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九州造化

第732章 轻视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纵然危险极大,可是黎民仍旧前仆后继,不停冲上城墙,资助守城。

    与这些黎民相比,那徐少甫的行径简直令人鄙夷。

    极恶海的恶风十分强劲,现在充斥在战场之中,更添了几分肃杀之气。

    三人来到近处,临空而望,脸上无不充满了凝重之色。因一时未摸清状况,不敢冒然动手,破了守卫阵势,是以,暂未脱手。

    这时,喊杀声背后,那霹雳声更为清晰猛烈。

    肖逸眉头一皱,感应那霹雳声极为不正常,不禁担忧道:“莫不是海妖在破损城墙?”

    话音刚落,下方忽有人喊道:“三位可是来助战的道友?”接着,一守卫飞上前来,见肖逸颔首,遂道:“助战的道友们都在帐内听后调遣,三位跟我来吧。”

    三人随着那守卫,来到一座靠近城墙的五层高楼之上,此处可将城墙战事一览无余。

    进的帐内,只见其内已挤满了人,衣饰各异,皆是来自九州各地的其他门派人士。

    帐中央摆着一张庞大的沙盘,蓦然一看,简直就像是将剑城缩小了放在此处。

    这时,一位墨家门生装扮之人,应是守护剑城的钜子,正对着沙盘给众人分配任务。

    肖逸三人到来,那钜子只是抬头望了一眼,便又低头继续部署任务。

    与此同时,三人感应一股心神之力从身上穿过,却是那钜子以心神来试探三人修为崎岖。

    如此试探,甚为无礼。可是,当前战事要紧,那钜子为了掌握助战众人的虚实,做到人尽其用,合理部署任务,倒也有情可原。

    探测事后,那钜子突然停顿了一下,又疑惑地抬头望了三人一眼。待看到来者甚为年轻后,不禁大摇其头,又继续向他人分配任务。

    三人心知肚明,皆漠不关心,知道对方基础没有探测出自己的修为来。

    传令兵不停将战况反馈回来,那钜子不停做出反映,将助战人士增补到战场之上。

    帐外战事虽紧,但此人面色沉稳,应对自如,颇有上将之风。受气影响,肖逸虽然心中着急,但也只好忍耐,期待调迁。

    一阵紧迫的部署之后,战事暂时处于胶着之态,并无新希望传来。那万家言乘隙问道:“此次海妖攻城声势甚大,翟城是否会派人来增援?”

    翟城乃是徐州墨家的国都,万家言如此询问,自然是并不看好剑城。

    那钜子神色稳定,道:“徐州东岸,随处都有战事,翟城也十分空虚。听说,前几日,百余名兽王一起围攻海城,战况紧迫,大头领带着五大钜子亲自赶往海城增援去了。”言下之意,翟城并不会派人增援。

    其口中的大头领自然是墨家最大的钜子墨九重,那五大钜子自然是以墨千手为首的墨家十大钜子。

    此人虽是剑城的钜子,可是与墨家十大钜子比起来,身份、修为都差之甚远。

    万家言道:“连大头领都出山了,看来此次海妖之乱比想象中还要严重数倍。”随即叹道:“又不知几多黎民要遭殃了。”

    肖逸则体贴帐外战事,说道:“钜子可知那霹雳之声源自何因?”

    那钜子道:“应该是海水击打城墙的声音,海妖攻城之事,会运用极恶浪潮汐之力,损害城墙。”

    肖逸则蹙眉道:“在下听那声音,并不像海水攻击那般简朴。钜子可派人检察过?”

    那钜子道:“战线吃紧,城中守卫能守住城墙已然不易,基础无力检察城墙外的情况。不外,以过往妖兽攻城的履向来看,实属正常,无须担忧。”

    肖逸还待再说,正好一名传令兵急报,说是八号女儿墙死伤严重,已有些坚持不住,继续增援。

    那钜子立时在沙盘上找到所报位置,部署了五名助战人士已往。

    之后,急报一个接一个而来,四处寻求增援。

    那钜子频频发令,早将肖逸所说之事抛在脑后。

    也并非其不接纳建议,只因在此之前这些助战之士就提出了种种意见,但由于不相识剑城情况,又不明确排兵布阵,所提建议皆是无稽之谈,徒劳心神。

    到最后,那钜子只能凭证自家思路发号施令,以免泛起差池。是以,对于肖逸所提之事,其能好言回复,已算是难能难堪了。

    在肖逸等三人之后,又有几位助战人士赶来。可是战事愈发吃紧,先来之人领了任务即走,不用片晌就走了泰半。入不够出,帐中登时空了许多。

    终于轮到肖逸等人出战,那钜子因看不透三人修为,眼神中颇有怀疑之色,但见万家言年岁较长,便部署以万家言为首,一起到二号女儿墙处援助。

    只因墨家守城自有一套规则,外来人士不懂其中原理,很可能援助不成,还要影响城墙上防御机关的发挥。是以,要部署一名老成持重之人,统筹部署,以免坏事。

    通常来助战之人,皆深明大义,从不争执以谁为首,也绝不挑拣部署的任务优劣。

    然而,听了下令之后,万家言却突然指着肖逸,道:“还请钜子部署这位肖兄弟作为抗敌之首吧。”

    那钜子还未曾遇到有人拒绝领命之事,登时一愕。

    万家言又道:“万某只是一个笔书生,为了能够如实纪录此战,就不亲自上阵杀敌了。”

    因此战关系剑城数万黎民的安危,万家言之言已说的极为委婉。可是厥后赶来的助战之士闻言,无不嗤之以鼻,一人更是直接讥笑道:“城将不城,做了笔录又有何用?”

    世人对家原来就心存鄙夷,而且这些人修为不高,见识也一般,又怎知道一场详实战记对于后人来说,有着莫大的参考价值。有了这些纪录,后人才气从中罗致履历,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万家言早已习惯世人对其看法,尤其是看对方不外是一名年岁轻轻的少年,于是微微一笑,并不与其一般见识。

    那钜子愣了一下,道:“还就请先生用心纪录此战发生之事。”

    尔后,仍旧没有选肖逸作为首领,竟部署那讥笑万家言的少年道:“那就劳烦李少侠,赶忙带人前去增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