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非典型重生

分卷阅读19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袁方的个子有些矮,却又有些胖,不是健康的胖,而是虚胖的胖。他发育得慢,一直没有长开,长得软乎乎,性格还特别软,是那种很好欺负的类型。被班上同学欺负时,他一般不敢反抗,却会不由自主地红了眼睛,好像随时能哭出来一样。又因为他特别容易哭,男生们看他不顺眼,就更喜欢欺负他了。

    有一次放学后,他留下来打扫卫生。等教室里的人走得差不多了,班上几个男生忽然把他逼到了卫生角,对他说一些难听的话。袁方差点就哭了,幸好沈独清有东西落在教室,回来取东西时撞见了这一幕。

    沈独清皱着眉头说:“你们做什么!袁方,过来,我们一起回家。”

    袁方抽了抽鼻子,赶紧用小碎步跑到沈独清面前。

    也不知道沈独清后来对那几个总是欺负袁方的男生说了什么,自那以后,他们就再也没有欺负过袁方了。袁方的校园生活渐渐变得健康了起来。

    所以袁方特别崇拜沈独清!

    “沈独清是不是特别好?”袁方一脸期待地看着孟正。

    “是!”孟正非常配合地点了点头。

    袁方欢呼了一声,从笔袋里翻出一支新水笔,递给孟正,说:“来来来,这个牌子的笔好像是沈独清最喜欢的。我有好几支同样的笔,送你一支吧!”

    “不用了……”

    “用的用的!”袁方欢天喜地地把笔放在孟正的桌子上,然后像兔子似的逃回了自己的位置。

    下午先考英语,考完英语后休息二十分钟,接着考语文。

    考语文时,沈独清提早十分钟交卷,然后坐在花坛那边等着孟正。

    孟正也是差不多时间交卷的,走到沈独清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等我?对了,我那考场有个圆脸男生,说是你同班同学,叫袁方。他好崇拜你啊!”

    沈独清诧异地说:“崇拜我?没有吧?”他当然知道袁方了,毕竟做了三年同学了,但他和袁方不熟,一周都说不了几句话的那种不熟。

    “你不知道?”孟正愣住了。

    “知道什么?”

    虽然袁方拥有着很多沈独清同款,但他平时根本不敢来沈独清面前晃悠。袁方个子矮,坐在第一排,沈独清则坐在中后排,两个人之间隔着大半个教室。沈独清习惯从后门进出,还真就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拥有这样一个小迷弟。

    孟正摇了摇头,说:“反正他确实很崇拜你。听说你以前还帮过他。”

    “好像是有这么一件事吧,我不太记得了。”沈独清没有继续在这个话题上纠缠,他眨了眨眼睛,眼中藏着一道狡黠的光芒,“这次招生考试的成绩,下周中就能出了。你家那么远,总不能等下周中再特意跑过来看成绩吧?”

    “额……”

    “我们可以交换下联系方式。等出成绩了,我打电话给你。”沈独清笑眯眯地说。嘿嘿,这是他在英语考试时想出的主意,如何自然地交换联系方式。

    沈独清把自己的小灵通号码给了孟正,孟正则留下了家里的座机号码。

    沈独清的嘴角翘了翘:“那我们下周联系!”

    “好!”

    第二考场中,已经答完了卷子的袁方正一脸苦恼地走着神。若沈独清忽然换文具了,他大不了多跑几家店,总能找到同款文具。可是,现在沈独清交朋友了,他上哪里去找一个同款好朋友呢?要是孟正有个双胞胎兄弟该多好啊!

    唉,愁人!

    第二十五章

    沈独清回到家时,他舅舅徐嘉澍刚从医院里回来, 一脸疲惫地摊在沙发里。这几个月, 徐嘉澍需要兼顾事业和家庭, 真是累坏了。沈独清犹豫了一下, 走到舅舅面前坐下,说:“舅舅,我……我想带着非浊搬到二十二号楼去。”

    “不行!”徐老师想也不想地拒绝了。

    “舅舅!”沈独清却一脸认真地看着舅舅,很是坚持。

    沈独清和沈非浊并不缺钱。父母虽因意外去世,却给他们留下了不少遗产。光是房子,他们就有三套。一套是爷爷奶奶留下的,一套是徐丹灵和沈开济结婚后住的房子, 还有一套是沈独清外公外婆送给徐丹灵的房子, 算是徐丹灵的嫁妆。嫁妆房和徐家现在住的这套房子位于同一个小区, 徐家的房子在六号楼, 嫁妆房在二十二号楼。走路的话, 从六号楼走到二十二号楼大约需要十分钟。

    如果沈独清和沈非浊要搬出去, 房子是现成的, 另外两套房子离徐家太远, 嫁妆房就特别合适,完全不耽误徐家、沈家互相走动。但对于徐老师来说,他怎么可能放心让一个十二岁的小孩子带着一个五岁的小孩子搬出去住呢?

    “舅舅, 你听我说,我和非浊只是住到二十二号楼去而已,平时吃饭什么的还是来这边。”沈独清却已经在心里将这事翻来覆去想过好几遍了, “就算我们搬出去了,日子还是像现在一样过的,根本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变化。”

    “不行,说什么都不行。”徐老师只管摇头否认,什么话都听不进去。

    沈独清依然一脸认真地看着徐老师。

    不久前,舅妈周蓓丽早产生了两女一男三胞胎。其中,两个女孩是同卵而生的,长得基本上一样,她们虽是早产儿,但身体的各项指标勉强还在健康范围内,跟着周蓓丽在医院里住了一周就出院了。惟独那个男孩,出生时体重就过轻,直接被送到保温箱里养了起来,又因为各种并发症直到现在还没出院。

    徐家的房子其实不小,是三室一厅的格局。

    一直以来,都是沈独清的外公外婆住着主卧,徐老师和周蓓丽住着其中一间次卧,沈独清和沈非浊住另一间次卧(这间次卧原本是沈家的书房)。但现在,家里添了三个孩子,住房顿时就有些紧张了。

    三胞胎中的两个女孩虽然身体健康,却非常难带。她们非常敏感。在很多时候,明明尿布是舒适的,肚子是饱的,周围环境是安全的,但她们依然会声嘶力竭地哭起来,怎么哄都哄不好。一个孩子哭了,另一个铁定跟着哭。据说这种过分敏感的宝宝长大后会很聪明,但在婴幼儿时期真的会要了家长的命。

    外婆和舅妈现在专心带着两个女孩就已经吃不消了。全家人这段时间都没休息好,黑眼圈都非常重。等到那个需要精心照料的男孩出院后,徐家铁定要请一个专业的陪护,否则根本照顾不过来。考虑到孩子们那毫无规律的作息,这个陪护最好是二十四小时住家的。所以,他们需要为陪护腾出一个房间来。

    大人们倒是商量过解决办法,比如说在客厅里隔出一个五六平米的小房间,或者把沈独清和沈非浊两兄弟挪到主卧去和外公外婆一起睡,虽说这些方法都有弊端,但大家一起努力下,肯定能把困难克服过去。而只要把最艰难的这一年熬过去,等三胞胎们年纪大一点、身体好一点,家里肯定会渐渐轻松起来。

    但沈独清却觉得自己有了一个更好的主意,那就是他带着弟弟搬到二十二号楼去住。据说那房子的装修是年轻时的徐丹灵亲自操办的,桌上铺的桌布、沙发背上放的玩偶、书架上摆放整齐的书都是徐丹灵一点一点采买来的,里面藏着徐丹灵的心意。沈独清和沈非浊名下还有两个铺子和一笔存款,不缺一点点租金,因此那房子一直没有被租出去,隔三差五还会雇保洁员打扫一番。

    在沈独清看来,他马上就要念初中了,已经不是需要大人照顾的小学生了。他完全可以带着弟弟自己住嘛!虽然他也舍不得离开外公外婆舅舅舅妈,但如果他和弟弟每天都来舅舅家吃饭,那么大家仍会天天见面,并没有彻底分开。这么一想,萦绕在心头的不舍的情绪就淡了很多。

    见沈独清实在坚持,徐老师脸上的表情忽然有些难看,犹豫了一下问:“是不是冯奶奶说了什么,被你听见了?”徐老师的岳母,也就是周蓓丽的妈妈,姓冯,亲戚走动时,沈独清按照辈分喊她一声奶奶,算是一个礼貌性的称呼。

    沈独清赶紧摇了摇头。

    其实,周蓓丽的妈妈一直对徐家养着沈独清、沈非浊兄弟很有意见。在她看来,这完全是给自己女儿增加负担啊!虽说徐丹灵留下的遗产足够多,沈家两兄弟平时花不到她女儿的钱,可带孩子除了要花钱,还要花费心力,要带他们出去玩,要辅导他们功课,要给他们洗澡洗衣服,最后劳累的还不是她女儿?

    可是,别说沈独清向来懂事,轻易不会麻烦大人,就算沈非浊刚来徐家时年纪还小,带孩子的活也主要是他们的外婆在干,根本不需要舅妈搭把手。等到沈非浊一年大过一年后,照顾他的活渐渐就被沈独清这个哥哥全接过去了。

    沈独清真的是一个很好的哥哥,别的十二岁的孩子只怕还不能好好照顾自己,他却能帮弟弟洗澡、换衣服、准备营养餐、陪弟弟看书、玩游戏了。

    周蓓丽平时也会带着沈非浊一块儿玩,但那是因为她喜欢小非浊,她自己愿意做这件事。尤其是在她备孕的那段时间里,她恨不得天天和小非浊黏在一块儿,还盼着晚上都能带着小非浊一起睡,好给她招个乖巧的宝宝来。

    但在周蓓丽的母亲看来,这就是她女儿吃亏的铁证。

    这回周蓓丽生了三胞胎,周母来看望女儿时,话里话外就带出了几分意思。她在沈独清的外婆面前说:“亲家母,我啊,就这一个女儿,我特别想来伺候我女儿做月子,可你们家里太挤了,我确实有这个心,你们家却住不开啊!”

    徐家的房子那么大,之所以会“挤”,还不是因为住着两个外人?

    可沈独清和沈非浊怎么就是外人了?他们身上流着徐家人的血!他们的外婆当时就不高兴了,若不是看在儿媳妇的面上,她都想把周母扫地出门了。

    徐老师一想到岳母就头疼。他伸出手,摸了摸沈独清的头,说:“阿清,你不要听别人说什么,不要和舅舅生分。舅舅永远是最亲的舅舅,嗯?”

    沈独清垂下眼睑,乖顺地让舅舅撸着头毛。

    沈独清心里清楚,舅妈是个好人。他确实听到过周母的指桑骂槐,但他知道,那并不是舅妈的真实想法。舅妈对他们两兄弟真的很好了。

    过了几秒钟,沈独清窝在舅舅胸口,小声地说:“我知道的。”

    “那以后就不要说搬出去这样的话了。”徐老师说。

    沈独清小声地说:“还是要搬的……要不然这样,外婆也去二十二号楼住。她白天时可以来这边照顾宝宝,等晚上了就去二十二号楼和我们一起睡。”把上楼下楼的时间都算上,两边走动起来也就十分钟的路程。十分钟而已,并没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

    徐老师的脸上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他肯定是不希望家人分开住的,但现在家里这个特殊情况,确实是需要特殊考虑。

    沈独清在一开始提出了一个徐老师绝对不能接受的方案,他带着弟弟搬出去。现在沈独清退了一步,变成外婆领着他们兄弟俩搬出去。有了前一个方案打底,徐老师忽然觉得第二个方案变得可以让人接受了。

    这天晚上,长辈们凑在一起商量了一下。最后,沈独清的外公拍板做了决定,对徐老师说:“就这么吧,我和你妈暂时带着你两个外甥搬到二十二号楼去住。家里孩子越来越多了,确实有点住不开,什么时候买栋复式吧!”外公是雅和高中的特级教师,已经退休却被返聘,现在正带高三呢,非常忙碌。

    二十二号楼里什么都是齐全的,立刻就能住人。

    几天后,雅和初中的招生考试成绩就出来了。

    徐老师看到第一名是孟正时,颇为震惊。虽然他为孟正寄去了复习资料,但他知道底下乡镇的教学条件是怎样的,他想过孟正可能天赋非凡最后考进了实验班,但他从来没想过孟正能考第一名啊!他们招生考试的难度很高的!

    作为一个老师,看到优秀的学生总会特别高兴。他喜滋滋地回了家,对沈独清说:“阿清啊,你这回被人比下去了,只考了第二名。你猜第一名是谁?”

    “不猜。”沈独清很不配合。

    徐老师习惯了外甥这副样子,闻言也不失望,自顾自地说了下去:“第一名是孟正啊!我看过他的卷子了,除了语文的阅读理解扣了点分,基本上没有扣分的地方,就连语文作文都是满分……哦,附加题也是全对!”

    “等等,第一名是孟正?”

    “对啊!”

    沈独清赶紧窜进自己的房间里去,给孟正打电话。

    被留在原地的徐老师低头看向沈非浊。

    小非浊抬头看向舅舅,小大人似的叹了一口气,说:“哥哥有秘密了。”

    第二十六章

    孟正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雅和初中实验班,他的跳级和转学手续自然就由雅和初中帮他办了。在别的学生还在为六月份的小升初考试而努力时, 孟正已经迎来了暑假。这个暑假长达三个月, 从五月底一直延续到了八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