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大唐:拜托,我真没想造反啊

第23章 打到他们赔钱为止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薛仁贵跃跃欲试地向孙明请示道。
    他的目的很明显,就是想要在孙明面前展示一下新军的战斗力。
    以弥补他上次损兵折将的过失。
    然而孙明却是一阵劈头盖脸地问道:
    “帮什么忙?”
    “你想出去帮谁?”
    “官军,还是突厥人?”
    薛仁贵一听,突然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
    身为人臣,凡事都得听从主公的安排,怎么能随意说出要去帮别人打仗这样的话呢?
    于是他急忙向孙明抱拳道:“末将鲁莽,一切听从主公调令!”
    孙明也没有过多地责备什么。
    只是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了一句:“仁贵啊,当初你流落到这陇山河谷里,四处漂泊、无依无靠、忍饥挨饿的时候,是官军给你吃的了?还是突厥人收留你了?”
    一听这话,薛仁贵瞬间羞愧地满脸通红。
    于是立马跪倒在地,连连向孙明表明心迹道:“主公再造之恩,薛礼就是粉身碎骨也难报万一......”
    其实就算薛仁贵不这么说,孙明也知道他对自己是忠心耿耿的。
    因为孙明看一个人是否对自己忠心压根就不是看他说了些什么。
    而是直接用帝王之眼看他的忠诚度。
    此时此刻。
    孙明发现薛仁贵对自己的忠诚度已经由原来的91%上涨到了现在的95%。
    孙明也是这时候才知道,原来达到绝对忠诚以后,忠诚度也还是可以继续提升的。
    虽然不知道从91%提升到95%有什么意义。
    但孙明觉得有些必要的问题,还是需要好好敲打薛仁贵一番。
    免得他日后拎不清自己的位置,效忠自己的同时,心里还想着帮朝廷。
    不过眼下城外突厥人和官军正打地激烈,所以孙明也没心思在这里教育薛仁贵。
    “起来吧......”
    孙明对薛仁贵挥了挥手,然后目光平静地看着城外那场激烈的战斗。
    由于突厥骑兵的人数是官军的两倍多,而且又是占据主动进攻的优势。
    所以一个冲锋下来,对面官军的阵脚基本上就已经全乱了。
    于是战场上就变成了两三个突厥人追着一个官军打的局面。
    好在这些官军个个作战都很勇猛。
    尽管处于劣势,他们还是奋起反击,与敌人展开激烈的搏杀。
    看着城外打地难解难分的两支兵马。
    孙明心中不禁产生了一些疑问。
    这两伙人到底都是谁的兵马?
    为什么要跑到自己城外的庄稼地里打架?
    踩坏了庄稼由谁来赔?
    等等!
    孙明无意间看到城外官军众多旗官背着的旗帜中,有一面旗帜上写着“丰州”二字。
    这让孙明突然想起一件事情。
    当初李君羡走的时候,曾说过朝廷会从丰州调一支精兵到陇山河谷归自己调遣。
    难道城外这支被突厥人追着打的官军,就是朝廷拨给自己的兵马?
    通往大唐北疆的官道上。
    两个年轻秀气的公子哥正骑着马缓慢前行。
    如果你仔细观察。
    就能看的出这两个公子哥姿态妖娆,举止扭捏。
    一点也不像是两个大老爷们。
    没错!
    这两个公子哥不是别人。
    正是女扮男装的武元华,以及......
    长安城第一女刺客,聂隐娘!
    十几天前。
    当武元华下定决心要去陇山河谷寻找孙明以后。
    李英歌就找到了私底下与她相交甚厚的聂隐娘,请她与武元华一同前往陇山河谷,负责保护武元华的安全。
    聂隐娘不仅武艺超群,善于伪装。
    而且同是女儿身,方便一路上与武元华同吃同住,相互照顾。
    更重要的是。
    但听说武元华想要独自一人去那蛮荒之地寻找孙明时。
    聂隐娘几乎都没怎么考虑,就同意接下这趟差事,护送武元华千里寻夫。
    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聂隐娘想知道,那个因为她的一卷竹简而被发配到陇山河谷的孙明,现在在那边每天都干些什么,有没有为非作歹,或者做一些大逆不道的事情。
    另一方面。
    聂隐娘与李英歌的私交很好。
    最近这些日子,她一直在为害李英歌失去男人而感到自责。
    所以当李英歌找到她,想要拜托她保护武元华去陇山河谷时。
    或许是为了弥补自己心里的愧疚之情。
    所以聂隐娘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两人出发以后。
    由于对去陇山河谷的路途不熟,加上武元华不太习惯骑马,才走了一天就直呼屁股疼,受不了。
    所以两人前行的速度就比较慢。
    正常骑马十天就能赶到的路程。
    两人足足走了十三天以后,距离目的地还有好几天的路程。
    “聂姐姐快看!前方小路上那些头戴着枷锁的人是干什么的?为什么边上的人还时不时拿鞭子抽他们?”
    突然!
    武元华指着前方一条小路上,一队自东向西的人马向聂隐娘问道。
    聂隐娘往武元华说的方向仔细看了看,然后回道:“那些头戴枷锁的都是被押送去流放之地的犯人,在押解的路上,他们被打被骂都是常事,能活着到达流放之地都算是他们命大了。”
    闻听此言,武元华不禁心神一怔。
    她猜想孙明很有可能也是被陛下给流放到陇山河谷去的。
    也就是说,他很有可能也像前面那些人那样,头戴枷锁,脚戴镣铐,而且时不时被人拿鞭子抽打、辱骂。
    一想到自己深爱的夫君可能正在陇山河谷里被人随意打骂和欺负。
    武元华顿时便心急如焚起来。
    武元华:“聂姐姐,我们加快速度吧!”
    聂隐娘:“嗯,你屁股没问题就行!”
    ......
    与此同时。
    陇山河谷,龙城的北城门楼上。
    “打他!”
    “踩了我的庄稼还在我地盘上打架,给我好好收拾这帮没有教养的突厥人!”
    “打到他们赔钱为止!”
    孙明拍着城墙,怒气冲冲地对手下刚冲出城去参加战斗的三千白马义从喊道。
    其实孙明原本是想坐山观虎斗,两不相帮的。
    毕竟打仗这种事情是要死人的,而且帮了一方就会得罪另一方。
    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孙明可不会干。
    然而当孙明看到城外官军其中一面旗帜上写着“丰州”二字时。
    他才突然想起李君羡临走时对他说过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