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重启辉煌人生

第三百九十九章:腾训求和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一小时一百包农场化肥的陪练费!”

    刚刚简单的一句话,既不着痕迹的恭维了顾恒,表明开心农场这款游戏很受欢迎,又很好的化解了较为尴尬的气氛,这是说话的学问。

    和人相处,尤其是和不是很熟悉的人相处,最怕碰到的情况,就是气氛突然陷入冷场,又或是不小心说了些什么话,让双方都尴尬的下不来台。

    所以,那些能很好的应对各种场景的人,往往被人认为情商很高,也更容易获到别人的好感。

    短暂的相处,林思雨就给了顾恒这样一个印象。

    以她的家境和学历,如果聊些她的兴趣爱好,如某些名牌奢侈品,又或者是谈些她国外留学时的见闻,也许会显得有格调,但顾恒多半会搭不上话,从而下意识的留下一个“道不同、玩不到一块”的印象。

    而她的聪明之处,就在于很多时候,她都是顺着你的话题往下聊,当找到双方的共鸣点时,气氛就会变得愉悦起来。

    而当提及互联网领域这些顾恒更具发言权的话题时,她就会很认真的倾听,偶尔会问一些问题,让顾恒找到一种在异性面前彰显个人能力的成就感。

    一个让人相处愉悦的人,尤其还是一个美女,多半会给人留下好印象。

    顾恒也不例外,虽然是第二次见面,他对她的印象,除了比“牛奶”更丝滑的肌肤外,多了些别的东西,觉着和这样一个会聊天的美女交朋友,总体感觉还不赖。

    “砰、砰……”

    射击馆内,随着最后两颗子弹打空,顾恒拿下耳塞,一旁的林思雨轻轻鼓掌,说道:“十发五十七环,这成绩真看不出来你是第一次摸枪,我刚才也在旁边试玩了一会儿,结果十发里面有六发拖靶。”

    被美女夸,哪怕客气成分居多,顾恒还是觉着比较受用,笑道:“这成绩已经算很差了,我以前在街边打气球时,那可是百发百中的。”

    林思雨愣了片刻,反应过来后,笑道:“那这么算的话,我其实也是神枪手,玩ba,这可不是咱们圈里那些人花点钱就能随便去留学的普通学校,我还打听到,她性格也不错,像赵穆老姐赵亚楠,但凡和她接触过的,给的评价都不低,据说整个湘市想追她的,可以组成一个加强连,这还是只考虑了那些门当户对,有资格入围的人选。”

    顾恒一边吃着菜,淡淡回应道:“我是有女朋友的人了,这些八卦就不用和我说了。”

    “你说的是上次住院时,来照顾你的那个长腿妹子?长相气质倒是不错,不过真要是谈婚论嫁的话,我还是觉着林思雨这种更适合你,这样对你将来的事业有帮助,你不知道,林氏药业在湘省很有影响力的。”

    “恒创的未来,不在于一个湘省,最多十年,恒创能够达到的高度,会让你做梦都想不到。”

    顾恒看似开玩笑的一句话,让冯家伟没法接了。

    三年时间打下一个恒创,再有十年,恒创能够达到的高度,恐怕真的会让他做梦都想不到。

    良久,他举起酒杯,说道:“这回答够霸气,我服。”

    ………

    八月中旬,国内互联网行业最具影响力的一本杂志《互联网周刊》上,顾恒这个名字,多次出现。

    其中有一篇是关于恒创的介绍,指出了如今拥有人人网、yy语音、yy游戏几款产品的恒创,在国内互联网领域里的影响力,风靡全网的开心农场,随时有明星名人最新动态发布的人人网,加上有可能取代腾训扣扣的yy语音,已经成了大都数用户每天上网都必定登陆的网站和软件。

    其中,着重提到了人人网这类社交网站给互联网环境带来的改变,其中有预见性的分析,这类社交网站,将对传统媒体造成极大的冲击,未来的时代,自媒体将成为主流,只要有足够关注和转发,个人就可以成为独家新闻的发布机构。

    除了这篇报道外,顾恒的名字还出现在了另外一篇名为《未来十年:我眼中的互联网行业!》的论文上,名字不在正文里,而在作者一栏里。

    作者一栏里共有两个名字,一个是杨林,湘大教授,另一个则是顾恒!

    虽然杨林排在主作者一栏里,可明眼人都知道,这类某一行业较为知名的期刊杂志,如果署名作者是教授带上学生,那一般来说,真正的原创者其实是学生。

    这可以说是潜规则,因为学生要发表论文,往往会将论文交给学校相关领域的教授过目,请求斧正,毕竟学生的功底有限,哪怕有远见,却未必能全面的表达出来,而经常往各大杂志进行投稿的教授却是此道的行家,修改润色后会让文章看起来更具专业性。

    另一方面,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学生往知名杂志投稿,往往会不受重视,有时候编辑随便看一眼就丢到一边去了,而有教授级别的人士署名,往往就会更具影响,也更容易发表。

    当然,这说的是一般情况,事实上顾恒当初花了不少时间整理出来这篇论文,交给学校教授过目,对方根本就没提署名一事,因为顾恒不是一般的学生,而是国内知名互联网企业的创办者,要真比在领域里的影响力,他自己可能还比不上顾恒。

    一个是只会空谈下行业形势与远景的,一个是身体力行并且开创了局面的,哪个说出来的话更具影响力?

    杨教授当初只是存着结个人情的想法,帮顾恒把论文进行修改润色,而顾恒呢,投桃报李之下,就半推半就的让杨教授署了第一作者的名,毕竟对方一个文人,靠的就是名声吃饭,而他一个商人,要不是有着自己的目的,才没心思去投什么稿。

    至于顾恒投稿的目的,其实也简单,就是阐述他对互联网行业前景的看好。

    因为看好,所以有他如今所开创的恒创,因为看好将来的前景,所以今后还会更大力度的投入该行业,并照着自己的预判去执行。

    一个小城镇里走出来的年轻人,要想登临绝巅,难免会受到些风吹雨打,而这篇论文,就是为了让自己在将来功成名就时,免受一些流言蜚语。

    毕竟他不是那些已经成名数十年的老一辈企业家,太过年轻的他要想冒头,有时候就需要更多一些的声望与光环来武装自己,而这篇论文,就可以在未来佐证他一路走来所创造的种种奇迹。

    十年前就能预判出未来行业的大概形式与格局,并且身体力行的去实践,这种人取得成功并非偶然,失败才是不可思议的。

    这就是顾恒想要实现的小目的,让自己的成功之路看起来不太离奇,更具说服力一点。

    就在这期的《互联网周刊》发行没几天,顾恒收到了来自腾训的求和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