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新官

第四十九章 改革尝试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ps:中秋人团圆,祝大家节ri快乐,阖家幸福,顺便说一句,各位书虫今天就少看一点书,多和家人互动交流,乐享一个美好的节ri。

    ——————————————————————————————

    宋穹这一喊,引得路上的行人纷纷侧目,黄琪娇羞不已,连忙加快脚步,却被宋穹三步两步追上。

    宋贞看得瞠目结舌,良久,才撇了撇嘴:“这小子——”

    《苦恼人的笑》,是由上影厂拍摄,李志舆、潘虹主演的一部新片,讲的是文乱时期,报社成了制造谎言的机器,一个记者不愿意撒谎,又不能保持沉默,非常烦恼。报社领导让他写一篇歪曲事实的报道,他装病也无法逃避,于是选择讲真话,最后微笑着戴上手铐……

    电影的拍摄手法、故事都很简陋,不过,讽刺和反思的味道很重,也算是一部不错的片子。

    看完电影,宋穹送黄琪回家。

    黄琪很开心,叽叽喳喳,一路说个不停。

    到了楼下,黄琪才紧张起来,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有邀请宋穹去家里。

    宋穹看着黄琪走上楼梯,才转身离开。

    “阿穹,你跟女孩子出去看电影了?”回到家,沈兰英拉住宋穹,满脸兴奋地问道。

    宋穹看了一眼在厨房忙碌的宋贞,点了点头:“嗯。”

    “听说,是供销社的?什么时候带回家里来让妈看看?”

    沈兰英马上笑得合不拢嘴。

    宋穹道:“妈,就是普通朋友,科技股的,你要想见,容易得很,前面二楼就是。”

    “我的事情不急,倒是宋贞……”

    宋穹刚刚说了半句,宋贞就跑了过来,“恶狠狠”地瞪着他:“宋穹,我的事情不要你管,你不准乱说。”

    宋穹笑了笑,却没有理她:“妈,婚姻法规定,男的二十岁、女的十八岁,才能够结婚,我还不到年龄,宋贞却已经到了,她的事情,你可要抓紧了。”

    “我听说,zhong yang正在酝酿修改婚姻法,法定结婚年龄,要改成男的二十二、女的二十,而且,还鼓励晚婚晚育,晚于法定年龄三年后结婚。”

    宋穹不记得新婚姻法是哪一年推出的,不过,那部婚姻法又称“80婚姻法”,很可能明年就会推出。

    宋贞还不满十九岁,如果今年不结婚,新的婚姻法一旦实行,就一定要等她满二十岁,也就是后年chun天才能结婚。

    到那个时候,说不定国家已经开始提倡晚婚晚育,又要推迟三年,到五年后,八五年才能结婚。

    晚婚晚育,倒也没有什么。不过宋贞打理粥摊,一个人很辛苦,郭辉现在能够帮忙,时间久了,肯定会有风言风语,也不方便。如果早点结婚,两个人一起干,弄个夫妻店,才能稳定下来。

    “啊,那你不是三年后才能结婚?”沈兰英吓了一跳。

    看到沈兰英一味盯着自己,宋穹很无奈地摇了摇头,决定抛出重磅炸弹:“妈,我的事情,急不来,宋贞和郭辉的事情,要抓紧办——”

    “宋穹,你闭嘴——”

    宋贞猛地吼道。

    沈兰英“啊”了一声,吃惊地望着宋贞:“阿贞,郭辉是谁?”

    沈兰英马上紧张起来,拉着宋贞问东问西,生怕自己的女儿吃亏。

    宋穹连忙趁机溜走。

    第二天,宋穹用了半天的时间,将最近几年,主要是去年三中会议到今年上半年,zhong yang和省、地区下发的关于个体劳动的文件整理出来,又花时间,写了一篇简明扼要的报告,在下班前,送到黄儒汉手上。

    次ri上班后,黄儒汉将宋穹叫到办公室,拍着桌上那份材料:“小宋,报告写得很不错,非常不错。”

    写报告和写别的文章不同,文辞不一定要好,内容更加重要。

    秦志明是县办的笔杆子,与秦志明相比,宋穹撰写的报告,在视野、高度、深度等方面,高出不止一筹,文字简明扼要、格局大气磅礴,黄儒汉看了以后,深受启发。

    有些地方,甚至连他也把握不定,他才会将宋穹叫过来,让他解释。

    看着宋穹从容淡定地解释,黄儒汉想了想,将报告拿在手上,站起来说道:“你说得很好,我先去见袁书记。”

    袁师雄,中岭县县委书记、革委会主任,名副其实的一把手。

    袁师雄今年六十二岁,当年海东支队的排长,老革命。建国后,一直在中岭任职,历任石山镇副镇长、镇长,县革委会办事组组长、革委会副主任、县计划委员会主任、党委副书记、党委书记兼革委会主任等职,是名副其实的老领导。

    黄儒汉来到袁师雄的办公室时,县委副书记陈文耀也在,陈文耀五十岁左右,是文乱期间窜起来的“造反派”,文乱结束后,转身比较快,他和黄儒汉都是袁师雄退休后,竞争县里一把手的主要人选。

    听了黄儒汉的来意,袁师雄让陈文耀也留下来一起听。

    “袁书记,从上个月开始,县商业系统按照规定,开始清理压缩计划外用工,并着力解决本系统待业人员的工作安排,进展很大,但是也出现一些严重问题……”

    黄儒汉将准备好的报告递给袁师雄,然后从当前的就业形势谈起,谈到必须要广开就业门路,让每一个人都能参加工作,都能够活下去。

    听完黄儒汉的报告,袁师雄也将材料看了个大概,沉吟着没有马上说话。

    陈文耀一对小眼睛,不停在袁师雄和黄儒汉的身上打转:“老黄,你是不是将情况说得太严重了?至少,我们工业系统的待业人员,都得到了妥善安排,各单位实行大包干,通过道。

    宋穹笑了笑。

    很显然,黄儒汉也没有认为,个体经济可以解决所有问题,甚至并不是很乐观。并没有觉得个体经济可以解决多少就业问题。

    他支持个体经济,只是觉得,可以让走投无路的人找到一条活路。

    要求非常低,期望值也很低。

    这也就难怪袁师雄不支持,既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又何必要冒政治风险,还不如稳妥一点。

    只有宋穹才知道,个体经济,会从星星之火,成就燎原之势,个体私营经济,不仅会三分天下有其一,甚至能在实际上成为全国经济的活力源泉与未来。

    这些话,自然不能和黄儒汉说,说了他也不信,如果他信了,情况会更糟,说不定会支持陈文耀,将“小尾巴”彻底扼杀在萌芽状态。

    宋穹想了想,从口袋里掏出另外一份材料,递给黄儒汉:“黄主任,如果你真的想帮一帮那些没有工作的人,或许我们可以试一试另外一种做法。”

    黄儒汉接过材料,飞快地看了两眼,眼前顿时一亮,迫不及待地看下去,看到后来,嘴巴越长越大:“这、这么做,也不合规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