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重生六零之带着村民奔富裕

第574章 带了点土特产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回广明岛的沿途把船速降了下来,稍微大一些的城市几个人都要下去游玩一趟。
    在南京和武汉,她们甚至各住了一天。
    气垫船上有冰箱,但容量有限。就这样几个人也买了不少小吃一路吃回来。
    爽!太特么爽了!
    “晓玲,我来给你开船好不好?”周化英对刘晓玲恳求道。
    “呵呵。”刘晓玲道。
    “回去就办辞职手续,刘家坝学校还等着你去上任呢。”刘晓玲对周华英道。
    说实话,看着周化英这不成熟的样子,把一个学校交给她的决定靠不靠谱哦。
    幸亏刘镇长给自己推荐了一位退休的镇中学校长当教务处主任,要不这学校够得自己担心了。
    周化英,周化英的心里也没谱,想着自己就要负责管理一所从小学到初中(暂时没学生)的学校内心正慌得一批。
    航行结束,气垫船先在广明厂码头停靠。王金玲开电瓶车把周化英送回家属区。主要是沿途买了太多的东西,靠周化英自己是拿不回去的。
    这一次又挖了一个人走,刘晓玲实在不想在厂里面露面。
    回到广明岛,小孙也跑来码头接王金玲。
    “小孙,你来得正好,等会把这车橘子送到招待所食堂和部队食堂。一人一个不够,划开了放盘子里。”
    刘晓玲几人在忠县游览了石宝寨和张飞庙。忠县出橘子,于是又顺便在当地购买了一些橘子。
    刘晓玲搭电瓶车回了办公楼。
    提了一包橘子给梁艳,让她分几个给王同胜。问了问没有什么事,刘晓玲便开车回渝都。
    这一次回家途中,刘晓玲在二塘小学的门口停了一下,放了两麻袋的橘子让老马转交喻校长和何副校长。当然,老马也有一小包。
    “老马,我出差好几天了才回来,就不进去见他们了。”
    “小刘老师,我晓得告诉他们的。你慢走。”老马笑呵呵的道。
    回到家中,冬儿不高兴扭着头不理刘晓玲。上次就走了这么久不带自己,这一次又是这么久不带自己。
    边月冰在一边笑眯眯看他们两娘母怄气,心里说不出解气。这一个月就没在家待上几天。
    “老妈。广明岛上也装了空调,干脆去岛上住嘛。我这段时间也要经常去那边。”
    想起大女子每天都要跑个来回,边月冰也有些心疼刘晓玲了。
    “行嘛,晚上我收拾一下。”
    “巧凤姐,我妈和冬儿准备去我上班的地方住段时间。明天你就不用来了。如果我们回来了就联系你妈妈。”
    李巧凤拿着刘晓玲递给她的钱点点头。她也知道了这家人的性格,她就算推辞也推不掉。
    晚上吃饭的时候,得知老婆又要带着外孙去广明岛住,刘仁贵的心情就不太好了。他是真想去岛上常住,那环境确实太舒服了。
    “老汉,礼拜天你过来就是了。天气热了,你最好还是坐船来,客车上面又热又还挤得很。”
    还是女儿好,细心体贴。
    边月冰白他一眼,嘴角一撇道:“还不是想喝酒。”
    “哪里是想喝酒呢?我明明是舍不得冬儿啊。”说完伸手去摸冬儿的脑袋。
    冬儿听外公说舍不得自己,看外公手伸过来,不由得把头靠过去让外公摸。
    “冬儿啊,这次去可以坐船了哟。”刘晓玲见了心里羡慕,也赶紧和冬儿拉拢感情。
    “坐轮船啊。噢!噢!噢!”冬儿高兴得跳起来拍手欢呼。
    “安全不?”边月冰看一眼刘晓玲问道,其实她也想坐船。
    “安全得很!”把冬儿锁在后面客舱,让他隔着玻璃窗看外面风景。空调开起,那是又凉快又安全。
    话说到这里,边月冰也期待着明天去广明岛了。
    第二天,趁着早上凉快,一大早刘晓玲就抱着冬儿上了轿车。
    当刘晓玲带着老妈和儿子赶到广明岛上时才8点来钟,食堂要9点才关门正好还可以吃早饭。
    半道的时候冬儿被颠醒了,一路上趴着车窗看外面的景象。当开过一个下坡看见长江之后,冬儿一下子想起了在岛上的快乐时光,高兴得不得了。
    岛上的专家们已经吃完了早餐正在岛上三五成群的散步,看见了冬儿都非常的喜欢。尤其是一些专家的家属,都是有孙子辈的人,看着冬儿就不由得想起自己家的小淘气。
    “没事,过段时间分了院子大家都可以把孙孙接过来了。”刘晓玲笑道。
    刘晓玲三人来到招待所食堂吃饭,周围围了好几个老人,就为了等会儿带冬儿去玩。
    岛上的研究还没开始,但前面王博给他们开了电脑培训班,有几个人现在沉迷其中,王博和刘光恩等人轮流给他们讲述计算机语言和编程等内容。
    等着带冬儿去玩的肯定不是这几个沉迷电脑的人,因为他们现在还没有开始进行研究,有的是时间。
    从农机厂那边送过来的设备已经落伍了,刘晓玲吩咐说不要搬到研究所办公室去,现在都堆在库房。刘晓玲当时采购的都是八、九十年代的实验设备,现在肯定要准备一些最为先进的。
    吃过了早饭,冬儿被几个老头带走。边月冰原本不想跟这些人接触的,但心中不放心冬儿只得跟在一路。
    陈院长和张院长两个对电脑的兴趣非常高,现在每天依旧在跟王博他们学习,所以和刘晓玲打了招呼便去了教室。
    刘晓玲进了办公室便开始考虑下一步的工作。
    王同胜确实有些本事,和何副镇长配合得很好,村民的搬迁和基建过程都很顺利,跟广明厂派过来的基建科赵科长相处得也很好,工地上完全没用刘晓玲操心,最多就是听王同胜报告下进展情况。
    梁艳也不错,学着做了很多办公室的工作,包括办理这些专家入所的手续等。
    刘晓玲没在时,岛上也是她在代理,每月的工资也是她在兼职负责。
    这么大的摊子,只有自己和梁艳、王同胜三个确实有些忙不过来。
    让这些专家来搞行政,刘晓玲在农机厂的时候就试过,能不能管好另说,这些人都是不愿意的。除此之外,刘晓玲手里还真的没有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