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剪辑历史:开局盘点十大帝皇

第二百五十一章 明月夜,短松冈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曹丕:“诶,这就是苏大才子的不对了啊,你要类比一下,至少也应该类比一下吾父,再不济,刘玄德,亦或者孙策,都是可以的嘛。
    孙权嘛,只能说这个类比不是很好。”
    刘备:“感觉,是有那么点道理的啊。”
    曹操:“唔,说的很对啊。”
    孙权:“不是?你什么意思?”
    曹丕:“还需要我说什么意思吗?不需要了吧?要不要我喊个人出来?”
    孙权已经知道对面会喊谁了。
    所以深吸了一口气。
    算了,还是算了。
    毕竟拉出来反复鞭尸,实在不是一个很好的事情。
    不过孙权对于苏轼的好感,那是噗噗噗就拉满了啊。
    亲射虎,看孙郎。
    这句话孙权是真的喜欢。
    “嗯,待会儿叫个文学大家写一下,这个必须得裱起来。”
    孙权一下子嘿嘿的笑了起来,没办法,其余的人有这个待遇吗?
    很有可能是千古第五的宋词,吹得人是谁?
    那是他啊!是孙权啊!孙权自己都没想到自己在后人看来竟然如此的伟光正!
    感觉人生,一下子就有了无比辉煌的色彩了呢。
    毕竟其余两个人,可没有这个待遇嘛。
    苏轼其实也不知道该说啥,他是不知道魏武,不知道汉昭烈帝?
    那当然不可能的,对于他们这样的读书人来说,这些历史几乎都是必修课。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大伙儿都喜欢吹孙权呢?
    还是因为地理的缘故,宋朝,不管是南宋还是北宋,实际上的底盘,主要还是长江两岸。
    在这里吟诗,能够想到的当然还是孙权。
    比较有代入感嘛。
    不然你一个南方人,说魏武,魏武是北方。
    一下子就有些不对了嘛。
    所以,自然是孙权。
    当然,这个东西并不算如何的关键。
    这首词一传出去,自然立刻就传为美谈。
    而苏轼对于自己的这首词的感觉,也是相当的不错的。
    立刻就给自己的好朋友写了一封信。
    “近作小词,虽无柳七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
    这个呵呵,是苏轼非常喜欢用的词,表示自己的开心。
    而他顺便也表示,自己的这首词,和柳七的区别还是蛮大的,柳七的词。
    应该让烟花柳巷里面的歌妓来唱,而自己的这首词,则是应该由边关战士来击鼓。
    鸣喝。
    他觉得,很不错。
    实际上何止是不错,苏轼的这些词,在无意之间就已经扩宽了词曲的范围。
    让词从所谓的淫词烂曲,开始正式的登上大雅之堂。
    这才是他无意识之间弄出来的东西。
    而在密州,他度过了许多的岁月。
    或许其中最为让他铭记的岁月。
    并非是所谓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而是另外的一首词。
    也是江城子。
    却不再是雄壮的密州出猎。
    而是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这一天,刚好是十年。
    不是他被贬了十年。
    而是他的妻子王弗,过世了十年。
    苏轼和他的妻子,原本是迤逦情深,羡煞旁人。
    不说是青梅竹马。但也可以说是一见钟情。
    在他还是青葱少年的那些日子里面,他的妻子,帮助了他许多,许多。
    两人之间的感情,自然是不必多说的。
    甚至是他妻子死去的那一天,他辞官,回家,在老家守了王弗整整三年。
    人总是要走出来的。
    但未必真的走了出来。
    或许有时候忽然之中的心血来潮,就足以让人会想到当年的面貌。
    十年的时间,一晃而过。
    但在这样的一个夜晚,这样的一个梦境当中,他再一次梦见了王弗,这个他曾经深爱的妻子。
    起身,泪湿枕边。
    十年啊。
    人生能够有多少个十年。
    又有多少的事情,会在十年当中,黯然消逝?
    苏轼不太明白,但至少,他还一直都记着王弗,或许后面,还会记一辈子。
    甚至到最后,他已经忘记了王弗的面容,忘记了王弗的面貌,细细的一想起来,眼前只剩下一片白雾。
    只有一个女子站在他的眼前,看不清容貌。
    但是苏轼依旧记得王弗这个名字,依旧记得王弗和他,曾经发生的那些事情。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明月夜!短松冈!
    何其简单,又何其让人感觉到悲哀的六个字。
    “甚至于我每次读到这六个字的时候,都不由得感觉到一种,无与伦比的,深深的哀伤。”
    曹植:“毫无任何华丽的语句,却说尽了对于亡妻的思念,这首词,难以置信。”
    曹丕:“是真的没想到,竟然还有这样的一段往事。”
    朱元璋:“这首词,其实给我的感触,却又是最深的,仅仅只是读到,都有些不能自已。”
    朱标:“父皇.....”
    感情啊,真是一个难以言说的东西。
    这里就有人问了。
    苏轼不是有三个妻子吗?既然这么深情,为什么还要再娶呢?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
    因为苏轼的第二任妻子,名字叫做王闰之。
    是苏轼守坟三年,丁忧期满之后结婚的。
    这门婚事,不是苏轼的想法,是王弗的想法,而且王闰之,还是王弗的表妹。
    王闰之比苏轼,小了十一岁。
    原因是王弗有个孩子,尚且年幼,给其余人不放心,所以交给了她的堂妹。
    所以苏轼与之成婚,
    但人生总是颠沛流离的。
    苏轼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他已经去过了,足够多的地方了。
    而且,也与他的弟弟,分离了足够长的时间。
    诗人的感情总是额外的丰富。
    但长久不见的离别。
    自然也会让人心中烦忧。
    其余的时间尚且还好,然而一旦到了某些节日的时候。
    这样的情绪,自然越发的不可收拾,甚至是不断的侵袭,让他心中难以自持。
    比如,中秋。
    这样的一个佳节,按理来说,应该是阖家团圆的日子。
    团圆节嘛。
    只可惜,自己的弟弟,却不在自己的身边。
    这让苏轼,如何能不感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