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绝品护花狂龙

第86回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剩余的5名会员,被编入了第二批发给身体强化丸的名单中。正是这第一批和第二批会员的宣传,使得俱乐部的会员有了爆发式的增长。

    健身房里的常客们几乎都是对自己的外表和身高感到忧心的男人,他们迷失在自己不安的思维中,经常在墙壁上一排大镜子前面偷偷注视自己的形象。

    确定没有人在看他们,就开始弯曲着他们的手臂、伸展着他们的胸部、缩进他们的小腹,这几乎变成了反射动作。他们什么话都不说,只是无法停止检视着镜中自己的形象,这个影像与他们热切期待的完美形象,两者之间的差距让人难堪。

    云海波要改变的正是这一点。

    “你好,我是云海波,听说你想见我?”云海波在办公室接待了戚凡斌。

    “是的,云总。”

    戚凡斌明白绕圈子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所以开门见山的直接承认。

    “能说说你的目的么?虽然你是国际刑警,但是在国内是没有执法权的,而且我的公司一直都是做的正当生意,想不到有哪些地方会引起你们的注意。”云海波也没想到自己会被国际刑警组织盯上,首要要了解的就是这种行为是戚凡斌的个人行为还是接受了任务前来调查自己。

    见面前云海波特意找资料来了解了一下。

    国际刑警组织成立于1923年,是继联合国外,规模第二大的国际组织,也是全球最大的警察组织,包括184个成员国,每年预算超过3000万欧元。

    国际刑警组织专门调查及打击跨境罪案。其机构包括全体大会、执行委员会、秘书处和国家中心局。全体大会为其最高权力机关,由各成员国代表团组成;执行委员会由大会选出的13个成员国的代表组成,负责监督大会决议的执行情况、准备大会的工作日程、监督秘书长的管理情况等;秘书处由秘书长和该组织的技术、行政人员组成,负责执行大会和执委会的决议、编辑各种刊物、通缉作案逃犯等工作。

    国际刑警组织成立的宗旨是保证和促进各成员国刑事警察部门在预防和打击刑事犯罪方面的合作。其主要任务是汇集、审核国际犯罪资料,研究犯罪对策;负责同成员国之间的情报交换;搜集各种刑事犯罪案件及犯罪指纹、照片、档案;通报重要案犯线索、通缉追捕重要罪犯和引渡重要犯罪分子;编写有关刑事犯罪方面的资料。

    华国于1984年加入国际刑警组织,同年在首都组建了国际刑警组织国家中心局。国家中心局是该组织在各国的常设机构,主要负责各国警方同国际刑警组织各成员国之间的合作。它隶属于公安部刑侦局,担负着对外的联络工作和打击走私、贩毒、伪造国家货币、国际恐怖活动和国际诈骗等国际性犯罪的任务。

    “红色通缉令”是该组织在打击国际犯罪活动中使用的一种紧急快速通缉令。

    “云总,您恐怕并不知道,我国的走私格局差点因为你而改变。”戚凡斌语出惊人的说:“以往我国都是从国外走私电子产品,原油等物品,自从您公司的减肥贴出现之后,我们就发现走私者正在将您的产品往国外走私。并且数量也越来越大。”

    “我的同事在查获了大量的减肥贴之后禁不住好奇试用了一下,很快就被您公司的产品那强大的效果所征服了,从此我们就开始注意您的公司,并期待您的公司及产品能走出国门。可惜的是您一直没有此意,甚至在产品的销售和服务上还有意的排斥非本国人,这让人很难理解。”

    “这没有什么不好理解的。”

    云海波打断说:“凭什么美国和欧洲不把最好的东西拿到我们国内来销售,只卖一些技术过时的东西来,或者就是奢侈品和附加值极高的商品,这是一种经济上的掠夺。”

    “您的公司产品销往海外不但可以创汇,还能多赚钱,何乐而不为呢?”戚凡斌劝道。

    云海波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反问道:“你问这个问题是代表谁?”

    “如果代表的是国外的某个组织,那么我要说我的产品现在产量有限,而国内的市场又远没有达到饱和,所以短期内我们是不会考虑在海外发售的。”

    说到这里,云海波冷笑了两声说:“如果你自己问这句话,我就没有必要回答了,因为这是商业机密。”

    一看有谈崩的趋势,戚凡斌立刻转换了一个话题。

    “您新成立的这个健身俱乐部拥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跟上级汇报后,秘书长委托我和您沟通一下,看看双方是否有合作的可能。”

    “合作?”

    云海波一时间没有想明白国际刑警组织为什么会看上自己的这个健身俱乐部。

    “是的,合作。这些年国内的发展很快,目前国内只有1986年和1995年分别在广州和上海设立的联络处,所以急需再建立几个联络处,而且执委会有意在国内设立一所集培训与研究为一体的学院,相信与贵公司的合作,一定能让我们培育出更多身体健壮的优秀警员。”

    “好处,这件事对我有什么好处?”云海波一点也不为之所动。

    戚凡斌拼命的睁大了眼睛,好像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或者是极为稀奇古怪的言论一样。

    “云总,国际刑警是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生命安全的机构,增强其实力就是更好的保护您自己的安全,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好处对么?而且双方合作之后,您得到的声望远远不是用金钱能够衡量的。”

    云海波摇了摇头,这个戚凡斌很明显的已经忘记了自己是哪国的人,说话做事完全站在外国人的立场上了。而外国人对国人的要求一直都很古怪,在寻求经济援助的同时,却将被求助者的要求置若罔闻,这根本就是典型的强盗逻辑。

    “你应该知道我的超级减肥贴公司现在的经营状况吧。”

    云海波想了想心平气和的说:“今年公司的减肥贴的销售额会超过一百亿元,其利润高的惊人,你认为我如果将这个健身俱乐部与减肥贴的销售结合起来效果会怎么样?”

    戚凡斌想了一下,突然打了个冷颤说:“你破坏了减肥贴行业,现在又要破坏健身行业么?”

    “怎么说是破坏?”

    云海波不高兴的说:“减肥品的市场混乱已久了,各种坑骗民众的减肥药、减肥茶以及衣裤、服装、腰带等等,就没有和减肥拉不上关系的产品。美国也有不少吃减肥药而导致心脏病或者其他疾病的患者,台湾之前还有一个女孩因为吃减肥药死掉。减肥贴为广大民众提供了一个安全无副作用的减肥手段,应该说,无论是打击伪劣的减肥产品还是让民众安全高效的减肥,减肥贴等于是一举完成了两项重大使命。”

    “再说了,现在健身行业早已经不是单纯的健身房了,跑酷、街舞等各种与健身有关联的产业正在蓬勃发展,有了我们的加入,这个行业完全可以获得更好的发展。”

    戚凡斌发现,无论从民族大义,还是商业利益都无法说服云海波。可是就这么放弃又很不甘心,虽然这次的任务并不是什么强制必须完成的任务,但是对戚凡斌来说,这个任务的成功可以让戚凡斌从副组长的位置更进一步。

    实在没有办法,戚凡斌只好妥协的说:“好吧,云总您认为我们双方如何才能合作呢?”

    “很简单,人员和情报。”

    云海波斩钉截铁的说:“必须增加组织中华人的数量,而且要从国内直接招收,而不是从国外招收华人加入国际刑警组织,还有就是在公司需要的时候,希望贵方能够提供一些情报的支持。”

    “嘶!”

    戚凡斌倒吸了一口冷气,终于明白了,原来云海波是冲着国际刑警组织总部存的二百余万名国际刑事罪犯材料的资料档案库去的。

    “这个我可无法做主,必须向上级请示。虽然与华国合作的关系非常好,但是在数据库资料共享方面也是受到严格限制的。与一个小公司合作,还要附送所有的资料,这件事超出了我想象力的极限,上面很可能不会同意的。”

    “呵呵,你向上级请示吧。”云海波很沉着的说。

    <ahref=qidian>qidian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原创!</a>

    第150章速度与ji情

    更新时间2011-11-2423:27:22字数:3324

    “头儿!”

    “头儿来啦。”

    云海波一出现就招来众人的瞩目,其实最吸引眼球的还是云海波的座驾,奥迪r8。

    速度与激情5的热映,让手下包括虎王在内的这帮二十多岁的小子看得热血沸腾,再也按捺不住对车的喜爱和对疯狂飙车的向往。

    如果被一个真正的飙车手看到云海波等人开着最便宜也是奥迪tt和奔驰clk这样的跑车,连数十万美金的保时捷911、法拉利、兰博基尼这些所谓的世界十大名车也汇聚一堂,肯定会嗤之以鼻,认为这根本亵渎了飙车的精神。

    如果飙车是简单的用钱就能砸出来的,那么大家就不用飙车了,只要聚在一起互相用钱砸对方就可以了。

    与日本著名动画片《头文字d》中的封路赛车不同,美国地广人稀,公路又直又长,于是美国人因地制宜利用直路比赛。车辆改装的宗旨也是围绕着大马力、高速度发展,直线加速一直是他们的最爱。为了赢得第一的位置,改装车手们甚至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在车里偷偷安装很容易爆炸的一氧化氮气体,以便在关键时刻为汽车提供足够的推进力,甩掉对手。

    这种风格让亚洲人很难适应,更快的反应和娴熟的技术才是追求的目标,因为拼速度主要是比谁的车马力更大,加速更快,说白了就是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

    抱有类似想法的是英国,英国人对速度的理解与美国人不同。因为在英国,街道上浸透了雨水。

    欧洲丰富多变的地貌和气候顺理成章地造就了另一种改装文化,弯道为主,车辆改装注重过弯和操控。而在吃快餐长大的美国人眼里,像伊莫拉那样持续不断减速的赛道根本就是与速度这一赛车核心背道而驰。

    其实在美国本土,改装玩家们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很少有意见完全一致的时候。但这种争论不休反而更进一步推动了汽车改装的发展,让改装车成为一种散发致命吸引力的文化符号。万变不离其宗,汽车改装的基本原则都是内外兼修:更好的性能,更炫的外观,再加上炫酷的飙车技巧,尤其是激动人心的漂移。

    这一切叠加在一起,已经可以吸引大批的小女生尖叫着昏倒了。

    追根溯源,美国汽车改装文化的催化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二战。二战期间,为了作战需要,很多车辆经过了改装。战争结束后,士兵们把这些从战场上退役下来的改装车直接开回自己的家乡。

    这些绚丽的改装车辆在美国人眼里既浪漫又个性,充满灵性,于是纷纷效仿。他们选择进行改装的汽车通常是被废弃的旧车,改装的项目包括改进性能、加大车身尺寸、采用大轮圈、降低底盘、发动机可以像洪水猛兽一样猖狂地叫嚣,所有一切与动力和操控无关的部件统统拆除,以减轻车身重量。

    改装车设计者们正在追根溯源,回到从旧车废弃厂捡破烂回来的省钱改装方式。改装汽车的最高境界就是赛车,最初是改装车的民间比赛逐步培育出赛车市场。

    如果说美国人的改装核心是改头换面,英国和亚洲人的改装热情则放在升级基本车型上。改装车迷骨子里很喜欢定期集会,以便能够炫耀他们的劳动成果,同时找个场合适当飙一下,过一把赛车瘾。

    全世界的改装车迷的行为方式都很相似,基本上都是一群狂热爱好者带上他们心爱的改装车聚集在一起,声势浩大地夸耀,以此显示他们对自己座驾的热爱和对驾驶的喜爱。加装氙灯、铬合金排气管,以及近乎残暴的吵死人的音响。不管法律是怎么规定的,非法街道改装车赛逐步演变成有组织的改装车集会,始终不变的,是改装车迷们对速度和外观永无止境的追求。

    这种集会在美国加州城市中浸透阳光的,在国内的价格最少是三倍-四倍。

    除了一些富二代之外,国内的年轻人大部分是缺乏买车改装和去玩飙车的物质条件基础。

    所谓的“二环十三郎”现象,指的是飙完全长372公里的二环路,他们只用13分钟。这意味至少170公里的时速,是二环限速的两倍多。那时,还有其他各式改装车在路口聚集,有很多二十多岁的年轻车主们前来观摩助阵,高喊,欢呼。

    以二环为赛道,比拼谁能以最短时间跑完一圈,这是当时首都改装车玩主圈子一度迷恋的核心游戏。顶峰时,圈子里有两百台各式的改装车,驾车手多达一百多人,构成了规模盛大的北京飙车圈。白天,他们蛰伏在城市的钢筋水泥间,夜晚则在二环路上亢奋急行,无所顾忌。

    他们打出口号:“我们可以创造首都公路最速传说的人!”

    这些人既是城市生态中的另类传奇,也给城市安全笼罩上巨大阴影。尤其是之后杭州的“70码”事件,引发的公众对城市飙车族的声讨,至今余澜未消。在公众的印象中,飙车党多半与“不良富家子”联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