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重生80年代当学霸

第232章 刮目相看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蓝衣女人说话的声音挺大!
    足够让薰儿母女听见了。
    曾今被吹嘘的神乎其神的天才小学霸也就那样!
    还不是让我随随便便的断了她加入沈家的路。
    并清理出沈家。
    蓝衣女人心中就这么得意的想着。
    沈母不想让薰儿母女走的有些不安。
    只能强行压制着心中对蓝衣女人的怒气。
    在蓝衣女人看来薰儿的黯然离场。
    这意味着从此沈家迎来了属于她的主场。
    薰儿的别墅家。
    这里的安保还算是比较放心的!
    至少一些闲杂人不可能随意的来到这里。
    王爷爷也答应了会派人保护母亲的。
    想必在沈家事情没有完全结束前母亲应该不会有危险的。
    刚进门没有多久。
    徐力就敲门进来了。
    要不薰儿早就对这小子的一切招数了如指掌。
    一定会被强制抱在怀中。
    夏天,徐力的身上有着非常刺鼻的汗臭味。
    她可不愿意沾染上这种臭味。
    “薰儿姐,你这是做什么?”徐力有些委屈的说。
    薰儿一根手指艰难的戳在徐力的胸前,好不容易让他不那么冲动了。
    “还能做什么?臭死了!离我远一点。”
    徐力看着薰儿嫌弃的模样说:“臭吗?我天天都有洗澡的。不可能臭的!”
    “不想听你狡辩!你最好离我远一些。”薰儿捏鼻嫌弃的说。
    母亲笑着说:“你们同学间先聊。我去给你们准备些茶水过来。”
    徐力客气的说:“伯母,不用!我来是找薰儿说几句话。说完就走的。”
    母亲笑着没有再说话向茶水间走去。
    家中不管来得大小客人,母亲都会用心照顾着,尤其是薰儿的同学,从来都不会怠慢。
    薰儿有些不客气的说:“有事就快说吧!莫不是你还真的想劳烦我妈妈给你泡一杯茶喝?”
    以前徐力也会遭受到这种怠慢的话语,但是他心里清楚,薰儿只是在和他开玩笑了。
    徐力悠闲的坐在客厅的沙发上说:“哎呀!薰儿姐,你好小气啊!
    本来想着你去了一趟大户人家会将这个小气的毛病会改一改。
    现在发现你这小气的毛病越发的有些严重了。
    不就是在你家喝一杯伯母泡的茶水嘛!
    现在以薰儿姐你的身价又喝不穷你。”
    薰儿自从知道母亲得了那种奇怪的病。
    只是不想让母亲太过于操劳!
    她也坐在沙发的另一边说:“徐小弟,你老爹没有告诉过你吗?
    只有穷人才会非常的大方!
    穷大方,穷大方,不就是说人越穷,反而越大方?
    但凡是有钱人都会是非常小气的。
    就算是一分钱的事情也要算的非常的清楚。(那个时候一分钱也有购买力)
    因为有钱人知道钱财这东西要习惯性的积少成多。”
    “奸商!果然,你与我父亲都属于奸商一类。”徐力带着几分嫌弃的语气说。
    “徐小弟,你可真够不孝顺的!
    没有你父亲这个奸商。
    你能住在这么好的小区?
    还能在我这里潇洒安然的等着喝茶?
    别做梦了!”
    “啊?薰儿姐现在教训人的本事越来越强了。人家只是随口说说而已。竟然就被你直接批评的一文不值了。”
    “随口说说?告诉你就是想想都不行!那可是把你这么好的养育了多年的父亲。”
    “我......看来以后还真的不能在薰儿姐跟前说错话了!这可真的非常要命啊!”
    母亲说话间将水杯放在面前。
    “你这孩子!徐力这孩子明显都比你大那么多。还能够愿意听你这个小屁孩训斥。”母亲将目光从薰儿的身上又落在了徐力身上接着说:“也真是委屈了徐力这孩子。一直都能迁就着我们家薰儿。”
    徐力挠头不好意思的说:“伯母,没事!
    我父亲说过。
    能多听听薰儿姐的教导对我以后步入社会可是有大助力的。
    我父亲还常常教导我说:
    有钱道真语,无钱语不真。
    像薰儿姐这样的大能耐的人。
    能有机会听到一些教诲!
    那是我的福气。
    并非是我委屈了。”
    薰儿笑着说:“徐小弟不错呀!许久不见,还让我对你刮目相看了。”
    “应该的!薰儿姐,你就别调侃我了。”
    薰儿继续说:“姐,今日心情好!不然再教一句。”
    “什么?”
    徐力来了精神!
    以为薰儿要传授他什么高深的做生意赚钱的秘诀。
    薰儿说:“你记得言轻莫劝人,身卑不说理,穷困不交人。”
    母亲不清楚薰儿为何能说得出这么句话出来?
    简简单单一句话仿佛渗透着血泪经验。
    不经历世俗沧桑之人恐怕不会总结出来的。
    母亲记得小时候有一个叔叔性格脾气极好!
    但他有个坏习惯就是好管闲事。
    比如邻居吵架他去当和事老,夫妻斗嘴他也跟着瞎搀和。
    结果就是人人都嫌他碍事。
    一次喝喜酒的时候他跟几个在外做生意的亲戚坐一桌。
    聊着聊着,他就红着脸跑了。
    后来听说他老毛病又犯了。
    人家说生意上的事正热闹,他跟着评理,不知哪句得罪了对方?
    让人讥笑他算什么鸟?
    自己穷得叮当响,懂个屁。
    所谓自取其辱首先都是因为自己想错了,做错了。
    然后才会被人当众打脸。
    母亲再次觉得面前的薰儿俨然不像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
    可她摸着薰儿的脸蛋。
    又真真切切的感觉到这就是她十几岁的女儿呀!
    徐力问:“我感觉这句话仿佛蕴含深刻的为人处世的道理。可以让人受用无穷。薰儿姐,你能给我详细解说一下吗?”
    薰儿说:“你呀!让你平时多读书。现在理解一句话都这么费劲!”
    “薰儿姐,拜托了!”徐力像祷告神灵一般的说。
    薰儿说:“从古至今,人情世故的曲曲弯弯都是大同小异的。
    人生在世,讲究一个德行配位,名副其实。
    不然的话,你就会步履维艰,活得很痛苦。
    社会是很现实!
    穷人好谈感情讲义气,富人则注重利益取舍。
    当穷人和富人在一起的时候,往往就会出现驴头不对马嘴的情况。
    一边觉得你太没有人味,不讲感情;一边却觉得你狗屁不通,毫无道理。
    不知你有没有发现?
    身边那些好说世态炎凉的人往往都混得不好。
    为什么?
    就是因为他混得不好才这么说。
    等他要是混好了,往往比让他觉得世态炎凉的人,还炎凉许多!
    世界是功利的!
    大家都像是一群争食的鱼儿先恐后地往前游。
    或许这就是命!
    要知道这就是人生的修行。
    惟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
    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自然天真,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人和人之间是要保持距离的。
    特别是亲戚之间,肯定是远不了,但也不能走太近。
    我曾见过就是亲兄弟之间也要争个有钱没钱,谁要是过得好就眼红,过不好就讥笑的。
    人穷不如鬼,茶淡不如水。
    人性就是这样势利,人弱的时候坏人最多,委屈也最多。
    人情冷暖是客观现实,想多了没有用,你要做的是自己争气。
    力微休负重,言轻莫劝人;
    无钱莫入众,遭难莫寻亲。
    这说的就是要你安分一些,少去自讨没趣,自取其辱。
    再深一点就是要有自知之明,不要随随便便就对人掏心窝子。
    求人如吞三尺剑,万事还是要靠自己。
    对于别人,但求不落井下石就好。
    等你发达了也别心里别扭,锦上添花也是好事。
    做人不要狭隘,要有自知之明。
    但也不能人穷志短,故作清高。
    一个没有注意啰嗦了这么多!
    不说了,不说了,突然觉得特别的口渴。”
    徐力连忙起身将薰儿面前的水杯递到了手中,说:“薰儿姐,你喝茶!”
    母亲曾经都没有听说过薰儿说的这些话。
    心中更是有些费解了!
    一个小姑娘的思想感觉比七八十岁的老者还要深沉一些。
    但尽管这样!
    母亲也没有当着徐力的面问出她的疑惑。
    薰儿喝完茶水说:“对了,你还没有说究竟找我什么事情?”
    “这么久没有见到薰儿姐了。小弟我就不能因为思念你特意来吗?”
    薰儿故作生气的说:“你再贫嘴就赶快走吧!门在那边,不送!昨晚我有些没有睡好。想要再睡一个午觉。”
    “别呀!小弟我还真的有些事情。”徐力着急的说。
    薰儿说:“就是嘛!从你一进门我就知道你肯定有事情。说吧!”
    徐力露出佩服的目光说:“是这样的!
    考上北京的一些大学同学说要组织一个同学聚会。
    主要目的就是想要见见薰儿姐。
    这不班长委托我负责组织这件事。我来就想征求薰儿姐你的意见。
    你说订酒店好还是订饭店好?”
    薰儿说:“咱们哪儿都是小地方。每一个人吃饭的胃口都挺大。还是订饭店吧!总不能搞一个同学聚会。让大家都饿肚子吧!”
    “哦,还是薰儿姐想得周到。我竟然没有想到这一层。”
    薰儿接着说:“这次花销都算我的!你就放心的筹备吧!”
    “真的!”
    “虽然也就一个月左右。
    这些同学当初都是那么的照顾我。
    也算是我答谢同学们了。
    对了,你可以尽可能的联系一些考到别的地方的同学一起来。
    车旅食宿的钱,我来负责。
    我只想让同学们都聚的齐一些。”
    “薰儿姐,同学们要知道的话。肯定非常感动的!”徐力说。
    感动!
    薰儿突然想起来一个事情。
    杨丽这个同桌家境有些困难!
    说不定就算是考上了大学也不会来上学。
    薰儿说:“徐小弟,交给你一个任务!”
    “薰儿姐,你说!我必当尽力完成。”这可是他在薰儿身边捞表现的好机会!
    薰儿说:“你联系一下我们的班主任张老师。
    委托张老师了解一些咱们班那几个贫困的学生。
    有没有人因为家中没钱不打算上学的?
    有的话,这些钱我出了。
    但是有个条件,让张老师不要告诉他们这些钱是我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