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东吴国舅

三百四十一回 武关入手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吴建武二年五月初,大都督、军师右车骑将军陆逊亲率大军四万围攻宛城,宛城告急驻守宛城的荆州刺史胡质向武关的司马懿求援,司马懿留兵五千坐守武关自带大军二万八千人驰援宛城。

    然而陆逊可不只是围攻宛城那么简单,陆逊命令朱然率本督大军两万穿过南乡急攻武关,意图趁着司马懿东进救援宛城之时拿下武关,而另一方面陆逊又命令新城太守孟达率领本部大军在司马懿行军的路线之上设伏。

    然而司马懿岂是好相与之辈,早早就识破了孟达的埋伏之计,并且将计就计利用辅兵(运粮草、辎重的部队)冒充主力去踩地雷,引得孟达大军四出,而后司马懿才带领大军从背后杀出,此役司马懿长子司马师和夏侯充、倍受司马懿看重的小将邓艾带领骑兵沖阵打杀孟达军无数,孟达带出新城的大军几乎被全歼,孟达本人也被邓艾一枪挑杀。

    不过孟达到底也算将才,其军临死之前的反扑也让司马懿留下了数千及尸首,一时间司马懿的大军也颇有些损失,可战之兵只有一半多一点要去解宛城之围似乎不太够,而且司马懿也已经察觉到了不对,带着残军准备退回武关。

    就在同一时间,留守襄阳的车骑护军孙皎率领三千士卒突然奇袭了新城郡,在申仪的帮助下成功的软禁了孟达之子孟兴,然后拿出陆逊的任命,自领新城太守,新城郡至此彻底投入了吴国的怀抱。

    而当司马懿赶回武关之时,武关城墙之上飘摇的赫然是吴军的战旗,原来在司马懿走后不久朱然拿着从孟达那里要来的魏军战服冒充司马懿回援武关之部,诈开了城墙,占据了武关(孟达曾是魏军手底下当然有毫无损伤的魏军军服和战旗)。

    当朱然一身亮眼的明光铠傲然矗立在城楼上对着司马懿高喊‘司马仲达别来无恙’。这时司马懿才算是把一切都得想明白了,知道自己即中了陆逊的调虎离山之计又给陆逊当了一次刀子替吴国除掉了孟达这个不稳定因素。当下司马师大怒欲要强攻武关却被司马懿拦住了,老歼巨猾的司马懿怎么会如此不智的攻打一座重兵把守的关城,直接退后五里下寨。

    武关自从为魏军所有之后,当时为了防备关中流寇一般的军阀就一直没有停止过修络,加固加高城墙就自然高五丈,如城门内外的瓮城,拐角处的角楼,与城墙连接的马面、马面上的堞楼,还有城墙上的刺敌豁口、外悬的钉耙、荆棘刺等,都是当时修缮的。

    瓮城依附于城门,建在城门外也可是内,与城门连为一体的小城。高与大城相同,其形或圆或方。圆者似瓮,故称瓮城;方者亦称方城。

    瓮城只开对外一门,其内不设蹬城楼梯,是以敌军便是攻破了瓮城城门,还会受阻于主城城门。且瓮城内地方狭窄不易于展开大规模兵力进攻,此既可延缓了敌军的进攻度。而城墙是战败了,能不能逃出来都是一个问题,如今的吴汉联军已经把整个关中都包成一个饺子,而七万魏军就是那饺子馅。

    蜀汉由于有马超的存在,除去九万大军之外还可以把羌人、氐人给拉进同盟,到时候曹真面对的可就是一二十万的大军,想到这里司马懿不由得为曹真默哀了起来。不过这通默哀也就持续了两秒钟,但司马懿的一双狼眼睁开之时,就背负双手头也不回的向着大营走去,司马懿已经决定回师舞阴。

    而同一时间,武关城内朱然正一脸笑意对着右手下一名身高八尺有余,长相雄伟鄂下长须修剪得非常有型的中年将领说道:“子方兄,信写得如何了!”

    这名中年将领就是投效吴国的糜芳,南郡之战时糜芳迫于形势向吴国投降,直接导致了蜀汉在荆州通知的崩溃,但是吴国也没有亏待他孙策起先册封他为楼船将军,孙绍继位又加封其为安西将军、后典军(不同于典军校尉,是都督军队后勤、人员的将领)领雍州刺史,说起来比刚刚升为荆州刺史、前将军、中护军的朱然也只差了半截。

    糜芳眉毛都纠缠到了一团,苦着脸说道:“朱将军何苦要我来写这封书信!!你也知我这!!”自孟达的死讯和孙皎入主新城的消息传来,糜芳就知道吴国这是要对一些降将动手,相比如国中之国一般的孟达,糜芳无疑威胁要小得多,但是陆逊还是不放心,故而要糜芳写这封信断了他回归蜀汉之路。

    看着糜芳一张苦脸,朱然轻笑道:“子方兄,又不是要你上刀山下火海何来愁眉苦脸,这是要你向徐大司马通报我军战况,这可是好事,一封信而已!!”

    已经没有回头路了,糜芳一咬后槽牙拿起毛笔蘸了蘸墨水,直接奋笔疾书,这一世由于关羽没死糜竺也没有被气死,故而糜芳无疑心理负担要小得多,再说如今吴汉两方正是联军之时一封书信也就写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