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登高堂

第142章 鲁家

    平白得了一千多两,算得上是意外之喜。
    即使如今绣房的生意不错,徐笙的名气宣扬了出去,接下大户人家的单子也排到了年后。
    可她只有一人。
    鸾绣针法杂糅了两种知名绣技之长,并非那么好学,她在红锦楼一二年也只教学两个绣娘。何况在这个世道,一门出名技艺就是不传秘学,要传也得传给自己人。
    技法复杂,用时也就颇多。
    若要攒够一千两,至少也得到年节交了单子后。要知道前头为了置办这个铺子,几乎已花掉他们身上所有的积蓄。
    这一千多两仿佛及时雨一般。
    徐笙同季以遥商量一番,就迅速的去找了牙人,准备买下一座房子。又委托一家镖局,让季以远随行,回?县接季老二和穆氏一同进京。
    牙人还是柳丝岚介绍的,是燕家惯用的人。
    牙人对此事极为上心,陪着徐笙跑前跑后数日不说,还想方设法的从同行手里拿到最好的资源。
    只是徐笙一直未寻见合适的,要么太贵,要么院子太小,又或是位置布局不称心。
    接连看了十数日,徐笙便有点恹恹的,一听着看房子就提不起精神。
    季以遥看着好笑,趁着休沐陪着她去看了一两回儿。又贴贴心心地安慰着她:找房子这事儿就跟嫁人娶妻一般,总得寻到眼里心里都熨帖的,急不来。
    哪有人做这个比喻?
    徐笙没好气的瞪他一眼,心里倒确实松快不少。
    这日,因着之前的房子都不满意,牙人手中也暂无余房,徐笙便闲下来。
    前头铺子有远黛看着,这么些日子,再加上徐笙在边上提点,远黛已经能挑起担子,至少店铺的日常运作不成问题。
    徐笙也就安安心心的在后院中做着大户人家的单子。
    铺前边儿,牙人急匆匆的跑进来:“季夫人可在?”
    天气愈发的炎热,这会儿正值正午,铺中也没多少人。
    远黛搁下手中的工作,一溜烟的跑到牙人面前:“在在,我家娘子在后院做活计,您可是有了新的房子?”
    牙人抚掌大笑:“可不是,今儿个刚空出来的!小的这一得了消息,立马就寻季夫人报信儿来了!”
    前铺后院相距不远,牙人声音也不算小,坐在院中的徐笙听见动静,赶出来正好听见这句话。
    她也随着笑开了声:“这可真是多谢你。”
    听到这话,牙人连忙摆手,他虽是良民,可也是良民中的下等籍,哪儿能让这些官夫人给他道谢?
    “季夫人,咱先走着,边走小的边给您介绍。”
    今日季以遥当值,白正作为贴身小厮自然是跟着,季以远也还未回来。家中有马车,也无人会赶,所幸那处宅子离得不远,便走着去。
    远黛不放心徐笙一人,在她的强烈要求下锁了铺子,挂出歇业半日的木牌,跟在徐笙身边。
    “季夫人,这处宅子是劝农司鲁大人的府宅,这宅子不大,只有二进,鲁大人家中子嗣丰盛,这处住不下,早就出去另立府邸。”
    “如今鲁大人致仕,准备携着鲁夫人回老家去。鲁大人说老家已多年未回,原先的老房子也早被族人做主收回给了其他人,便盘算着将这卖了,回老家再重新买房。”
    “鲁大人归心似箭,这宅子脱手脱得急,价格当然也压了许多,在最东边的明巷子里,四周也皆是做官做商的富贵人家,安全问题尽可放心。”
    牙人说的动听。
    在京中待了数月,明巷子那边徐笙也知晓。除了权贵所占据的几大街外,明巷子便是数一数二的富贵街巷。
    当官的人家住在那边倒是不多,多是做商且有一定富余的人家。
    自古士农工商,商为最末等。多数官身人家都不愿混居在那边,生怕被同僚知晓,传他一家子沾染上铜臭味儿,玷污了清白的文人名声。
    季家人可没这方面顾虑。
    他们本就是农户出身,地里刨食,以往一年到头,也才挣个几两银子。对这些有钱的富商老爷,只有羡慕的份儿,哪儿还管什么嫌不嫌弃?
    何况徐笙现在也在做生意。
    且那些大户人家,说是瞧不起商户,可那些当家主母手中捏着一把把的铺子庄子,他们的衣食住行哪儿哪儿不是靠这些商铺挣的银子做底气?
    要照徐笙的话说,那就是假清高!
    “那这售价到底几何?”徐笙不矫情,直接问出了最想知道的问题。
    牙人故作高深的伸出一只手:“一口价,八百两!”
    京中物价贵,房价自然不会便宜。
    就是在那贫民窟的地皮上,一间连檐隔断的院子也得要价两百多两。
    八百两,在明巷子确实算是低价了。
    徐笙心里满意这价格,面上却是不动声色。
    牙人半天见不着他的反应,语气中泄露些心急:“季夫人,您可别嫌贵,这些日子京中的行情想必您也了解不少,前些日子您喜欢的屋子处那地段可都比不上明巷子这边,可那价就没低于一千两的。
    明巷子这路段,虽比不上朱雀大街的寸土寸金,可也是算的上是什么京都数一数二的好地段,八百两的价格是真实惠。”
    瞧这徐笙依然面不改色,牙人一咬牙道:“小的也给夫人明说,鲁大人虽是卖的急,却也想将这院子也卖给读书人。
    这院子是鲁大人初来京城时一点一滴亲手布置的,并不想任由商人手上将其改造成铺金披银的俗气模样。
    只是这处商贾云集,读书人多半是瞧不上,因此这价格才一压再压。您先去瞧瞧,那院子读书人一定喜欢!”
    听着牙人一点点挤出来的实话,徐笙心中对那院子的喜爱更多几分。
    时下商户最喜在门面装饰上做文章,因此他们的装修都是金碧辉煌,甚至有那乍富的直接以黄金作屋顶。
    鲁大人是文人,他亲手布置的院子,想来也定会合季以遥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