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宝莲灯同人)[沉戬]梅雨

分卷阅读5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刘彦昌只好放下了尺子,命令沉香继续吃晚饭,自己则跟着杨戬进了里屋去。关门之前,刘彦昌往沉香那儿看了一眼,与儿子诧异的眼神碰撞一瞬,心中无声地叹了口气。

    沉香从小就很敏感,方才杨戬冷冽的神情,已然尽数被沉香捕捉。更奇怪的是,虽然杨戬只是个远房亲戚,平时丝毫不见显山露水,可方才一次冲突,沉香终于看得清楚明白:在这个家里,虽然他的父亲是一家之主,但这个所谓的远房舅舅明显压父亲一头;舅舅甚至连一个字都不必说,轻易就能把父亲的怒火压制下去。

    他分明是以更强的威势,让刘彦昌不敢再怒。

    这一切,刘彦昌心知肚明。在儿子面前出了这么件事,他一方面觉得颜面扫地,一方面又开始担心沉香会不会因此而对杨戬产生成见,接下来的几天又该怎么相处。

    门关紧了。刘彦昌的视线从松鼠身上扫过去,听杨戬问:“怎么回事。”

    他语气平淡,几乎听不出这是个问题。刘彦昌对这样的二郎神再熟悉不过,因此很快适应,答道:“三圣母吩咐的,不能让他进庙。”

    杨戬听了,立刻想通了其中利害:“她担心玉帝会旧事重提?”

    “沉香现在没有法力,万一玉帝想起他来,随便给他扣个罪名扭送地府,就太晚了。”刘彦昌也是无可奈何,“三圣母说,玉帝当初对待岳父岳母心狠手辣,为人又阴晴不定,因此纵使新天条出世,我们也不能放松警惕,必须循规蹈矩。天上一日地上一年,最起码要防备十年。”

    十年。听了此话,杨戬竟是笑了:“你们是当我死了,还是觉得我不行了?”

    “内兄这是何意……”刘彦昌微惊,“我们从来没这么想过。”

    “如果没想过,怎么会认为只要不进庙宇、不见金身,就可以避灾消难呢?你糊涂,三妹也跟着糊涂!”

    在二郎神习以为常的怒意之中,刘彦昌听得连连点头,尽管他其实并不太认可——毕竟情人眼里出西施,杨婵说的当然比杨戬说的要正确。

    可再之后,杨戬就没再言语了。刘彦昌不知道他作何思考,等了一阵,却听见一声轻叹。

    “别想那么多了。张百忍不敢。”

    刘彦昌颇为诧异地抬了眼。他的这位内兄是听调不听宣的二郎神,是天庭掌管三界天条的司法天神,却还是妻子的亲哥哥。现在,他大概是以家人的身份,说了这句简短至极却立竿见影的宽心之言。

    梅雨时节天黑得早,借着窗洞里漏进的些许暗沉暮色,刘彦昌仿佛从杨戬一向凛冽的眉宇间,看到了几分难能可贵的温柔。

    ……也或许,还有耳畔雨声的渲染,潜移默化中柔软了他的眼、他的情、他的心。

    他的这颗没用的凡心,当初明知仙凡殊途,却固执地为情所动;现在一晃二十年过去了,他却重蹈覆辙,明知杨戬演技出众,却总在不经意间被他打动。

    譬如现在,刘彦昌虽也摇摆,最终却还是选择了相信杨戬,而不是妻子杨婵。

    他点了点头:“我知道了,内兄。”

    或许真是光阴蹉跎,从前刘彦昌固执到油盐不进,而今却对杨戬言听计从起来。杨戬亦颇感意外,却未深究,想到方才刘彦昌的举动,又叮嘱道:“孩子及至弱冠,就不宜再体罚了。今天的事就算了,以后我不在,你也别忘了。”

    这么简单的道理,刘彦昌当然不至于不懂,只是方才急怒攻心,什么弱冠通通抛之脑后,只知道儿子犯错,不把他自己的小命当回事。现在杨戬提醒了,刘彦昌心说那便顺水推舟,出去就不打了,就说是他舅舅劝的,算是帮杨戬在他外甥面前再刷一回好感度。

    打好腹稿,刘彦昌开门出去,看见沉香坐在桌前捧着碗喝粥。他和杨戬谈话时间不算太长,但也不是很短,可沉香喝到现在,碗里的粥还有大半。刘彦昌心如明镜,心平气和地坐下来问:“你都听到什么了?”

    沉香闻言,便不再装了:“没怎么听清楚,不过听见他说让你别打我了。”

    幸而他没把前面的话听去。刘彦昌道:“可以不打,但你还是要反省。爹娘说的话,你就不能多听进去一点吗?”

    经过方才一闹,沉香哪里还敢反驳,只管答应。刘彦昌看他点头如捣蒜,又气又笑,终于把此事揭过了。等沉香吃过晚饭,刘彦昌在旁洗碗,忽听儿子玩笑道:“爹,其实我觉得舅舅还不如你。”

    还不如他?杨戬?刘彦昌还是第一次听见这种类比,觉得新鲜:“什么差不多?”

    “就是他让你别打我这件事,”沉香摊开宣纸研墨,“我觉得吧,爹你平时还记得我成年了,他却完全不记得。只不过刚才你动了手,他觉得应该找个理由阻止,所以才想起来我已经二十了。”

    “……”居然有些道理,“你怎么知道他没把你当成年人?”

    沉香道:“我看得出来他很想哄我开心,哄我和他聊天,可惜他功力不行。我觉得在他眼里,可能我只有十五六岁吧。”

    十五六岁,恰是长大后的沉香初遇杨戬的年纪。或许在神仙眼中,百年不过弹指间,因此哪怕杨戬至今仍把沉香当成十六岁看待,再正常不过。

    甚至可以说他有些念旧?

    沉香蘸墨提笔,写下一个大字:

    雨。

    第5章

    雨停。

    风止。

    清晨时分,沉香披衣起床,拖着鞋子走出房门,就看见前门敞开着。几步跨过门槛行至廊上,隔着朦胧的雾气,但见刘彦昌手里拿着个陈旧的小酒盅蹲在菜园里,似乎在寻找什么。

    沉香好奇问:“爹,干什么呢。”

    刘彦昌见儿子起来了,起身回去,把酒盅搁在桌上,叮嘱道:“你找些种下去没发芽的玉米籽,实在不行,菜叶子也可以,但是要撕碎了。弄完了给你舅舅,趁天晴我出门一趟。”

    沉香先注意到了后半句话,忙问:“你去哪?我代你去吧,路不好走。”接着才想到他爹交给他的任务,吃了一惊,“给我舅舅弄这些?他……吃?”

    “想什么呢,臭小子,”骂归骂,刘彦昌还是被他说得发笑,“你舅舅前天跟你上山,抓了只松鼠回来。你不知道?”

    “不知道……”沉香颇感疑惑,心说舅舅怎么背着他捉了只松鼠也不告诉他,却去告诉他爹呢,“对了,爹你要去哪?”

    刘彦昌无暇猜测儿子心里的弯弯绕绕,道:“爹去员外府上一趟……他要的五百个灯笼,按现在的天气,很难在初三之前把灯笼全部运到他府上,就算能运过去,也会因为下雨潮湿而报废一部分。爹得去和他谈谈这件事。”

    此事确实不是沉香能代劳的。在买卖灯笼这方面,刘彦昌毕竟经验老道,和员外的生意关系也已经维持了十多年,向来最知员外喜好禁忌。据说,员外是七月初三的生辰,每年这天都要大摆筵席整整三日,五百只灯笼每隔两丈远就布置一个,从离家三里外的大路路口开始,一直挂到宅邸内的庭院、大堂、客院,入夜后有仆人专门执杖点灯,照得整个员外府内外灯火通明。只是往年的梅雨天多不似今年这般潮湿,灯笼用上防水纸罩之后尚能应对;今年却情况特殊,这才入梅几天,家里地面上都已经湿滑一片,有时躺在床上,都能从被褥上面嗅出略带雨腥的潮气来。

    沉香把雨伞递给刘彦昌:“路上小心,慢点走。大概什么时候能回来?”

    “回来吃中饭,”刘彦昌道,“你在家把昨天晚上剩的粥热热,再炒个青菜。”

    沉香点头。等刘彦昌走了,看时间还早,他吃过早饭就先搬出了做灯笼的材料来,借着门口并不明亮的天光开始工作。才糊了几个,杨戬也起来了,照旧是无所事事的富家公子做派,光是守着沉香看他忙活,递了几次竹篾。沉香没看到松鼠,边手上做活边问:“你的松鼠养在哪了?”

    杨戬猜测多半是刘彦昌多嘴,淡淡作答:“放了。”

    “放了?”沉香顿感意外,他还没仔细看过呢,“为什么放了?”

    “会死。”

    沉香想了想,这话好像是他说的;但现在这个境况,就好像亲口剥夺了舅舅的兴趣爱好一般,委屈了他。这么一想,沉香有些心虚:“其实也不一定会养死,只是我小时候养的野生动物死了几只,所以……”

    他并不知晓,说这话的并不止他一个人,还有刘彦昌;杨戬放了松鼠,也不是真的怕把它养死,而是因为身为神仙,他决不能也不愿与凡物过分接触。

    “唉,放了就放了吧,我下回自己捉一只玩,”失望归失望,沉香唯有妥协,“我爹以为你还养着,一大早起来给松鼠找吃的。喏,在桌上放着呢。”

    杨戬看了看酒盅里那些玉米粒,算是把刘彦昌这份心记下了。

    “昨天我爹也不是故意要打我的,他就是气糊涂了。不过我看你啊,比他还凶。”

    这话来得突然,杨戬意外道:“我?”

    看他反应,该是半点没意识到自己昨天脸色有多难看,又把刘彦昌吓得多惨,甚至连沉香都因为担心刘彦昌而干起了听壁角的事。沉香拿他没办法,嘟囔了一句:“现在我相信你欺负过我爹了。”

    说完,没有回应。沉香猜测,他舅舅要么没听到,要么就是刻意当成了耳旁风。他个人更倾向于后一种。

    “欺负爹”的罪名进一步落实。

    但无论如何,松鼠和爹的事情暂且可算告一段落。舅甥两个继续有一句没一句说着话。沉香问题颇多,他其实并不算个自来熟的人,可在杨戬面前,他好像总有许多问题想问。于是他反而有些庆幸这手工的活如此单调枯燥,可以把更多心思花在和舅舅聊天上。

    “那你有老婆吗?”沉香问,“我爹说你三十了,应该娶妻生子了吧。”

    杨戬一蹙眉:“他还说了什么?”大概是对刘彦昌又生出了多嘴多舌的坏印象,和他给松鼠找食的事对半抵消。

    “没什么啊,别转移话题,你到底娶妻了没?”

    “……没有。”

    “为什么不娶?难道是因为你……”

    奇怪的停顿。杨戬竟猜不出外甥究竟在想什么。

    “因为你太懒惰,女人都怕你养不活她?”

    “……”无从辩解。

    “舅舅,外甥劝你一句,一个男人真的得学点本事,决不能空有一张脸。不过你放心吧,虽然你打光棍,但是外甥会给你养老的。”

    三千年,杨戬这辈子活了三千年,从没听过这等责备;可这个人偏偏是他外甥,他不忍驳斥,亦动容于外甥对他的关心,唯点头应下。沉香看他听话,心里高兴,便决定给他改过自新的机会,从前欺负过他爹的事情可以暂时抛诸脑后。接着,舅甥俩又一问一答,说了些家长里短的事情,一个上午就这么过去了。

    到了该做午饭的时候,沉香把做好的灯笼收拾起来,洗干净手,突发奇想问:“舅舅,你会做饭吗?”

    正好,虽然杨戬做家务一百样不会,做饭却是他唯一的技能。这都要归功于玉皇大帝,当初一路追杀杨戬杨婵两兄妹,逼得杨戬在逃亡路上学会了生火做饭。所以杨戬回答他外甥说:“会一点。”

    但沉香不知道,他的“会一点”,仅限于“生火”,“做饭”并不是他的技能,而是杨婵的。做外甥的万分欣慰,把杨戬打发到灶口:“那你帮我生一下火吧,等我加点水。”便舀了清水进锅。结果他刚刚盖上锅盖,抬眼间就看到灶口喷出了火光。

    沉香再一看,火折子还好端端放在边上,压根就没动过。未及深思,锅里水沸了。

    “开……了……”话没说完,火光已灭。沉香赶紧掀开锅盖,一股水气喷在脸上,烫得睁不开眼睛。

    “够了,够了,”沉香连忙阻止,“先等一下……”

    然而,就在这一片白雾蒙蒙中,沉香隐约看见有人款款进了门来。粗布长裙难掩月貌花容,正是母亲杨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