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重生之政道风流

第五十二章 隔山打牛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詹继东也看了单经纬一眼,单经纬这个人一向给人都是一种有距离感的感觉,不管是前任的书记也好,还是周书记和杨凌峰也好,都没能和他建立起亲密的关系,其他人也就更不用说了。

    单经纬似乎就是想要这种超然的感觉,这种超然的地位,让他不管在常委会还是书记碰头会上都能拥有更大的发言权。

    也正是因为如此,詹继东把很多细节考虑得很是清楚,因为今天这个碰头会太重要了,容不得有任何闪失。

    但看周书记的脸色,这个名单应该是有人出现问题,难道是金道申推荐的人选出了问题?

    “你们都看看!”

    詹继东正想着,周书记把文件递给了一边的陆政东,陆政东看完又递给了马新忠,两人神情都有些严肃,却是没说话。

    马新忠把文件递给他,詹继东没看几行,脸色就一变,他没想到主要出问题的是他自己!

    在这份文件上,有几名干部也在这次提拔之列,而且还有几名干部作出了标记,詹继东看了看下面的文件,有的涉嫌严重的违纪问题,还有的涉及经济问题,纪委已经掌握一些初步的线索,正准备提请对有经济问题的这几位干部采取措施。

    而这些干部中,他和金道申所欣赏的干部占主要的,而他所推荐的干部,有三人有问题,几乎折损了一大半。

    这件事第一板子肯定是要打在金道申的身上,可是最重的板子恐怕却是要落在他身上。

    这份事事实上是他在具体操作,这份名单是周书记所默认的。准备当成一个利器来使用。哪知道临到头问题却是主要出在他身上。出了这样大的篓子,完全破坏了周书记的一番苦心,在周书记看来,说不定会落下个私心太重的不良印象。

    詹继东想让鹬蚌相争,周书明渔翁得利,詹继东也跟着占便宜,确实对马新忠抛出的饵也还是够大。

    马新忠也想得到作为分管人事副书记在人事调整上应有的发言权,毕竟只有在这方面拥有较大的发言权。才真正称得上有影响力。

    可是马新忠也得权衡,他和周书明的关系也就那样了,为这些人事任命和陆政东争夺而交恶,和一二把手的关系都搞僵,虽然还是会分分合合,合纵连横,利用自己分管党群人事的权力,游走在两者之间,为自己争取到一定的空间,可是实际上可以腾挪的空间实在是太小。甚至会成为周书明和陆政东明争暗斗最好的媒介,那样的结果只能是更坏。

    不过。詹继东金道申送上门的这些也确实诱人,他也舍不得拒之门外,于是在顺水推舟笑纳詹继东等人的好意的同时也把有些意思透露给了陆政东。

    陆政东也很清楚马新忠的真实意图,他和周书明之间越是争夺得厉害,对于马新忠来讲越是有利,这样马新忠这个三号人物才真正能够凸显出重要性,成为双方争取的对象,那样才能真正翻身。

    只是陆政东也很清楚,人事权很重要,可是眼下和周书明直接对抗那时非常不明智的。

    陆政东自然也不会上马新忠的套。

    不过,虽然和周书明直接对抗不明智,但是既然詹继东还是对安新那点事情耿耿于怀,想在其中火中取栗,那拾掇拾掇詹继东,他还是能办到的。

    詹继东既然想利用马新忠和他鹤蚌相争,让周书记做那大渔翁,詹继东做小渔翁,他陆政东就不会隔山打牛,打击詹继东,削弱周书明?

    省里的常委们对于周书明和詹继东、金道申几乎把持所有的人事调动心里也是非常不满的,大家不至于去挑战周书明,但是对其他人可就没那么忌惮了……

    詹继东心里有些发苦,他心里暗恨马新忠完全是个滑不溜秋的老狐狸,吃了肉却是把他给卖了,马新忠是分管党群人事的副书记,对下面的干部肯定是非常了解的,若不是他弄了点手段,单经纬肯定也是不会这么“恰好”就逮住了他所看重的人。

    而单经纬也不是个简单角色,这一手让他精心准备的东西完全付诸东流,对于单经纬,就算是周书明,都有些头疼,更不要说他了,再恨也只能埋藏在心里……

    而詹继东更恨那几个家伙不成器,周书记正在整顿干部作风,几个人还敢,后面的南浦也越追越进,如果按照上半年增速,南浦省超越贝湖几成定局,还好陆政东到任之后采取的一系列经济措施在下半年开始发力,贝湖下半年经济增长明显高于上半年,才堪堪让后面的南浦没法追上。

    “同志们,我们贝湖今年增速还算不错,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远没到松一口气的时候,特别是和排在我们前面的省份相比,我们的增速还是不够,按照这个速度,我们要在短时间追上并实现超越,这极其困难,这让我很是揪心啊。”

    周书明抬起头,环视了几人一眼,语气变得有些沉重:

    “尤其是和排在我们前面的山秦省相比,从人口、经济实力以及所处地理位置,都很相近,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讲我们贝湖底子还比他们厚实一些,可是就是如此,我们也一直只能跟在人家的屁股后面,为什么会如此,我觉得值得我们在座大家深思,政东同志,若山、苏明,你们三位更应当要有紧迫感啊。”

    周书明的话似乎不带什么针对性,但是语气中流露出来的郑重含义,还是让众人都感到些许压力,詹继东抬起目光不动声色瞥了一眼旁边的陆政东,陆政东似乎很专注的在笔记本上记着什么,但是詹继东可以肯定他绝对不是在记录周书记的讲话,而是在准备着接下来针对周书记所讲的进行发言。

    “我看了看关于这方面的分析,也看了看各地市的环比和同比增幅,感觉到还是有一些问题值得引起我们重视。”

    周书明此时目光变得有些凌厉,环视四周,这个时候作为省委书记,他的言语也就代表着一种姿态,无论是谁,只要拖了经济发展的后腿,那么他就要毫不客气的给予批评,责令其改弦易辙,否则那就要挪挪位置了。

    “一些地市经济增速比起去年明显下降,作为一级领导,我们也要认真分析,如果是正常回调,那也要引起注意,拿出后续措施出来,如果继续这样大幅度下滑,我们就需要引起深思了,这些地方有没有研究过其中原因,有没有采取措施来重新提振,这一点我觉得省里边要持别提醒有些地市,不要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

    最后一句话周书明持别加强了语气,凌厉的目光更是狠狠扫视了一圈。

    周书明点了几个地市的名,并没有点两个副省级城市的名,现在两个副省级城市,一个依然是发展得比较快的代表,而另一个则是增速很不得力的代表。

    事实上在上半年周书明曾经点过安新的名,觉得安新发展增速放缓了,而在最近五个月,安新增速又上去了。这实际上并不是安新被周书明点名了就一下上去了,那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对于基数很大的两个副省级城市来讲,想要增速多提升哪怕一点,也是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省城的经济还在调整的初期,一下子就实现较大增长更是不现实。

    省城虽然没有被点名,但是心里也是心知肚明。

    会议室里异常的安静,除了偶有的笔尖画纸的刷刷声,甚至连咳嗽声都没有。

    “抓发展首先就是要抓项目,坚持不懈的抓项目,努力保持投资高速增长,要坚持把抓项目、扩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推进重大项目带动战略,这是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重大项目对于一地经济发展能够起到立竿见影和持续的拉动作用,这一点已经被无数事实所证明,在这一点上我们党委政府要站在更高的战略高度来看问题,要不拘一格开创工作新局面,围绕重大项目做好服务工作,对于细枝末节不要过分纠缠,要顾大局,识大体,真正意识到只有发展经济才能改善民生,才能为改善民生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

    陆政东静静的听着,周书明所强调的只有发展经济才能改善民生,才能为改善民生提供物资保障,这应该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由,冠冕堂皇,可是这其中独独有一条他没提,那就是环境保护。

    陆政东对于能够争取到项目自然也是欢迎之极,但是如果这样的项目环保不能过关,那是得不偿失,所以在这方面陆政东也是抓得比较严,看来周书明对此事有些不同看法的。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情,忽视环保,到时候付出的代价之巨大,实在是太过于沉重,周书明不是不清楚这一点,而是急于利用他到任之后发展经济这个机会在短时间追上并超越山秦,从而摆脱之前贝湖发展不力的负面印象……(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