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非典型重生

分卷阅读18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孟正还挺喜欢沈独清的,这种喜欢很明显是长辈对后辈的一种喜欢,可以归结到父爱的范畴里去。试问,一个既聪明又漂亮还很懂礼貌的小男孩,哪个做长辈的会不喜欢他呢?他欣然邀请沈独清同行。

    在去书店的路上,两人顺便又交换了一下其他的基本信息,比如说年龄。

    只算生理年龄的话,孟正和沈独清竟然是一样大的。

    孟正跳了两级,本该读五年级的他却马上要读初一了,沈独清却没有跳级,也是马上就要读初一了,按说孟正应该比沈独清小两岁,但孟正的入学时间比沈独清晚。孟正八岁才上一年级,沈独清却走了关系,六岁就上一年级了,这就把两岁的差距抹平了。

    知道孟正和自己一样大后,沈独清悄悄地翘了一下嘴角。

    随着两人越聊越多,沈独清心里的紧张渐渐消失了,整个人放松了很多。他非常机智地找到了一个合适的话题,为孟正介绍起了雅和初中的情况。

    沈独清毕竟有个在雅和当教导主任的舅舅,虽然没有正式入学,知道的却比一般人要多。从学校冬夏两季的作息安排到食堂中饭菜的口味,从学校内的社团构成到每个学期的奖学金梯度,他都说得很详尽。

    沈独清指着西边的一排房子说:“喏,那边是宿舍楼。你以后是要住校的吧?”

    雅和高中是全寄宿学校,但雅和初中不是。

    雅和高中面向全市招生,在中考后根据成绩择优录取。雅和初中的招生对象却是自己学区内的学生,每个年级只有实验班中的少量学生是像孟正这样考进来的,否则都是因为学区自动入学。当然,因为实验班有些特殊,学区内的学生想要进实验班,那也要经过考试,就好比沈独清。因为学区的划分规则,大部分学生的家就在学校附近,他们都无需住校。

    但孟正肯定是要住校的,他的家离学校太远了,于是点了点头。

    沈独清说:“我听我舅舅说过,雅和初中的住宿条件还不错,是四人寝,每个寝室都有独立的卫生间。每个楼层的最右边是洗衣房,最左边的那个房间里住的是老师,老师会盯着寝室里的卫生和纪律。”最左边的房间是套间,住一个老师进去绰绰有余。这样的安排既为单身的老师解决了住房问题,又因为学生们都生活在老师的眼皮子底下,所以大幅度减少了寝室凌霸的现象。

    孟正对这样的住宿条件非常满意。在他重生前,他大学的住宿条件也不过如此了。沈独清偷偷观察着孟正脸上的表情,见孟正表情愉悦,好像很喜欢自己说的内容,嘴角又忍不住翘了翘。

    学校旁边的那个旧书店店名就叫“雅和旧书屋”,据说是学校里某位老师的亲戚开的。当他们走到旧书店时,孟妈妈正端端正正地坐在一张小板凳上,全神贯注地看着一本书。孟正扫了一眼封面,看清上面写的书名后,他简直要控制不住自己抽搐的嘴角了。

    《恋爱读心术:看穿他,读懂他,套牢他》???

    见儿子来了,孟妈妈偷偷把书塞到了自己身后,然后微笑着朝沈独清看去。这孩子一看就是“城里人”,难道是儿子新交的朋友?这么快就交到朋友了?孟妈妈忍不住在心里感慨了起来,儿子这交朋友的本事肯定是随了他奶奶了,他奶奶就特别会交朋友。

    孟正为妈妈介绍沈独清,说:“妈,这是徐老师的外甥,沈独清。”

    徐老师的外甥?孟妈妈的眼睛噌得亮了起来。她看向沈独清的眼神顿时变得更加亲切。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孟妈妈对沈独清的好感度在瞬间爆棚了。

    这当然是有原因的。

    第一,沈独清是徐老师的外甥,而徐老师帮助了孟家很多,孟家长辈一直当徐老师是个热心的好人,平时没少念叨他,俗话说得好,外甥肖舅,徐老师这么好,徐老师的外甥肯定也不会差了,孟妈妈相信沈独清一定是个好孩子!

    第二,徐老师当初送给孟正的资料是从沈独清这里拿走复印的,把沈独清写在试卷上、笔记本上的名字一同印进去了。孟朵和孟欣华平时没少拿着沈独清的笔记感慨,觉得这个叫“沈独清”的人太厉害了。孟妈妈因此知道了沈独清成绩很好。在很多老师和家长心中,成绩好的孩子自然是有加分的。

    第三,沈独清长得很符合家长的眼缘,尤其是他这会儿并不像在学校里表现得那样高冷,脸上的表情甚至可以说是软萌的了,孟妈妈当然会喜欢他了。

    孟妈妈看向沈独清,笑意满满地说:“沈同学,小正这半年看的资料都是你整理的呢,我们要好好谢一谢。你这会儿有安排吗?要是没有,我看现在也快中午了,要不和我们一起吃饭吧。阿姨请你吃饭。”

    孟妈妈想要对一个人好,就会请那个人吃饭。要不是孟家离这里太远了,孟妈妈真想把沈独清请到家里去,做一顿丰盛的食物招待他呢!

    沈独清又有些紧张了,眼神不自觉地飘向孟正:“我、我……”

    “学校附近有什么好吃的?你给我们推荐一家?”孟正笑嘻嘻地问。

    沈独清就知道孟正和孟妈妈想法一致了,也跟着笑了,说:“我请你们吃吧,我是东道主嘛!那边拐过去有家面馆,特别好吃。”关键是价格还不贵。

    “哪有小孩子请客的。今天阿姨请了,不许和阿姨抢。”孟妈妈说。

    因为答应了要和孟家母子一起去吃饭,沈独清就从笔袋里取出了一支小灵通,给舅舅打了个电话,告诉舅舅自己遇到了一个朋友,中午不回家吃饭了。

    徐老师还想追问到底是哪个朋友,沈独清把电话挂了。

    孟妈妈的视线从沈独清拿在手里的小灵通上一转而过。她知道这个东西,叶刚就有一个,功能和电话差不多,但小巧玲珑,拿在手里真的很方便啊。

    孟妈妈带着两个孩子一起去了面馆。

    因为孟正和沈独清下午还有考试,所以孟妈妈没让他们点刺激性的食物,一人叫了一碗清汤牛肉面。沈独清说得没错,这面的味道确实好,分量也很足。

    孟妈妈看出来沈独清不是特别喜欢说话,因此把聊天的节奏放得很慢。沈独清就觉得和孟正、孟妈妈聊得很开心。面吃完后,孟正去了一趟卫生间。

    等他从卫生间里走出来,他听见自己妈妈对沈独清说:“……小正还硬不起来……”

    孟正:“!!!”

    孟正绝望而震惊地看着自己的亲妈。

    孟妈妈见儿子回来了,笑着对儿子说:“我和小沈说你小时候的事呢。你从小就喜欢读书,四岁的时候,你姑姑送你一个小书包,就巴掌大,背着好玩的,你特别喜欢,假装自己是小学生,到晚上睡觉时都舍不得把书包脱下来。我帮你脱了,你就不高兴了,赖在竹席上硬不起来……”

    孟正:“……”

    ————————

    孟正那一瞬间的心理活动:我的亲娘哎,你在说什么啊!十二岁的身体硬不起来不是很正常吗?不不不不对啊,我娘不可能和小朋友聊这种话题,肯定是我误解了。所以我到底误解了什么啊。我是谁,我在哪,我要做什么。

    -------------------------------------------------------

    第二十四章

    说话的孟妈妈没有觉得哪里不对,听孟妈妈说话的沈独清同样没觉得哪里不对, 想歪的只有孟正一个人。啧, 说什么体面的大人, 明明是个污糟的大人。

    孟妈妈看了眼时间, 问:“下午的考试几点开始?你们现在回学校吗?”

    “回吧。不在外头逛了,早点到考场,还能休息一会儿。”孟正说。他自己其实是无所谓的,半点不会担心一个小小的招生考试,但他怕在外头逛多了,会让沈独清觉得疲累,影响小朋友的考试状态, 所以想带着沈独清早早赶回考场去。

    三人便起身朝学校走去。

    中途路过一家蛋糕店, 孟妈妈忽然停下了脚步。

    蛋糕店里飘出了阵阵香味。孟妈妈忍不住动了动鼻子。透过干干净净的玻璃橱窗, 她看到了很多摆放整齐的精致的小甜点。孟妈妈吃过米糕、吃过鸡蛋糕, 但从来没有吃过奶油蛋糕, 他们乡下没有这玩意儿。但她是知道奶油蛋糕这东西的, 她在电视里见过。在乡下, 大家过生日了都吃寿面。在电视里, 大家过生日了就吃蛋糕。悄悄说一句实话,孟妈妈好想买一块蛋糕回去尝尝啊!

    孟妈妈很努力地克制着她自己。

    孟正眼珠子一转,很上道地说:“妈, 咱们要不要买个蛋糕带回去?你瞧这蛋糕多漂亮啊!我奶肯定没吃过,咱们买一个大的,你就当孝敬老人了呗。”完美地给了嘴馋的妈妈一个台阶下。奶奶肯定不会吃独食, 蛋糕真买回去了,哪怕没有孟爸爸的份,也一定会有妈妈的份!

    孟妈妈顿时觉得儿子太贴心了,没白养啊!她一本正经地对孟正说:“你说得对,咱们好不容易来一趟市里,肯定不能空着手回家……虽然我已经给你奶奶买了两本童话书,可手里不拎着点吃的,那和空手有什么区别!”

    孟妈妈嘴里说着话,脚已经迫不及待地走进了店里。

    沈独清在一旁看得明白,忍不住偷笑了一声。他觉得孟正和孟妈妈之间的相处太有趣了。孟正小小年纪就能不动声色地宠着他妈妈了,真是让人羡慕。

    孟妈妈朝着沈独清招手。沈独清连忙把心里忽然涌上来的那些复杂情绪强压了下去。孟妈妈笑眯眯地让沈独清挑他自己爱吃的小蛋糕,她来结账。

    沈独清忙说:“阿姨,我真不是和您客气,但我不爱吃甜食。”

    推推让让了一会儿,孟正和不爱吃甜食的沈独清慢悠悠地走回了学校。

    考场并没有封锁,老师特意开放了教室,让考生们可以坐在各自的位置上小小地午休一下。孟正和沈独清先站在考场外头的阴凉处聊了一会儿天。沈独清还有些意犹未尽,但孟正瞧见考场里有学生趴在桌子上在睡觉,就对沈独清说:“你也去休息下吧!最好能小睡一会儿,免得下午考试时没有精神。”

    沈独清并不觉得自己会没有精神,但他琢磨着孟正或许想休息下,就点点头说:“行,那我进教室了。你下午考试加油啊!”

    “你也加油!”

    沈独清回了第一考场,孟正进了第二考场。孟正刚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就见一个圆脸的小男生怯生生地凑到他面前来,做出了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这位同学,请问你有什么事?”孟正语气温和地问。

    圆脸小男生结结巴巴地说:“我……那个……你和沈独清是好朋友吗,我、我刚刚看到你们俩站在外面聊天了。”他紧张得都开始捏自己的衣角了。

    “你是?”孟正故作好奇地问。

    圆脸小男生显然是个非常没有心机的人,他并没有意识到孟正其实还没有回答他提出的问题,听到孟正的疑问,立刻就像是竹筒倒豆子似的回答了起来:“我叫袁方,外、外号是一元方程,和沈独清是同班同学。我、我从四年级开始就和他同班了。我们已经做了三年同学了!”

    听得出来,袁方很为“和沈独清做同学”这件事情感到骄傲。

    “哇,那你们肯定很熟了。”孟正非常配合地说。其实他对两个小朋友之间的友谊并没有那么感兴趣,但他愿意做出小小的配合,让袁方能更加高兴些。

    孟正其实是个暖男。他对陌生人都不乏善意。

    袁方顿时觉得孟正非常有眼光,语带骄傲地说:“当、当然!”

    袁方觉得光用言语已经无法表述他和沈独清有多熟了,他转身跑回了自己位置上,拿上了笔袋又跑回来,把笔袋放在孟正的面前,说:“你看我的笔袋,和沈独清的笔袋是一样的。”然后,他打开了笔袋,从中拿出了好几样文具,说:“喏,我的钢笔,和他常用的钢笔也是一样的,水笔也是,铅笔也是,透明胶也是,尺子也是……我逛了好多文具店,才把这些东西凑齐。”

    孟正:“……”

    厉害了,没想到袁方竟然是一个热衷于收集偶像同款的专业的小迷弟。

    袁方数完了文具,又提起校服裤的裤脚,露出了脚上的鞋子,对孟正说:“这双球鞋,瞧见没,我就是瞧见沈独清买了,所以也买了。我、我买了两双!一双洗了,还能穿另一双。”聊到沈独清时,他脸上的怯弱好像消失不见了。

    孟正心想,幸好只是一双鞋。像文具、鞋子这种东西,都是摆在明面上的,只要稍微细心点就能知道沈独清用的是什么款式,袁方有样学样也不算是侵犯隐私。如果袁方指着自己的内裤说,这也是沈独清同款哦,那就有些变态了。

    “看得出来,你很喜欢沈独清啊。他在你们班上很受欢迎吧?”孟正问。

    袁方抿了下嘴角。

    其实沈独清在班上的人缘很一般。他有些高冷,总是来去匆匆,和班上的大多数同学都玩不到一块儿去。但袁方作为小迷弟,肯定不会说沈独清不合群啊,于是强行转移话题说:“他……那个,他很有正义感的。他以前救过我!”

    那还是四年级的时候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