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也不知道呢。这些公子们是好是坏哪里知道?全凭父亲母亲做主吧……”
女儿说让他们做主,尉迟青岚却想到,自己以前选了徐员外做夫婿,两个兄弟还打趣她这般有主见,尉迟真金也曾说“能自己选到喜欢的人也是姐姐的幸事”,便慎重起来。
她问徐员外,对方却说:
“夫人是担心得罪不起狄家,还是觉得狄家可以联姻?来求亲的人中,倒是狄仁杰的官阶最高,当年他只是五品郎中,这些年竟然做了州府大员,大权在握,仕途平步青云,朝中鲜有人能比肩……”
尉迟青岚打断夫婿的话,笑着说道:
“你当我是拿女儿幸福去做赌注不成?虽说狄家也是不好得罪,既然不好决断,不如就先放一放,再遣人打听打听这两家公子人品才学如何。”
如此一来,徐家小姐的婚事就暂时搁下了,虽然此事没有结果,狄仁杰也总还是往好处想,想着对方没有选自己儿子,但也没有选老丁家的公子,总管也没让人家讨到好去,便不算输了。
丁大人却从侧面打听到狄仁杰也派人去求亲,气得吹胡子瞪眼,说:
“这个家伙真是可恶!什么事都要横插一脚!”
于是丁远大又让自己的儿子更加发奋苦读,又勤练武功什么的,直弄得丁公子笑问父亲,怎么倒像是父亲大人和狄大人比着娶媳妇了,怎么气成这样。丁夫人也笑说这个狄大人当年戏耍你父亲,如今也还是这般神憎鬼厌。
“唉,如今他是从三品了,他有才学,有能耐,老夫也没话说,孩儿你还是好好读书胜过他儿子才是,你老子我是没办法了!”
等到入冬之后,趁着还未下起大雪,路还好走,狄仁杰便派人好好地护送光远回了并州,再通知尉迟真金从天台山回来。
赵四自己在天台山住着倒也自在,可以免遭通缉,于是尉迟真金也不叫他走,自己回了宁州,只是他在天台山时,跟着赵四学着缝缝补补,帮着砍柴烧火,打水浇菜,又学会做了几个菜,抛下了贵族公子的清高与尊荣,让赵四也十分感动,直说少爷真是不同于常人,体会得穷苦人的不易,有一颗圣人之心。
“罢了,老四,我如今也只是独善其身而已,你自己保重自己吧。”
他回了宁州时,宁州已飘起了小雪,他与狄仁杰,侯云章,沙陀忠在屋内温酒谈天时,也被他们称赞,做的菜是有模有样,味道亦相当让人欣赏。
“大人做个菜也是这般的好,这让我以后越发地不想走了!”沙陀忠在旁说笑着。
狄仁杰也笑着逗他说:
“住下来可以,不过这菜不许你吃。”
过了两日,四下无人之时,狄仁杰又跟尉迟真金提到,光远喜欢了他的外甥女,虽然他姐姐没有立刻答允,但是若有机会,让他们俩“亲上加亲”。
尉迟真金也慨叹这缘分似有天定,但也笑说,要月蓉自己愿意才好。
“那我就要光远像我当年一般,把生米煮成熟饭……”
“贼竖子!找打是不是……哈哈哈……”
过了新年之后,登基不过一年的新皇李显被废。
李显要加封韦皇后的父亲韦玄贞为门下省侍中,又因李显说“我这整个天下给岳父都可以,更何况一个侍中?”这话把受遗诏辅国的裴炎吓得够呛,他禀告太后之后,太后盛怒,下旨废掉李显的皇位,降为庐陵王,四皇子李旦被立为新帝。
太后立了新帝之后,又将朝中的官制和职名做了大幅修改,门下省改称鸾台,中书省改成凤阁,尚书省改成文昌台了。
朝中也有人在想,太后这样,是要开始改朝换代了么?
太后开始派人监视被流放到巴州的李贤,而各地的大小王爷们,也是厉兵秣马,蠢蠢欲动。
狄仁杰在宁州本是闯出一番新天地,且又守孝期满三年,本是宁州一片祥和,又无人管他,与尉迟真金重拾欢好的乐趣,还弄到一个羊眼圈来“对付”尉迟,谁知没过几天逍遥日子,御史台的郭翰却来巡视宁州了。
“不要跟郭翰说我在这里!谁说了定不轻饶!”尉迟真金叮嘱过张柬之、姚崇、福生等人后,便躲到曹道长的住所去了。
郭翰到了宁州,看到百姓竟然跪迎在路边,纷纷称颂狄仁杰的功绩,回去后奏报给太后,太后下旨,将狄仁杰召回神都,封作冬官侍郎,兼任江南巡抚使,主管吴越的钱粮和水利。
此时太后对狄仁杰,却是比起当年狄仁杰初入神都时,倚重得多了。
因为要在群臣中找出一个不靠祖先功绩,不结党营私,且又不因她是女子,依旧尽心做事,遇事从不推诿,主动担责的人,太难了。
此时的狄仁杰,有战功,有人望,又得太后器重,越加在百官中显眼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
☆、第 53 章
狄仁杰被封为冬官侍郎,主管户部部分公务,又充任江南巡抚使,巡视吴越几州。吴越自古物产丰饶,风光灵秀;丝、茶、瓷、漕运业均十分发达,更兼男俊女美,软语动人。想来去了吴越,定能捞到不少好处,这样的“肥差”,真是让百官艳羡。
他首先要从宁州动身向神都,拜谢太后和新帝之后,再向江南赴任,因受封后要走官道,太过招摇,尉迟真金便不想与他同行,说是在宁州待一段时日,等到他在越州安顿下来,再前往那边与他会合。
此时距离狄仁杰向徐员外求亲,已经过了大半年的时间。冬去春来,每日卸下公务之后,就可与尉迟真金把酒谈天,弹琴练剑;他将院门一关,便是风花雪月,逍遥自在,别有天地,接到任命时,还让他有几分不舍宁州这片土地,只是叹息欢欣岁月太短。
“我……我舍不得你……”
狄仁杰看着尉迟真金在整理桌上和炕上的衣物、书籍、兵器、钱帛等物品,准备收拾好了搬走,还顾不上搭理他,他起身走过去,从背后搂住尉迟真金,将头抵在对方肩颈后,低声说着自己的眷恋。
他的手环住尉迟真金,握住对方的手,让他不要再去收拾桌上的东西,对方也只是静默了片刻,便笑说道:
“总是会再相见的,你不要这么拖泥带水,让我烦扰。”
尉迟真金拍拍狄仁杰的手,要他松开自己,又开始收拾起自己的物件来,好在东西不算太多,将被子、衣物等收拾一下,也只有一个大木箱,剩下的书籍、钱帛,兵器,装在另一个小一些的箱子里,就没有什么了。狄仁杰帮他安排装在马车上,准备送他到曹道长和沙陀那里去。
此时福生正好从行辕外回至驿馆后院,他拿着一封书信,交给了狄仁杰。
竟然是徐员外和尉迟青岚遣人送来的。信上委婉地表达了他们自觉高攀不上狄家,两家的亲事只有就此作罢的意思。
“这是为何?”这样明确地拒绝了亲事,还用了“高攀”这样的词语。
“不知道姐夫家里究竟出了什么大事?”尉迟真金也觉得有些奇特,他近日也打趣狄仁杰,说他平步青云,自己也得赶着“巴结巴结”,为何姐夫竟然拒绝了狄家求亲。
过了一会儿,张柬之也到了行驿,从他的神情看,显是有紧急的事务,他向狄仁杰禀告:
“英国公徐敬业,三个月前以匡扶庐陵王复位为名,在扬州起兵,太后派魏元忠大人平定此次兵变,徐敬业兵败后,太后已下旨收回徐家赐姓,不许他们再姓李,废除他的世袭爵位,徐敬业一家上下人等俱已被擒,只是徐敬业与几名领兵大将在逃。其他徐氏族中弟兄,有官职者俱已被削爵罢官,贬为平民。”
徐敬业?!狄仁杰和尉迟真金听闻后俱是吃了一惊,但尉迟真金的神情显然更加震惊一些,张柬之看他的样子心里也是有些奇异,接着又说道:
“眉州长史薛仲璋公然支持废太子贤,起兵亦事败,日前被擒回洛阳,因裴炎大人是他舅舅,便得免死,只是裴大人虽然力证与己无关,但在太后面前也是落了个灰头土脸。”
“原来如此。”狄仁杰听完张柬之所叙之后,只说了这么一句。思索了半晌都不说话。
他心下明白为何亲事作罢,又在想裴炎和废太子李贤之间,究竟是否有牵连。直到尉迟真金推了他一下,他看到张柬之还在旁边等他的话,便叮嘱张柬之自己整束兵营,管好下属,做好自己的事就好,不论何人劝他,拉拢他入伙,让他带兵起事,都不要趟这浑水,只独善其身才是。
“这……属下省得,属下到底还是惜命的……告退。”等到张柬之退下后,尉迟真金才显露忧心不已的表情。
“难怪姐姐和姐夫不欲与你结为亲家了。”他向狄仁杰说话时,摇了摇头,叹息了一声。
徐敬业是英国公李勣的长房长孙,李勣原名徐世勣,字懋功,为凌烟阁名臣之一,与尉迟家俱为辅助太宗的旧时功臣,太宗赐姓李以示嘉奖。徐敬业世袭爵位,为英国公。
徐员外是李勣最小的一个儿子,徐敬业是他的侄子,月蓉的大堂兄。此次徐敬业在扬州起兵造反,自然让族中兄弟叔伯都被牵连,徐员外虽无官职,做个商人,平日又多进贡宝物与太后,为人十分谨慎,此事恐怕也会让他心惊。
“他们不愿牵累于我狄家,倒是思虑周全。只是这姻缘之事总是奇妙,过一阵我们再去长安,问问他们的意思吧,你……也切勿忧心。”
两天之后,狄仁杰起程赶赴神都,张柬之由狄仁杰举荐,受命任宁州刺史,姚崇任宁州长史,敬辉和桓彦范继续跟随狄仁杰。
金殿上,狄仁杰向陛下谢恩之后,领受了去江南的任命,太后又在下朝后,留下他,有话单独对他说。
狄仁杰官至从三品,身着紫袍金带,缓步行至阶前,向太后跪拜,叩问安好。
他的眼神已不像多年前,他刚入神都时那样执拗和锋芒毕露,从宁州战场回来,身负战功又不卑不亢,从容谦恭,举止进退有度,风度翩翩。
上官婉儿在旁边听着太后与他问答,感觉他俩的声音中,都有一丝久不见故人的感慨。
“狄卿平身,三年多不见,可也安好?”武后突然想到,自己以前很讨厌狄仁杰,只因他总是有一些平白无故闪现的英雄之举,正义之行,又句句在理,没法反驳。
现在看来,反倒是他最无私心的体现,他不与王子勾连,不像功臣之后一般居功自傲,难以驾驭;又不像一般官吏遇事推诿;在宁州治理乱象,打退突厥入侵,又安抚降臣,帮她清理了外部的危机;又懂得进退,他手握兵权,却不会因为她是女子,便以女子当政祸乱朝纲为由,起兵滋事。
“臣在宁州,自在安乐,让太后挂心了。”狄仁杰直视着太后,看她高耸的金凤冠,密密麻麻金线织就的项圈,金光晃眼的裙摆,衬托着一个风采光华的女人,虽然眉目间依稀有些沧桑,但仍是气势咄咄逼人,向他问好时,也是笑得居高临下。
他初入神都时,已领教过这个女人的厉害,但他依然做出一副为了公义,冒死进言的样子。在十几年的官场生涯中,本以为这个女人会处处为难他,可他的各种进言,各种举措,都得到了采纳和实施,这个女人的政治眼光,不在很多男人之下。她和先帝李治,上司及“夫人”尉迟真金,给他带来的意义,是不同的,又是有些相似的。
他们都是了解他的抱负,欣赏他的作为的人,官员之间多数非议她是女子,民间却有不少百姓说女子施政不输男儿。有时他会想,太后的内心,大概住着一个男人,不免对她有些惺惺相惜起来。
太后已是五十多岁,虽然比他大几岁,此时看来依旧是风采照人,如果不是因为太后要统领百官,会显露出狠辣的手段,在一向自信的狄仁杰看来,也不过就是个普通女人罢了。
太后向狄仁杰说出了,让他去江南巡视的一个暗地里的任务:
“徐敬业下落不明,狄卿巡视江南,务必暗访其行踪,若能生擒最好,若不能则就地格。……狄卿有何难处?为何欲言又止?”
狄仁杰思索片刻,还是将他向徐员外求亲的事,老实禀告了太后,他说:
“臣来做这擒贼的人也可,只是这样一来,光远与月蓉的姻缘便是断了。”
太后也感叹他倒是实话实说,最终说道:
“那就留着徐敬业一命吧,你只将他活捉带回便好。”
作者有话要说:
☆、第 54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