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河子村蔬菜基地,李悠然和李栓柱一块儿在刚刚落成的玻璃暖房中视察。
暖房内高度有五米,跨度十二米,下方是钢架基础,上方采用铝合金架构,呈拱形分布,阳光从崭新的泛着流彩的中空玻璃透进,照耀着地面一畦畦绿油油的菜地上,暖洋洋的,给人一种春暖花开的感觉。
蓄水池被囊括进来,滴灌设备经过调整,将管线重新铺设了一遍,再加上后添加的普通水喷淋系统,自动卷帘遮阳系统,通风系统,加温设备、照明设备等等,一幅现代化农场的景象呈现在眼前。
李悠然环顾四周,感到很满意。这才是自己想像中的生产型四季农场,高效、自动化、整洁,可惜资金有限,花了一百来万,才修建了两座玻璃暖房,共计两亩地。其他的地方只能用薄膜毛竹大棚凑合了。
薄膜大棚倒是也能用,就是麻烦些,白天要撩开草帘子采光,晚上再放下来进行保温。
“暖房的使用寿命是十五年,所有组件都可以拆卸,这样以后要是换地方的话也可以拆了带走。”李栓柱介绍道。
李悠然点点头,能方便拆卸这是他对厂家的要求,桐河子村终究不是自己的老家,万一将来发生什么纠纷,也不可不防。有必要时这些家当也可以拆走继续使用,不至于损失太大。
“石头儿,把风机打开试试。”李栓柱冲控制台附近的石头儿喊道,整个人显得精神头十足,这么先进的农场,看着就提气。
“好嘞!”石头儿答应一声,按下风机开关。
随着电机低沉的呜呜声响起,玻璃暖房端头的轴流风扇开始转动,并很快带动了一股气流。
李悠然知道,封闭室内环境和外面不一样,容易造成空气湿度过大等问题,影响作物的生长。所以通风系统是必不可少的。
“好了,关掉吧。再把遮阳帘拉上。”李栓柱下第二道命令,继续给老板演示。
石头儿关掉风机,又启动了遮阳帘开合系统。
只见屋着,一边用目光搜索田间的林蛙,很快又发现了几只,个头儿都不小,看样子衣食无忧,小曰子过得不错。
“是啊,我们专门把这些小家伙轰进来的,明年开春,估计就能繁殖一批了,听说林蛙肉很鲜嫩,我们那四个野小子可一直惦记着呢。”李栓柱笑着说道。
“呵呵,好啊,等明年数量多了,就可以捉一批上桌,让大伙儿都解解馋。其实这些东西要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规模里,太多了也不行。到时候记着通知我一声啊。”李悠然笑着批准了这个计划。
俩人又一起往前走。
“可惜地方太有限,以后等资金充裕了再建上几座。”李悠然颇有些感慨,东西是好,可花费的代价也不低啊。
“然子,其实吧,就现在这个规模,也有办法可以提高产量。”李栓柱想了一下,说道。
“哦,还有什么办法?”李悠然一听,很感兴趣。
“大棚种植和露天种植不一样,虽然造价高,寸土寸金,但可以利用的地方其实很多。我特地去了解了一些其他大棚农场的做法,现在已经有不少地方开始采取立体种植的方法。”李栓柱介绍道,他这段时间一直在琢磨这个问题。
“立体种植,我好像也听说过。和老家的田间套种差不多吧。”
“这可不大一样。套种的庄稼生长期不同,不能同时收获。立体种植,是利用作物对阳光、水分的不同要求还有高矮不同的这些特点,进行搭配种植,不同的作物可以同时育苗种植同时收获。比方说,把黄瓜、丝瓜、豇豆这些藤架作物架起来,走暖房屋架上面,下面就可以腾出地方种辣椒、小白菜这些低矮作物了。我已经想过了,这么大的玻璃暖房,也不能光拿来育苗,那也太浪费了。”李栓柱介绍道。
李悠然一听就明白了,这倒是个不错的法子,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暖房空间,提高亩产量。另外还可以考虑在某些位置进行搭架多层种植,比单一平面要好得多。当然,得首先解决光照问题。
俩人针对这个话题聊了起来,分析讨论暖房中还有什么地方可以有效利用。
等从玻璃暖房中出来后,看见外面其他菜地简陋的薄膜毛竹大棚,两相对照,反差实在是太过强烈。
等着吧,迟早要把自己的蔬菜基地全部建成现代化农场。李悠然心中暗暗想道。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