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天下首富

第二百五十七章 东北大撤退和兄弟聚会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远东战争的规模已经超出了世界列强们的预估,中国同时在四线开战,除了南线琉球群岛战役占据一定的优势外,其余三线的兵力都仅相当于对手的一半。

    协约国所宣称的三百万陆军攻势是一点都不打折扣,法、俄、曰已经加快了最后的动员,看到这场胜利似乎就要到来,西班牙、荷兰也都有意加入协约国,试图夺回他们在亚洲失去的地盘。

    考虑自身面临的德国危机,比利时已经加入协约国,并派遣了四千多人参加了所谓的远东欧洲联军。

    截至1901年10月,俄国对华派遣的海陆军总兵力已经超过142万人,曰本陆军约在73万人,法国海陆军总兵力则迅速突破117万,所谓的“叶尔羌汗国”也有近10万的军队。

    幸好,由于补给比较困难,主战场的地形也过于复杂和恶劣,俄法联军暂时还不具备全面进攻的条件,特别是临时宣布参战的法国,大量陆军还未能拿到冬装补给。

    中国方面同样拥有着多个参战盟国,在英国、美国和德国也能不断购买军事物资,特别是美德两国,在德国,中国还在秘密购买化学武器,弥补国内化学武器研究和投入的不足,在美国,由于陆军武器基本相同,采购的数量就更为庞大。

    利用自身、美国和德国的庞大工业生产能力,中国在军事实力和储备方面的提升速度是非常明显的,江南2式步枪的装备和库存总量已经达到了210万只,勃朗宁步枪47万只,江南2式卡宾枪114万只,勃朗宁轻机枪2万4千余挺,马克沁重机枪14000挺,25口径机炮4700挺,152和122榴弹炮3550门,35口径迫击炮3390门。

    依靠美国方面的支援,加上从蒙古、疆省、陕甘宁地区大量抽调兵源和战马,“清政斧”在短短两年内组织了近12万人的大规模骑兵团。

    只要再耗一个冬天……!!!

    这是胡楚元在这个阶段唯一的想法。

    明年三月,中国会更加强大。

    ……苍天有幸。

    哈尔滨终于下雪了,正在组织最后一批主力部队撤退的杨宗砺不由得松了口气。

    虽然只是一场小雪,但也意味着冬天就要来了。

    部队已经发了冬装,不是很习惯东北气候的杨宗砺很早就将棉大衣穿上,里面还有一套很漂亮的黑色羊绒大衣。

    拿着望远镜,他骑着一匹马,站在半山腰的位置远远的观看着北方的阵地。

    炮火正在猛烈的轰炸着阵地,不过,主力部队基本都撤出了,留给法国人和俄国人的只是一座空城。

    战争总是需要付出,特别是在这样的大战略和大计划中,负责留守阵地的东北兵团第三十八师第943旅的弟兄们啊……!

    杨宗砺默默的在心里叨念着,心里也泛出一种心碎般的绞痛。

    除了这个旅,还有两个民兵团的部队……基本是撤不出去了,他希望那个叫吴佩孚的旅长能够真正理解他的战术安排,完成作战计划就立刻解散兵力,分散成十多个纵队,和本来就多是土匪的民兵部队一起撤到山里打阻击战。

    他能不能坚持到明年三月还守着四平,甚至是长春,就要看这些人了。

    短暂的疼了一下,杨宗砺就收敛着内心的那些难过和疑虑,一拎马缰,在警卫连的保护下,一路沿着山路疾驰,跟上大部队。

    他并没有在哈尔滨守多久,因为他知道,在这里死守下去……损伤会是非常大的。

    他仔细的计算过,法国人的榴弹炮是比较先进,可数量少,炮弹更不足,俄国的榴弹炮太落后了,特别是自重太大,同样的155口径却比他们用的江南榴弹炮重了14倍。

    这就是工业上的差距,而且,俄国的榴弹炮还采用了木轮和传统矮身底盘,在东北这个地方是很吃亏的,不像江南榴弹炮采用了很特殊的钢丝橡胶宽式粗纹加厚轮胎,底盘可升降,用一匹蒙古马就能拉着走。

    只要他撤到长春,再将沿线铁路炸毁,220公里的长途距离就能让俄国人爬上两个月。

    撤。

    这是最简单的选择。

    大部队已经开始沿着铁路大规模撤退,骑兵分散撤退,重装先行一步。

    杨宗砺就是最后一批,等他一走,整条哈尔滨到长春的铁路都要炸掉……他的决定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感,特别是张之洞。

    幸好,胡楚元还在支持他。

    从马车换乘火车,杨宗砺进了车厢刚坐下,火车就急不可待的离开车站。

    车厢里坐满了士兵,绝大多数的人连坐着的地方都没有,只能拥挤的站在一起,他们要这样站两天。

    外面的雪越下越大,勉强在运炮的货车厢里找到“坐位”,却要忍受天寒地冻的老兵们点着烟,狼狈的吹着寒风,装备水准,杨宗砺可以毫不否认的说,他们的水准比俄国人和法国人都要厉害,除了江南2式步枪做为主力步枪在射程和精度上稍微差了点,其余各个方面的装备都比敌人强。

    别的不敢说,他现在组织六千人打阻击战,凭借大量轻重机枪至少能挡住几万人的部队。

    他只是不想这么硬拼,一旦被敌人绕道包围,他就输惨了。

    想到这里,他忍不住冷笑一声。

    商德全不禁问道:“司令,你笑什么?”

    杨宗砺也不隐瞒,道:“我笑张之洞自称是熟读兵书,其实也就是个军事上的二百五,真要让他手握指挥权,东北战役不知道要打死多少人。”

    “这个……?”

    商德全有点尴尬,他所负责的青徐兵团就是张之洞一手拉扯起来的,诋毁张之洞的话,他怎么听着都有点刺耳。

    杨宗砺见他不是很信服,随口和他分析道:“你看,如果咱们按照他说的那样死守哈尔滨,法国人只要绕道杏山、永胜和临江,直接包抄咱们的后路,凭借一百多万人的兵力直接夹死咱们围城打援,东北基本就输光了。”

    商德全不得不感叹道:“总督大人是个书生,纵有治国之才,却未必就有御兵之力。”

    杨宗砺还是有些轻视,道:“比起首相大人,那真是差了十万八千里。人啊,那真是不能比!”

    商德全道:“这倒也是,首相大人实在是厉害,只要咱们真能按照原先的计划拖延到明年三月,我看法国人这次要输惨了。”

    杨宗砺哼哼的冷笑一声,心里却在琢磨着,希望自己确实能支撑到明年三月。

    ……就在杨宗砺开始从哈尔滨全面撤退的时候,协约国三国领袖在巴黎举行了一场公开的“振奋人心”的历史姓会晤,在一个简短的会议中,他们就迫不及待的决定将战争在两年内结束,联军在今年冬天之前必须抢先攻下长春。

    即便是寒冬,联军也不会停止进军,他们要在明年开春之前攻下沈阳,明年夏天之前攻下燕京。

    东北战场成为主线和第一战场,大量的兵力开始向着东北进一步的聚集,而西北战场、朝鲜战场和南线琉球战场都要尽可能的牵制中方主力。

    法国总统埃米勒-卢贝近乎是用一种亢奋的神态和激情在巴黎广场上向市民们发表了公开演讲,宣称法国将在明年夏天攻下燕京,彻底结束战争,而他要为所有法国人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征服整个东方的胜利。

    神经病……!!!

    看完埃米勒-卢贝的演讲稿全文后,胡楚元冷冷的在心里嘲笑着。

    经过六年的改建,瀛台陆续完成了全新的改造,根基都调整了,采取对称紫禁城的正南正北布局,不再是斜北布局,基本都是拆掉重新组装,风格和设计也摆脱了清制的束缚,带有明显的古典复唐风格,又采用了大量的大理石基材和浮雕工艺,增加现代美感,内部采用现代的构局,利于自流通风、保暖、卫生。

    总体都是按照胡楚元这个园林大家的规划,保有勤政园、丰泽园、英萃园、惠丰园、金谷园、资政园、紫光阁、中正堂、居仁堂、体仁堂、颐年堂、国宾馆十二个主体建筑。

    国家军事委员会的驻地办公所调整到英萃园,国家经济委员会、国家资产管理委员会和国家审计总局也都位于这里。

    在英萃园正中心的位置是一栋读力的两层楼的建筑,飞檐恢弘,紫起了以前的一些事,有高兴的事,也有不高兴的。

    谈着谈着,将两瓶老黄酒都喝了,夜色也渐渐深了。

    胡楚元这才和胡缄元说道:“你这一次来了,我正好要和你商量一下法国的事。”

    胡缄元沉默的思量片刻,道:“大哥,还是那句话,只要咱们保证一个速度继续吸收法国中央银行和黄金储备局的黄金储备,一旦法国战败,消息放出去,法国金融体系就基本完蛋了。”

    顿了顿,他又补充道:“说起来也是法国人自己在瞎折腾,这段时间,他们的军费开支是挺庞大的,再加上全国动员大造军舰和军用物资,又要维持俄国和曰本的经济……情况确实是越来越有利于咱们。”

    胡楚元微微点头,道:“我最近重新考虑了一下,不希望将经济危机的规模扩张的太大。如果有可能的话,战争结束后,我们要尽快给法国提供金融担保。““这样啊……?“胡缄元不免有些诧异,他又在心里盘算着,感觉收益不大。

    胡楚元则道:“如果只是有一场经济危机,迫使大量资本向着新兴经济体转移,那对我们是好事……不过,如果危机的范围太大,导致德国经济出现萧条,我觉得就不是好事了。在俄国……情况更不妙……总的来说,我宁愿要保留一个傲慢无能的沙俄帝国,也不希望俄国出现某种我们无法控制的特殊革命。”

    胡缄元点着头,道:“那里的事情,我最近也有些听说了。我个人感觉俄国目前还能稳住,不会是特别可怕,一旦经济危机大幅度的蔓延开,主导出口型经济的德国肯定最受冲击。这个事情,我很早就想过了,我估计话,要是咱们把协约国组织打残废了,德国十之八九会找个借口继续打一次。”

    胡缄元的推论恰好说中了胡楚元最担心的地方……如果说以前的他支持德国打法国,现在也支持,可一旦他赢得了远东战争,他就不会再支持了。

    国际局势就是这样,很少会有永恒的对手,更很少会有永恒的盟友。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