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命令与征服之樱石叛逆

第三十九章 大朝会 一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周召共和历2837年,已经过去了。

    而新的一年,已经到来。

    跟每一年以来一样的热热闹闹、红红火火的新年,却多了一些异样的调味剂,令人们脸上的笑容不自觉的收敛了许多。

    因为某种无形的压力。虽然很多人都知道那个所谓的“无形”是什么,但是在没有发生之前,它就依然还是无形的。

    若问为什么,却是因为谣言。

    不知何时间,网络与民间悄然流传了一些谣言,一些有关于李尤的谣言,谣言说李丞相利用洗脑机器控制了军队与政府芸芸……

    大量的、说得有鼻子有眼的谣言,如无数的触手,在水下搅起了无数暗流……

    在人们过了一个束手束脚、甚至可谓是忐忑的新年后,人们的目光有意无意的,开始聚焦于即将召开的大朝会上了。

    新年元旦大朝会。

    每逢岁首举行的“大朝会”,是始于西周的一种礼仪规格最高的朝仪。百官朝见天子,述职考绩,并图天下事。相当于前世的领导干部一年一度的述职报告会议,绩效考核、目标管理。

    大朝会的举办日期在之前各有不同,不过在汉武帝之后,就固定在正月初一了。此后,代代相沿袭。

    夫朝会,礼之本也。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时见曰会,殷见曰同。

    中华联邦,东都洛阳,紫禁城南宫,明堂。

    明堂,周公所建,目的是为明诸侯之尊卑,所以在明堂朝见诸侯。

    若是追溯历史,则明堂始于黄帝,夏代叫“世室”,商代叫“重屋”,周代才叫“明堂”。

    最原始的明堂制式已经轶失于历史长河之中,当年汉武帝泰山封禅之后,想仿照古代传统修建明堂,却无人能说清其具体样式,于是有方士公玉带献上了一张黄帝时期的明堂图。这张黄帝明堂图是公玉带伪造的,但尽管如此,这一模式还是沿袭了下来。

    东应门,南库门,西皋门,北雉门。东方曰青阳,南方曰明堂,西方曰总章,北方曰玄堂,中央曰太庙。左为左介,右为右介。

    而现在的明堂,是经由李尤翻修过的最新版明堂,巍峨高耸、参天入云、气势恢弘、壮观华丽,有吞天吐地、包罗万象之气势,于三重台基之上,又分三层。下层法四时四方,方正如印玺,端庄森然;中层法十二元辰,为十二边形,层层叠进,上覆圆盖;上层法二十四节气,八角二十四边形攒尖屋,连最基本的搜身都没有……

    有些城府不足之人,脸上已经浮现出了异色,因为他们想到了最近的一些不祥的风闻。

    宫闱司的大内禁卫就站在一边,侧目扫视着群臣入殿,却偏偏没有进行安检……

    人头积攒,次序而入,只是百官的面色却是一一不同,或是傲然,或是自信,或是愉悦,或是不安,或是木讷,或是铁青……

    衔龙阁,养吾间。

    李尤端坐太师椅上,双目微阖,还残留着些许润意的发丝倾泻而下,被椅背后的刘璃揽于怀中,正被一只木梳细细梳理,一丝不苟。

    忽然,李尤睁开双目,扫了一眼窗外仍显朦胧的天色,轻声道:“时间到了。”

    刘璃嗯了一声,却仍然固执的梳理着他的发丝,直到最后几许润意也被梳理干净为止。

    收起木梳,两只纤细到有些单薄的手儿,收拢着李尤长及腰背的长发,轻巧的编织着手指间的发缕,最终盘在头上中后方位,扎了一个端正的发髻,再用玉簪别住。

    身穿白棉中衣和羊绒衫的李尤站起了身,向后延伸双臂,而这时刘璃也从一旁的野泉手中接过了对领广袖赤罗衣,顺着那对双臂一套而上,披在了李尤的身上,又接过赤罗裳,围住下身,加上一条赤罗蔽膝,然后再系上一条紫色绶带,挂上金印玉佩。

    又从百合子手中接过丞相远游冠,稳稳戴在了李尤的头上。

    看着李尤的这身打扮,刘璃不禁笑道:“真是个衣服架子呢!”

    的确,李尤是个典型的北方人,身材高大,国字脸,皮肤白皙,只是略有些瘦,不过倒也显得修长,是个合格的衣服架子,穿什么衣服都能穿出型来。

    刘璃最后从百合子手上接过了倚天剑——这柄历代以来的丞相之剑——挂在了李尤的腰间,轻轻调整着角度。

    “走吧。”李尤沉声道。

    然而,当两人走到养吾间门口时,刘璃却三两快步,趿着拖鞋跑下了地板阶隔,下到了玄关,蹲下身来,很是自然的从一旁的鞋柜中提出了一双白底皂面高腰官靴。

    李尤一愣。

    ——一个女人,愿意为你穿鞋提靴,意味着什么?

    ——那还用说吗?

    李尤温柔的笑了起来,落下室内拖鞋,伸出了脚来。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