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剪辑历史:开局盘点十大帝皇

第一百七十章 那就是你的父亲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匈奴单于听从了汉朝降将赵信的主意。
    因为他们本身是游牧民族,本身就居无定所,就算是所谓的王庭,也不过只是一堆帐篷。
    他们真的很少去建筑所谓的城池。
    现在双方的实力对比实际上很明显,在河西走廊已经失去的情况下,汉朝的兵锋,要猛烈一些。
    那么他们就躲入大漠深处,有着茫茫的沙漠来为他们做掩护。
    这样一来,汉朝出兵的难度大幅度的增加,而他们则是可以在草原的深处,休养生息。
    等到他们再一次强大,再时不时的和汉朝碰撞一番。
    这个想法绝对没有任何的问题,如果说换一个皇帝,或许在这个时候,也觉得一切就算了。
    毕竟真的太远,太远了,两千里的路还要多,中间还要越过一片广袤的沙漠,这样劳师远征,就算是碰到了匈奴,到时候万一打不过,那就是全军覆没的局面。
    如今,河西走廊已开,西域各国臣服,大汉朝的西部纵深已经有了足够的距离。
    休养生息,实际上不是一个很困难的事情。
    但很可惜的是,匈奴人遇上的是霍去病与卫青,遇上的是汉武帝刘彻。
    刘彻很喜欢贯彻一个思想。
    要么不做,要么做绝。
    现在汉朝势大,汉武帝刘彻就是要一次性的彻底解决掉匈奴。
    于是元狩二年春天,刘彻派霍去病与卫青,各自率领五万精锐骑兵,要一次性的解决掉匈奴这个祸患。
    劳师远征,仅仅只是出关所用的战马,便有十四万匹。后勤人员更是一个天文数字。
    这是一个极其冒险的举动,因为属于他的汉帝国,在这一次的征战当中,已经体现出了力不从心,如果这一战无法全歼匈奴主力。
    那么对于整个大汉来说,这就是一个无比失败的策略。
    这已经是大汉朝所有的家底了。
    霍去病兵出代郡,所率领的不对,乃帝国精锐以及大量的匈奴降将,这些人汇聚在他的身边。
    为这位年轻的将军,奉献一切。
    而卫青则是全部率领精锐。
    赵信的构想终于奏效。
    但是他没想到的是,在穿越了一千多力的大沙漠之后,在抵达大沙漠的尽头的那一刻。
    赵信和单于看到的不是面无人色,东倒西歪的部队,而是军容整肃,杀气腾腾。
    匈奴单于不知道,为了这一战,汉武帝到底筹措了多少的物资,让数以百万计的民夫将物资运送定襄,再用数十万的步兵与徭役,带着军需北上。
    为的就是卫青与霍去病手下的骑兵。
    赵信的策略没有错。
    因为不管是之前,还是往后,都不会再有一个以农业围住的国家,进行如此难度的远征跋涉。
    而汉武帝就这么做了。
    卫青一战,自然是大胜。
    这是个值得振奋的事情。
    但是对于霍去病来说,那些所谓的民夫和辎重,他根本不需要。
    原因很简单,他们太慢了。
    霍去病不需要那些人的补给,他有着自己的办法。
    吃匈奴人的就行了。没办法,谁让他的麾下,有大量的匈奸呢?
    霍去病出兵北进一千余里,越过大沙漠之后。
    遭遇匈奴左右贤王主力。
    对于霍去病来说,他们也算是老对手了。
    这一战对于霍去病来说是如此的轻松,甚至远不如当年折兰王一战。
    仅仅只是数次的交叉迂回冲锋,以及兵线穿插,就将匈奴打的溃不成军。
    随后一路追杀,几乎在东路对匈奴的左右贤王完成了全歼。
    又俘获匈奴王三名,将军,相国之类的高官八十三人。
    斩首七万,何等可怕的数字。
    匈奴巅峰号称控弦之士三十万,一战便打没了三分之一,再加上之前的斩获,对于霍去病而言,匈奴许多的士卒,好像都死在了他的手上。
    但对于霍去病来说,这样还不足以让他感觉到满足。
    再杀!
    继续前进,继续行军,一路势不可挡,天下无敌。
    所遇见的敌人要么跪在他的脚下,要么就直接去死。
    就这样他一路杀到了狼居胥山。
    这个距离,大概是从北京到乌兰巴托。
    霍去病看着这座匈奴人的圣山。昂扬着,在这里完成了祭天仪式。
    随后再跑到姑衍山祭地。
    至此,霍去病完成了历朝历代所有武将最高荣誉之一。
    封狼居胥。
    这感觉对于大汉,简直像是匈奴人跑到黄河边,顺便在泰山上封了个禅。
    提起来,就是要多恶心,有多恶心。
    匈奴人恶心,但对于大汉来说,那就是好!那就是太好了!
    这一战之后,霍去病终于的到达了他的巅峰因为这一战,匈奴被歼九万人。
    这九万人,是实打实的匈奴本部人口,不是什么其他的杂鱼胡人。
    九万人啊,除了一些本部之外还有火种,其余的,几乎都散了。
    一个王庭不可抑制的衰落下去,而卫青和霍去病在这一战之后,还烧毁了所有的粮草,带走了牲畜。等待着他们的。
    将是草原严肃的天气。
    自此,漠南再无王庭。
    而这一战,也是诸多传奇将领的谢幕演出。
    李广走了。
    而没有人想到,被汉武帝万分钟爱,甚至封为大司马骠骑将军,食邑五千八百户的霍去病。
    死了。
    或许死亡的原因是细菌感染和瘟疫,但霍去病真的死了。
    二十三岁。
    这个尚且意气风发的年纪。
    历史将他的身影彻底定格在了他大破匈奴的那一个刹那,就好像是老天发现了一件无比完美的艺术品。
    于是伸手,小心,谨慎的将这个艺术品,带回了他的身边。
    他做完了别人几辈子才能够完成的大功业,他像是从一开始,就是上天派下来解决匈奴的人。
    如同一道最耀眼的流星,划过天边,让人无比怀念的同时,却又转瞬即逝。
    没人知道这个亦臣亦子的死,对于汉武帝到底造成了多大的伤害。
    只有在泰山封禅的那一天,或许是那一个夜晚。
    汉武帝牵着霍去病儿子的手。
    让他看着那漫天的星空说道。
    “看到了吗?”
    “那就是你的父亲。”
    PS:非议一句啊,不是我要说太史公写的不好,有一说一啊,对于霍去病和卫青的记录,太史公写的真的是相当的简略.....甚至还带着几分觉得霍去病只是运气好的色彩。
    就很尴尬,所以写的时候呢,没有太好的东西可以参考,就像是霍去病横跨大漠,我本来想写他们用头盔取水,但又觉得万一不是这回事儿呢?还有皋兰山之战,至今战斗发生的地点都还在争吵。
    所以写的稍微简略了一点。
    还是选择忠于历史,毕竟历史上的冠军侯,就足够辉煌了。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你们想看战争场面的话,我说不定可以出个番外来着。
    唔,十个人吧,十个人想看,我就找个时间出一个不占更新的番外。名字就叫:冠军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