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几分气急,衣物湿透了,贴在身上很不舒服。尉迟真金扯下自己的衣扣时,手劲大了些,领口下的三对盘扣被扯掉了。
第二天早上,衣襟散着,脚步虚浮的尉迟大人,被沙陀忠搀扶着护送回了大理寺。
狄仁杰的得意,薄千张的心虚,都被看在眼里。
等到属下们办完狄仁杰的报道事宜,尉迟真金就开始审问沙陀忠和薄千张。
一是想到狄仁杰竟然能够鼓动沙陀帮他越狱,那么此人必定辩才了得,在大理寺恐怕会蛊惑人心,时日长了,或许自己会镇不住这人。
二是大理寺内,从薄千张开始往下数,竟然懒怠工作,自己虽然尽心竭力,但是如何让底下人能够尽心做事,不浑水摸鱼,看来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三又伤痛自己没能护住周迁,差点又气晕一次。
心绪变得太差,天后的十日期限迫在眉睫,于是尉迟真金也就不择手段起来。
更让人讨厌的是,狄仁杰竟然拿了一块元公子题诗的帕子来考他,考了一次还不算,还在自己的鱼上摆了那么难看的姜丝。
岂有此理。
狄仁杰却不知道,大人穿破了屋顶出来见他。对方没有吃他特意做得很香的鱼,他说他有办法,让尉迟大人连夜带他进宫觐见天后,在进宫的路上他还问大人,那条鱼好吃吗。
“难道你要让本座吃到鱼尾时才发现那段字条?还是本座会蠢到连字条都吃下去?”
原来他没吃,其实我做菜也是很不错的。
狄仁杰还是有点失落。虽然他已经觉得,上天待自己不薄,有人为自己平反,让自己来到神都,有一展抱负的机会,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自己太不会说话,不懂得拿捏官场规则,也许这种在鱼里塞字条的方式是很无礼,但大人注意到我了,不过我并没有想比你聪明,压过你一头,大人你又何须有戒心呢。
作者有话要说:
☆、第 3 章
“属下本想,大人吃了一条味道还不错的鱼,心情畅快之余,看到我的字条便不会对我动怒了。全然没有料到大人敏锐至此,还没吃鱼就发现了字条。”
狄仁杰和尉迟真金到了大明宫前,准备觐见天后。尉迟真金此刻稍有些平静,听了狄仁杰的话,想起刚才那条鱼,只怕是已经被瓦片和尘土毁掉了。
狄仁杰向天后禀告自己所知的线索,从他对着天后说话时的语气和态度,看得出他是一个有些固执,又带着些不知深浅的勇敢的人。
因此当天后问这人是谁时,尉迟真金立刻用了“只是个生员”来搪塞,他希望天后当此人是个乡下佬,不要将过多的目光放在他身上。
但狄仁杰仍然坚持说出自己的看法,并要求让一名皇族大臣试药。
当狄仁杰说出,这“药”是管事处取来的童子尿时,尉迟真金的头脑出现了短暂的空白。
狄仁杰被押下去,天后也说一个时辰后如果不见效果,他也要被连坐。于是尉迟真金的脑海中一直有两人在交战,一人说狄仁杰是要害他,一人说狄仁杰胆子真大,行事出人意料。
还是应该做两手准备。
于是他在盯着丁大人的同时,派人去通知太医王溥,让他进宫面圣,以便挽救狄仁杰的性命。
时辰到了,狄仁杰被押赴刑场,他第一次明白了“害怕”究竟是什么感觉,感受到了天威不可测,命如草芥。他心里出现了一个声音。
“大人,救我!”
王太医不肯自己来,只派了沙陀忠携他的令符来求情,睿姬则跟来。
一个有着侠义之心的官员,一个从回纥来到大唐的外族小伙子,一个在大唐无所依靠,本想依靠元镇,却只能寄希望于狄仁杰的外族女子。尉迟真金对他们这种“情义”,其实是有些微的反感的,但更多的,还是担心。
当一位公公拼命跑来,喊着“雨点鼓”的时候,狄仁杰的脑门上渗出了冷汗。
他的命保住了,回头看看天后,对方的脸上分明是一副“给你个教训,看你还敢如此轻狂”的表情。
而尉迟真金觉得自己遇到狄仁杰后,不太能够掩饰心情了。
先前是易怒,后来又是想笑。
他并不知道看见数百皇族大臣喝下解药时,自己憋笑憋得很辛苦的样子,都被狄仁杰看在眼中。但狄仁杰的微笑却把握得刚刚好,谦恭有度。
陛下喝了解药,身体也好了起来。对阎尚书推荐的这个人感到很满意。
狄仁杰适时地恳请陛下,宽限尉迟大人破案的期限,尉迟真金惊讶于他立刻投桃报李的机灵,也顺势向二圣请求,再宽限几天。
天后似乎感觉到狄仁杰是陛下属意提拔的人,只是略略翻了个白眼,宣布了狄仁杰和尉迟真金的任务,不过天后也遵从了陛下的意思,任命狄仁杰为钦差,尉迟真金为助手。
本想退朝后对狄仁杰道声感谢,可是对方被任命为钦差,尉迟真金突然觉得,这个谢字,说不出口了。
即使他帮自己找出了程安这个奸细,但他那故弄玄虚的微笑,还是让尉迟真金有点厌烦。还好狄仁杰说自己根本不识水性,尉迟大人觉得自己终于有机会扳回一城。
将鲲神驹赠给狄仁杰,还说着互不相欠的话,可还是互相救了对方一次又一次。
在蝙蝠岛的悬崖下,看到那些长着蛊苗的人手,尉迟真金说出了带着一些对皇亲贵族的厌恶的真话。却并未发觉,其实这些话是不该在两名属下面前说的。
在大船上,听到了狄仁杰对他毫不掩饰的赞誉,称大理寺为社稷纲本,□□表率,尉迟真金笑得热烈起来,他很久没有这么笑过,大概是他的热忱,早就消磨在朝堂的各种对抗中,而狄仁杰的到来,给他带来了新的动力。
而狄仁杰带着八分敬意和两分讨好,想着自己应该一改以前说话直率不留情面的风格,说出了这样一番赞美上司的话,本来是想着千穿万穿马屁不穿,看到对方笑得十分畅快,还用力拍自己的肩时,心里也有几分激动和感激。
两人的相处,终于变得融洽起来。
睿姬被软禁在燕子楼,狄仁杰却悄悄去燕子楼将她救走,驾着马车狂奔,将她送到码头与元公子“悄悄”离去。
这样的事情,当然瞒不过天后的耳目,她很快就急召大理寺卿入宫,此时,尉迟真金第一次面对了一个让自己真正为难的问题。
“尉迟卿,本宫往日从未见过像狄仁杰这般不守章法的人。”
“天后睿智。”
“本宫也第一次看到,尉迟卿在本宫面前破例如此护短。”
“臣……惶恐……”
“尉迟卿就在眼皮底下任由狄仁杰放走银睿姬,也不追究,还说不是护短?”
“……”
“也罢,那女子也掀不起多大风浪,本宫就当成人之美好了。”
“谢天后。”
“狄仁杰入大理寺很快即满一月,尉迟卿如何看待此人?”
“此人在大理寺才数日,就助微臣揪出奸细,整肃下属风气;又常怀公义之心,敢于犯颜直谏,此次拯救陛下和众位大人,足见其一腔报国热忱。虽然其人个性耿直,言语有些……有些轻佻……微臣会对其严加管束,必不会让陛下和娘娘失望。”
屏风后响起了击掌之声。
“好、好、好!”是陛下的声音。
“尉迟卿掌管大唐律法,对狄仁杰有如此评语,足见阎尚书所言不虚。爱妻也无需对他有太多芥蒂,此人可堪大用。”
“陛下所言甚是,臣妾明白。”
“如此便绕他一次,银睿姬之事可揭过,不再追究了。”
“臣,谢恩。”尉迟真金谢恩后告退,二圣还在殿中商议。
“陛下如此轻纵狄仁杰,只怕此人深以为劳苦功高,日后不好相与。”
“爱妻多虑了,朕明日赐宴,犒赏大理寺诸人,你便可在席间敲打他三人一番。”
作者有话要说:
☆、第 4 章
所谓此际神都风云诡谲,这是狄仁杰在多年以后,将前尘过往书写在绢纸上时,才总结出的感想。
麟德二年就快过去,新岁即将来临之际,二圣在宫中宴请数位阁老重臣,并颁下旨意,来年改年号为乾封。
大理寺卿不在受邀参加岁末宫中盛宴之列,于是尉迟真金正好与大理寺众人一起,过年前最后一次聚会饮宴。
“新岁将至,还望众位兄弟继续鼎力相助,往昔本座有何不周全之处,各位见谅。”尉迟真金举杯向众人致意。
“大人辛苦。我等自当竭尽所能,报效朝廷。”众人也各自举杯回应寺卿,狄仁杰看到尉迟真金在通明的灯火下,左手举着一只白瓷酒杯,右手在酒杯下方轻轻托着,在首座微笑扫视众人,可谓意气风发。
大理寺年底聚会,寺里上下人员共有三四百人,有官衔者坐在主厅中,也有百十余人,席间觥筹交错,好不热闹。
这是年底宴饮,也算是大理寺众人为狄仁杰正式接风的“烧尾宴”,神探初至神都,便协助寺卿破获外国潜藏的贼子毒害皇族的大案,还被封为钦差,御赐神兵,风光一时胜过了寺卿,连带沙陀忠的品级和俸禄也加了一级。
于是向狄仁杰道贺的人也络绎不绝,只把他灌得有点醉了起来。
“可以了,不可过度。各自去吧,不用拘礼。”还好尉迟大人发了话,灌酒的人才慢慢退开,各自吃喝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