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密掌兵,与政事堂对掌机务,在时下号为东西二府。↖,而皇帝似乎也有意提升枢密院的权威,特下一旨,枢密院的五位正副院使并称执政,与政事堂的九位宰相合称宰执。政事堂平章政事和参知政事掌民政,枢密院掌军政,旨意中特别强调枢密院本天下之后柄、代天之武威。
枢密院设立以后,权柄极重,原来掌控军政的兵部,只剩下了行政与后勤以及低级武官的铨选之权。枢密院则掌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之政令,出纳密命,以佐邦治。甚至凡侍卫诸班直、内外禁兵招募、阅试、迁补、屯戍、赏罚之事,皆掌之。连原来属于吏部的高级武官的铨选升赏等大权也尽划归枢密院,最重要的一条是,枢密院设立之后,文武分治,宰相对于军政武事已经没有管辖权利了。
在易风设立枢密院之前,宰相们是事无不统,总文武大政,军政也同样在他们的管辖之内。虽然隋立国后,设三省六部,以三省长官为宰相,把宰相一分为四,变相削弱了一些宰相的权柄,可三省长官总理大政、事无不统的原则不变,他们是军国大事的决策者。易风即位后设立政事堂,把宰相员额从四人增添到了九个,宰相们轮流值政事笔,这就大大削弱了原来的宰相之权,特别是把原来大权独揽的尚书省左右仆射的权利大大削弱。政事堂设立,宰相由四人增为九人,朝廷的中枢决策机构也从尚书省转移到政事堂。然后易风再增设枢密院,却又把军政大权从宰相手中剥离出来。由五位正副枢密使代天子执掌。甚至六部中的兵部,其中大权尽归枢密。
这样一个重要的机构。已经完全与政事堂平起平坐。
枢密院一正四副五位执政,以及其下三衙三正六副的九位衙帅,都成为了朝廷中最在宫里,还有一个专门负责汇总统计并分析这些监察院呈进的各式情报的秘密机构,据说全是宦官和宫女们组成,只是这只是一个传闻,他却从没有得到过半点确切的情报。虽然心中一直很好奇,可刘鹰却一点也不敢窥探这个秘密。
“金吾卫会配合你们的,一旦发现了动静,先不要急着打草惊蛇,好好的盯着,等他们进一步举动,待他们跳起来的时候,再一棍子把他打下去。对于这些人,必须得证据确切,要打就一棍子打死。”易风交待。权力的斗争中从没有什么同情,也没有什么残忍不残忍,一切就是如此,不做那个成功者,那你就是一个失败者,而失败者,将一无所有。(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