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总。”
“方总。”
方晓推开印着“谷歌”logo的玻璃门,就不停的有人和他打招呼,他一边点头回应,一边沿着公共办公区朝里走。
公司发展的非常迅速,四月份底租下了半层楼的时候,许可还担心浪费,而现在不仅把另外半层租了,还把楼上一层也租下来了,作为谷歌、蜻蜓音乐盒eye≈的办公用地。
谷歌主打内容制造和演艺经纪,蜻蜓音乐负责流媒体,eye≈专注社交网络,虽然在一起办公,业务也密不可分,但并不是一家人。
谷歌公司方晓只有25的股份,其余许可25,乔雅丹20,秦凤兮10,周秀曼5,沈山博5,许可又半卖半送的给了秦凤仪5,还有5待分配……
蜻蜓音乐最初是方晓一个人的生意,整合了邻听音乐之后,方晓占股80,环球博富基金以邻听音乐的股份加500万美元的现金为代价,占股15,还有5由原来的邻听音乐开发团队持有……
eye≈虽然是方晓亲力亲为做出来的,资金也是他投入的,但创意是麦清心提出来的,ui界面也是她设计的,同时方晓要多方面借助她的能力,所以两人9:1分……
这是三个所有权不同的公司,但业务却相互纠缠,共用同一个用户数据库,注册一家网站之后,在另外两个网站也可以直接登陆,这样做的好处是视频、音频以及社交充分互动,看过谷歌出品的《f≈q梦想秀》或者去蜻蜓音乐听无损音频之后,可以直接去eye≈上交流。交流又会吸引更多的用户去看视频或者听歌,形成一个良性的生态系统。
谷歌是三家公司中唯一盈利的一家,员工最多,有近百人,蜻蜓音乐吞并邻听音乐之后,人员也不少。eye≈就比较寒酸了,虽然势头很猛,用户几千万,但整个公司才16个人,真正做核心程序的只有4个人,其余都是设计滤镜的,后勤、财会等等杂务都托管给了谷歌。
人如此少,并非方晓是小气鬼,想省钱。而是因为人少反而更好,他做这套软件,和写歌一样,直接剽窃了前世的设计思路和理念,有成熟的架构和蓝本参考,不用去翻来覆去的研究软件需要提供哪些功能以及如何提高用户体验,从而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功能设计和用户体验是软件开发时需要重点研究的地方,也是软件能否成功的关键——有没有某个小功能。很有可能决定用户用不用这个软件,而一个操作。是划一下手指,还是划两下手指,带来的体验天差地别……
对一个新鲜出炉的软件而言,开发者并不知道自己开发的软件有哪些功能上的缺憾,也不知道用户到底喜欢什么样的操作体验,只能通过大量的测试和研究去判断。比如当年微-信在开发朋友圈这个功能的时候,几十个人通宵达旦的做了三四个月,设计了二十个版本,光界面ui就换了三十多种方案,仅仅是一个功能而已。耗费的人力物力精力就如此巨大,做一个完整的软件,难度可想而知。
大厦设计图做好了之后,找个合格的施工队就能搞定,同样的,软件架构设计好了,只要找几个高水平的程序员就行了,人少好沟通,效率更高,的开发团队人也不多,在被fae的人气进一步提升上去,eye≈的数据库里现在有十几亿张照片了,抽照片写歌产生的营销效果越来越弱了,因为被抽中概率比买彩票还低,用户已经不积极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