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秦时明月同人)[秦时明月颜路中心]风竹残影

分卷阅读9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陸

    “你叫什么名字?”

    消瘦的少年蜷着四肢,披散着头发瑟缩在墙角,手臂上青紫的伤痕从素色丧服下显露出来,远处哀悼的哭声还没有止住,凄厉的哭声徘徊在宫殿上空,如同几日前经久不消的迷雾。

    那个少年并没有抬头看他,只顾着把袖管往下拉,意图遮掩手臂上难看的伤痕。隐匿在少年散乱的头发下,是一对锋利如鹰眸的眼睛。

    旁边同样素衣白裳的宦官厌恶地皱了眉,扯着嗓子说:“公子问你话呢。”

    “算了。”他记得自己开口。“母亲刚逝世,宫中不宜多事——派一个医官治疗他的伤,也算给欺负他的人一个警告。”

    宦官听到后半句略有些惊讶,但还是执着拂尘作揖:“是。”

    他无言转身,身后的随从也调转方向紧跟其后,而墙角,少年微微有些动弹,有一滴浑浊的液体滑过他的脸颊,交融着脸上的尘土和额头上的血渍。

    “我叫赵政。”声音很轻,最终混入漫天的哭丧声中,并没有人察觉。

    周易,否卦,九五。

    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事皆有因,因果轮回。

    这不是噩梦。

    颜路颤着睫毛睁开眼,破碎的日光挤入竹帘的缝隙,割在他暂且朦胧的双眸上。

    他扶着额头支起身子,发现旁边的被褥空无一人,摸上去还是冰冷的,桌案上有一条竹简,颜路拿起一看,原来是张良代自己上早课的留言。

    颜路很少缺席早课,更不要说晚起。今天的自己也是反常。颜路披着外套下床,捏着眉心掀起窗边的竹帘,外面的日光正盛,幸好还未到日上三竿的程度,不然儒家二师公一向认真勤奋的清誉就要毁了。

    早课误了,只能去藏书楼,现在去学堂也是尴尬。说来真是,张良明知自己起晚还不叫他。颜路皱着眉,略不情愿地拿起张良所用的木梳。

    简单梳洗完,束好发,抱着几卷张良没有归还的竹简,颜路轻轻推开木门,屋外几束阳光交相映入屋内,片刻后又消失在黑暗中,就像他刚刚那场梦,似乎从来就没有发生过那样。

    藏书楼内三三两两有几个弟子,见到颜路都依礼作揖,颜路微笑着颔首,然后仰头扫视整个藏书楼。

    离小圣贤庄那场大火已有十年,但是自己的噩梦并没有因此结束。

    多年来他都无法得知李斯纵火的目的,现在胸有城府的帝国丞相更会把秘密藏在深处。他知道韩非的死不会仅仅出于李斯的妒意,那个流传千年的秘密,不知沾染了多少人的鲜血。他把信息或多或少地向张良透露,也是希望张良能尽早抽身,不要调查得再深害了自己。

    颜路把竹简排列好,并用衣袖拂去灰尘,刚转身就看到迎面带笑走来的张良。

    “师兄。”张良躬身一揖,礼数到位。

    也只有在其他弟子面前,他才会摆出这等谦恭样。颜路心中笑道。

    “多谢子房代上早课。”

    “师兄言重了,这是良该做的。”张良看了颜路一眼。“师兄昨日睡眠不佳?”

    颜路的眼中闪过一些微妙的神色,张良勾起嘴角,眯着眼看在眼里。

    “许是昨日授课太累了。”颜路说道。

    似乎料到颜路这么回答,张良一笑:“也是,师兄保重身体。”他顿了顿。“师兄为何来藏书楼,不会只为给良还书吧?”

    颜路微笑着对视张良的双眼,“那么,子房又是为何来藏书楼?”

    “良来藏书楼,只为一件旧事。”张良道。“不知和师兄之事是否相同。”

    看着颜路笑着不发一言,张良开口:“看来是一样的。”

    ----------------------------------------------------------------------------

    金秋时节,将军府桂香四溢。两边垂首而立的宫人撩开轻罗纱帘,一身正装的李斯踱步入内,为了显示自己的官阶大赵高一级,还特意放慢了脚步。帘外真刚等人的眼神不变,斜射的日光反射着手中青铜剑刃的光芒,赵高离席,朝着李斯一揖。

    “李大人。”

    李斯为秦国丞相,赵高只是皇帝身边的宦官,理应是上下属、主子和奴才的关系,所以对赵高,李斯也无需多客套。

    李斯无声地入座,赵高放下手,默认李斯同意他入座,才缓步入席。

    “赵高明白大人现在为何心情郁结。”

    李斯抬眼,“你知其中缘由?”

    “是。大人是为了之前流沙叛变之事。”赵高道。“不然,大人也不会屈尊到赵高这来。”

    “帝国待流沙不薄,流沙倒戈向叛逆分子,想必皇帝陛下也很是失望。”李斯说道。“几日前我命人彻查流沙旧案,发现流沙自创立以来确实不本分,有一些事我竟然疏忽了。”

    “流沙本是不稳定因素,大人结交流沙也是当时的无奈之举,所幸流沙已助帝国攻破墨家机关城,已经没有什么利用价值了。”赵高细眼微微一转。“不知是何事,赵高愿闻其详。”

    李斯用眼示意旁边,赵高颔首表示知其意:“你们都退下吧。”

    待六剑奴和宫人退出屋内,李斯说道:“我竟不知……流沙原为我师弟韩非所创。”

    赵高阴笑着停顿了片刻,衣袖下的长指甲轻敲桌面,“卫庄与韩非是韩人又是故人,韩非又是故韩公子,韩非创流沙,卫庄接管流沙,也不奇怪。”

    “我这个师弟,当年受始皇帝陛下赏识也不领情,非要利用陛下保住韩国,看来创流沙也是为了保住韩国,实在太自不量力。不过韩国已灭,师弟已死,现在说这些也无用。”李斯看了赵高一眼。“前几日,我派人贿/赂几个逆流沙底层杀手,他们被聚散流沙四天王打压多年,心中早有怨言,我倒是从他们那里得知一件趣事。”

    李斯卖个关子,帘外的日火照在他沟壑交错的脸上,平添一阵阴森之感。

    “中车府令可知儒家二当家颜路?”

    “赵高记得。上次公子儒家论剑着实让赵高开眼,含光剑微而不露,江湖上并无败绩,可颜路最终还是败于胜七,可见颜路功力也不是很深厚。”

    “仅是如此吗?”

    “是。”赵高拱手道。“罗网曾探查过他的底细,颜路身世清白,自入儒家来一直老实本分。此人身上并没有多大的疑点,多半是用含光剑稍微显眼罢了,儒家已有太阿和凌虚,多一把含光也不足为道。”

    “那我怎么得知……”李斯眼神瞬间变得凌厉。“韩非曾经派流沙调查过颜路身份,足迹遍布六国。”

    赵高一听颇为诧异,这是他意料之外的事,但他还是下意识离席谢罪:“罗网办事不力,还望大人惩处。”

    “此事不是罗网之过。”李斯道。“师弟去世多年,这些陈年旧事估计连卫庄都未知,要翻出也不易。”

    赵高躬身一揖,“大人能免罗网罪责,赵高甚是感激,此后罗网必将彻查此事,给大人一个结果。”

    “希望罗网能将功补过,不要让皇帝陛下失望。”

    李斯随几名侍卫离开后,赵高放下作揖的手,慢慢勾起嘴角。屋内除赵高空无一人,秋风穿过敞开的雕镂窗子撕扯着纱帘,帘外笔直站着一个黑影。

    “你都听见了?”

    “是,属下都听见了。”

    “可有疑惑?”

    “是,属下不知为何李斯会将此事告知大人,而不是自己去调查。肥水不流外人田,把如此机密的事情告诉大人,恐怕日后大人会抢功,这对李斯明显不利。”

    “李斯身为丞相,自然不会在意这点小功,他真正的目的,远比这个大得多。”

    “大人的意思是……?”

    “如能抓到儒家把柄,对灭儒极有好处,而扳倒一个儒家,只有一个张良远是不够。更何况李斯毕竟出师于儒家,传出去名声不好,这个头,总归由我这个奴才起。”

    “大人聪慧,属下自知万分不及。”

    “那么,你知道之后该怎么做了。”

    “属下明白。”

    “希望不要让我失望。”

    赵高展开手掌,袖中的暗色红蜘蛛爬至其手心,难得的,赵高饶有兴趣地抬高手掌,观察着蜘蛛鲜艳的背甲。轻罗纱帘猛然被抛至半空,又缓缓落下,不知是秋风,还是刚刚有高人飞窗而出。

    ----------------------------------------------------------------------------

    藏书楼内的雪青纱帘微微抖动,楼内甚少有风,颜路抬头看,原来是上面的弟子打开几扇小窗,有一两片落叶都被风带到里面。细碎的光勾勒张良刀刻般的面部曲线,证明他已不似当年青涩。

    “师兄不觉得荀师叔有事瞒着我们?秘密就在这藏书楼中,而且这可能连掌门师兄都不了解。”

    颜路半垂着眼帘,“你也知道,荀师叔向来不喜我,藏书楼里的秘密自然不会告知我。”

    张良复杂地看了颜路一眼,却还是平静地接了下去:“师叔这个怪脾气,连大师兄都难以招架,从师叔口中直接得到信息恐怕是难了。”

    “师叔现在不说,以后也会有说的机会——毕竟李斯已经两度逼到小圣贤庄的门口了。”颜路说道。“只是不知,那时候小圣贤庄是否还在。”

    张良握紧了袖中的拳头,像是下定一个极大的决心。他知道自己已经不能再忍耐了。

    “师兄,良想问你一些问题,有关藏书楼的。”

    “如果是我所知的,我也许能回答。”

    “多谢师兄。”张良工整一揖,口中话锋一转。“师兄应该知道前掌门和荀师叔的来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