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七十年代翻身记

分卷阅读32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家。”

    陈茉笑着摇摇头,随后朝身后不远处,在杨柳树下站着的邵琛指了指,说道:“李叔,我今天来就是帮忙带个话,那边那个男生,是我同学,北京来的,想跟你做点生意。”

    李光明循着陈茉所指的方向看去,瞧见一个模样精神,却有些稚嫩的男生在树底下乘凉,旁边停着一辆崭新的自行车。

    车子房子,永远是彰显男人资本的最直观附属品,更何况,这小子还是北京来的。

    这个年代,人们对北京,总会不由自主的带上憧憬与向往。

    所以,因为这两点,李光明直接选择性忽略掉了邵琛稚嫩的面容,让陈茉去厂子里转悠转悠,他自己则是朝邵琛走了过去。

    两个人距离近了,看到李光明要伸手,邵琛赶紧向前跨一步,主动握手,打招呼道:“李厂长,来得有点突然,还请您不要觉得唐突,自我介绍下,我姓邵,叫邵琛。”

    仅仅一个握手的小动作,让李光明心里就有了底。对方不见得有什么大来头,但绝对是经历过体制的场面人。

    他笑道:“什么唐突不唐突的,俺这里一天也没啥事儿干,三丫头是我看着长大的,你是他同学,都是自家人。小邵是吧,不用见外。”

    看得出来,李光明的防备心还是很重的,因为不清楚邵琛的目的,又不是能随意打发的破落小子,索性从陈茉这里入手,以长辈自居。

    以不变应万变嘛。

    邵琛以前跟着他父亲下过基层,知道这些人一个比一个油滑,如果震慑不住,那今天这次来,八成是要无功而返。

    于是,他顺势接上话茬,说道:“既然您这样说,我就厚着脸皮也叫您一声李叔了。李叔,我这次来呢,是听陈茉说,您最近因为农具制造厂的事情正头疼,我特地过来给您排忧解难来了。”

    “……”

    饶是李光明阅人无数,脸皮够厚,听到这话也觉得想打人。

    他硬生生强迫自己扯出来一个笑容,说道:“俺这头疼事儿,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解决的。”

    邵琛不为所动,说道:“李叔可以选择把这头疼事儿甩出来,我来接收。”

    和平日里面对陈茉的时候,阳光大男孩的模样大相径庭,此刻的邵琛,无论从说话,还是语气,都很强硬。

    话说到这里,意思已经很明确了,对方是想买农具制造厂。

    李光明心头思飞速运转,无意识的从兜里拿出先前放进去的报纸,呼哧呼哧扇风,片刻后说道:“果真是英雄出少年啊,邵小兄弟,俺这头疼事儿,没个八百上千的,可解决不了。”

    就这破厂子,要效益没效益,要业绩没业绩,基本是个空壳子,说不定还有一把烂账,敢要价一千块,也是痴人说梦。

    坐地起价,怕是想钱想疯了。

    邵琛不动声色的笑了笑,瞥了眼李光明手里的报纸,愣神片刻,突然嘀咕道:“这臭老头儿,最近精气神儿倒是挺好。”

    李光明闻言,看向自己手上的报纸,头版头条刊登着一个精神矍铄的老人的照片。

    而他拿的报纸,正是前几天刊发的《光明日报》。

    再回想刚才邵琛的话,李光明脸色大变,怒斥道:“混球小子,这可是最高层首长!”

    “我知道他是首长啊,说的就是他。”

    瞧着李光明脸色越来越难看,邵琛这才不紧不慢的从兜里掏出一张照片,似笑非笑道:“可对于你来说他是首长,在我这里,他就是个普通老头儿,忙到没时间管我的爷爷。”

    “……”

    李光明瞧了瞧报纸上一脸严肃的老者,再看看邵琛手里,那张照片。

    照片里,老者一脸宠溺讨好,少年一脸不满。

    报纸上的图片,和邵琛手里照片上的老人,显然是一个人,至于照片里的少年,虽然青涩了些,但仍旧能看得出来是眼前的邵琛。

    仔细再瞧,爷孙俩的眉眼,确实是十分是相似的,是什么关系,也就不言而喻了。

    李光明的视线,不停在报纸,照片,和邵琛脸上切换,嘴皮子开始无端抽搐起来,用极大的毅力,才强忍住自己小腿要打摆子的冲动。

    娘嘞,咋就几分钟的工夫,他就见到了老首长的孙子,关键这孙子……哦不对,是老首长的孙子,还要跟他做生意!

    更让他感到恐慌的是,刚才还觉得这人年纪小,看起来似乎财大气粗傻有钱,还想坑他一笔钱来着。

    所以……现在挽救还来得及吗。

    第21章承包一座山的女人

    外面邵琛和李光明在谈话,陈茉悄悄地进了农具制造厂里面。

    说是厂,其实就是比较大的宅院,用泥巴墙围起来,院子里坑坑洼洼的,是平时打家具农具的时候,留下的痕迹。

    有几个老师傅睡醒了,在棚子里一边闲聊一边干活。

    角落里是堆积的木材,和削下来的木屑,带着一股子略显干燥的木头味,稍微有些刺鼻。

    陈茉瞄了几眼,码好的木材,全都是河边砍的大杨柳,顿时没啥兴趣再看。

    她倒是对几位老师傅的手艺挺感兴趣的。

    几十年后的家具制造厂,有了先进且娴熟的流水线制作流程,从配料,白胚加工,组装拼接,上漆料,最后到包装出厂。

    如果精确到每个步骤的话,从设备上的切床、开料锯、平刨、拼板机,到热压需要的切皮机,热压机,布胶机等,还有繁琐的上漆工序,都十分讲究。

    再高级点的,实现电脑全自动控制,给家具制造业,带来一次全新的工业变革。

    而以上所讲的这些,在70年代,很显然是没办法实现的。

    但是别忘了,几十年后无论家具,服装或者小卖品经常都打出来什么样的口号呢?

    纯手工制作!

    机器能加快制作节奏,实现快速量产化,但手工精细制作,是冰冷的机器没有办法比拟的。

    陈茉看的认真,瞧着老师傅十分稳健的砂光打磨,忍不住赞叹道:“好手艺。”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凭这家具打磨的如此沉稳圆润,就能知道这师傅的厉害。

    作为家具生产中,最需要耗时间的打磨工序,绝对能把家具硬生生提高一个档次。没想到在这穷乡僻壤里,竟然会有这样的手艺人。

    果然高手在民间。

    “丫头,你不出去耍,看俺们干活儿作甚,能看得懂吗?”

    老师傅咧开嘴笑,饱经风霜的脸满是皱纹:“快出去吧,这里面脏,李厂长最近心情不好,你可别撞见他。”

    师傅话音刚落下,就见李光明从厂子外面走进来,笑着骂道:“好你个马光棍,俺不就是欠了你一个月工钱,你就跟个老娘们似的在背后说道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