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江湖小人

第十六节 无敌棍王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生了!生了!老爷,夫人生了个小少爷。”随着丫鬟、仆佣们一阵欢天喜地的喧闹,萧蓝若紧绷的面颊上,终于露出一丝如释重负般的微笑。“好啊!好啊!这得赶紧的知会大少爷一声,这下他定要乐疯了。”萧让来回地搓着双手,一张脸红光满面,透着罕有的喜色。月余之前,萧思温使人来报,萧家再添一女,取名萧绰,这一来,萧思温三胎皆女,再加上萧蓝若二岁的女儿萧小小,萧氏一脉,竟有四女之多。如今,此子一出,却是萧氏后辈唯一的男丁。

    “岳丈!周朝这是要大举来犯了。”萧蓝若神情略显忧虑。后周显德二年十一月,周朝以李穀为淮南道行营前军都部署,兼庐州、寿州知府事,率王彦超、韩令坤、白延遇等宿将,兵分十二路,尽陷淮北诸镇,并在正阳搭建浮桥,进围淮南门户寿州城。“李穀其人,厚重刚毅,文武双全,不可小觑啊!”林仁肇目光深邃,眉头微锁,虽有爱女添子之喜,怎抵得住外强压境之忧?

    李穀历仕三朝,而今以司空位列三公,监修国史。去年,因黄河自杨刘至博州一百二十里,连年东溃,分二派,汇成大泽,又东北坏古堤而出,灌齐、棣、淄诸州,至于海滨,漂没大量田地房屋,屡塞无功。李穀率十州六万之民,令行禁止,竟在三十日塞之,声名鹊起,甚得周世宗倚重。

    “岳丈!您这是要随军出征了。”萧蓝若轻声道。“还不一定,神武统军刘彦贞已然调集了二万水军前往正阳,不出意外的话,应该能阻止周军南进。”林仁肇微然一笑,接着道:“好了!不说这些不开心的事情,没得破坏了我喜得外孙的好心情,孩子起了名没有?”萧蓝若笑道:“起好了,因为咱家小小的缘故,我们就叫这孩子小人。”“萧小人!有点意思,左右不过是个名字而已。只是这‘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哈!哈!哈!”林仁肇开怀大笑,一扫胸中阴霾,萧蓝若也不禁露出会心的微笑。

    “南唐”神武统军刘彦贞督率二万水军直扑正阳桥,李穀闻报大惊,那可是他的后路啊!李穀当即传令,后军变前军,疾速后撤。寿州守将刘仁瞻也是一代名将,瞅个正着,当即悄然领军出城,掩杀而来。双方一接战,李穀担心腹背受敌,急于脱身,无心恋战,被刘仁瞻一路追杀,惨遭大败。

    周世宗雷霆震怒,立即调集京师左近十五州精兵,御驾亲征。周朝大军所至,所向披靡。首当其冲的刘彦贞,被周朝正印先锋李重进当场阵斩,正阳以南三十里,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殿前都指挥使张永德留守正阳桥,以为全军枢纽。

    是夜,月黑风高,十余艘木舟,悄然驶近正阳桥。突然之间,冲天的大火,骤然燃起,将江心映照的分外火红,张永德气急败坏地指挥兵卒四下救火,并调集弓弩手射杀前来袭营的敌人。

    这时,他看到一位身形伟岸的男子,手持利刃,力拨乱箭,以一当百,冲杀过来,不由大骇。“来人啊!给本帅挡住此人。”张永德急令众将。忽然,一柄利剑,化作长虹,呼啸着直奔张永德。张永德欲待闪避,已是不得。蓦然,身后一棍伸出,“嘡”地一声,将利剑磕飞。张永德霎时惊出一身冷汗,回头看去,却是赵匡胤站在身后。

    周军诸将一拥而上,将来人围在桥头。男子“嘿嘿”一阵冷笑:“可惜!可惜!”无视身周刀光剑影,气定神闲地踏步向张永德走去。诸将喝声不断,各种兵刃齐齐招呼向来人。男子鄙夷地冷哼一声,身形一矮,掌影飘飘,不见他如何出手,只见早有数人飞跌下桥。男子浑身上下,透着一股凌厉的杀气,瞬间又有数人,中掌跌出。

    赵匡胤缓缓地走到张永德身前,静静地看着来人,紧紧地握住掌中的盘龙棍。男子的脸上,平静如水,一簇火焰,映照在他的眼底,闪烁跳耀。赵匡胤身旁的曹彬,被对方的气势所压,有一种窒息的感觉。曹彬突然上前,劈面一刀砍向来人,男子竟然没有躲闪,就在朴刀将要落你武功卓绝,今日老夫倒要领教领教。”赵匡胤笑道:“老将军言重了,请出招!”皇甫晖提枪而上,起手就是中平枪。赵匡胤抖擞精神,挥棍迎上,两人大战在一处。枪来棍往,转眼已经过了百招。皇甫晖枪法老到,丝毫不露破绽。赵匡胤斗得性起,把一条棍使得如泼风一般。

    渐渐地,赵匡胤终于感到异常的疲惫。皇甫晖看了出来,枪枪到位,法度谨严。

    赵匡胤暗道不好,为今之计,只有出奇招了。蓦然,皇甫晖枪挑盘龙棍,赵匡胤铜棍脱手,几乎所有的人都是惊呼出声。突然,赵匡胤在马上一个空翻,从腰间抖出一根软棍来。这根棍非常奇特,三节三尺长的短棍,中间用铁环连接,软硬兼得。

    赵匡胤陡然从马上高高跃起,双手握棍,“力劈华山”。皇甫晖横枪相隔,他的确是老了,他居然忘了,此棍非彼棍,它是软的。枪担在了铁环中间,他眼睁睁看着那乌黑的棍头砸在自己的中脑之上。其实,他死的不冤枉,因为他是死在赵匡胤苦心孤诣独创的“三节棍”绝技之上。

    赵匡胤势如破竹,生擒姚凤,攻陷了滁州。这一战,赵匡胤让天下为之瞩目,让武林为之震颤,他也因此被江湖中人尊称为“棍王”。赵匡胤占据了滁州城,一面整肃军兵,一面安抚百姓。

    这时,张琼、潘美进来禀道:“将军!城里有人暴乱,属下已经将他们制服。请将军定夺!”赵匡胤道:“有多少人?”潘美答道:“有百十号人,领头的武功还相当不错。”赵匡胤道:“给我杀了!看他们再敢造反。”

    话音未落,突然有人道:“将军不可!天下百姓都是你的衣食父母,怎可如此草率?”赵匡胤凝目看去,却是近日投奔军中的洛阳人赵普。当时见面赵匡胤也没有太留意他,这时,他仔细地打量了一下赵普,只见他约莫三十四五岁年纪,白净面皮,颌下一缕须髯,颇有仙风道骨,不由心生好感。

    赵匡胤笑道:“那好!他们就交给你来审理!”赵普遵命而去。不大一会,进来覆命。

    赵匡胤接过卷宗来看,只有十数人被定罪,其余的却都是些无辜的乡民。赵匡胤抚额惊呼道:“幸亏有先生及时教我,不然岂不是错杀了好人?”赵普微笑道:“将军征战四方,平定天下,乃是当世的英雄豪杰,这些小事原不该劳烦将军。”赵匡胤汗颜道:“人命关天,岂可儿戏?请先生留在我身边,时刻教诲!”赵普笑道:“赵某何敢?不过能留在将军身边,却正合吾意。”赵匡胤大喜,道:“如此甚好!”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