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我在大明当逆子

第45章 火热话题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一连几天。
    京师的氛围,悄然改变了。
    以往,三五好友相聚一起,谈的是人生理想,聊的是兴趣爱好。
    但从大明周报发行之后,人们再次相聚,第一句话就是:“你看报纸了吗?
    如果对方看过,那他们就会一起讨论报纸上的内容。
    比如大明报社招贤纳士,要不去瞧瞧?
    即便没有通过,开开眼界也好啊。
    听说国民女神柳如烟目前就在报社里当总编,说不定运气好还能见她一面呢?
    除了这件事以外,还有更为火热的话题。
    这第一个,就是教育制度的改革。
    目前所知的教育制度,就是私塾。
    但私塾也就是教人读书认字而已。
    从私塾出来以后,想要懂得更多,就只能自己想方设法去找一些书籍来读。
    比如四书五经,素问大学等。
    当然,若是有钱的话,也可以找一个私人先生。
    比如参加过往届科举的秀才,甚至是举人、榜眼和探花都行。
    至于状元,那就不可能了。
    能成为状元者,已经是人中龙凤,可当朝为官,不可能还会给人当先生。
    现在皇上即将对教育改革,实行九年教育制度,从小学到大学都有。只有最顶尖的人才,才可以晋升下一阶段。
    经过系统性的培训,无疑能给国家增加更多的人才。
    但这报纸上,并没有关于即将参加科举,或者已经参加科举,但尚未有结果的文人墨士的安置方案。
    读书人,最关心的就是自己的前途。
    要是因为教育改革而断了他们的前途,对他们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十年寒窗苦读,最后却因改革而失去了机会。
    人生,能有几个十年?
    第二个热门话题,就是新的稻谷品种。
    民以食为天。
    若是连填饱肚子都做不到,人们哪里还有闲心去想别的?
    大明的生活水平,相比起历代,已经算是很好的了。
    但由于天灾人祸(干旱、水灾、蝗灾、战乱、马贼等),每年总有不少地方出现饥荒,不知道多少百姓流离失所。
    若是新的稻谷品种真的能做到亩产三千斤,并且一年还能种个两三季
    人们可以肯定地说,最多之需要三年时间,大明将再也没有饥荒出现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这对他们来说,无疑是天大的福音
    前者可以赚得更多了,后者也不用挨饿了,甚至还能有所剩余,可以换成钱存起来。
    在以前,种田不能发家致富,只能勉强吊着一条命。
    但以后,说不定普通人还真的能通过种田发财。
    以上两个话题,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利益关系,所以受到了无数人关注。
    但在小资乃至达官贵人的圈子里,议论得更多的,却是另一个话题。封神演义!
    火德星君到底怎么样了,神仙居然这么容易被杀死的么?
    殷十娘怀胎三十六个月,怀的究竟是妖怪还是神仙?
    纣王昏庸无道,居然敢亵渎女娲,是否受到了制裁?
    祸国殃民的妲己,将会在什么时候登场?
    许多平日里高高在上的达官贵人,能因为这个问题展开争论大赛,一争就是一天。
    传闻中,就连内阁几位大臣,也曾议论过这个问题。
    几个七老八十的大臣,议论到最后,居然捋起了袖子,像是街边对骂的泼妇,争得脸红脖子粗。
    当然,最后还是不了了之。
    因为谁也不知道皇上是怎么想的。
    在万众期待之中。
    终于,七天之后。
    “卖报啦!大明周报第二期,只要十文钱一份,先到先得!
    “封神演义第二集同步更新,想知道殷十娘肚子里是什么东西么?那就快来买报吧!
    “教育改革制度有了更明细的计划,针对各地秀才和往届参与科举的,也都有介绍哦!”
    随着一道道稚嫩的吆喝声响起,早已经在集市上等待着的人们,纷纷一拥而上。
    “他奶奶的,终于等到了,快给我一份。
    “劳资天还没亮就来了,先给我。
    “统统滚开!我他娘的昨天晚上就来了,你们敢和我抢?”
    “都让一让,我是杨大人的管家,先给我家老爷来一份。”
    “滚!杨大人又怎么了?就算他老人家亲自来了,也得排老子后边去。
    人们疯狂了,一个个为了先一步抢到报纸,争得脸红脖子的。无论是教育改革,还是封神演义,他们都想要知道后续。
    那一百个卖报童子差点都被这阵仗给吓到了。
    乖乖!
    这简直比马贼进村还可怕,根本没有规则可言。
    “安静!”
    这时,一道沉喝声响起,犹如霹雳般,人们瞬间安静下来。
    是刘勉。
    此时,他正站在美食城楼顶,脸色冷漠地看着众人。
    “报纸有一万份,有的是机会买到,都给我排队去。
    随着他话音落下,人们连忙霸占了个好位置。
    虽然彼此间仍然还有争夺,但此时有着锦衣卫总指挥使监督,总算是不像刚才那般混乱无序了。
    片刻后,集市中,整整排了一百条长龙。
    “喏,十文钱,快给我来一份。
    “我也要,快给我。”
    “我我我,到我了!”
    先买到报纸的人们,美滋滋地拿着报纸走了。
    但他们并没有离开太远,而是就近找了一个位置,喜滋滋地阅读着报纸的内容。
    那些正在排队的人,尤其是排在后边的人,此时看到这种情况,都是恨得牙痒痒。
    他奶奶的!
    这简直就是赤裸裸的炫耀!
    若非刘勉还在看着,恐怕他们都要直接动手了。
    先把这些可恶的家伙狠狠揍一顿,然后当着他们的面,把报纸给烧了!
    “咦!教育改革出后续了。”
    “小学为封闭式教育,分为春秋两个学期,共九个月。”
    “这一个学期的学费就是五百文钱,生活费也要一百文钱,这稍微有点小贵啊!
    “但凡是曾经参加过科举考试,或者即将参加科举考试的秀才,都可以直接就读中学。”
    “中学的模式和小学的一样,但一个学期的学费要五两银子,生活费一两银子,这个更贵了啊!”
    “大学的还未定,要等下一期周报才会发布。
    人们看着报纸上的内容,不由感到诧异。
    这封闭式教育是啥意思?
    他们不知道。
    但这学费和生活费,属实是有点小贵啊!
    普通人一天的工钱也就几文钱。
    要是不出意外的话,一年到头省吃俭用,也顶多能存个一贯钱。
    想要供一一个孩子读书,哪怕只是一个学期,都得把一年的积蓄花去大半。
    这对普通人来说,压力不是一般的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