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着有些失魂落魄的两个好友离开之后,约翰在门口站了几秒钟,然后微微一笑,转身回到了屋里。{
二楼的实验室他没有再去。
今天本来他是打算请所有来家里的朋友都帮下忙的,不过看到众人对他以后跟着伯格曼学习的反应之后,明智的放弃了这个打算,转而只邀请了两个最好的朋友。他两辈子加起来活了那么多年,在某些方面已经把人心摸得挺透了,立刻就发现自己现在已经是众人羡慕甚至嫉妒的焦点,如果再宣布要开始一项自己的研究课题,那么虽然明面上可能会得到不少人的支持,但是私底下……
呵呵,恐怕大多数人心里都不会太舒服,要么觉得约翰不自量力,要么就是心理上不平衡,总之是得不偿失。
人心就是可能这么复杂。
现在的情况是,约翰和他们是同龄人,但是表现的要出色一些,这很容易引起别人的眼红或者不服气,但是如果等到约翰功成名就,声望和地位远远超过这些同学们的时候,可能不会像现在关系这么亲密,但是前面所说的情况却也不会存在了。
“还是交给汉斯,让他找一些流浪汉或者穷苦人来做实验好了。”
回屋坐在沙发上,约翰心里很是有些无奈的想道。虽然从某种心理上的别扭上讲,约翰不太愿意这么做,但是现在的情况他也只能如此的选择了……
……
如果是后世的同行们,甚至任何一个和医学相关的人见到刚才实验室内发生的事情,恐怕都会立刻猜到约翰研究的内容是什么,也会猜到他为什么会需要众多的实验对象了。
没错,正是后世就连普通人也知道的a波血型系统!
因为想到了改进血压计,约翰想到了自己其实可以做一些血液方向的研究,而在考虑了很多方面之后,他最终把重点方向放在了血型系统的研究上面。
血型是什么?
这个问题随便问一个后世的普通人,大家可能都会给出一个答案,或精确,或模糊,但是基本上都知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血型,血型不相容的时候可能会发生凝集或者溶血,因此而且不同血型的人之间是不能输血。而且基本上大家也都知道血型是可以遗传的,你两个a型血的人结婚肯定生不出b型血来,否则就要回家打上一架了……
在21世纪,这是一个常识。
但是在这个时代,人们对血型还一无所知,哪怕全欧洲最,这个研究方向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唯一让约翰有些头疼的是,虽然要想证明a波血型系统的存在可能不需要太高精的设备和仪器,实验的方案也不复杂,他一个人完全就可以做下来,但是整个过程却相当的繁琐,而且要想具有足够说服力的话,他必须找到足够的实验对象来进行交叉对比!
说白了,他需要足够多的人!
因此他才会想到自己在柏林大学的同学和朋友们,四十个人的样本总量已经足够约翰归纳出血型理论了。
只不过,今天在聚会时见到的情形让约翰放弃了这个想法,转而准备让汉斯帮他找一些流浪汉和穷苦人,用付酬的方式请他们来帮忙。对于这些人来说,一些微不足道的收入就足以让他们贡献出一些鲜血,何况约翰也不会亏待了他们,肯定是会在能力范围之内多给报酬,也会准备好完善的消毒措施,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悲剧。
因此,请他们会很方便。
而且约翰知道,在寻找人体作为实验对象方面,1884年的欧洲也比后世容易多了。
19世纪欧洲的医师们一方面是救人的天使,一方面又是杀人的刽子手,他们在对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进行研究的时候很少会考虑病人的死活,尤其是那些社会地位地下的穷人们,甚至不需要任何审批就能成为最好的实验对象!在被认为是文明世界之都的伦敦,无数的孤儿院孩子们就会频频遭遇这样的事情,而且不会受到什么指责,因为甚至普通大众们也认为如果他们能够作为医师们的实验对象,将会是对社会慈善的有效回报之一!
这是现在西方世界普遍的思想。
而且不要以为这是19世纪才会有的事情,即便是到了20世纪30年代乃至战后,美国公共卫生部依然会毫无顾忌的让数百名黑人染上梅毒,来观察疾病的情况,直到快要进入21世纪的时候才道歉……
因为实验室设立在家里,加上决定不请那些朋友帮忙,约翰做这个实验的人数实际上是可大可小,完全没有必要四十个那么多。他刚才之所以请皮克和路德两人上去,只是为了不声不响的任由他们把这个消息传出去,让别人知道自己确实在着手做这个实验而已,至于说后面实验具体请多少人来,只要做出一些样子就可以了。
这可不是在偷懒或者故意造假。
在精准掌握后世a波血型系统理论的前提下,约翰是在没有必要真的去完成那么多试验次数,而且在数据上简单的造一下假也很有必要,否则以现在的实验设备和条件,说不定反而会出现约翰意料不到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