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彩虹号

分卷阅读22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阿志走后,赵浅茉问邹媋花:“花花,他来找你干嘛呢?”

    “没事,就闲聊了一两句,上课吧!”邹媋花一边岔开话题,一边翻开书胡乱浏览了几页。

    另一边。

    “你去找她干嘛?”梁泷连邹媋花的名字都不敢说了。

    “我去问她最近有没有去游泳和跑步!”阿志说实话。

    “你怎么这么无聊!”梁泷嗔怪。

    “向优秀的人学习,怎么能叫无聊呢!”阿志辩驳。

    “上次还说她平凡,哦,现在又成优秀啦?”梁泷接着问。

    “有吗?哪一次,我怎么不记得了!”阿志装傻。

    俩人嘀嘀咕咕,说个不停,文敏也静静的看书,好像她在旁边完全透明似的。

    随着上课铃声响完最后一遍,bobo从座椅上站起来,开始了第二小节课。

    课上,阿志不再东张西望,开始好好听课。

    阿志渐渐发现,昔日独来独往,少有言语的文敏同学,当她与梁泷在一起时总是笑笑咧咧,有时活蹦乱跳,有时嬉戏打闹,整个人充满青春朝气,飘洒甜美气息,活泼得就像一个可爱迷人的小女孩,或许仅是身高差的缘故。

    本来,阿志以为这样的状态维持一段时间就会恢复原来的面貌,可他终究还是想错了。

    ☆、打工

    六月再次无声无息的光临侨大,一晃就是一学年。

    期末试考完,大多人不再像寒假那样回家,而是做了另一种不同的选择,或旅行,或访友,或留校,或兼职,或打工。

    一周以内,阿志天天看到拖着行李箱的人不断游走在校道上,不知他们到底去往何处,也许是生活之外的诗和远方。

    阿志不难过,因为他知道短暂的离别,是为了更长久的重聚。虽然他再也看不见邹媋花,但花有重开日,人有再见时。是的,阿志一点都不难过,更何况还有梁泷也留校了。

    无聊了,他就和梁泷去长堤商业步行街逛逛,那里一年四季总是人头攒动,人山人海,车水马龙。心烦了,他就和梁泷到学校图书馆内看看书,那里春夏秋冬总是万籁俱寂,人烟稀少,虚位以待。

    6暑期工

    阿志不成想自己的百无聊赖总可以衬托出别人的事务缠身。这种时候,n202最忙的人要数叶天梓,一个忙着赚大钱的大学生。其实他赚的也不简单的是钱,而是比钱更宝贵的经历和人脉,社会资源的积累从来是攫取财富的垫脚石。

    另外,李愉一考完试就匆匆回家去了,仅剩下的三人刚好凑成一桌斗地主,尽管明一早叶天梓又会像往常一样不知所踪。直到有一次,阿志独自一人去北区饭堂用餐时发现叶天梓竟然在贴小广告,才得知他原来正忙着拉业务,果然是一个非常有潜质与爆发力的小猎头。原来,叶天梓和几个师兄,背后还有老师,在侨大和其他院校校内帮企业和工厂招募学生去做暑期工。

    叶天梓他们从中抽取佣金,同时还收取打工者的报名费,少则几十,多则上百,两头来回收钱,财利滚滚。除此之外,叶天梓他们平时还帮大型商场、餐饮服务业和展销会招募临时兼职工,主要是些派发传单、端菜盘子或扮演公仔等体力活,打工者赚的都是些辛苦钱。看似简单的临时招募工作,却大有乾坤和行业规则,内情只有叶天梓知道,阿志也仅是有所耳闻。

    为了以后顺利承接师兄的“衣钵”,不负“恩师”的厚望,叶天梓必须劳心劳力,亲自亲为。在与叶天梓的谈话中,阿志突然发现:生活如果不主动去体验,那么每天就只能是不断的简单重复。所以,他毅然决定去打暑期工,体验一下工厂的生活,就像很多小伙伴曾经的那样。

    得知阿志的决定后,梁泷也要跟着去,反正这个夏天他也没想过回家。总之酸甜苦辣咸,工厂的岁月不会闲,他们心里有了准备。

    高新区,丽彩电子厂。

    坐在大巴车上经过了一家又一家的灯饰制造工厂,阿志和梁泷等其他伙伴终于到了目的地。邑城市中心离这里的距离不像阿志想象的近,也没事实上的远,但周边遍布的灯饰照明业闻名遐迩,也绝非浪得虚名。

    “又是一个崭新的世界,是吧?”阿志下车后看着住宿区大门口的四个大字——丽彩电子,向梁泷说道。

    “嗯!我还是第一次来这种地方。”梁泷只是偶尔听到过工厂,根本没来过。

    “哈哈哈,那你可来对了!”阿志笑道。

    俩人还在好奇的左顾右盼时,里面走来了一个类似经理或主管的人物,面带沧桑,姑且称他为“大叔”。大叔说:

    “来,麻烦大家先站好一下。我现在来分一下临时宿舍。”

    听到这话,阿志偷偷摸摸的捂嘴偷笑,因为他感觉眼下的打工生活像是当初县一中残酷生活开始的翻版,难道是因为心里始终惦记着某一个人?他的思绪突然被大叔的一声“好”给打断了。

    “好!念到名字的同学们,麻烦跟着门卫大伯去认下宿舍。”大叔依旧不停的说着,接下来一个一个的念名字。

    随着程序一步步走完,阿志越来越发觉打工真的跟读书十分相似,猜想这份暑期工最后应该会有不少心得体会,报酬只算其次。他把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毫无偏差的告诉了梁泷,希望能引起共鸣。但梁泷却没什么感觉,反而认为学校就是学校,工厂就是工厂,两者何干?

    大叔还在不停点名。

    站在一起的人越点越少,中间大叔还时不时来回强调一句话:“同学们都利索点,工厂里‘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钱’,抓紧时间啊!”

    当阿志和梁泷跟着门卫大伯上楼认领宿舍前,他回头看了看,同校一起来的几十个同学,只剩下几个人尚未被点名,原来他俩也属于靠后的一批人,可能因为报名的时间有点晚。

    临时工宿舍里有六张上下铺,12个床位,典型的集体工屋。看到这种场景,阿志感到不寒而栗又惊恐无状,曾经痛苦的记忆重新浮现在脑海之中,令人生畏。梁泷好像看懂了他的脸色,问道:“有什么想法吗?”

    “没有啊,看到这种宿舍你不觉得似曾相识吗?”阿志问道。

    “还是第一次见!”梁泷诚实答道。

    “噢噢,看来你果然是含着金汤匙出来混的。”

    “呵呵!”

    很快,工厂就为新的一批劳动力办理了饭卡、工衣、工作证等上班必备物品,然后就是正式上班了。

    流水线。

    阿志和梁泷及其他几个兄弟专业的同学被分到了大车间厂,他们没来之前,厂里的班组员工就已知道他们是一群大学生,对他们充满好奇的员工是一群普通的人。这些人之中有刚毕业的初中生、高中生、社会青年、强壮大叔、上年纪大伯等等。

    尽管各位工人手上一直在忙碌着,但矮胖组长带领阿志他们在车床过道走来走去时,还是有好多人都在偷瞄阿志及其同行伙伴。分班定组后,阿志和梁泷没在同一个班,但也是相隔不远的车床。

    这些车床上面摆满了零零碎碎的灯饰电子原配件,有二极管、电阻、电容和电彩线等许多小物件,它们像金字塔一样堆起来,零零散散的在每位工人手中穿梭、捆扎、电焊和测光。一个班大约有十几个工人围着长条形车床,不消一会,刚还高高在上的金字塔就矮了半截,直至变成平面图。很快,阿志也加入了这样的队伍。

    流水线的工作一般难度不会太大,只不过枯燥无味是非常肯定的,一人或俩人或多人,像上了螺丝螺帽一样固定的坐在某一个位置上,双手不停的摆弄这些细小的电子元器件,过程相当的机械古板。偶尔十几二十分钟还可以像个没事人一样,但坐上一两个小时或更长时间之后,阿志或其他人便会偷空跑去洗手间。

    他挺佩服那些一上午都不去洗手间的人,或者一动不动犹如机器一样的老员工,耐力非同凡响。可阿志也不曾想到,工厂的洗手间原不该称为洗手间,甚至就连叫它厕所的资格都谈不上,因为它彻彻底底的就是一个个水泥‘粑粑’坑:

    卫生环境极差,尿液狂撒,‘黄金’遍布,“七彩斑斓”的卫生纸满地……整个场景极其不堪入目。

    “妈的,都是些什么人啊!”阿志心里狠狠骂道,自己小便完赶紧拉起裤链,冲完水后迅速逃离这世上最污浊之地。

    好不容易熬到了中午吃饭时间,盛暑之下,放满辣椒又充斥油腻味的饭菜再次令阿志难以忍受,面对猪都不想吃的饭食,他只能凑合着吃点白饭,像吃药一样的痛苦往下咽。庆幸早餐和晚餐是在住宿区的饭堂那边用餐,要还是在车间里头的饭堂,不知还得逼走多少人。

    即使阿志是来自农村的孩子,但他一开始也难以适应这种的艰苦的条件,更何况来自大城市的梁泷。不过,时间会是最好的解药。一天过去了,他俩出奇的坚持了下来。回到宿舍的阿志腰酸背痛手抽筋,可能是因为手掌手指尚未起老茧,所以酸痛感是比较明显的,等做工做到老员工那样手指磨了皮、起了茧,就不会太痛了。

    对比他俩的苦撑,同批次来的同学已有几个当天晚上就交回饭卡等物品,自行回校去了。

    通过几天的留心观察,阿志发现丽彩电子厂的工人多为外地务工者,而且大都是这里的老员工了。阿志身边除了组长、班长是外来务工者之外,都算是熟悉的侨大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等专业的同学,并和其他院校的几个学生,还有两个某初中肄业的小妹妹师傅——小玉、小雯。

    这是新增的一个暑期班。陌生期过后,阿志俩人与其他工友迎来了熟悉期,尤其是和师傅小玉、小雯更加的亲近。

    有空时阿志与她们都会互相帮忙完成指标和额定任务,例如组长规定每天每人至少要扎多少线圈或捆多少灯管,都是有基本数量要求的。即使班长能够网开一面,但组长却会毫不留情的扣分,这个分数与月底绩效和计件工资挂钩,说白了就是钱会变少。

    厂里的新人最怕自己制作的产品被返工,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将意味着又要重复处理,肯定会耽搁时间,承担很大的机会成本。所以,有些量做得多,返工又少的优秀老员工,往往成为别人茶余饭后的谈资和学习的模范。

    工厂的生产制造模式注定员工的生活是无聊的、沉闷的,但阿志却没想到,曾经风靡一时的六合彩,竟然也会在这里流行。冷静思考过后,他又不那么好奇了,毕竟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这里最痴迷博彩的人,往往是班组长这些显得没事干的人,上班只需走来走去的巡检一下,然后悠闲的研究下彩报,看腻了就拿起每个工人做的成品,这看看,那瞧瞧,决定是否需要返工。

    作为新人,手工技术肯定没老人那么熟练,不过做惯苦活累活脏活的阿志,也不比别的老员工差。只是刚开始的时候,他的任务量多了做不完,师傅小玉也会主动过来帮忙。这时阿志第一句话就会说:谢谢你,小玉妹妹。她也会客气的说不用谢。

    小玉一个又一个的快速扎好灯饰品,小手非常干净利索,而阿志还在慢慢的捆扎,一边扎一边问:“小玉妹妹,你是什么时候来这里的?”

    小玉目不转睛,盯着手上的电子元配件,慢悠悠的说:“好几个月了!”

    阿志心想她肯定是未毕业就来这打工,便问道:“你不读了书么!这么早就出来打工。”

    “书读得不好,读再多也没用!”小玉答道。

    阿志听到这,心里泛起一种莫名的伤感。

    “她也是?”阿志指了指另一边的小雯,继续问道。

    “噢,她也刚刚来,没我早。但她好歹读完了初中,不过她也不打算再回去了。”小玉看起来没有任何一点遗憾和后悔的样子,脸色平淡无奇。

    “你们这么小就出来打工,不怕被人骗么?”阿志开玩笑道。

    “哈哈哈,不怕啦,都是跟着亲戚出来的,不担心遇到骗子。”小玉笑了。

    “噢噢,那就好!”阿志也笑了。

    “什么这么好笑?”梁泷走了过来。

    “没什么!”阿志说完,介绍了小玉和他认识。

    随后,阿志接着问梁泷:“你的半成品都搞完啦?”

    梁泷一脸轻松的答道:“哪有这么快,我又不是为了钱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