贩售机买咖啡时,小刘才见到了小黄,除了疲惫,一切都好。不好的是,自动贩售机里的东西早被买空了,还好小黄跑得快,分给了小刘一罐。
看着新闻上一闪而过的画面,打着“申汤”logo的救援器械乘坐军用飞机到达了俞市机场,一辆一辆的救援车辆装载完毕准备开赴前线,小黄忽然说了一句:“老天今天晚上就过来了。”
小刘刚点了点头,就听小黄补了一句。
“咱们班的人已经集合了,今晚出发,去某都支援。”
第129章 第 129 章
16号凌晨,连续几天,小刘都在医院里忙碌着没有回家。因为是实习生,没有行医权,他最多的只能是帮忙搬搬东西,安慰一下病人。
几天了,医院的大楼经受住了考验,不少住院病人已经搬回了住院楼。
所有的医护人员,自发的,都在加班,包括实习生在内,每个人都守着医院不肯走。因为他们要随时准备接诊一线运来的重伤员。前方医院全部高级,只得依靠邻近城市互相帮忙。
为了让能参与抢救的医生护士们得到更多更充分的休息,晚上实习生清醒的时间更多一些。天已经快蒙蒙亮了,忙了一夜的小刘终于得到了片刻喘息。
看了看手机,小汪最后一条发来的短信是昨天夜里。
“已到达安县,目前驻扎在学校操场。一切都好,放心。保重。”小刘反复的抚摸着手机屏幕,似乎这样做能让他靠近小汪一些。
14日清晨,学校以及下属医院的7只医疗队伍近300人已经做军机抵川,然后换成卡车向汶川前进,行驶至都江堰时,因为道路受阻,需要等待工兵开路。不光是小刘的学校,来自全国各地的1100多名医护工作者,滞留在了路上。
经过工兵们的艰苦工作,道路终于打通,15日深夜学校的医疗队才到达了暂时的目的地,暂时驻扎在安县中学的操场。
小汪说,一到目的地大家就忙了起来,搭帐篷,消毒,准备材料,野战手术室很快就搭建了起来。久等的受灾群众也把官兵们团团围住,寻求帮助。
开始还好,校领导发现这样不是长久之计,要求大家合理规划时间,小汪一群人才得以休息,深夜才有空给小刘发了个短信。
小刘敢想象现场是什么样,网络上那些坍塌楼房触目惊心的照片触目惊心。出去视觉冲击,小刘想到废墟旁边应该有无数伤者的呼救,家属的哭喊,医务工作者的忙碌,以及救护车的呼啸冲击着耳膜,如果还有救护车的话。
军装有个好处,就是特别醒目,受灾群众看到这身衣服,就会自动聚拢过来,也会寻求帮助。信任越多,责任越大,需要的时候冲在最前边,是小刘从没怀疑过的事情,只是现在,机缘巧合,让他几乎置身事外。
靳初一的稿子没写完,十五的又来了。13号清晨,靳十五把校正后书稿发给小刘,说出版社的编辑会跟他对接,就带队飞往了北川进行支援。
自己的两位导师都上了前线,爱人上了前线,自己却被留在了后方。
漫无目的穿过花园,鬼使神差的走向了小红楼。70年的楼龄并没有影响他的坚固,可惜上边挂上了“危房请勿靠近”的字样。
往常照亮小树林的灯都灭了,只有小红楼大门口的门灯昏黄但坚强的燃烧着。
走近了,小刘看到远处假山上,有一个火光忽隐忽现,有人在吸烟。不知道为什么,小刘想到了自己的母亲,但家里离这里很远,应该是安全的。
忽然地面又传来了轻微的晃动,很轻很轻,掂量了一下应该熟睡的病人们不会感觉到,小刘并没有离开。往常很敏感的小刘,短短几天而已,小刘已经对于这种轻微的晃动,习以为常。
走近了,一股薄荷味传来,小刘才发现,靠在假山上抽烟的人是小黄。
“你抽的是女烟么?”熟悉的味道,前几天在跟母亲见面的时候闻到过。
“我曹!”看到小刘飘过来,小黄一声尖叫从地上窜了起来,指着小刘吼道:“姓刘的你td大晚上你这一身白吓死人了好么。”
吼完了小黄觉得不对劲,道了个歉,把烟头扔到地下踩了踩,然后蹲在地上烟头捡起来塞进烟盒里。借着微弱的灯光,小刘感觉小黄站在这里抽完了一盒烟。
小黄心烦,小刘明白。
“老天不是喜欢薄荷么,所以我就抽这种女烟也无所谓吧其实不经常抽,偶尔没事干来一根哎,抽烟不好为啥我不嚼个口香糖呢”
并没有想过和小刘交流,小黄蹲在地上自言自语。
“干舅还好吧。”
“嗯,还好,估计很忙吧哎,老天那个身体,本来说小蜜要过去,结果老天非要自己上,哎”
小黄的心情小刘是知道的,干舅的心脏有35的堵塞,按理说不适合在这种地区。但是作为公司的老总,在这种最需要他的时刻,他必须做出表率。
当天晚上干舅就飞到了某都,然后直奔灾区,他需要看到情况,需要调配物资,几万、几十万伤员在等待着治疗,无数医院在等待着医疗物资,地震造成的伤者考验着每一座受灾城市医院的承受能力。
“不够不够,某都和俞市所有库存加起来也不够需要调配,哪儿有那么多密闭这么高的裹尸袋?”想到那天旁听小黄和干舅电话,干舅时不时就要跟旁边人说几句,完全顾不得风度证明了情况的紧急,而关于裹尸袋的话题,刺痛了小刘的心。
汶川是一个很大的地方,其下属的映秀镇是距离镇中心最近也是最严重的地方。全国各地的医生都在往那里冲,不但有小刘实习医院在内的俞市几所三医大直属医院的医生们直奔而去,甚至还有来自羊城的医生。
除了医生,全国的消防队员精锐力量也都奔赴了一线,申城出动了近300人,带着最先进的器械。除了这些官兵,一些ngo和志愿者也加入了队伍。
“挨着山靠着河,现在应该已经是孤岛了。余震太厉害道路都塌了,工兵上不去,现在传说就水路通了,但是运量很小,靠直升机,天气不行,真的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所以医生和大部分器材都堵在坝上。”
总理要求12小时打通道路,确实也做到了。但打通了,和真的能运送器械进去,是两码事。除去常规医疗器械,临时帐篷,毛毯,睡袋都需要,更多地还有就是消毒防疫物资,以及干舅在发愁的裹尸袋。
重灾区需要直升机,但08年,全国部队拥有的直升机不过400多,最近的某君驻地能飞行的满打满算60架,每天几百次起飞已经是极限,最后不得不调用民用直升机。干舅公司有最先进的直升机,但是飞过来需要时间,前往灾区也需要飞行员。
为了能进入重灾区,所有人都在想办法。实习医院带队的副院长是有实战经验的人,非常聪明的派出了先遣队,考察陆路可以走后,一群医生护士竟然背着东西前前进,走完最后的几公里。这些东西,小刘都是听舞象说的,黄三跟在其中,跟背包的小护士交换了行囊,才知道每个人身上有几十斤的负重。
依靠人力,运送的东西仍然远远不够,虽然是个镇,但是伤员大约有1200人,更多人还被埋在废墟下等待救援。
小刘没去过隔壁城市,对于下边的区县更加没有概念。但他的脑子里一直盘旋着那个地名,怎么总觉得这个地方特别熟悉。当小黄站起来拿着熊猫外形的香烟盒准备往垃圾箱里扔时,整个人一愣。
“映秀是不是离卧龙特别近?”
“是啊,50多公里啊。怎么了?现在还有心情关心大熊猫啊传说熊猫爸爸都被困在那里了哎,滚滚应该满山到处跑了吧。”
小黄打趣完发现小刘表情不对,连忙追问:“怎么了?难道昭昭在哪里?”
“不是,是实习认识的人昭昭在某都市,很安全。”小刘扶着额头,一想到白夜和小冯一行人的路程是从青城山出发去卧龙看熊猫,心情跌落到了极点。不论是小冯还是白夜,小刘都发过短信,自然是没有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