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迂臣

分卷阅读153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被自己反复侵犯时样。

    第87章 八十七往昔惊案

    ===================================================================

    [虽是小透明,也要避河蟹]

    [此段梗概:不论狄兰对林仪的身体施与何种行为,他都未曾睁开眼。而狄兰却已深陷在对师兄的爱慕中,痛苦不能自拔。]

    ===================================================================

    “这里面是什么?”

    中书省书库中,顾承念盯着角落的几只黑漆大立柜,问道。这柜子放在最不起眼的角落,柜面都蒙了灰尘,可见就是在忙碌的中书省书库,它也并不十分受到关注。但那经久仍然发着隐隐暗光的黑漆,与书柜四角精心包裹的铜角上细密的花纹,都在说明着它曾经不般的地位。跟在顾承念身后的典吏忙答道:“这里头都是原先东宫里的些记档。和愍太子薨逝后先帝伤心万分,所有关于和愍太子的东西都收了起来,这些记档也没留在大内书库,而是被送来了这里。再后来,皇上登基,叮嘱关于和愍太子的东西都要妥善保管,所以就直放在这里没有动。”

    “嗯……”顾承念略沉吟,命令:“把这些都打开。”

    “呃,顾大人,这……”

    顾承念转头看着典吏,脸上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表情,可是典吏却被他的目光看得心里颤,连忙低下头去,小心措辞道:“大人并不是中书省的人,打开书柜的话,下官……”

    “你只管打开就是了。”顾承念淡淡道,“谁有什么话说,本官和他理论就是。”

    典吏只得拿钥匙开锁,可还是觉得不妥,这大理寺卿正大人进了中书省的书库已经是坏了规矩,要是让别人知道是自己给他打开了柜子,说不准会怪罪他。为了开脱自己的责任,趁顾承念不觉,他便偷偷跑了出去,告诉了上头的人。他上头的人也觉得此事大为不妥,却也惹不起这大理寺卿正,只能又往上报去,层层禀报上去,竟直传到了中书门下平章事蔡辛大人那里。

    “糊涂东西!”蔡辛听了,气得差点没扔了手中的茶盏,怒道:“他说要看,你就开锁?他大理寺的人如何可以在我中书省横行霸道!管事的典吏呢?!”

    典吏又被传来,见宰相大人大怒,也不敢隐瞒,将顾承念来书库前后的事禀报,最后嗫嚅道:“下官想着,和愍太子当年宫中的东西,想必看了也不碍事……”

    “蠢材!”蔡辛气得把花白胡子都要翘起来:“这岂是碍事不碍事的问题,他顾承念这么做,分明就是在向我中书省耀武扬威,逞他顾大人的威风,老夫岂能坐视!都跟我去书库!”

    而与此同时,在书库中,顾承念终于看到了能厘清当年事由的东西。

    那是五六本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册子,装在黑漆书柜内的书盒里,封面上什么都没写,打开来,只有扉页上写着“记档”二字。里面的内容都是以年月日开头,顾承念翻开略看了看,便明白了,原来当年和愍太子曾经秘密养过群死士,为他去做些朝廷无法公开做的事,大部分都是为了制约当年的江淮王。而这几册记档,正是死士们执行任务的记录。他大体浏览了番,很快翻到了丙午年,也就是大魏历零年,林仪的师父师百练过世的那年。那年,高车发生了叛乱,原来的高车乌依楚路?契苾特勒尔在混战中被乱箭射死,高车长老于支率称王,在草原上四处追杀楚路的旧部。而与此同时,和愍太子得到消息,楚路的支旧部逃入了中原,正在寻找楚路当年遗落在外的私生子。楚路当权时,正是高车部落最强盛之时,年年进犯大魏边境,草原骑兵机动性强,来去迅捷,北方各州守军疲于应付,苦不堪言。而于支率其人阴险有余胆略不足,他做了高车人的王,这支草原力量便不足为惧,反倒楚路旧部找到的楚路之子,将来如若也是乃父般的强硬作风,才令人觉得棘手。于是和愍太子权衡再三,决定要赶在楚路旧部之前找到楚路之子,将其杀死。

    ……

    “七月九日,寻到高车人踪迹。”

    “十日,寻到楚路之子踪迹,飞鸽传书集结各处人手。”

    “十五日,杀楚路之子义兄义姐,楚路之子被其养父师百练藏匿不知所踪。师百练故布疑阵,引我等走错路径,实为缓兵之策,其徒师天锡归来,我等损伤惨重,被迫撤离。”

    “十六日,得知师百练已死,楚路之子已被高车人带走,飞鸽传书回京问是否要杀师天锡,殿下曰‘得饶人处且饶人’。”

    “十七日,黄河渡口阻截高车人,未果。杀四人,死人。”

    ……

    “八月二日,镇北关阻截高车人,杀九人,死五人,伤十四人,楚路之子逃脱。察觉有人暗助高车人,始终未现真面目,猜是师天锡。”

    “八月四日,高车人离开大魏边境,追击失败,回京领罪。”

    ……

    “咣”的声,书库的门忽然被撞开。顾承念合上记档,放入柜中,转身走出两侧书柜夹出来的小巷道,便看见蔡辛领着中书省的人连同方才的那个典吏,气势汹汹地朝他走来。

    “蔡大人。”中书门下平章事、潞阳侯蔡辛乃是现今朝中唯的御赐紫金鱼袋,官位最高。顾承念向他躬身行礼,他冷哼了声,想要直接斥责,但想了想,还是不好太怒形于色,只能冷冷道:“顾大人今日怎么有空来中书省了?”

    顾承念直起身,仍然低着头,道:“刘弦案,牵扯到和愍太子当年之事,所以下官来看看。”

    “哦?那是谁给顾大人的权力,进我中书省的书库的?”

    顾承念抬起头看着蔡辛,蔡辛瞪着他,继续道:“中书省书库中存放的均乃国家机要,中书省内五品以下、中书省外三品以下官员不得本官批准,均不可以擅入,违令者轻则杖责,重则腰斩!顾大人乃是大理寺首判,不会和本官说,不知道这些规矩吧?”

    顾承念不动声色,平静地答道:“下官当然知道。而且蔡大人,下官不但知道这个,还知道大理寺首判经皇上批准,可以阅览朝廷任何卷册,下至国子监,上至大内书库……”蔡辛愣,顾承念看出他神情变化,却仍然面无表情地问:“难道蔡大人不知道?”

    蔡辛真的不知道,不过他毕竟是两朝元老,为官数十载,反应很快:“就算如此,你有皇上的手谕吗?”

    “这等小事,又何必皇上特地下道手谕过来。下官只是今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