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重生名门毒女

第275章 故人重见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荒无人烟的戈壁滩黄沙茫茫若没有熟悉的向导引路,根本就辨不清行进的方向。

    沙洲地表蒸腾的高温夹上舅母蒋氏谨慎嘱咐的碎碎念,不禁让曼云越近目的地,越绷紧了身子,持缰的手心没底气地直冒汗。

    曼云偷眼儿瞅了瞅萧泓。只见其人倒却是很是乐呵地在马上颠着,嘴里倒着才向杜欢学的几句胡语,忽高忽低较着音直让表哥评定。

    “乌梁海!”,行在最前方的马匹停步在了沙峦上,静静矗立等待着后队跟上。

    周曼云紧催了马匹几步,抢身而上带着点兴奋。接着,她立即就失望了。

    大片的深翠遥遥地凝在天边,在沙丘之下初现的草丛挑染着青黄象是正啃咬着沙地的藓。

    “倒退回一二百年,我们这两天走过的那段沙漠也是上好的草场。不过边关胡汉相争的战事频繁,汉人胜的时候就拓荒种地,而胡人赢了就又重将耕地复做牧场。相互烧来掠去,夹在中间的缓冲带在所难免地就秃了。”,萧泓靠在妻子身边沉声说明。

    小夫妻俩交谈的声音并不算大,但还是让立在一旁的达日卓稍扭了下头看了过来,目带审视。

    十年前无奈地离开燕州,也脱开了陈朝的管辖,并不意味着他们这些流浪的人对中原事一无所知。景国公萧睿进了景王,在洛京重立了个小皇帝的事,在早前已透过渠道送到了塞外。

    谁会相信景国公的嫡子只是带着妻子来探望外祖母莫支夫人而别无目的?

    莫支夫人已经七十高龄了,由她领军集结在燕州边境外的杜氏残部现在本就在纠结着将来何去何从。有一部分想要自由的做化外之民,想将所有人凝组个新的草原部族,索性不管陈朝还是瀚国,自溯河而上到更北的地方立足开国。但更多人。却是想回燕州,达日卓也是其中之一。

    不过按着父祖辈和自身的经验,几代景国公管着的燕州有些过于苛严。铁血无情的景国公之名在草原上是可以止了小儿夜啼的。

    觉察到有目光巡过脸上,萧泓别过了头宽和一笑。如意料之中,刚才暗地观察着他们的中年大叔又一次冷哼一声,别扭地驱马跑到前边。

    马蹄哒哒翻腾。斑驳的草皮渐渐连成了整片,无边无际。鲜嫩芳草渐没蹄,在每一记蹄铁的敲击中都透出了沁心的香。骏马比驾驭着它们的主人更加灵觉,无须扬鞭相促,相互竞逐着向着被引领的方向撒了欢儿地奔跑,仿似不知疲倦。

    渐行渐近,隐带着大泽水气的清风扑面而来,辽阔草原上翻起了层层绿浪。白芍金莲,蓝鸽红兰。各色野花成堆成片地簇拥在一起,在阳光下爽朗地笑得前仰后合,带着无法抵挡的热烈席卷而来。

    一弧碧蓝终于呈现在了眼前,宁静辽远,与天相接。

    在明净湖泽的岸边,有座宽大洁白的圆帐高耸着,帐。太过奢侈。有那闲工夫,曼华自觉还不如赶着两小子去多捡些牛粪。

    这样也不错!也许只有真正的当了母亲才能有了这样的心境。

    曼云的眼眸中划过一丝羡,听话地按着身边人的指示转了个方向,接着,对突然又跃入眼帘的另一个故人露齿一笑。

    如果说在乌梁海遇到周曼华是意料之中,那么在这儿看到蒋菊英。却是大大地出乎意料。在大舅良蒋氏第一次带着她认亲时,曼云就抓着蒋菊英的手潸然泪下,悲不能止。

    蒋菊英是大舅娘的堂妹,却是杜玄风的妻子。本就是天哑的菊英,在泰业二年时从燕州城逃离路上受了重伤。被劈伤的面容从左眼眼角到右侧嘴角留着一道深疤。

    旁人以为曼云的眼泪尽是在怜着菊英的不幸。但她的泪水大半却是为了前世的愧疚。

    前世里在梅坞陪着她临产,帮她接下孩子,又在同一日跟着她们娘俩齐赴了枉死城的哑女人正是菊英。

    今生越对前世诸事的重新认识得越明白,周曼云就更心惭着前世的糊涂。不知当年的那个萧泓是如何找到了孑然一身的蒋菊英,又如何将她送到了那个周曼云的身边,但应当能证了当日她的临死不争纯是罪过。

    好在,这一世有所弥补。

    当年蒋氏为贺弟弟周恺诞生到霍城,祖父周显单独跟她相嘱的就是父亲周柘死去的真相。孝宗皇帝不可信,他已暗地选择的继承人也不可信,暗地里传的信息到了燕州,才有了杜家的早做防备。再接着是向着北地悄然支援的顺意船行……

    也许很多事在刚刚开始做时,并不会知道带来的改变和后果会是如何,但是日子久了也许就会是一番截然不同的天地。

    曼云自忖不过是个小女人。已尽是变动的现在还有无法预知的未来,她无法理清。但是这样的现世安稳,她就觉得已经很好了。

    前世早死去的曼华活得不差,蒋菊英虽一如前世破了相,但有夫有子活得幸福,不至于再流落孤苦,转回到会拖人溺水的周曼云身边。

    不管今世再有什么磨难或历练,能不拖累不伤害到她们,就已上善。

    即便有天各自天涯,不再相见,两两相忘……(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