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无双质子

第2章 思量现状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也不知道时间过了多久,正当李天清眼皮打架昏昏欲睡之际,一道尖细的声音响起。
    “宣王殿下到!!”
    随着宣王踏入殿内,众人的目光立刻聚集在他身上。
    只见来人气度非凡,虽已到中年,但仍面如冠玉,身姿挺拔,举手投足间都散发着上位者的气势,
    只是眉宇间隐隐透露出一丝阴郁之色。
    这宣王是周帝长子,虽贵为皇子,却长年驻守边疆,是个杀伐果断的狠角色。
    李天清打起十二分精神,默默观察着这个在边疆手握重兵的二哥。
    宣王大步上前,环顾四周,
    “诸位皇弟都到齐了,看来是二哥来晚了。”
    “皇兄这说的是哪里话,是我们来早了才是。”
    宣王爽朗一笑,随即话锋一转,
    “诸位皇弟都长大了,也该为国效力了。”
    此话一出,李天清心中一凛,感受到气氛陡然一变。
    皇子之间嘛、兄友弟恭,就那么回事吧。
    这诡异的氛围并没有持续太久,
    一道尖细的声音响起。
    “陛下驾到!!!”
    话音刚落,只见周帝身着明黄色的龙袍,头戴冕旒,在太监的簇拥下缓缓走进大殿。
    众人纷纷跪地行礼:
    “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周帝挥了挥手,“诸位爱卿平身。”
    随后目光落在宣王身上,“吾儿为大周驻守边疆辛苦了,今日为我大周宣王接风洗尘、开宴!!”
    宴会正式开始,众人推杯换盏,气氛热烈。
    李天清坐在角落默默吃着面前精致的糕点。
    这时,一个太监在周帝身边,低声耳语了几句。
    周帝闻言,脸色一沉,目光扫过殿下众人,最终落在宣王身上。
    众人察觉到气氛不对,纷纷停下动作,大殿内瞬间安静下来。
    “宣王,北燕十万铁骑压境,北燕亲王随使团出使我大周欲与我朝边贸互市、此事你可知晓?”
    宣王起身行礼,神色恭敬:
    “回父皇,儿臣知晓、儿臣此番回京,正是为了此事。”
    “哦?那依你之见,此事当如何处置?”周帝不动声色地问道。
    “北燕狼子野心,十万铁骑压境,且此次北燕亲王随使团来访所图恐怕不止互市一事。”
    “儿臣以为,若应允互市恐怕会助长其气焰、
    儿臣愿亲自前往边境镇守,以防北燕生变。”
    李天清心中暗自思忖,北燕使团的到来恐怕没那么简单,
    北燕此次出兵恐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陛下,臣以为宣王殿下所言极是,北燕狼子野心,不可不防。”
    此人正是兵部尚书秦勇。
    兵部尚书继续道:
    “宣王殿下镇守边疆多年,劳苦功高,如今北燕来犯,宣王殿下自当亲往,以振我军威!”
    “陛下,宣王殿下英明神武,定能保我大周边境安宁。”
    一武将上前开口道。
    有了兵部尚书秦勇和那武将带头,殿内众臣纷纷附和。
    听到这里,李天清心中暗道这宣王果然是老谋深算,
    此举可谓是一举两得,既能派兵镇守边境,又能趁机安插自己的人手。
    “宣王此言差矣,互市之事乃互利共赢之举,北燕此举不过是商贾之事罢了,臣以为不必过度解读。”
    李天清抬眸望去,只见说话那人身材清瘦,留着山羊胡,一副文质彬彬的模样,正是礼部尚书。
    “陛下,臣以为,礼部尚书所言甚是,互市之事关系到我大周与北燕的邦交,不可贸然行事。”
    “北燕狼子野心,觊觎中原已久,此番互市,恐怕只是个借口罢了。”
    “我大周地大物博,兵强马壮,岂容北燕小儿挑衅!”
    “尔等莫要忘了,北燕虽疆域不及我大周,但其铁骑凶猛、悍不畏死,加之我朝立国多年、四方征战,民生疲敝、如今多地开支入不敷出,此时恐难以抵挡北燕的进攻。”
    一时间,殿内众臣吵作一团,各执己见,谁也不让谁。
    李天清在一旁听得津津有味,暗自思忖,这朝堂之上的争论倒也颇为有趣。
    “够了!”
    周帝一拍龙椅,厉声喝道。群臣纷纷跪地,噤若寒蝉。
    “陛下息怒!”
    群臣纷纷跪地,高呼道。
    李天清见状也跟着一起装模作样地跪在地上,心想这戏演得可真累!
    “都起来吧。”
    周帝揉了揉太阳穴,面露疲惫之色。
    “宣王忠心耿耿、一心为国、朕甚感欣慰,
    只是眼下朝堂局势动荡,还需宣王坐镇中枢、稳定朝局,此事还是另议吧。”
    周帝此话算是直接断了宣王的念想。
    “儿臣谨遵父皇教诲。”
    宣王拱手行礼,神色平静,看不出一丝情绪波动。
    此间气氛一时间有些压抑。
    半晌,一位老者缓缓开口:
    “北燕与我大周虽时有摩擦,但近年来边境还算安稳,如今北燕突然出兵,恐怕其中另有隐情。”
    “依老臣之见,或许是北燕内部出现了什么变故,才会有此举。”老者继续道。
    有这个可能!
    此言一出,众臣纷纷点头,确实有几分道理。
    李天清闻言暗自思索:
    北燕朝廷的控制力可不如大周,
    如今北燕国内各部族势力蠢蠢欲动、
    再加之如今北燕皇室内部也是争斗不休,恐生变乱!
    那老者继续道:
    “老臣大胆推测,此次出兵恐怕是北燕皇室借机转移国内矛盾以缓解压力。”
    周帝闻言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依老臣之见、北燕此次出兵或许只是虚张声势,并不会真的与我大周开战。
    不如先按兵不动,静观其变、同时加强边境防守,以防不测。
    此外...”
    那老臣顿了一下继续道:
    “老臣以为,可派一名皇子作为质子前往北燕。”
    此言一出,群臣哗然。
    “北燕虽有虚张声势的可能,但终究是个隐患。
    况且质子之策乃古今通例、
    若能派一名皇子前往北燕,既能显示我大周的诚意,同时也能牵制北燕。”老臣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