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尽在﹡
﹢【堂吉诃德的浪漫】整理﹢
ˇ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ˇ
﹋﹋﹋﹋﹋﹋﹋﹋﹋﹋﹋﹋﹋﹋﹋﹋﹋﹋﹋﹋﹋﹋﹋﹋﹋﹋﹋﹋﹋﹋﹋
书名:爱卿
作者:龙颜不悦
文案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山高水长,终成奢望……
内容标签:
搜索关键字:主角:裴穆,唐岐 ┃ 配角:玲珑 ┃ 其它:
☆、第 1 章
唐岐一贯称呼我为“爱卿”,对别人也是如此。然而他却不知,我这一生所作所为,全都是为了摆脱这两个字。
一
彧朝太康三年,皇上唐岐开恩科,御笔钦点我为探花。
金銮殿上,我与一众新科进士行完三叩九拜大礼,规规矩矩低头垂手站立。唐岐语中带着笑意:“听闻今科探花金相玉质,抬起头来朕看看。”
我不禁腹诽,身为圣上,讲话怎么如此无礼。
然而圣命不可违,我不情愿地抬头一看,只一眼便再也无法将视线从他的身上挪开。
潘安宋玉如何相貌我不知,可我想纵是潘安宋玉在他面前也要自惭形秽。
唐岐封我做中书侍郎那天,我跪在大殿上,听着唐岐身边的内侍总管宣达旨意。旨意颁布完毕,我本应叩谢君恩。可唐岐忽然起身离开龙椅,径直走到我面前,执了我的手将我扶起来,笑着对我说道:“可以平身了,爱卿。”
唐岐今年不过十七岁,还未到弱冠之年。说话行事都稚嫩得很。在大殿上权且装作老成,下朝后就是便和他这个年纪的其他少年没什么两样。他又没有兄弟姐妹,满朝文武只有我对他不算是毕恭毕敬,又只比他大两岁,算是与他年纪相仿,他因此便爱黏着我。
我算不得是一个会哄人的人,唯独对唐岐却温柔。在书院读书时先生曾说过,自古“文死谏,武死战”,为人臣子只须做好自己的本分便可,与君主太过亲近是佞臣所为,是万万要不得的。
先生也曾说过,我书虽读得好,为人却太过固执,入朝为官恐生祸端。我此时志得意满,对先生的话颇有些不以为然。
然而日后当我真正颠沛流离的时候,每每思及此处,才真心佩服先生的先见之明。
作者有话要说: 旧文了,不悦君的第一篇耽美~最近会陆续地贴一些旧文,所以说我的连载到底什么时候才会出来呢……
☆、第 2 章
初春时节,最易伤风。老太傅也不幸染上时疾。明明太傅之子,翰林院的王大人再三表明老太傅身平时体康健,这点病算不得什么,唐岐还是执意要出宫探望太傅大人。
若当真是为了探望病人也罢了,可是唐岐与太傅大人说了不到十句话就跑到街上四处逛算是怎么回事?
这分明是假公济私,我扶额。
可转念一想,算了,唐岐平时难得出宫,今日暂且将什么国家大事抛到脑后,由得他去罢。
大街上人潮涌动,我紧紧拉着唐岐的手,唯恐弄丢了他。唐岐不常出宫,看什么都新鲜,什么寻常的东西在他眼中都是好的。从随处可见的云片糕到刚出笼的小笼包,他都要一一尝过,我便成了他的钱袋,在后边帮他付钱。
逛得久了难免有些累,恰好走到一间卖首饰的铺子,左右无事,便去里面转了转,权且当作歇歇脚。
我并不为买东西而来,只是随意打量着柜上的货物。忽然唐岐拿起两只墨玉戒指细细观看,向店里的伙计问道:“这两只戒指是一样的?”
我凑近唐岐看了看,两只戒指材质或许不如宫中之物,难得的是式样颇为古朴,十分别致。本朝男子多爱佩戴饰物,尤喜玉器,无怪乎唐岐这么感兴趣了。
看店的伙计笑道:“公子好眼力,小人熟识的一个玉石匠人得了一块好墨玉,刚刚只得了这两只一样的戒指。”
唐岐甚喜,付了钱。走到店外拿起一只戒指放在我手中:“朕还从未赠与裴爱卿什么东西,这墨玉戒指虽不算什么稀罕东西,最难得的是与你我有缘。”
想不到出来一趟竟能得此物,老太傅这一场病生得甚好。
我接过戒指正欲道谢,忽然觉得有几滴水滴落在脸上,愣了一下才知道是下雨了。转眼间暴雨来临,雨水打湿了衣服,街上的人顷刻间消失不见,独剩我与唐岐面面相觑。二人对视了半刻才反应了过来,赶紧找了个屋檐躲雨。
唐岐为了玩得尽兴连侍卫也没带,我们只好等着宫中的侍卫来寻我们。唐岐的衣服已经湿透,被风一吹冻得瑟瑟发抖。我的衣服也是湿的,帮不了他,便只能帮他搓搓手,好让他暖和一点。
待到侍卫找到我们的时候,我与唐岐已吹了半日的冷风。第二日我便染了风寒,头昏脑涨地喝着苦涩的药汁。从来探望的同僚那里听说唐岐也病了,不由觉得好笑。想象着他苦着一张脸喝药的样子,忽然间觉得手中的药也不是那么难以下咽。
休息了两日去上朝,唐岐果然还是缩在厚衣服里冻得直发抖,看到我生龙活虎地站在他面前,又是羡慕又是嫉妒。我暗自轻笑,故意对着他轻轻转动手上的戒指。唐岐身为帝王,定然不能将如此普通的首饰示于人前。抬眼一看,唐岐的嫉妒果然更甚。
作者有话要说: 看过文的筒子们请不要客气地拍砖哦O(∩_∩)O
☆、第 3 章
我第一次看到唐岐生气是在他接到抚远将军谋反的密报的时候。内侍宫人早已被屏退,只有我在他左右。唐岐将密报重重扣在桌上,许久没有说话。
半晌,唐岐叹口气,轻声说道:“究竟朕做错了什么,朝中大臣皆要反我?”
我虽不言,心中却了然。彧朝历经两百多年,期间不乏宦官干政,外戚专权,早已是积贫积弱。唐岐登基时尚且年幼,更是难免大权旁落。纵使唐岐勤于政务,恐怕终是无力回天。
我想着就说道:“皇上不如将皇位禅让给某位亲王,臣愿追随陛下一起山高水长,从此不问世事,这样可好?”
唐岐惊讶地看着我,忘了言语。
这种话确是僭越了,我却并不慌张,只等着看唐岐怎样回答。
唐岐勉强笑了一下:“爱卿说笑了。先帝临终遗诏,我怎能违背。”
他会拒绝,这本就在我的意料之中。
我高兴的是他并没有生气。
他没有生气,是不是就代表着……
他其实并不讨厌这个提议,甚至是……有些喜欢?
从宫中出来路过茶楼,有卖唱的姑娘在唱《牡丹亭》,唱腔婉转,极为动听。我想起《牡丹亭》的题记,“……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心中忽有所感,带着笑意冲茶楼高喊了一声:“楼上唱曲的姑娘!”
姑娘从二楼窗中向外探头:“公子有何事?”
好一张如花似玉的脸。
我从袖中掏出一锭银子,向着那姑娘高高抛去。
姑娘伸手稳稳接住,嫣然一笑:“公子可愿到茶楼中再听一曲?”
我含笑向她摆摆手,然后转身离去。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写词的果然是个才子。
作者有话要说:
☆、第 4 章
阳春三月,桃花盛开。
唐岐邀我去宫中小酌,我脱下官服,换上一身常服欣然前往。
唐岐的寝殿外有几株极好的桃树。浅粉的桃花映着皎洁的明月,将将是一幅雅致的工笔画。树下的石桌上摆了几盘小菜和一壶美酒。唐岐自己也是一身素色长衫,更衬得一团书生气,全然不似九五之尊该有的样子。
唐岐屏退了左右,二人随意坐下。桃花开得热闹,偶尔有几片花瓣落到酒杯里,我便和着酒饮下。有时谈些朝政,有时谈些诗词,时间就这么过去了。
待喝得微醺,我正欲告辞。抬眼一看,唐岐已是有些醉了,身体微微摇晃似是要摔倒。我赶忙起身扶住他。他将头轻轻靠在我怀中,含糊不清地呢喃着:“裴穆,我对你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