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盐系小夫郎

分卷阅读22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别人家是别人家,我家是我家!明天给你去办!”

    牛婶自从上次吃过宋煦做的煎饺,内心充满了对他的满意,总觉得这种好吃的东西全世界没有人不喜欢,连皇帝都应该给宋煦颁奖。

    今天得知他生意做得不错,还将拥有铺子,更是高兴,无条件支持。

    她把肉端进屋,蒸了碗糙米饭,摆在桌上左看看右看看,爱不释手。过了会儿,旺叔从外面回来,牛婶急匆匆地冲出去,大叫道:“当家的你快来看!这是煦小子做的肉,你看看,是不是特别好看?”

    宋旺不晓得好看,只知道香,傻乎乎地点点头。牛婶有人分享终于满意,仿佛饭前拍照发朋友圈的仪式已经完成,肯坐下来动筷子了。

    这一口下去,两人都惊呆了。

    世间竟有如此好吃的东西!?

    “……他爹。”

    “哎。”

    “……你说,煦小子啥时候有这么好的厨艺了?他能不能去开个酒楼?”

    “能。”

    “……他开酒楼,肯定赚钱,开到云城去!”

    “嗯。”

    “诶呀你能不能别吃得像个猪似的省点给娃儿晚上回来吃啊!”

    “嗨这是干嘛就得趁他们没回来赶紧吃嘛。”

    牛婶:“…………”

    好像有点道理。

    与牛婶约好过天就去县里给铺子过户,契书办好还要等个三五日。

    期间小春与宋煦一直在家折腾比煎饺更新鲜,有创意,不容易被复制的吃食,还要便宜。

    这基本上就杜绝了大肉点心的可能性。

    至于伙计,宋煦去找了目前他在大石村除了小春外关系最好的人——田小庆。

    田小庆为人机灵,看着也热心,又是宋煦最喜欢的话痨。他家人口多,现在又农闲,暂时当伙计用用他只有高兴的道理。

    一天二十文补贴家用,超值了!

    为了尽量减少风险,宋煦把铺子装修等一系列乱七八糟的事也丢给他,田小庆干得还挺开心,在宋煦这里仿佛找到了人生的价值。

    可怜那些春阳县的短工,被他叨叨得苦不堪言,人生都快迷茫了。

    田小庆大嘴巴,叮叮当当地修铺子时,跟来往路人瞎吹牛,说这铺子之后要做天上天下独一无二的超新奇点心,别说这小县城的人没吃过,就是天王老子来了都只有惊奇瞪眼的份儿!

    就这么吹了五天,等宋煦知道的时候,已经广告打出,声名远扬了……

    宋煦差点给田小庆跪了:“大哥,你是生怕我不够打眼是不是!?你忘了我跟你讲的为啥要雇你来吗?我和小春、不、能、见、人啊大哥!”

    田小庆嘿嘿一笑,摸了摸头:“你比我大,怎么叫我大哥呢。”

    宋煦:“……”

    小春从厨房探出头来:“煦哥!来端盘子!”

    宋煦狠狠瞪了田小庆一眼,郁闷地转进了厨房。

    “别担心,我们要做新奇小吃,肯定会有人议论的。生意稳定之前我们只呆在后院和灶房,问题不大。”小春淡淡道。

    宋煦总觉得心里不安,但事到如今他也没什么办法。

    钱三狗是个不定时炸|弹,但在这个时代,没有钱的威力堪比炸|弹爆炸。炸死是死,饿死还更痛苦,没有钱,风大一点你家屋顶就没了,他和小春难道要抱在一起做那缠缠绵绵到天涯的傻子……不,沙子吗?

    不过有一点宋煦没跟小春讲。

    他见小春对村子颇有留念,一时下不定决心与他商量。

    他想搬走。

    去某个不远不近的村子,或者更大一点的城镇。云城,石城,中间的南天镇,哪里都可以。

    在其他地方,光明正大的积蓄力量。

    但他们没有路引,而路引要去钱三狗把守的官府办。

    死循环。

    不过他能理解小春对大石村的感情,因为宋煦自己,也已经初步体会到了宗族的力量。

    他为什么能初到古代就活得平静?还不是因为自己占了“原宋煦”的身份。

    村长卖他粮,因为他姓宋,隔壁宋旺叔也姓宋,帮他们演戏说小春怀孕却没有另收银钱的六叔公,姓宋,就连田小庆这么信任他,也是因为他们青梅竹马。

    瞧,沾了这么多的光,这就想一走了之了?

    哪怕这些全都不管不顾,想要活着,还是要银钱。

    宋煦暂时把这件事记进了日程。

    他俩现在还能吃上饭,全赖运气好。等到攒够能造一栋小屋的银钱,便和小春商量去别处落脚的事。

    而现在,唯一能做的是想点子,做吃的,赚钱。

    “…………我真的,嫂子,我真的跟你讲,我不是吹牛啊!我这几天到处打听了一下,那包子铺卖的什么煎饺的,不就是煦哥想出来的吗?猪肉铺老板告诉我的啊!煦哥这么牛,有一就有二,将来煎包煎面煎龙肉,也信手拈来,怎么可能想不出天上地下独一无二的好东西!?”

    宋煦端了最后一个盘子过来,老远就听到田小庆又在叭叭叭。

    小春面无表情,冷静道:“你说得对。”

    宋煦:“…………”

    宋煦把盘子重重往桌上一拍。

    田小庆嘿嘿一笑:“煦哥你看嫂子也同意呢,我不就随…………这什么东西,好香啊!?”

    宋煦冷笑一声:“什么东西,堵你嘴的东西!”

    ☆、第 16 章

    春阳县,又是大集日。

    刚刚入了冬,几场冻雨下来,气温急转直下。

    不少人家需要置办过冬的物资,否则漫漫长夜,取暖全靠抖,那就是抖成筛糠也还是冷啊。

    县北边,一片破旧的棚户区,是春阳县城里最穷的地方。

    尽管屋舍简陋,却容纳了多数穷苦人家。这里每日充斥着痛苦的呻|吟、脏到难以复述的脏话,和暴力的发泄。

    江天天从她那小柴垛堆成的“床”上爬起来,一张小脸蛋儿冻得红扑扑的。因为太冷,鼻涕要掉不掉,就有点邋遢。

    还没等她抬手擦去,一个中年男人正好瞧见,厌恶地咒骂一声后,一脚把人踢到了几米开外的水缸上,就像随便踢了只什么猫狗。

    “…………唔。”江天天磕到了脑袋,一阵头晕目眩。但她已经习惯了,也实在产生不了什么特殊的情绪,吸吸鼻子撑地爬起来。

    反手摸了摸背后,虽然看不见,但肯定又是一大片青紫。运气不好的话,还会擦破皮。

    但她不敢耽搁,打了水,忍着背上的疼痛,来到了正屋里。

    虽说是正屋,但棚户区的正屋,也还是遮不住顶的破烂,摇摇欲坠,仿佛下一秒就会被风刮成一摊凌乱木柴。

    江天天小心地把盆摆在床前,拎了唯一的碳炉上的烧水罐,兑了些温水。再把布巾打湿,给床上的憔悴的妇人擦脸。

    温热的触感让妇人悠悠转醒。她迷茫地看了江天天一眼,柔和了神情道:“……天天。”

    江天天腼腆地笑起来:“娘,今天好点吗?”

    妇人缓缓点头,但她身上的灰败根本无从掩饰。

    幸好江天天也不是真的要个答案,她只是习惯了,问这么一句,仿佛又能坚持一天。

    “娘,我去做饭了。昨天爹带回来一点糙米,今天我们有糙米粥喝了。”

    “……天天,”妇人看着江天天开心的笑脸,欲言又止,半晌道:“娘不喝了吧,让你爹和大哥吃吧。”

    江天天嘟起嘴:“娘,你不吃饭,病怎么能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