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我,大明皇子,拉上皇帝一起造反!

第1439章 有兵无将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万岁,万岁,万岁。”
    长江北面的江北大营内。
    此时,山呼万岁的声音,此起彼伏,大明朝的洪德天子朱慈烜,在时隔近十年后,终于再一次的,步入到了军营内。
    呃,说起来也是无语。
    朱慈烜这个大明天子,竟然有这么多年,没有出现在军营内,巡视自己的大明天兵了。
    真的是让人,有些不可思议啊。
    不过,这也正常。
    随着大明朝,进入到了承平状态,朱慈烜这个大明天子,对于武事,也有些不太重视了。
    虽然,财政上,还有其他方面,照样很是重视,但像是未登基时那样,时常的出入到军营内巡视士卒,甚至与士卒们同甘共苦,同吃同住,培养感情,拉拢人心的操作,却再也没有过了。
    眼下朱慈烜,是一位真真正正,高高在上的大明天子。
    而当下,时隔多年,再一次的走入到军营内的朱慈烜的目的,也很简单。
    那就是,看一看自己,即将投入到欧洲参战的大明天兵。
    训练的怎么样了。
    江北大营,是修建在长江北岸的一个巨大军营。
    规模非常的大。
    这么一个军营,修建在江北的目的,就是为了巩固江北。
    如此大的一个军营,容纳二十万大军,都不是问题。
    哪怕是平时,这座军营内,也长期有五六万人马驻守。
    而当下,这么巨大的军营,却已经被挤的满满当当的。
    原因很简单。
    朱慈烜组建起来的远征军,可是有五十万之多的。
    五十万远征军,当然是需要一个合适的军营了。
    此刻,当朱慈烜出现在军营内后,已经在这里,接受了一个多月军事训练的新兵,或是征召回来的退役老兵们。
    二十万人。
    穿着一身草绿色的军服,站立在平坦的大操场上,是高呼着万岁声。
    声音之大,着实让人震撼无比。
    此刻,朱慈烜缓缓的登上预备给他的高台,眺望着场上,这壮观的一幕,却是没有感觉到激动。
    呃,可能是他已经过了容易激动的少年,青年了吧。
    如今的朱慈烜,可是已经快到而立之年了。
    自然,也没有那么容易激动,那么容易产生热血。
    尤其是,朱慈烜心知,面前这些个大明朝的英雄好汉们,即将会被自己,作为一串数字,投入到场血腥且残酷的战争中。
    这就让朱慈烜,更加难以,平复自己的心情了。
    此刻,在一片草绿色的军阵面前。
    朱慈烜沉默了,他已经多久没到过军营了?
    连普通的野战部队的军服,发生了变化都不知道了。
    呃,朱慈烜的记忆里面,大明野战军队的军服,应该是红色的啊,就是那种,从太祖皇帝朱元璋设计并颁布之后,一直没有变过的大红色的鸳鸯战袄,怎么何时,这军服的颜色,发生了变化呢?
    变成了草绿色的,自带伪装色的样子呢?
    呃,这还是朱慈烜远离基层太久,太久的缘故啊。
    实际上,早在数年前,大明朝兵部,就已经向朱慈烜呈递过更换军服的要求。
    重新设计的军服,更加合理,而且,颜色也变化颇多。
    而在如今,不需要排列成整齐方阵,进行交战的情况下。
    不需要通过整齐的阵列,和那严整的,色彩鲜明的军服,威慑敌人,并且,战场上对于士兵的隐蔽能力,要求更高的情况下。
    大明朝的军服颜色,早就发生了变化。
    不再是那显眼的大红色——穿着这玩意上战场,那在排队枪毙时代,还有冷兵器时代,当然是没有任何的问题的了。
    但倘若是搁在当下,大明朝所面对的战争里。
    那可不就是,赤裸裸的活靶子嘛?
    因此,大明朝的军服,颜色也就变成了伪装效果更好的草绿色。
    实际上,根据战争场地的不同,他们随时会换装上,其他的不同颜色的军服。
    沉默了一会后,朱慈烜终于开口了。
    他的面前,当然有麦克风这玩意了。
    呃,这是肯定的。
    大明朝的技术,已经达到了这一水平了。
    “将士们,朕对你们很满意。”
    “尔等已经入营,操练有些时日了。”
    “朕在这里,要告诉你们一件事,你们接下来,要投入到一场,前所未有的,超乎你们想象的战争中,朕会为你们准备好,你们所需要的一切。”
    “这个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最优秀的防具。”
    “以及,最为严格的训练,和最良好的补给。”
    “但是,这些并不能够帮助你们,在接下来的残酷战争中,保住自己的性命。”
    “也并不能够,代表着,我大明朝能够赢得,这场战争。”
    “因此,在接下来的训练中,诸君宜刻苦努力。”
    “多流汗,将来少流血。”
    “朕可不愿意,看到你们,血洒疆场的一幕。”
    “当然了,倘若尔等,不慎血洒疆场,马革裹尸,朕也绝不会吝啬抚恤。”
    “届时,家中父老妻小,亦有朝廷奉养。”
    “除此之外,朕还会亲设忠烈祠堂,世代祭祀……”
    就这么的,简短的一番话。
    朱慈烜说完后,便沉默了下来,他走下台,然后下令道。
    “备马。”
    嗯,站在高处,虽然能够,居高临下,俯瞰一切。
    但是呢,朱慈烜却想,跟士兵们离的更近一些。
    因为他知道,这些人其中相当一部分,可能再也回不来了,要埋葬在异乡的土地上。
    甭管他们是因为什么原因参军。
    是因为军饷,是因为厚赏,还是出于,搏个功名。
    又或者,是真的想要效仿卫霍,为大明朝开疆万里。
    总而言之。
    朱慈烜是真的不愿意,看到他们倒在战场的一幕啊。
    骑着马儿,朱慈烜从一个又一个方阵面前经过,然后,他就下令解散,开始深入到军营内,了解士兵们的装备,和训练。
    “怎么还在用这个?”
    朱由检诧异不已的看着这士兵手上,使用着的米涅步枪,眉梢是不由的一扬,然后询问道。
    在他看来,江北大营的士兵,装备应该是最好的了。
    比其他各处士兵们的装备,要好的多。
    再不济,人手一枝击针步枪,还是应该可以的。
    可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
    江北大营内,竟然还有士兵,在使用着米涅步枪。
    这着实是让他吃惊不已啊。
    “陛下,击针火铳,还是不够。”
    “只好先拿着这个凑合了。”
    旁边的陈新甲,赶紧的回答道。
    又话锋一转说。
    “不过陛下,虽然现在还有些不足,但是,等到这远征军出征之时,绝对能够全员换装击针铳,而且,至少还会装备二十万枝的五发铳。”
    “工厂那边,一定要催促。”
    “不要怕花银子。”
    朱慈烜郑重的说道,明显是格外的重视这些。
    毕竟,装备的优劣,可是直接决定,士兵们在战场上的生存机会的。
    “是是,陛下教训的是,臣知道了。”
    陈新甲哪里会反驳朱慈烜,是赶紧的点头,连连称是。
    而朱慈烜则是放下手上的米涅步枪,又看向了士兵们头上。
    呃,头上戴着的也不是什么钢盔。
    而是大明朝那种,特别老特别老的飞碟盔。
    这玩意,明摆着是不具备防弹的效果啊——防箭还差不多。
    “头盔也是,这是怎么回事啊?”
    “头盔也不足?”
    “朕命你们设计装备的那个全钢加重头盔,也产量不足?”
    “是的,陛下。”
    陈新甲赶紧说道。
    朱慈烜不由的沉默了。
    好吧,大明朝的工业实力,还是有些个薄弱啊。
    看起来,这供养五十万远征军军事装备,是没那么容易凑齐的了。
    他叹息一声。
    “不要怕花银子,抓紧生产,另外,那个防弹用的护甲,总不至于没有吧?”
    说到这里,朱慈烜又看向了士兵头盔,在太阳光下,产生的反光,顿时眉头一锁说。
    “还有,这个头盔怎么能有反光呢?”
    “擦的这么亮,生怕敌人看不见是吧?”
    “传朕的旨意,要备发头盔罩,罩在头盔上,防止反光。”
    “是是,臣遵旨。”
    陈新甲在一旁连连点头,将领们更是如此,他们都没有想到,朱慈烜这时隔多年,一到军营内,竟然一口气,提出来了这么多错误。
    挑出来这么多毛病。
    “我大明朝真的是有些武备废驰的意思了。”
    朱慈烜忍不住感慨了一声,又看向了一旁的蒋一格。
    此时的蒋一格,可不是当初的小伙子,已经成长为了一个中年将领。
    而且,还是江北大营总镇。
    “一格,你说,朕说的对嘛?”
    “陛下,我朝毕竟承平了多年嘛,这也是理所应当的,我朝天兵,已经多年未打过硬仗了,难免会有些松懈……”
    蒋一格赶紧的回答。
    然后,又说道。
    “不过,虽然没有大规模的军队参战,但是我朝的军官们,可一直在各处的战场上,轮流观察,所以,经验还是颇为丰富的,另外,我们还特意从真主世界那边,还有孔有德军中,请来了一些经验丰富的将领,老兵,所以,真到了战场上,陛下您是不用担心的……”
    “嗯。”
    朱慈烜点了点头。
    稍稍的满意了一些。
    而蒋一格,或许是觉得,自己的话打动了朱慈烜,是当即主动的推销起了自己,朝朱慈烜道。
    “陛下,此番臣愿意,统领五十万远征军,为陛下征服欧洲,开疆万里……”
    “你?”
    朱慈烜扫了一眼蒋一格,当即是摇头连连。
    “不行,不行,你不行。”
    呃,让这货去指挥远征军。
    朱慈烜是真担心,他到了战场上,会搞什么微操,然后被孔代,还有蒂雷纳子爵,尤里,这些早已经磨练出来的欧陆名将给吊打了。
    一想到这里。
    朱慈烜的脸色,就猛然间一变。
    他扫视着周遭,扫视着身后,那一票的大明朝的将星,顿时是脸色大谈清。
    “陛下,您怎么了,有何不妥吗?”
    周遇吉看向了朱慈烜,小心翼翼的询问道。
    “还真有。”
    朱慈烜脸色沉重的道。
    他看向了周遇吉。
    这会的周遇吉,明显是老了啊。
    明摆着,是不足以,再上阵为大明朝厮杀了。
    而再看,那些个在十余年前的明清战争中,由朱慈烜提拔起来的将领,不是老的老,就是不中用,资质相当的平庸。
    呃,这也很正常。
    大明朝真的是没有经历过什么势均力敌,可以供主将,发挥出来自己指挥艺术的战争。
    大明朝之前应付的对手,都是什么样的对手啊?
    就是一群弱鸡。
    完全就是在以大欺小,以势压人。
    在这样的情况下。
    面对着这些其他的对手。
    朱慈烜愕然的发现,自己这边,最大的问题,竟然不是兵力的问题,五十万大军,和装备,对于大明朝而言,只需要时间,就能够解决。
    可一个能够拎出去,和孔代对阵的大将之才,貌似就找不出来了。
    哦不,不是找不出来。
    是根本就特么没有啊。
    “真不曾想到,我大明朝竟然会名将凋零。”
    朱慈烜叹息了一声。
    仔细想想,这也是很正常的。
    这么多年没打仗,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名将诞生了。
    因为名将名帅这玩意,可不是天生的,一生出来就是的。
    他是需要经历过战争培养。
    然后,才得以崭露头角。
    “陛下……”
    一众大明朝的将星们脸色微变。
    不过,却也是紧锁眉头。
    倒是朱纯臣这厮,显得自信满满。
    “陛下,放心好了,臣领兵前去欧洲,定将这个孔代,生擒到陛下面前……”
    “呃……”
    朱慈烜看着脑满肠肥,越来越像是头猪的朱纯臣,是怎么也不觉得,这厮能指挥的好五十万远征军。
    哦不,这可不是指挥五十万远征军的事情啊。
    到了战场上,他们要指挥的,可不只是五十万远征军。
    因为大明朝的远征军统帅,到了战场上,将是领导整个真主世界两百余万武装力量,和孔有德那边六十万武装力量。
    再加上远征军,三百余万武装的总司令。
    领导三百万大军啊……
    一想到这,朱慈烜自己都感觉,头皮发麻——统筹指挥这么多部队,这对于一群,连百万大军都没有统领的将领们而言,难度会有多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