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

第163章 吐蕃国师犹如神助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两日后,神都(洛阳)城门外。
    吐蕃使节一行马车,排起长龙,整装待发。
    张涛站在城门口,为吐蕃国师休无繁杰一行人饯行。
    “这次多亏了张公公,我才能安然返回吐蕃。”吐蕃国师谢道。
    在神都的这短短六天里,吐蕃国师经历了许多事,还差点在报恩寺中丢了性命。
    如果没有张涛的鼎力相助,相信自己,早已命丧黄泉。
    张涛对他有救命之恩。
    “国师多虑了。你为送还文成公主衣冠,来到我大唐,我等理应保证你的安全。这几天发生的事,还请国师不要挂碍。”张涛行礼道。
    他的傲慢也好,他被整蛊也好,甚至他被劫持,这些都是在神都发生的事,相信也让吐蕃国师没齿难忘。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张公公请留步……”吐蕃国师道。
    “国师一路平安!”化解干戈之后,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马车开始滚动,吐蕃国师喝了杯酒。
    “如果他日有幸,张公公可到我吐蕃来,我定当以礼相待。”吐蕃国师道。
    “一定,一定,如有机会,我会进藏来拜会你!”张涛应道。
    西域布达拉宫,神秘又辉煌的宫殿,如果有机会,张涛真的想去看一看。
    这时,吐蕃国师忽然又想起了什么事。
    他从怀中掏出一本《九品莲花功》秘籍。
    这是那天张涛在报恩寺石室中,交给他口译的。
    “前日太过匆忙,昨晚才想起这件事。这是一本内功心法,里面纵横万千,非天赋之人不能为之。”
    “我又秉烛翻译了两章,其余四章,恕我才疏学浅,看不懂如此深奥的天竺文……”吐蕃国师说道。
    嚯嚯!
    吐蕃国师将《九品莲花功》又翻译了两章?
    张涛听闻后,又惊又喜。
    他急忙接过吐蕃国师手中的秘籍,打开一看。
    除了第三品“大音希声”之外,第四品是“飞天逐日”,第五品是“移魂大法”。
    张涛匆匆扫了一眼,内心激动不已。
    现在他获传鉴善大师的《易筋经》,如果再加上“飞天逐日”及“移魂大法”,那就如虎添翼了。
    看来这个“愣头青”吐蕃国师,还是有点用处的。
    “多谢国师翻译,这次你可帮了个大忙。”张涛谢道。
    “举手之劳,何足挂齿。你要想知道后面这四章的天竺文字,恐怕只有西域一等一的高僧才行。”吐蕃国师补充道。
    什么?
    西域的高僧?
    难道这本《九品莲花功》这么难翻译?
    不过张涛转念一想,也想通了。
    正因为这本《九品莲花功》这么难看懂,所以即使被人看到了,他们也无法修炼后面的绝学。
    当初魏无忌公公为了让张涛练“缩阳大法”,才把这本秘笈交给张涛。
    如果魏公公知道了后面的绝学,又岂会随意给张涛?
    而张涛也是在机缘巧合之下,让深谙天竺文的吐蕃国师来翻译。
    这才破解了《九品莲花功》无法读懂的难题。
    相信有了后面第四品“飞天逐日”及第五品“移魂大法”,张涛在武学造诣上,更为精进。
    看来,要参悟后面四品,莫非真的要到西域去一次?
    管它呢,先练好这两品再说。
    终于,吐蕃国师率领使团,一路浩浩荡荡,离开了神都,往西域而去。
    第二日,颁布懿旨。
    “逢迎使张涛,克己为国,圆满完成吐蕃使节接待一事,并于报恩寺中,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忠勇为国。现升为从六品殿前太监,赏银两千两,绸缎十匹。钦此!”
    嚯嚯!
    张涛因为在接待吐蕃使团中做出“杰出贡献”,获得女帝嘉奖,升为从六品官员。
    从六品官员在文武百官中,可能没什么,但是在太监中,可谓大官。
    上阳宫中,高于六品的太监,不足二十位,其中还有几个是准备告老返乡的安慰性虚职。
    按照实权来说,张涛可以名列前十太监。
    当然,比起高公公的三品、魏公公的四品,还是有些差距的。
    但是张涛年轻啊,高公公已经五旬,魏公公是四旬,只要再熬几年,张涛还有很大的晋升空间。
    这一日,张涛在知匦院中办事,上官婉儿来找他。
    “恭喜张公公高升。”上官婉儿说道。
    “上官大人说笑了,无论我怎么升,都是为天后服务。活还是原来的活,事还是原来的事。”张涛接道。
    在主子女帝麾下,即使你的官再大,也是一个干活的。
    一旦你对女帝没有利用价值了,那么自己也就到头了。
    这些封赏,不过是女帝收拢人心的手段,太监公公就内宫这么大一块地方,又不能参政,官职越高,只是名声上好听一些罢了。
    又不能封妻荫子。
    上官婉儿听到张涛如此谦虚,心中对他的好感,不免又加深一些。
    “对了,这是你上次让我誊写的女子学堂招生简章,我已经帮你写好了!”说完,上官婉儿递给张涛一副画轴。
    太好了!
    之前,张涛起草了女子学堂的招生简章,又觉得自己的字,写的不好看。
    于是让上官婉儿帮忙誊写一遍,然后让人去印刷张榜。
    这皇家女子学堂想要开办起来,招生是第一步。
    只有招到女子生源,才能在社会上打响头炮。
    让女子读书,在封建社会中,还有很多顾忌和抵制,很多父母、丈夫等都不愿意让女人读书。
    一是女人要收拾劳作及带孩子;
    二是读书要花钱;
    三是读了书有何用?
    这些其实都是一系列的矛盾,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女子学堂很难招到生源。
    “女子学堂学杂费全免,还提供免费的一日三餐,住在偏远地方的女子,还能免费住校……”张涛读着文案道。
    上官婉儿若有所思。
    免费读书倒的确是一个想法,而且还能免费食宿,有一定的吸引力。
    “此外,教育分班,各有所长。你要读经史也行,你要想学一些职业技能也行,因人施教,各有所学。对于学习职业技能的女子,学籍期满后,还能包分配工作……”张涛解释道。
    嚯嚯!
    包分配工作?
    上官婉儿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