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剑三 琴花】村居闲话

分卷阅读36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揉额角眉心,想让自己再清醒一点。今日的议事果然是为了开春后挖水渠的事情,韩君岳努力听着各县的县令一一介绍起本地的地貌和劳役情况,听到第三个时,实在扛不住困,悄悄把胳膊撑在脑袋上迷糊了一会儿。好在挑了偏僻的位置,前面又坐了个高个子,韩君岳觉得刺史大人肯定是瞧不见自己,便也大胆地靠着胳膊睡了过去。也不知过了多久,他猛得睁开眼睛,左右瞧瞧,身边坐的还是那些同行,前头自家县官老爷正滔滔不绝地说着村边上那个大湖。韩君岳舒了一口气,悄悄地坐正了身子,装作没事人的模样接着听了下去。没过一会儿,外面通报已经备好了饭,请各位大人先歇息歇息。韩君岳刚刚心里跃起一点欢喜,便听上头刺史大人说道:“好好好,诸位先吃饭……哎,上次在县里帮着开道的那位县尉呢?是不是姓韩来着?留一下留一下,我跟你讲几句话。”

    认得韩君岳的几个同行都转头看了看他,随即也就跟抬脚着别人一起去饭堂了。韩县尉五雷轰顶,满心以为是刚才瞌睡被刺史瞧见了,战战兢兢地站起身来,等着县令大人们也都走光了,才低着头挪到前面去,脸上涨得通红,小心地赔了个礼:“杨大人,下官——”

    “我多年未回师门,现在是这样的衣服了?比我这套倒是好看不少……”

    韩君岳一时愣住,抬头才仔细地看了看,本州新任刺史杨沐泉,正穿着一身多年前长歌门男弟子通行的衣服,白布外袍的领口和下摆都缝了一道绿色绲边,袖口上是黑色丝线绣成的云纹,腰封上垂下的丝绦,也按着长歌门特有的喜好,坠了两枚梅花形状的玉佩。这套样式的衣服,韩君岳只在一位年长师兄的衣柜里见过了,自己身上正穿的这身,可巧也是师门配发,但比杨沐泉的更要精致多了。韩君岳一时不知道是该疑惑怎么没早发现刺史大人竟是同门,还是懊悔刚才在下面瞌睡连连,丢尽了师门的脸。杨沐泉倒是一副兴致盎然的样子,靠在坐榻上上下打量了几遍韩君岳,点了点头,又吩咐旁边的衙役,“把我的饭拿到这里来吃吧,这厅里还暖和些,给韩县尉也端一份来。”

    两份饭菜送过来,韩君岳坐在下首,陪着刺史大人吃起了午饭。他这时又悄悄仔细地端详了几遍:这身长歌弟子的衣服已经看得出很旧了,杨沐泉身上还鼓鼓囊囊的,大约是里面裹了很厚的袄,腿上还盖了一层羊皮毯子。这人乍看下似乎有些年纪了,鬓角已经花白,眼睛微微眯着,但神情灵动时,仿佛又一下子又年轻了许多。韩君岳边挑着菜,边应付刺史大人饶有兴趣的盘问,从他几岁进长歌门,是哪位师父门下,到哪年中举,是榜上第几名,杨沐泉通通问了一遍。“唉,读书的时候,觉得世间最苦莫过于考试……怎么,现在还是连考三天吗?”

    “……回大人,现在是连考五天了。”

    “哈?哈哈!好!这下我可痛快多了!”

    韩君岳目瞪口呆,然而之后还是迅速在长歌门大考的问题上跟杨大人达成了同盟。两人又探讨了一阵子师门里各种不合情理的规条,饭菜也吃得差不多,杨沐泉喊了下人来收拾,自己直起身子,又对韩县尉道:“小韩……来,来帮帮忙……”

    “杨大人,何事?”韩君岳一开始的局促尴尬已然消失,忙凑上前来等杨沐泉吩咐。刺史大人一手扶住他的胳膊,一手撑着坐榻,僵硬地伸开两条腿,把自己的姿势又调正了,“唉,这腿不经冻,老毛病了!咱们下午接着说这挖水渠的事情,你可别睡了,好好听着!”

    杨沐泉斜着眼睛瞪了瞪韩君岳,韩君岳一下子又涨得满脸通红。

    “看他们那边还没吃完……哎老杜,”杨沐泉转头吩咐衙役,“伙房里还有昨天那种萝卜吗?给我切半个来,吃着清口。”

    衙役应声去了,杨沐泉犹自说着:“这个地方,一个是黄米种得好,一个是萝卜比别地出的好吃,不错,以后还得多种些。”

    “杨大人,下官县里——”韩君岳心里转了几转,终究还是没忍住,“有个村民,是种萝卜茄子这些菜蔬为生的。他因,呃,流落到本地,无亲无故,田地也贫瘠,粮食实在种不出来,缴租也是只能以菜蔬代缴——”

    “唔,我记得他,账本子上看到过。”杨沐泉点了点头。

    “下官看到大人批注,是否此人以后……”韩君岳偷眼看看刺史大人的表情,见他脸上的笑意仿佛一下子抹去了,眼睛也垂了下来,心里不禁七上八下,“……不能缴菜蔬了?”

    “没有的事,你别多想,那都是我随手乱写的,”杨沐泉轻描淡写地摆了摆手,“让他安心地种他的萝卜就是了……我记得,是一个叫吴非的人,是吧?”

    “是,谢大人!”韩君岳一霎乐得不行,紧紧抿着嘴忍住笑意,却听杨沐泉继续讲道:“吴非……好名字啊,我记得,这与我一位多年前的故友同名,我二十出头的时候,天天喜欢跟他腻在一起喝酒闲聊,长安西市的铺子,我们也都逛了个遍——”

    杨沐泉摇了摇头,抬起手摸摸自己鬓角的白发,神情越发沉郁了,“他大约已经死了,大约已经死了……很多年了吧。”

    韩君岳在一旁看着刺史大人的举动,干巴巴地开口道:“杨、杨大人,敢问……大人是哪一年中举的?”

    “天宝十二年。”

    韩县尉面无表情地想,老天爷,不会真的就这么巧吧。?

    二十四、

    下半天的议事,韩君岳倒是丝毫没有了睡意,但上头刺史大人和几个县令吵吵嚷嚷地谈论着来年的工程,他却也没听进去多少。瞧着杨沐泉在坐榻上端正了没多久就随意起来的姿势,韩君岳满心里想着的都是吴非。他那所谓的同年好友,长歌门人,年轻翰林,十有八九就是这上头坐着的杨刺史了。天底下的事情哪能这么巧,韩君岳刚得知了吴非的过往没多久,这“过往”就变作个活生生的顶头上司扑面而来。若是他们两个人知道了彼此,不免又牵扯起陈年旧事,惹得那人心酸。韩君岳想到这里,眼神也暗了暗,那点不甘心的念头又浮上来,心里无端地发闷。他抬头又仔细地端详了一阵子杨沐泉,暗自想象起二十余岁的吴非是个什么模样,或许要比现在更好看些?但也大约没有那么温柔的表情——

    走神走得太远,韩君岳脸上悄悄红了一片。

    不过,若是他当年不辞官,大概现在也能当上个刺史呢。

    韩君岳想到这里,眉头皱了皱。自己的年纪太轻,又只做着县尉这种无关痛痒的小官,在吴非看来还只是个愣头青呢。听刺史大人刚才的口气,他们以前倒真是熟悉得很,若是见了面,他乡遇故知,肯定又是一番亲亲热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