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Atlas·双星书

分卷阅读18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没想到自己那么幸运。佩列阿斯不由笑出来。还在做学徒时,他就在书中读到过一种珍兽:它至少有三种形态,其中已知的一种形态是巨大的鹿,身披青铜铠甲,遇到危险时,它就将光角具象化为青铜刃。迪恩里安的火语者们奉之为神灵,称它为大法师“萨拉德”。学院尚不了解它,无法将之命名。乌尔苏拉学士曾主张,它可能是野兽中唯一能自主运用“书”的力量的,正如术士们那般。

    佩列阿斯对此很好奇。在北方的这几年,他一直在研究魔物。通过实验和野外调查,他发现魔物的确无法自主地运用力量。它们如同容器,仅储存外界流溢的能量。可这股力量又不受控制,反而驱使野兽变得狂暴。野兽与人类,魔物与术士,或许两者的差别就在于意志。至于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这种差异,佩列阿斯还不清楚,所以他很想论证乌尔苏拉学士的观点。假如巨鹿真的能调度“书”的力量,动物中就出现了优与劣的眷属。那么人类呢?法师们以自身性命为媒介,通过消耗“名册”来搭建法术运行的通路,继而呼唤“本源之书”的力量。如此,与法师相对应的,是普通人吗?

    如果牵扯到人类,要得到学院的许可恐怕就难了。佩列阿斯蹙眉,也许他走不到那一步。总之,他迫不及待地想近距离接触无名之兽。

    差不多快追上时,他听到歌声,或者说是哭腔。那歌黏着不清,在夜山中逶迤,如将褪的蛇皮。他走得越近,就越难分辨歌声的来向。直到磷光依稀显现,是狄恩里安祭司的巫杖光。他们是守护者、牧者、心怀愧疚者,保护着珍兽南下的旅途,将《萨拉德之歌》沿途传唱。

    至此他望见,在谷底,翠光如缎带在水中流曳。

    术士们常在笔记中竭尽心力,以各种比喻来形容这罕见的光景,像古兰尔就将之比作“葡萄在十月的颜色”。阅读令人振奋,而亲眼目睹则是另一回事……青年不由地按住领扣,整个呼吸都为之颤抖。不过和想象的略有不同,兽角的光偏蓝,佩列阿斯眯起眼,那到底是蓝色还是绿色的?眼镜搁在包里不方便取出。他叹了口气,在笔记上画一个问号。如果尼尔在就好了,那孩子简直有鹰的视力。

    兽大约有十四匹。它们彼此跟随,又不亲近,同狄恩里安祭司的巫杖火也保持距离。果然,它们应该是独居的,据说除了交配与产崽期,“兽”甚至无法认出同类。不过三种形态也只是假说。有学者推测,这些珍兽应该有某种普通形态,平常可以掩人耳目,否则它们如何七八年才出现一次呢?佩列阿斯认同这点。不过至于巨兽的第三种形态,他持保留意见,那毫无依据,只是给想象力留有余地。

    歌声仍绵延在黑暗的肌理中。他读过《萨拉德之歌》的抄本:大法师萨拉德下降冥府,寻找已故的挚友狄恩,途中法师始终唱着这歌,为了安抚虚空之主。有趣的是,尼尔至今还会唱几句《狄恩战功歌》。这歌似乎有镇静功效,佩列阿斯稍微有些头晕,思维也钝了……山风吹着短披肩,他只顾写笔记,等回过神,绿光又遥远了。

    “好的,我现在就去拜访他们。”佩列阿斯催促自己,却仍挪不开脚,笔头不断敲着记事本。世上恐怕再没别的苦差事,能同“与陌生人打交道”相比。

    “佩列阿斯,别这样傻站着。”

    学者刚迈开脚步,结果不过是原地转了个圈。

    必须去,这是他的义务。

    九年前尼尔杀死珍兽,虽是经由老祭司的同意,却仍招致了不少迪狄里安人的愤懑。可那不怪尼尔,责任都在他……多年以来,他一直希望能拜访狄恩里安人。现在是时候了。

    佩列阿斯轻声咳嗽,整理好衣装。如果有镜子可以照一下就好了。

    为了表示善意,学者让短锡杖亮起微光——

    学院的符文。

    那边注意到,也以巫杖光向学院致敬。佩列阿斯有些感动。学者和祭司,他们所侍奉的是不同体系的知识,对彼此也知之不甚。然而镜子与晶体难道不是追寻着同样的光源?他们是纸,即便身负迥异的字符,也是在相似的垦劳中,传承着不可遗失之物。

    他迫不急地想同火语者们交谈,想必对方也乐于分享。狄恩里安语是古代伊巴涅语的变体,沟通不成问题。

    整个巫杖火的队列停了,等待着来自学院的客人。就连头戴光角的巨兽们也停下休憩,平缓如湖之色。佩列阿斯满心欢喜,尽快策马向前。等回去,他一定要把这事完完整整地讲给卡洛亚洛听。

    当他接近了,巫杖光竟霎时间改变,刺眼的红光警告着来袭者!

    等等,怎么回事?佩列阿斯尚未停下,攻击的号角就响彻山谷,巨兽咆哮,绿光统统熄灭,刀刃跃跃欲试。为什么?佩列阿斯没时间伤心,准备好防卫……后方有动静。

    就在这时,成群的巨影自他身后,藉着山势向下奔袭,腥臭的风席卷着杀意。护腕“北极星”失灵般不断旋转。杀戮一触即发。

    魔物!

    人们一时来不及清算,数量太多了。佩列阿斯也不敢相信,这样惊人的数目,之前“北极星”竟毫无显示??估算一下,至少有三十匹,主要是狼型和野猪型,都是不好对付的大个头。

    狄恩里安战士手持大斧,祭司们也匆忙迎战。猛烈的袭击令人措手不及,有的魔物已经冲到谷底,直接与巨鹿周旋。

    它们正是被珍兽引来。那绿光作为不断外泄的能量,对魔物们有致命的吸引力。

    一位年轻巫师充当了指挥者,他呼唤同伴集中阵线,尽量将入侵者封锁在山坡。佩列阿斯也加入其中。巫师们策马驰骋,巫术火附着于紫杉杖上,光焰翻滚着。山坡上弥漫着毛发的焦味,血臭味。魔物不怕火,但狄恩里安祭司使用特殊的助燃剂,制造出更暴烈、更灵活的法术火。他们驱使火焰,如驱使训练有素的猎犬。

    年轻的指挥与佩列阿斯并行,似乎是想保护他,不过这忧虑是多余的。驾驭气流的法术,佩列阿斯用起来炉火纯青,瞬间就能唤出风刃和风墙。有了他的助力,火焰变得灵巧而强力,

    巫师们对他刮目相看。

    终于,大批魔物被赶至一处,包围像口袋般收紧。指挥者举起巫杖,高声呼喊,其他狄恩里安巫师一齐应和。

    佩列阿斯观察他们编织法术的方式。巫师们的路数更简洁,只吟唱短促的音节,不像学者和术士必须熟背各种歌谣。的确,学院所使用的法术系统,是阿涅斯流亡大陆后制定的;而狄恩里安人在海洋帝国覆灭前就出逃,他们的法术更接近伊巴涅。看来乌尔苏拉学士是对的,这个小民族很有研究价值。

    被包围的魔物四处冲撞,却无法突破巫师们的火链;在谷底的又势单力薄,难以与巨鹿抗衡。山坡此刻更加喧闹,吼叫与哀嚎,浓烟中混着焦臭味。事差不多成了,所有人都捏一把汗。

    硕月等待着。

    指挥者做出终结的手势,却倏然僵住了,从马背上翻滚倒下。

    “怎么了?!”

    失去了支撑,祭司们的法术火瞬间就散了,幸存魔物得以挣脱。人们惊慌不已,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佩列阿斯离得近,他首先赶到年轻人身边。

    原来是一支箭扎在青年肩上!

    哪里来的箭?!

    “别让它们……”年轻人揪住佩列阿斯的胳膊,忽而大量的血液从两人头顶飞溅,学者回头,只见一位红胡子的壮汉手持染血之斧,而巨狼身首异处。壮汉惊慌地喊道:“您受伤了?!”

    魔物们扑向谷底,两眼如血。绿光已经消失,十二匹巨鹿都在同狼群鏖战,身陷围攻。局势顿时逆转。佩列阿斯匆忙说:“让其他巫师代替您,再来一次!”

    “不行,他们都不足够!”

    什么意思?佩列阿斯知道了,相当于其他巫师“名册”的厚度不够,只有这个年轻人有资质做火语者。怎么办?佩列阿斯起身,他没法使用庞大的法术,对付不了这种局面。怎么办?即便有术士护腕,也没时间编织咒言……语言束缚了本源。

    因而我们称之为“书”。

    他后颈发麻,呼吸也艰难,佩列阿斯节制自己,不让焦虑拖慢思考的节奏。他对比着学院术士们与狄恩里安巫师的路数,猜想两种体法术结合的可能性。之前火语者似乎是汇聚了其他人的力量,然后自己发出?难道质地不同的力量可以兼容?术士就不行,因为每次施法都得靠名册来搭建通路,当“书”的能量流经名册时,就会带上施法者本身的印记,因而不能与其他法师的力量兼容。术士们可以同时施法,或者拼图式地集体合作,却不能像这个古代民族的巫师们这样,作为同一个主体来行动。而狄恩里安人信仰火,将主祭司称为“火语者”……如果他们能集体施法,可能意味巫师使用的法术媒介也是集体性的,不像“名册”这样具有强烈个人印记的媒介,因而能保持能量原本的质地,使之得以相容。既然能够汇合,能量就需要空间,需要一个杯子,主祭司应该就充当了这个角色。根据年轻人的说法,火语者应该具有足够的名册厚度,也就是说,他作为真正的施法者,要能够承受源自其他巫师的力量!

    狼嚎响彻夜宵,巨兽倒地,混战仍在进行,人们还没有放弃。

    或许可以一试,佩列阿斯握紧缰绳,既然他分享了尼尔的“名册”。而且巫师们施法的流程,他刚才看过一遍了。不要紧张,很多法术都需要边做边学……

    “再来一次,听我的指令——”学者呼唤。

    众人诧然回望,无暇多虑,他们重新各就各位。巫师们同时构建法术,不可见的能量在整个场域流动。

    白银法师高举锡杖,姿态与咒言都与火语者无异,巫师们全然托付于他。散落的法术火再次凝集,鞭子般向下劈扫,魔物们躲避不及,往人群中逃窜。火鞭再次挥击,封死了东面的山坡,它们又向无人的西面奔逃。狄恩里安战士们斩杀奄奄一息的怪物。剩下为数不多的几匹跑到对面山坡……

    这感觉很奇怪,当众多陌生的流动感环绕着他,胸口好像是空的,任由风穿过。巫师们经由他,合力使整条火鞭横扫,怪兽们伤痕累累。连佩列阿斯自己也不敢相信,他驱使这样大型的攻击性法术,几乎就像使用手臂一般。

    最好一次解决干净,佩列阿斯不打算收手。

    飞箭再次袭来,被一个战士挡开了。

    “谁!”红胡子壮汉怒不可遏,受伤的火语者躺在他怀里,嘴唇发白。

    对面山崖上,有身形立于月亮的阴影中。云层流动,光辉重回山峦,似乎几个男人骑在巨狼背上,手持弓箭。那些人有着浅色的头发,非常显眼。

    “冰原人?”

    他们什么时候出现的,又为何袭击火语者?其中一个弓箭手吹响哨子,很沉钝的声音,难以形容。魔物们仰头嚎叫,似乎在回应哨声,往男人们所在的方向跑了。几个冰原人也骑着狼,消失在视线中。

    结束了。人们精疲力竭,浓烟在风中淡去。巫师们谈论着方才的战况。

    穿过人群,佩列阿斯累得快走不动了,身体好像注满了铅,不过得先去见那个人——狄恩里安人的主祭司,年轻的火语者。那年轻人此刻被卫士抱着,另一个巫师正替他处理箭伤口,他可能还不到二十岁。年轻人脸色苍白,但看到学者走来,还是支撑起身子,向他行学者的礼。

    “扎里克。”年轻人艰难地笑道,指指自己。

    白银法师微微欠身,告诉人们,他的名字是佩列阿斯。

    作者有话要说:对不起,之前答应给大家寄贺卡,卡片都买好啦,但是一直在搞毕业杂七杂八的流程结果忘了otz我明天一定写啊啊啊啊!

    又遇到了《黄昏书》里出现过的老朋友。以前各个小人物的命运我都是有关注的,可能有的人后面还会露面,有的人已经去世了。

    当他们再次出现时,我会点出来的~

    第17章 月之诗篇

    男人们在月亮下休息。

    巫师们忙碌着,受伤的巨兽需要治疗,有四个人也不同程度受了伤,其中包括火语者。他看起来还是男孩,却已是主祭司。年轻人显很白,所穿的鹿皮袄上也有着更复杂的装饰,依据青枝的纹理制作。红珊瑚耳钉,金箔鹿角头冠,以及巫杖上镶嵌的星盘。佩列阿斯心想,这孩子天资很好,即便在学院也能算上杰出的术士。

    “问您的安,尊敬的学士。”另一位巫师正在处理男孩的箭伤,他笑得勉强,露出两个酒窝。

    佩列阿斯心软:“也问您的安,火语者。请问有什么能帮您吗?您需要缓解疼痛的法术吗?”

    “有个小忙,请您勿推辞。”

    学者认真颔首。

    “请叫我扎里克,也不需用敬语,”男孩笑着挠挠头,碰歪了鹿角头冠又扶正,“其实我们应该是老朋友了不是?看在尼拉的份上。”

    佩列阿斯意外得知,扎里克九年前就见过尼尔,那时两人都是孩子。

    扎里克兴奋不已,似乎很想和学者多聊聊尼尔的事。但佩列阿斯不愿多谈,仿佛这个名字是炭火。他还没准备好。

    于是两人说起之前的战斗。至于冰原人出现的原因,他们同样困惑。一般冰原人很少找狄恩里安人的麻烦,他们生活在更北边。佩列阿斯说,帝国近些年正同冰原部落交战。巫师们惊奇,毕竟西比尔骑兵声名远播,就算是隐居深山的狄恩里安人也知道他们的赫赫战功。火语者问,既然冰原人能令帝国陷入战争僵局,是否因为他们采用了不为人知的手段?参照刚才的情况,他想到了魔物。

    佩列阿斯颔首。冰原人竟然能驱使魔物,因此西比尔骑士们花三年才平定暴乱。

    火语者说:“可冰原部族没有巫师。”

    “或许是有法师来到他们中间……”佩列阿斯沉思,继续说:“可能是某个黑法师,没想到他对魔物的研究已经延展到这一步了……”

    旁边的红胡子壮汉问:“黑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