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大唐:拜托,我真没想造反啊

第32章 危机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长孙无忌将李世民说的这些全都一一记了下来,然后问道:
    “陛下,若鄂国公下令攻城,城破之后,那孙明该如何处置?”
    李世民看了长孙无忌一眼,眼中瞬间闪过一抹寒厉。
    不过这抹寒厉的眼神很快又被李世民给藏了起来。
    “城破之日,朕希望收到长乐驸马畏罪潜逃、不知所踪的消息,而不是战死或者被俘、被杀,你明白朕的意思吗?”
    长孙无忌目光呆滞地看了李世民一眼,接着默默点了点头。
    他哪里会不知道李世民这样做的意思。
    这样做无非是为了给长乐公主一个念想,让她对孙明的死好接受一点罢了。
    李世民作为一代雄主,对自己女儿的宠爱可见一斑。
    “行了,你下去准备吧!”
    李世民对长孙无忌挥了挥手。
    “是!陛下。”
    长孙无忌缓缓退下。
    等到长孙无忌走远以后,李世民突然拍了拍手,然后自顾自地问道:
    “李靖和武士彟最近情况怎么样?”
    片刻之后。
    李君羡从一旁的柱子里走了出来,对着李世民拱手一礼。
    “回陛下,应国公前些日子到渭水河畔督促兴修水坝去了,现在每天都在工地上监工,到也没发现什么异常,至于卫国公嘛......”
    “李靖怎么了?”
    李世民瞪了李君羡一眼:“有什么话就直说,不要吞吞吐吐的。”
    “是,是......”
    李君羡接着说道:“卫国公近日来频繁出入军营,有时竟与众将议事彻夜不归,末将知道卫国公对陛下一直忠心耿耿,但此事毕竟事关重大,末将不敢不报......”
    “哦...嗨~~~”
    李世民听完之后笑着挥了挥手:“朕当是什么大事呢,原来你说的是这啊!”
    “李靖是奉了朕的旨意,与众将商议来年开春攻打的高句丽的行军计划。”
    “所以他近日来多去军营也是理所应当的。”
    李君羡一听,急忙拱手认错:“是末将多虑了,还请陛下责罚。”
    李世民微微点头道:“免了吧,这事你不知情,自然也不能怪你。”
    “不过对他们的观察还得继续,一旦发现有任何异常举动,立马派人报知于朕!”
    “是,陛下!”
    李君羡缓缓向后退去,随后便消失在夜色之中。
    时光荏苒。
    一晃又过去了二十天。
    此时距离孙明来到陇山河谷已经64天。
    【叮~系统打卡第64天,恭喜宿主获得臣民*6400,天命值*6400!】
    系统打卡的第六十四天。
    孙明现在总共拥有个臣民以及点天命值。
    加上陇山河谷投奔的百姓和那一万八千名丰州兵马。
    现在龙城内的人口已经突破25万。
    得益于天然的优质兵源优势和三位军事型精英人才的加入。
    这段时间以来孙明的新军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方面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曹纯、高顺、王平三人分别从臣民里各自挑选了一万人。
    用来训练他们最引以为傲的精锐部队,虎豹骑、陷阵营还有无当飞军。
    虽然真正的精锐在短时间内很难练成。
    但在三人没日没夜的训练下,新军的恐怖战力已经逐渐显现。
    而薛仁贵的守军规模也由原来的一万人扩充到了现在的两万人。
    并且每一位守军都装备上了改良后的诸葛连弩,守城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假如此时有人带兵来攻城,但没有个几十万兵马的话,估计根本形成不了什么威胁。
    不过随着城内人口的激增。
    许多问题开始逐渐显现出来。
    比如粮食供应问题。
    随着人口激增,粮食的每日消耗量也在急速增加。
    这就迫使孙明不得不让臣民们不断地去开荒种粮。
    为此孙明已经花费了5700点天命值用来购买超级基因改良的粮种。
    虽然这些粮种的成熟期短,而且产量高的吓人。
    但毕竟要供应这么多人每天的消耗。
    所以只能不断地开荒,种粮,再开荒,再种粮。
    久而久之,现在开垦出来的农田都已经是龙城的好几倍大了。
    这样就导致臣民们每天往返于龙城和田间的路程变得很不便利。
    有的臣民每天要起得很早,走一个多时辰的路才能到他负责的土地上进行劳作。
    然后又要摸黑赶一个多时辰的路程才能回到龙城。
    臣民们苦不堪言不说,还极大地浪费了生产效率。
    不仅如此。
    龙城内部也已经开始出现人口危机了。
    龙城本就不大。
    但里面却住了25万人。
    晚上的时候还好,所有人都待在自己屋子里,街道上看不出太拥挤的迹象。
    但是一到白天。
    特别是早晚上下工的时候,整个龙城内部所有街道上几乎都人满为患。
    而这些人里除了少数公职人员以外,其余大部分都是要出城到地里劳作的。
    所以每天早晚的时候,龙城的四个城门口也是异常拥挤,甚至都要挤爆了。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谁让当初在建城之前,孙明选了一个三里之城的方案呢?
    为了让这座城能最大限度容纳人口。
    孙明想了许多措施
    其中最关键的,就是那套户籍制度。
    他规定城内所有人必须以家庭为单位才能分到房子。
    并且让荀彧在城内严格执行。
    为了落实这一政策。
    前不久孙明还让荀彧在城内建了一座月老阁和一个红娘馆。
    同时下令男女臣民必须分别到月老阁和红娘馆进行登记。
    每个臣民都必须说出自己心里比较中意的三个对象的名字。
    然后由月老阁和红娘馆的工作人员与对方进行沟通配对。
    假设一个臣民的中意对象里正好也有人中意他的,那么直接由民政司给二人主婚,并且颁发一个类似后世结婚证的证件。
    如果中意对象里没有同时也中意他的,那就由月老阁和红娘馆的人进行撮合配对。
    直到双方满意之后直接送到民政司领证结婚。
    为了鼓励臣民配对成婚。
    孙明还规定每对新人在领证以后不仅能得到一间民房,而且还能领到两件新衣和一床棉被。
    这样一套政策下来。
    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城内领证成婚的新人立马突破五万对。
    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
    所以虽然龙城现在已经有超过25万人口,但城内目前还能勉强应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