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手上什么时候出现过逃兵?!便是这时候,也是不能。猛地一个矮身,那螃蟹再次落入萧略手里,他顺着蹲下的姿势,高举起满是泥沙的手,双手捂着高举起来给宋问看,笑颜天真:“又抓住了!”
宋问:“……”
君子岂有半道放弃之理?他马上跟着蹲下身去,冲着萧略招了招手,示意萧略探身过去。
萧略半点没谙近墨者黑的规律,还以为宋问想看看自己抓着的螃蟹,于是殷勤过去,两人都蹲着,要看螃蟹,凑得就近了。宋问迅速出手,一把按住了他脑袋,吧唧一声,十分响亮地亲在了他眉眼上。
萧略虽反应极快,一出手便是杀招,但怎能对宋问下手。只在刹那,几不可见地稍晃了下身形,便安分没动。孰料,竟是等来了一个更放肆的!
他同时后撤,两人动作都快,螃蟹落地,直接被萧略后撤之势头下撑地的手掌压扁了。
“有人。”
宋问笑说:“哦。”
萧略:“……”决定自己防着些宋问,为了宋问名声,绝不能由着他胡来。怕宋问亲一下没够,立刻侧身将掌心下扁掉的螃蟹给宋问看,“扁了!”
这会儿宋问总算想起之前预备起的坏心,不妨碍他继续。他伸手戳了戳萧略掌心扁掉的螃蟹,煞有介事说:“这螃蟹壳是软的,是牛粪变的,不能吃。”
农历六七月份正是螃蟹软壳的时节,等螃蟹真正长好要到九月才行。宋问在现代时候,去农村下水搬石头找螃蟹,没少被人骗说软壳螃蟹是牛粪变的,这会儿正好来骗萧略。
“牛粪?”萧略默默丢掉了螃蟹,将手掌在溪水里荡了荡。
宋问生怕萧略不信,指着不远处在村人牵着到溪边吃水的牛说:“村人从田里回来,会带着锄头来溪里洗,牛也会牵到溪里喝水。难免牛粪就会到了溪里,等时日久了,牛粪就变成软壳的螃蟹了。”
萧略这会儿脸色已经有点一言难尽了。
宋问偷着按下窃笑,迅速转身,嘴角高高扬起,声音还故作平常说:“所以我们要找壳硬的螃蟹才行。我在这边找,将军就去那边吧。”
萧略看了看周围,想想自己刚抓了只牛粪变的螃蟹,一下子就完全不想去找螃蟹了。
宋问余光里瞧着萧略站着不动,面上没什么表情,但眉头深深揪着,不想迈开步子的模样,心里小人都乐到翻跟头了。
那边小孩儿拿着簸箕捞小鱼。两个大人玩耍的,不是,一个宋大人玩耍的时候,这么一会儿,已经有不少了。炸了,能端出满满一盘子。皮孩儿拎着桶,几步跳过来,将木桶举起来给萧略看:“将军,我们抓了这么多小鱼!”
之前摘杨梅没能做成先生,皮孩儿觉得抓小鱼的先生也行啊,反正都是将军的先生,说出去整个村子、不,整个镇上、整个县里的人都要羡慕自己呢!
皮孩儿眼巴巴地望着萧略,等他说要学。
无奈萧略刚被宋问骗了,说软壳螃蟹是牛粪变的,这会儿已经满脑子都觉得整条溪里都是牛粪,再看那水桶里的小鱼,都觉得是吃牛粪长大的!
这会儿看着桶里的小鱼,眼神微妙。好在他习惯神情八风不动,皮孩儿一个小孩子还真看不出什么,只当是将军在验看自己的能力,更是卖力将木桶举得更高了些!
“嗯,不错!”却是,萧略开口称赞了一句,就迅速转身走到了岸边。
皮孩儿拎起桶的肩膀一下子就垮了。
一直盯着这边动静的宋问十分没良心地开怀大笑,笑得萧略和几个小孩都一愣一愣的望着他。
螃蟹,萧略肯定是不抓了,抓了也不吃。宋问过去见桶里小鱼够了,直接吆喝着小孩儿们回宋家院子,给他们炸小鱼吃。有吃的,皮孩儿马上又高兴起来。
炸小鱼,需要用黄酒腌了,再裹上一层淀粉或生粉,先炸第一道,然后复炸,端出来的小鱼就十分酥脆,吃上去连骨头都能嚼吧嚼吧吃了。村里人不舍得用油,宋问却很舍得,这里没有土豆或玉米,也就没有淀粉、生粉,他干脆用面粉裹上,炸得金黄。
又煮了一锅蛋丝酒,也是金黄的,上头挡着丝丝缕缕的蛋丝,酒香浓郁。
宋问和萧略,还有阿大、阿二以及阿眠,几个大人围着院里石桌坐着,石桌上就一盘子炸小鱼,几个人喝着蛋丝酒,也是津津有味。
边上围着三五个抱着小碗,碗里放着小半碗炸小鱼的小孩儿们,也是津津有味。
萧略一抬眼,就见着宋问整个人都是柔和的,微眯着眼,浑身舒展着,像宫里在墙头上晒够了太阳伸懒腰的猫。许是觉到他的视线,宋问偏头回望,眼底、浑身都是温和的笑。
萧略举着酒碗,忽然觉得胸口空了一块。
兵不见刃,已是裙下枯骨。
第54章
次日一早, 薄阳初临大地, 少原县县令带着一帮着工匠上门。里头还混迹了三个县里的举人、秀才,当然这些都是宋问同窗。
平溪村已经定下第一架水车就在溪流中央一个较大的下水塘里建造, 正好是下水的位置,有一定的落水,刚好能推动水车转动,省了人力。
工部研究水车图纸,觉得人力灌溉对宋问那种室内种地, 小面积的田地确实十分好,庄子上用用也可行, 但对村里大面积的田地不太好。于是他们多番研究,造出了能利用水流下落,来带动水车旋转的水车。故而水车推广一事,朝廷才迟迟没动作, 就是因为研究这事, 耽搁了!
定了建造地点, 里正安排了村里的壮劳力去砍了竹子回来,运过去。村里的木匠也早早过去守着, 将竹子按要求先帮着处理了。少原县令带来的工匠们一到地方,先看图纸, 然后由两位员外郎带着造一架水车。
造水车那边一切有序开展,宋家院子里却有些尴尬。
跟着少原县令来了三个据说是原身同窗,两个秀才、一个举人。宋问翻了翻原身的记忆,发现对这三人毫无影响, 最多也就是知道与他们在一个地方读过书。
这三人倒是热情,送了笔墨纸砚为礼,贵重不贵重,宋问还真不知道。他穿来之后,除了那本在京时常放在怀里的辞官奏折是自己写的,其余的都有秦温如代劳,他还真没怎么写过字。
送礼也是有心,宋问好生寒暄了几句,依着大理朝读书人时常会聊的,多问了几句他们日后是否还考试的话。
那举人一拍大腿道:“哎呀,你们瞧我,金科状元就在眼前,我等竟然还舍近求远,去隔壁丽县求学。功课上有何不明其意的,问宋兄岂不是更合适。”
这会儿宋大人三个字直接改口成了宋兄。
两个秀才倒是想多读几年书,不急着去考试,故而没举人那般急,也就赔着笑了几声,不搭话。
宋问是回乡来推广水车的,可不是做先生的,何况与眼前三人比起来,他算是胸无点墨的那个,当下推辞道:“恐怕你还要去丽县一趟,请个先生指点才行。不曾与你们提及,我在京城出了点事,摔坏了脑袋。十年寒窗,算是白读了。”
说着他似模似样,哭笑着摇了摇头。
“怎么会?”举人不信,惊讶问说。
宋问道:“你们不在京城,不知这事也是寻常。天意弄人吧,幸得皇上恩典,命宫中太医为了每七日看诊一次,只可惜太医也没寻出好的治病方子,只能姑且将养着。”
有皇帝撑着场子,举人也不再怀疑。几人又是长吁短叹一番,多是感慨。
宋问觉得当初自己装失忆,简直是神来之笔,这病是哪里需要往哪里搬,为他省了不少事啊!
今日本就安排了不少事,他们来回绕着说话,宋问实在懒得打发。正好隔壁几个村的里正由平溪村里正带着过来,他忙上去迎了。
平桥村里正是个面目严肃的老头子,说话直接道:“宋大人,我老头子也没旁的要说的,大人一心记挂百姓,是百姓福气。只平溪村杨梅林看着不多,但加上桃子、杏子等等,要是都酿酒,那最后酒出来数目就不少了。要再加上我们几个村里,那就更多了。宋大人一心为我们村子着想,没道理最后我们赚了宋大人的银子。”
十八岭村里正跟着点头,正色说:“季里正说的是,大人一年薪俸能买下多少酒!我们几个老的商量过了,这酿酒的法子我们厚颜从大人这边学了。但后头如何卖出去,就我们村里自己想法子,不能麻烦大人。”
平阳村里正道:“确实!听闻大人赚了银钱,头一个就往我们少原县免费造,我们都记在心里。你是个好的,我们不能没良心,都占你便宜!”
里正跟着说:“昨日回去,村里也商量过了,不能白拿你方子,我们卖出去一坛子酒就给你一成银子。也没多少,你收着,我们也能安心。”
“对,我们村也是如此。”另几个村的里正附和说。
宋问有感他们实在是醇厚,心下感怀。
萧略对此也乐见,当下点了暂时负责这事的阿二出去应付。
阿二知道杨梅酒要是运去京城,赚的银钱岂能少了。怎么能叫他们坏事,立马说:“几位里正多虑了。这杨梅酒是我们将军府收了,要运往京城卖的。不愁赚不到银子,至于你们说的给宋大人一成银子作为方子的银钱。我们将军也想到了,不要你们的方子钱,将军府所得利润会分宋大人两成,只一个条件……”
他心下腹诽,这将军府银钱都快都落宋问手里了,还分他两成,也就是随口说说。前头宋大人说是还钱,后来倒是赚了不少,但没一文进自己口袋的,全败出去了,回头还不是问将军府又借了银子。
能不出买方子的银钱,又有卖酒的路子,这等好事,里正们都心动,但还是要听听条件才行,忙问了:“二管事,敢问是什么条件?”
阿二道:“你们日后酿的酒不能卖给除了将军府之外的人,我们不收的,你们可自行处理。”
“这是自然,自然。”
里正们连连点头。
宋问早早让阿眠去取了里正那买来的一坛子白酒出来,昨日让小孩儿今日一早去摘杨梅送过来,也早就送来了,糖一早阿大去镇上买回来了,准备十分齐全。
也不耽搁,宋问直接摆出架势,要教里正们怎么酿杨梅酒。
里正们面面相觑,还是平溪村里正仗着关系近,小心提醒说:“这、要不我们去屋里酿?这般酿,要是被有心人传了出去……”
“是的,是的。虽说村里都是自己人,但也总有些外嫁的媳妇有外心的,要是传了出去……”
宋问拿酒泡了泡手,权作消毒了,然后举起手来,听着他们这般说,笑着摇头道:“我本就是想为村里谋个赚银钱的法子,不拘谁学了去。你们回去只管放胆子教了。但将军府虽然有银钱,可也买不下全天下的酒。只收我们这几个村的酒,要是有其他的村的酒混进来,品质上有了出入,就不能怪将军府不留情面了!”
丑话当然也要说在前头。
里正们连连点头称是,心喜宋问之心,又是十分感怀好在宋问是平溪村的,也在平桥村读过书啊!
杨梅酒实在没什么技术含量,只一层杨梅到铺到干燥的缸底,撒上一层糖,再一层杨梅,一层糖,最后倒满白酒,封存个把月就行。这杨梅酒是酒味重,还是甜度重,也就看杨梅和、糖、酒的比例。
宋问依据穿来前自家酿时候的比例说了,当然也提点了下:“这比例喝着最好,杨梅也吃着最好,再多了杨梅不好看,酒也不好看了,吃喝都有偏差。不过你们要是酿了自家喝,就可以按照自家口味增减,但将军府收的,要照我这比例。”
“还有,杨梅一定要刚摘下的,不能放了一两个时辰,有了杨梅虫的。杨梅虫就算盐水泡出来了,也伤了杨梅和酒的味道,这样的酒不收,且发现一家,这家以后的酒都不收。”
里正们自然赞同,他们心里也琢磨着回去要好好敲打敲打自己村的,可不能叫几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要是遭了宋问的眼,日后村里还能有这等好处?必须紧紧抱住宋问大腿的,他们几个里正,要帮着宋问也帮着村里,好生管束住才行。
阿二在边上看着,对宋问的话直点头。别看宋大人乱花将军府的银钱,这帮着赚钱也还是不错的。他不用担心日后宋大人真进了将军府,败光将军府了!他表示十分欣慰啊!
一坛子杨梅酒,封上,也就酿好了!剩下的,等时日够了就行。