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剪辑历史:开局盘点十大帝皇

第二百一十二章 思考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秦戟已经说过了太多次,有关于饥荒的时候可能会发生的恐怖的事情。
    但实际上,最让人感觉到恐怖的。
    其实还有一个东西。
    菜人。
    草木皆尽,便以人为粮,妇女幼儿卖于市场。
    “两肢先断挂屠店,徐割股於持作汤。”
    “不令命绝要鲜肉,片片看入饥人腹。”
    有点毛骨悚然的感觉。
    但谁让,大家都活不下去了呢?
    他此去赈灾,散尽家财,遇饿既赈,遇死则葬。
    一路从绳池,走到洛阳,途径华山。
    他跪在神像之下祈雨,泣拜不能起。
    再往前奏,他看到的就是一路破败。
    这一路的经历让他甚至无以言表。
    最终一切的情绪在他胸中激荡。
    他终于写出了那首千古的名篇。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他绝对是一个心怀天地的人。
    进入陕西省内,满目只有龟裂的土地,和衣衫褴褛的难民。
    撕心裂肺的哭喊不绝于耳。
    他没有办法,只能够去求雨。
    他毕竟只是一个人,面对赤地千里的大旱,他除了一边赈灾,然后另外一边祈求老天开眼之外,他还能做什么呢?
    他没有别的办法。
    但上天好在有言。
    或许是张养浩的才情感动天地。
    终于,大雨如柱。
    旱情得以缓解。
    但是缓解了之后,粮食呢?
    粮食又从哪儿来?粮价的保障几乎是所有人都能够预见的事情。
    赈灾所发的小票,可以用来兑换粮食,但小吏却以粮票缺角或者染脏为理由而拒收,逼着人们以折扣再去更换新钱。
    半折啊。
    这是真的会饿死人的。
    而且就算是你要换,往往也是一连几天,甚至是排队都换不到。
    张养浩愤怒了。他罕见的真正的发了货期。
    查抄了府库里面的所有钞票,重新印章,命令米商以印记卖米。
    “有损失!我来赔给你们!”
    张养浩如此开口。
    以六十岁的年纪,亲自去一个个的寻找闭门不出的富户,亲自去卖粮。
    他告诉其余人,卖粮就可以补官,卖出的粮食越多,官就越大。
    终于,在这样的情况下,灾情总算是得到了缓解。
    他觉得自己应该还能够继续做下去。
    他觉得他现在的任务,就是让所有人重新恢复,让陕西受灾的人,重新生存下去。
    他觉得自己应该能够做到,他觉得自己应该可以做到。
    所以他马不停蹄的继续去做。
    所以他不断的奔赴于各个灾区,将粮食等一切的物资发给受灾的百姓。
    他当时真的以为,他可以一直做下去的。
    但可惜的是。
    他没有。
    他已经六十岁了。
    已经是一个很大很大的年纪了。
    只是偶尔一天的风寒,就吹倒了他那仿佛永远不会倒下的身影。
    操劳过度。
    一病不起。
    随后。
    病死在赈灾的任上。
    陕西,也就是关中之人听闻这件事情,哀之如同哀父母。
    而张养浩的一生,也在这一刻,彻彻底底的画上了句点。
    他也闭上了自己的眼睛。
    或许在死之前,他所想的事情仍旧只有一个。
    那就是当地的灾情。
    “故此,排名第十。”
    对于这个排名而言。
    对于秦戟来说,或许是秦戟给予他,甚至是给予整个元朝的一种偏爱。
    因为元朝本身的存在感就并不如何的强烈。
    以至于几乎被世人所遗忘,但实际上一个百年的朝代,其中怎么会闪烁不出让人感觉到可歌可叹的人物。
    张养浩,就是秦戟特意为整个元朝选出来的代表。
    并且在秦戟的心中,或许张养浩代表不了元朝,但却也已经是秦戟认为,这是元朝最为闪光的人物了。
    仅此而已。
    所以秦戟将其排了上去。
    众人看完之后。
    都只是无比的沉默。
    有些时候他们会说些什么。
    但有的时候,却又会语塞不前。
    王安石:“虽然是身处于元朝,但仅仅只是这一份心,却也让人无比感慨,张公,便是当时天下文人之表率,怕也是丝毫不为过。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句几乎是道尽了王朝更迭!佩服!佩服啊!”
    司马光:“这一次我难得的赞同了你,张公,心怀天下,死而后已,让人敬佩!”
    嬴政:“如此的人才,却生在了异族的朝代,真是可惜了,但是联系到他的本身,或许又是哪个时代所造就了他吧。
    张养浩,真的不错,朕记住你了。”
    李世民:“如此人物,的确不由得不让人不感慨啊,若是朕的臣子,那又该多好啊。”
    李治:“诶,可惜了。”
    其实秦戟也感觉到可惜。
    但因为是第十名,而且是文臣的榜单,所以奖励并没有非常的丰厚
    不过是区区五年的寿命。
    或许五年的时间,能够让张养浩彻底的将那一块土地,恢复到原本的模样吧。
    朱元璋也长出了一口气。
    “呼,如此的英杰,可惜啊,可惜,没有与我生在一个朝代,若是一同起义推翻整个天下,不也更好么?”
    朱标反而是笑了起来。
    “爹,你说会不会有人骂他?”
    “骂他?”朱元璋皱了一下眉头。
    但随后也就明白了。
    忍不住嗤笑了一声。
    “华夷之辩。”
    “会骂他的人,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与其去关注这些人,不如好好儿的看看,我朝上下,有没有类似于张养浩这样的人才。”
    朱标则是笑了笑。
    那个朝代,或许出了许多的事情,但设身处地的去想,如何去苛责他们呢?
    朱标倒是摸了摸下巴。
    就是不知道,是不是自己老爹的麾下,能够排到第几名。
    而看完这个视频的赵匡胤。
    则是不由自主的一声长叹。
    这是自己子孙做的孽啊。
    即便是赵佶,赵构,赵桓三位父子,看到张养浩的存在。
    一时之间也不由得陷入到了一种沉默当中。
    那片土地出现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
    是因为他们的无能,才会出现那些人。
    他们不由得想着一件事情,那就是如果真的有一天,那些人举着屠刀来灭掉他们的时候。
    他们真的有理由,去苛责他们没有为宋朝效力吗?
    一时之间,好像气氛忽然有些滑稽。
    他们好像。
    的确是没有这个资格的。
    甚至或许不只是他们。
    还有往后,南宋的那些皇帝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