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在坐的人都以为周书明在祁玉民发言之后就会打住,但周书明依然没有收口的迹象,这就不得不让在座的人深思了。
对于一个党内的高级干部而言,周书明之前的话就显得很是严厉了,再这样一强调,味道就很异样了。
但在陆政东看来,周书明这样的严厉并非是要对詹继东如何,相反应该以一种特殊的方式保护詹继东。
周书明这样的严厉让陆政东感觉到了周书明内心的真实想法,周书明应该也是听说或者掌握了詹继东的一些负面的事情,而且不是外面盛传的和省台的央林芝那点男女间的事情,也不是仅仅是传闻的詹继东和央林芝敛财的事情。
因为就男女间的那点事情,周书明最多也就是用响鼓不用重锤的方式提醒一下,至于
詹继东和央林芝敛财,现在最为关键的当事人已经漂洋过海,失去了最为重要的关键人物,就算真有什么事情,詹继东来个什么都不认账或者都推到央林芝身上,要查清楚那就非常的困难。
应该是比这还要严重的事情让周书明感到事态有些严重或者快要失控,让周书明感到了一种压力和威胁。
原因很简单,周书明在贝湖的时间也不多了,在去向没有明确之前,绝不希望贝湖出什么政治上的大事情,
所以这样严厉并非是要和詹继东“割袍断义”,而是要狠狠的敲打詹继东,让其安分。
而从另一方面来讲。就算詹继东真出了问题。这也可以看着是一种态度。周书明的领导责任就会轻很多。
作为一个合格的掌权者,必然得深谙收放自如的精髓,简单点形容,就是拳头能准确且犀利的挥击出去,也能迅疾的收回来。
这一次,周书明利用詹继东的事情,无形中拉拢了祁玉民,。一打一拉无疑是高明至极,但无论再怎么高明,周书明都绝没有彻底和他撕破脸皮的意思,否则只会给周书明树立重大的阻力,尤其是周书明的去向还不明确,如何‘左右逢源’的状态,是亟需牢记的首要原则!
而此次成功把火苗点燃起来,让詹继东安分一些,接下来,周书明必然得考虑谁来接手詹继东靠边的权力真空。以便让他自己从贝湖全身而退。
而祁玉民最欠缺的就是在贝湖省的人脉网络了!
祁玉民是空降干部,在贝湖省基本没什么嫡系人马。尤其他之前还遭遇了一次不大不小的滑铁卢,一直韬光养晦的玩低调,远不如詹继东那样的张扬活跃,,把休息室打开,我们在那里坐坐。
休息室是个内外套间,显然是准备给重要人物等客用的。刚刚坐下,服务员给他们送上毛巾,又送上龙井茶。
梁微波喝了一口茶,问梁先学,听说周书记对詹书记有些看法?
梁先学端起茶正准备喝,听了这话,又放下了。说,你听说了什么?
梁微波说道。现在有很多传言。说是周书记很恼火,原准备借助央林芝,把詹书记办了。没料到央林芝非常狡猾,早就溜到国外了,省里拿她没办法。不过,对于这件事,周书记动怒了,发了脾气,要查某些官员。市里有些人说,这段时间,詹书记惶惶不可终日,估计用不了多久就会被双规。
梁先学一听一愣,冷着脸说道:
“这是别有用心的人在搬弄是非,詹书记是省委副书记,是中管干部,不说詹书记没有问题,就是有问题,那也是中央来管,怎么能周书记说办就办?你怎么也和其他人一样瞎听也瞎传?”
23时2分52秒梁微波迟疑了一下,最后还是鼓起勇气问道:
“你告诉我,詹书记到底有没有事?”
梁先学很理解梁微波的心情,梁微波是市里一个局的副局长,而市里有调来的姜敏赫,尽管之前市里的人看在他的面子上把梁微波从一个普通工作人员提升为科长,但也是姜敏赫到后力排众议把他从科长提到副局长的位置上的,所以梁微波算是排在姜敏赫一边的,而姜敏赫之上是詹继东。
最正事的前奏,可这个话题,他不好接,只好喝茶,并且主动抽出一根烟,点起来吸。
詹继东接着说:
“周书记批评我是批评得对,让我如同菩提灌顶,确实犯了错误,我会在大会上讲,当共产党的干部,最忌讳的是骄傲自满,以为自己了不起,以为老子天下第一。这是在批评别人,仔细想一想,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
刚开始进入官场的时候,我告诫自己,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几十年过去了,当年给自己挂的警钟,已经风雨剥蚀,锈迹斑斑,就算是猛地用力敲,也不可能像从前那么响了。正因为警钟不响,头脑就开始麻痹,开始放松自己甚至是放纵自己。总觉得,只要自己不犯大错,哪怕有点小毛病,也不算什么。人嘛,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正因为有过错,人才是人,才有血有肉。可是,肉可能是朽肉,血可能是污血,一旦把自己弄脏了,那就很难清洗了。这就像抽烟。
有了烟瘾的人,难道不知道抽烟有害健康?肯定知道,而且,比那些不抽烟的人更清楚。可是,让他戒烟?太难了。除非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烟这种东西,否则,诱惑太多,随时都可能开戒。人啦,真的需要强大的意志力,克制自己一切欲望。偶然的一次放纵,很可能就是给自己的意志提供了一个缺口,一个让坏习惯坏毛病甚至恶的欲望入侵的缺口。”
说了一大堆,梁先学一句都没有回应,仅仅只是从喉咙里发出一种声音,谁都不知道这种声音表示什么,或许仅仅只是表示他在听。詹继东大概也知道这样说下去不行,肯定不会回应这类事,他迅速改变了话题……(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