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

第137章 贞观殿最佳女主角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皇上李旦此言一出,朝堂之上群臣哗然。
    虽然大家心中早有预期,但是当朝皇上,当殿跪舔女帝,也令人大跌眼镜。
    能让皇上如此卑躬屈膝,历史上也比较罕见。
    张涛看到这一幕,终于松了一口气,卸下了心中一个包袱。
    【女帝啊,我的任务总算完成了。】
    【刚才吓得半死,害怕皇上把持不住,说出不和谐的话……】
    【这下好了,你们母子之间的戏,可以继续演下去了……】
    嚯嚯!
    大胆小涛子,居然用心声说女帝在演戏。
    你到底有几个脑袋?
    不过,看在你此次又立大功的份上,孤不与你计较……
    很多事情,不可言说,只能意会,相信你也是个明白人。
    女帝听完皇上李旦的话,面容更加黯然神伤。
    “皇儿不要推辞!这大唐江山本来就是你的,母后只是临时称制。从此以后,孤将以皇太后身份,颐养天年,不问世事……”女帝又说道。
    “母后万万不可!儿臣自知能力不足,不能亲政。我只会写字、画画,根本不会治理国家。母后雄才大略,满腹经纶,有母后临朝称制,才能国富民强!”皇上李旦急忙应道。
    这些话,他昨晚就已经背的滚瓜烂熟了。
    嚯嚯!
    张涛抬眼望去,看到女帝眼眶湿润,眼角噙着泪光。
    此情此景,群臣看到后,感动肺腑,不免用衣袖擦拭眼泪。
    皇上李旦与女帝母子感情深厚,让人看见,不免潸然泪下。
    “皇上,你上来,让母后好好看看你……”女帝言语哽咽道。
    看来大戏才刚刚开始,还没有达到高潮。
    “皇上,天后叫你呢!”张涛搀扶着浑身颤抖的皇上李旦,往金阶上走去。
    母子近在迟尺的相逢,仿佛比跨越千里还珍贵!
    “皇儿!”
    “母后!”
    女帝将皇上李旦的头揽入怀中,对着他黯然流泪。
    皇上李旦更是泣不成声,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珍珠……
    贞观殿中,母子哭泣之声,此起彼伏。
    张涛近距离观察女帝,演绎的惟妙惟肖,渲染情绪到位,卡位卡点也都很恰到好处,给群臣营造出一幕母子情深的动人画面……
    【女帝这演技,妥妥奥斯卡最佳女主角!】
    【皇上的演技也不差,是不是遗传基因了?】
    【女帝交给我的任务完成了,看来这次又该我领赏了……】
    在朝堂之上,女帝与皇上李旦还在抱头痛哭。
    这时,尚书右仆射武承嗣出列,说道:“天下不可一日无天后,天后不能辞政!”
    群臣一见武承嗣开了个头,纷纷争先恐后发表意见。
    “天后勤政爱民,请继续母仪天下!”中书侍郎韦方质进言道。
    “大唐江山,全仰仗天后一人之力,唯有天后才能拯救黎民!”兵部侍郎同平章事岑长倩道。
    “请天后继续临朝称制,领导我们,一往无前!”北门学士陈子昂劝道。
    一时之间,贞观殿中“天后不能抛弃我们”、“请天后三思,天后是不可替代的”“天后不可过分谦虚”、等请愿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
    群臣附议,众口一词,恳求天后继续临朝称制!
    一直站在女帝身旁的高公公,见气氛已经差不多了,急忙挥手,示意大家安静。
    全场立即鸦雀无声。
    “孤不忍再代子临朝,怕天下人都误解我,会说一个妇人贪恋权势……”女帝泪眼婆娑道。
    “不,母后多虑了!大唐需要你,这是儿臣的心声,这是满朝文武的心声,请母后继续临朝称制!”皇上李旦应道。
    “请天后勿要推辞!”、“我们都盼着天后!”、“请天后顺应民意!”群臣暴风骤雨般的狂呼。
    在高公公挥手示意之下,群臣的呼声,又渐渐退了下去……
    底下官员的呼声,不过是起哄罢了,儿皇上李旦的说辞,才是重中之重!
    有了儿皇帝的授权,女帝继续代子临朝,才能符合法理。
    “既然皇上决意辞政,孤也只好勉为其难,继续做下去……”女帝叹道。
    女帝此话一出,群臣激动,一个个击掌,弹冠相庆。
    如此鼓舞人心的消息!
    多么感人的母慈子孝画面!
    女帝在一次次升华中,将手中的权力,再次牢牢地掌握。
    高公公搬来一张椅子,让皇上李旦在金阶上坐下,他今天可是“首席大功臣”,情绪拿捏到位,表演堪称完美。
    他与张涛相视一眼,都在暗自庆幸,完成了一件大事。
    女帝回到凤椅之上,一改之前的慈祥面色,号令群臣。
    “皇上的话,诸位都听到了。既然皇上请辞,孤为了大唐江山社稷,亦只能继续临朝。如今天下太平,万民安居乐业,这些都是诸位臣子尽忠职守的功劳!”
    “四品以上官员加官进爵,四品以下官员,分级赏银!”
    女帝再次被授予权力,开始大赦天下,进一步收揽人心。
    “天后圣明!”、“天后吉祥!”、“天后威武!”
    官员们称赞之声,不绝于耳,朝堂之上,一派祥和的气氛。
    【到底是女帝,做起事来雷厉风行。】
    【皇上是个工具人,时不时的来一下,让那些想让女帝下台的人,感到绝望。】
    【现在母强子弱,皇上根本没有亲政的能力,即使给他权力,最后恐怕还是会被权臣把持……】
    【与其李唐大权旁落,还不如牢牢捏在女帝的手中!】
    张涛在内心深处,对女帝佩服的五体投地。
    就在这时,趁着群臣还在兴头上,武承嗣启奏道:“天后临朝称制,乃是顺应天意,万民之福!前几日,有人在洛河中,打捞出一块祥石,似巧夺天工。祥石上还刻有上古字体,这应该就是传说中的洛书……”
    嚯嚯!
    出现洛书可是非同小可,是祥瑞中的祥瑞!
    “洛书”出自《易经系辞》,所谓“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历朝历代,都把洛书作为祥瑞,表明当今的帝王贤德圣明,治国有方,万民拥戴……
    “这块祥石现在在何处?”女帝问道。
    “就在殿外。”武承嗣应道。
    “那就抬进来看看吧!”女帝下令道。
    在古代,祥瑞是一种吉兆,代表着天意,对于帝王来说非常看重。
    很多登基大典,都要等到祥瑞的出现,才能付诸实施。
    张涛也充满好奇,一块白色的石头,哪里看出是祥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