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耕唐

第六十六章 唯利之徒,必以利诱之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一年最少三百万贯文!?”

    胡戈最后一句话在堂上众人的脑海中回荡,大家均在思索这种方法的可行性,毕竟一年三百万贯文的前景无疑是极其诱人的,若果真如胡戈所说在全国将土窑铺开,只怕这仅仅只是个“起步价”而已,到时候这丝毫不起眼的土窑收益便能够抵上全国一年的财政收入(不含粮食布帛,单指铜钱),而且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这钱竟然不用向百姓征税!

    众人心中甚热但又感到实在是有些不可思议,这时便听胡戈的,这不是一个小数目,若我大唐每州开一砖窑,便有三万人二十天可以挣得一贯铜钱,三万人挣钱,便是三万个家庭受益,若任私人开窑,必定会削减制作砖坯的工钱,将其压低到让百姓处于饥不饥、饱不饱的境地,百姓付出心力与得到的报酬难以对等,一旦心生悲愤,朝廷到时候管是不管?若管,又该如何管,若不管,久而久之,民心尽散啊!”

    “其二,制砖取土有讲究,微臣在终南县烧砖,分别取得是河泥和死地之土,若土窑建成,必定可以带动建窑之地的河道疏浚,同时取死地之土烧砖,也是治理死地的一种良法,以这两种土为原料,虽然麻烦,但不扰良田,若任私人取土烧砖,定会就近取土,须知天下之土,以裸露处最肥,适合耕种,若任人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挖掘,只怕将来,子孙万代无地可种矣!”

    “另外微臣还想补充一点,便是这烧窑的燃料,微臣手上这种黑石,在千年前就曾有古人使用,据臣属下主事所言,现今这种黑石在北方并不少见,若朝廷能够派出人手,四处勘探这种矿石,再加以开采,不但可以减少烧砖的成本,还可以使我关中树木免遭砍伐啊!”

    听完胡戈这段话,最让李世民心动的还是第一条,吸纳百姓制砖,并从中获取报酬,若普天之下人人小康,那么李氏的江山便如铁打一般,当下被胡戈描述的前景打动,微笑道:“众位爱卿,还有什么意见?”

    房玄龄一直静静的听着胡戈的言,不再似刚才那般吃惊,不过在座诸人中他的年纪最大,而他的官位也在杜如晦和段纶之上,所以大家自然而然都看向他,想听听他是什么意见。

    房玄龄清了一下嗓子,虽然心中已经认可了胡戈的方案,但还是依着多年的老习惯,说道:“克明,你的意思呢?”

    “和你一般!”杜如晦呵呵笑道,这两人是多年的搭档,一个眼神就可以知晓对方的态度,虽然房玄龄并未表态,但杜如晦已经知道他的心思。

    胡戈见房玄龄和杜如晦两人这般议事,心道原来传说中的“房谋杜断”竟然是这般模样,虽然房玄龄一直比杜如晦的官位略高,但他看起来对自己这位老搭档的意见相当重视,当朝宰辅之间关系能够这般融洽,实不多见。

    “归唐,你这土窑什么时候能够铺开?”杜如晦又问胡戈道。

    “现下就可,下官去终南县时,带了将作监的三百砖匠,这半个多月下来,都可以独挡一面了,三人即可撑起一座土窑!”

    杜如晦“嗯”了一声,看看段纶,后者忙点头表示无异,便对李世民道:“陛下,我看不如明天起在京畿试行,我们看看成效,没有问题的话,再在全国铺开,另外,我建议参与的工匠全部另外造册登记,并且在新建成土窑旁派驻当地府兵护卫!”

    “准!此事就着二位爱卿办理,工部、少府协理!”李世民当场拍了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